•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领导讲话
  • 发言稿
  • 演讲稿
  • 述职报告
  • 入党申请
  • 党建材料
  • 党课下载
  • 脱贫攻坚
  • 对照材料
  • 主题教育
  • 事迹材料
  • 谈话记录
  • 扫黑除恶
  • 实施方案
  • 自查整改
  • 调查报告
  • 公文范文
  • 思想汇报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档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乡村振兴背景下江西农垦文化产业发展思考

    时间:2023-06-13 15:35:07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魏毕琴,顾瑶

    (1.江西省农业农村产业发展服务中心,江西 南昌 330000;
    2.江西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江西 南昌 3300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着眼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重点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发挥农村资源和生态优势,支持特色农业、休闲农业等乡村产业的发展”,以上论述为新时代乡村文化工作开展明确了具体工作要求。农垦作为农业的“长子”,以“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农垦精神为代表的农垦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垦作为我国农业经济的“排头兵”和“国家队”,江西农垦是全省农业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主体。农垦事业在长期的开发建设中,培育出红色文化、军工文化、知青文化、兵团文化、乡土文化在内的多元融合的独特农垦文化。农垦文化产业是依托农垦文化资源形成的特色乡村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文化产业。传承农垦精神,弘扬农垦文化,推进农垦文化产业发展,是农垦系统义不容辞的责任,具有特殊的意义。

    1.1 推进江西农垦文化产业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经途径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指出“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保护农业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优秀农业文化深厚内涵,弘扬红色文化,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繁荣发展乡村文化”。《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农垦改革发展的意见》明确要求,“大力弘扬‘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农垦精神,推进农垦文化建设,汇聚起推进农垦改革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推进农垦文化产业发展,是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农垦改革发展精神的重要举措,不仅为探索农垦改革提供发展规律和经验积累,而且也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支持,是增强农垦内生动力、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要求。

    1.2 推进江西农垦文化产业发展,是发挥新时代农垦示范引领作用的重要途径

    农垦是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力量。一直以来全省农垦在农业先进技术和标准化生产、产业化运作、可持续发展新模式等方面起到了率先示范、联农带农的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中提出:“推进国有农(林、牧、渔)场现代农业发展,鼓励国有农(林、牧、渔)场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进入新世纪以来,国有农场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进一步融合,农垦文化愈发彰显出独特的生命力。推进农垦文化产业发展,厚植发展动能,实现农垦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可以持续提升农垦事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是发挥新时代江西农垦示范带动作用的重要途径。

    1.3 推进江西农垦文化产业发展,是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有效抓手

    农垦是我国农业经营体系中有着特殊地位和作用的国有农业体系,是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最重要的力量之一。2022年4月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国家开发银行共同发布的《关于推进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中指出:“到2025年,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有效机制基本建立……形成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特色文化产业品牌……文化产业对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带动作用更加显著,对乡村文化振兴的支撑作用更加突出。”当代农垦事业诞生于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江西农垦红色革命旧址星罗棋布点缀于秀美山

    水之间,打造出具有优势的差异化特色乡村文化产品和服务,可以避免乡村文化产业同质化发展,从更高角度、更深层面繁荣农垦经济,从而提升垦区经济效益,促进垦区现代农业的发展。

    2.1 文化资源丰富

    江西农垦文化资源丰富且底蕴深厚,包含红色文化、知青文化、兵团文化、乡土文化等多元文化,具备了发展文化产业的良好基础和可行性。在中国农垦发源地井冈山,可以追溯农垦历史起源;
    在原国家副主席王震同志的“第二故乡”抚州红星垦殖场,可以感受艰苦奋斗的时代使命;
    在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抚州德胜农垦小镇,可以体验农垦文化与旅游结合的新发展模式;
    在“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农垦学荷塘”的时代标杆景德镇荷塘垦殖场,可以体会荷塘精神;
    在全国唯一以“共青团”命名的城市,可以见证“共青社”变“共青垦殖场”后成长为“共青城开放开发区”再到“共青城”的传承精神;
    在清华北大江西旧址南昌五星垦殖场,可以亲临凸显农垦生态文化的白鹤小镇……如此多的文化遗产构成了江西独特而灿烂的农垦文化,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2.2 文化市场需求大

    近十年来,江西全省旅游接待总人数由2亿人次增至7.5亿人次,文化产业收入由1460.25亿元增至2967.92亿元。2020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1097.4亿元,占GDP的比重为4.26%,居全国第8位。2020年和2021年,全省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两年平均增长14.9%,增速居全国第4位,居中部省份第2位。江西大部分垦殖场如井冈山垦殖场、庐山垦殖场、怀玉山垦殖场、花亭垦殖场、红专垦殖场、云山垦殖场、恒丰垦殖场等不仅是山清水秀风景名胜地,也是农垦精神浸润之地。重新审视农垦文化的市场价值,消费者日趋多元化的精神文化需求是文化产业良好的发展基础,为江西农垦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经济优势提供了开阔的拓展空间和巨大的潜在市场。

    2.3 文化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近年来,江西农垦依靠特有的历史文化、资源禀赋、产业特色,秉承创造性继承、创新性发展理念,突破产业边界,推动新型业态融入农垦文化,产业深度多元融合。南昌恒湖垦殖场积极调整稻虾田生产结构,从300亩发展到如今的3.8万亩,成为江西省稻虾产业发展的标兵,去年举办“恒湖首届小龙虾美食节”,形成了集苗种繁育、冷链物流、虾稻加工、休闲观光于一体的产业链,促进了产业品牌化、品牌产业化;
    宜春黄岗山垦殖场炎岭田园综合体、金坪华侨农场的民宿小院,将农垦文化、产业融入乡村建设,促进农旅融合产业发展;
    新余南英农垦集团将畜禽粪污与水稻秸秆循环利用,供应周边居民生产用肥与生活用气,创建绿色生态循环智慧农业示范园区。

    2.4 文化产业基础设施较完善

    为了保护农垦文化,展示农垦成就,留住农垦记忆,全省农垦系统因地制宜建设场史馆,如赛湖农场知青馆、金坪华侨农场农垦馆、云山农垦文史展览馆、黄岗山垦殖场农垦展史馆、庐山垦殖场茶博馆等,一些场史馆已经成为科普基地、教育基地、旅游目的地。黎川县德胜农垦小镇是在原德胜垦殖场基础上打造的历史文化彰显、地域风貌明显、地方特色突出的特色小镇。该农垦小镇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以红色文化、知青文化、农垦文化为主题,定期开展“知青歌手大赛”“知青归来”等农垦文化系列主题的活动,形成唯一性、专属性、独特性的旅游风格和体系,已成为黎川县全域旅游的一大亮点。井冈山华润希望小镇注重保持自然村落和农垦风貌的有机互动,规划、新建与修缮并行,充分挖掘井冈山农垦文化内涵,以齿轮厂厂房建筑群为对象,将遗产保护与再利用有机结合起来,将之打造成为依托农垦工业遗产的综合型文化艺术厂区,形成特色文化与旅游资源同步推进的差异化创新发展之路。

    3.1 文化产业总量规模偏小,政策支撑不强

    江西省农垦实行属地化管理,采取场乡(镇、街办)合一管理体制,经历了合并、分设、撤销后,产业发展意识偏弱,企业属性不强,针对农垦特色文化缺乏全局、长远的产业发展规划,科学引导力度不够,政策针对性不强,财政支撑力度有限。

    3.2 市场主体不壮,创新能力不强

    相比乡村其他特色文化产业,农垦文化产业创意、设计、生产及销售方面呈现出相对滞后性,产品或服务同质化,缺乏有较强实力和竞争力的示范农垦文化企业以及核心竞争力的知名文化品牌。开发产品和服务单一,创新能力较低,未能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外溢性强、社会影响力大的优势,在开发及利用上呈现出不平衡发展现象。

    3.3 产业人才支撑不足,文化资源挖掘利用不够

    推动农垦文化产业发展的创意人才、经营管理人才、投融资人才普遍匮乏,文化科技含量偏低,无法在文化资源基础上进行主动性、自觉性的创新。无法有效整合和深层次挖掘利用农垦文化资源,投融资体系不健全,市场运作和管理水平不足,文化资源优势向产业发展优势转化不够。

    4.1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一是增强农垦文化自信。地方政府应该在保护、传承和弘扬农垦文化的责任意识下,自觉传承农垦基因,讲好农垦故事,把物的延续与人的传承有机结合起来,使农垦文化产业具有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二是提升垦地融合发展。主动融入当地政府发展规划编制,在充分调查和科学研究的基础上,摸清农垦特色文化和文化产业的底子,遵照国家产业政策,制定并完善农垦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并积极推动人才集中、技术创新、投资扩大、产业集聚,加快文化产业的市场化进程,加快垦地深度融合。三是完善投融资体系。增加对农垦特色文化产业财政投入,发挥财政资金配置杠杆作用,坚持投资主体多元化,从金融支撑结构、担保体系、评价体系、保险机制等方面构建完备的金融支撑体系。

    4.2 充分发挥市场作用

    一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推动产业发展。合理挖掘农垦文化资源,大力推进红色文化、知青文化、兵团文化、乡土文化等多元文化耦合互促,满足消费者需求多样化和体验深度化的文化消费需求。二是赋予农垦文化时代精神。随着垦地融合,农垦文化与地方文化经历了相互吸纳、改造和重构的过程,农垦文化与地方文化相互交流、相互作用、相互借鉴。农垦场要注意把握时代脉搏,赋予文化新意,在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进行继承与发展,突出差异化、个性化,开发具有农垦文化特征的产品和服务。三是实施特色文化品牌战略。将培育农垦文化品牌作为提升农垦文化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切入点和突破口,遵循市场规律,避免同质化竞争,创新服务管理和市场营销方式,在品牌的培育与发展中彰显文化特色。

    4.3 不断提升创新水平

    一是培育或引入文化产业人才。人才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制定农垦场培育与引进政策,建立长期有效的用人机制,确保人才招得来、留得住、用得好,发挥人才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二是加快文化产业与科学技术融合创新。发挥科技创新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重要引擎作用,用数字文化拓展农垦文化的内涵和外延,积极培育和发展内涵丰富、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附加值大的文化产业项目,增强农垦文化产品或服务的创作力、表现力、竞争力,由此产生和扩大新的文化经济增长点。三是推动形成农垦文化产业链。优化配置市场资源,提升文化产业链发展水平,将文化元素符号融入农垦创意设计、生产加工、包装物流、乡村旅游等环节;
    协同整合产业链条资本、市场、技术、人才等要素,推动文化产业集群,走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之路。

    4.4 积极扩大市场宣传

    一是借助融媒体理念进行推广。将农垦文化与现代文化传播手段相结合,通过电视、网站、微博、微信及手机移动客户端等进行宣传,尤其要重视发挥自媒体作用,让消费者切切实实体验和消费文化产品或服务,成为农垦品牌宣传代言人。二是丰富农垦文化呈现载体。可通过图片、文献资料、物品等实物形式在农垦的传承中接续现代文明,也可通过沉浸式互动项目或数字展厅等方式,以“理论讲述”转换为“感性叙事”,缩短大众与农垦文化之间的距离,共享农垦文化的情感和信念。三是积极参与公共展示活动。结合农垦发展历史及产业发展特点,举办如“桃花节”“采橘节”“龙虾节”等农事节日活动,参与农民丰收节、博览会、展销会、洽谈会等活动,讲好品牌故事,做好品牌宣传推介。

    推进江西农垦文化产业发展,展示和挖掘江西农垦深厚的文化资源,不但可以促进乡村经济整体提升,也可以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为乡村产业振兴带来新的发展理念。在垦地融合的背景下,江西农垦要在发展文化产业所具备的丰富文化资源基础上,增强农垦文化自信,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制定合理的产业规划,明确文化产业定位,构建文化产业集群,培育示范文化企业,打造文化特色品牌。政府投资与企业融资渠道双管齐下,促使文化产业走向集约化、规模化经营,从而增强农垦文化产业竞争力,实现江西农垦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为推进中国农业现代化贡献农垦智慧和农垦力量。

    猜你喜欢 农垦江西文化产业 江西银行现代苏州(2022年14期)2022-08-05体验休闲采摘 感受农垦文化今日农业(2021年7期)2021-07-28江西完成老旧小区改造367个建材发展导向(2020年16期)2020-09-25我爱江西奶奶小学生优秀作文(低年级)(2018年11期)2018-11-14点“土”成金 农垦改革新农业(2017年2期)2017-11-06文化产业空心化隐优商周刊(2017年11期)2017-06-13困知勉行 积厚成器——快速成长的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会计学院商业会计(2015年15期)2015-09-21海南省农垦设计院中国工程咨询(2015年2期)2015-02-14文化产业中国记者(2014年6期)2014-03-01文化产业中国记者(2014年1期)2014-03-01

    推荐访问:农垦 江西 产业发展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