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领导讲话
  • 发言稿
  • 演讲稿
  • 述职报告
  • 入党申请
  • 党建材料
  • 党课下载
  • 脱贫攻坚
  • 对照材料
  • 主题教育
  • 事迹材料
  • 谈话记录
  • 扫黑除恶
  • 实施方案
  • 自查整改
  • 调查报告
  • 公文范文
  • 思想汇报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档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水土保持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探讨

    时间:2023-06-03 22:05:06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刘畅

    河源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广东 河源 517000

    党中央明确提出了落实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旨在推动现代化建设的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协调[1]。水土保持是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点内容,可以有效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足以说明自然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水土流失是世界上很多国家都面临的难题,会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对人们日常生活带来严重影响,造成大量水资源、土地资源浪费。尤其是对我国这种以农业为基础的国家而言,水土流失会降低土壤肥力,改变土壤结构,影响其质量,难以为农作物提供足够的水分与营养成分,降低产量与质量。如果水土流失过于严重,植被覆盖率也会大大降低,无法维持自然生态平衡,遇到强降雨气候时,洪涝灾害、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威胁到广大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水土流失带来的危害是多方面的,除了会让动植物失去生存家园之外,还会影响人们的生存环境。因此,想要解决水土流失的问题,就应当将水土保持作为重点内容,加强生态环境建设[2]。

    1.1 破坏土地资源

    (1)耕地减少。水土流失最为突出的危害就是减少耕地面积,地面沟壑纵横,能够用于农产品种植的土地资源大大缩减,尤其是山沟、丘陵地带,受雨水冲击更为严重,坡面和沟壑面积增加,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
    (2)降低土壤肥力。水土流失会减弱土壤的蓄水功能,大量营养物质和水分流失严重,土地沙漠化进一步加剧。

    1.2 加剧洪涝、干旱发生

    (1)破坏水资源平衡。水土流失会引起土地沙化的问题,草地面积大大降低,植被恢复速度慢,在地形再造、植被破坏的影响下,蓄水功能减弱,土壤十分和作物需水量之间的关系发生变化;
    (2)自然灾害的发生。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区域,土壤透水性会受到影响,径流方向也会改变,遇到暴雨很难起到引流效果,导致爆发洪水。水流携带大量泥沙对水利工程造成冲击,河道、湖泊阻塞,不利于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3 加快贫困恶性循环

    我国西北部地区、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流失、土壤侵蚀面积位居全国前列,这些地区的农业生产水平、经济发展也十分落后,由此可见这两者有着某种必然联系。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农作物产量与质量达不到要求,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不高,矛盾比较突出,陷入了“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对国家经济、环境都有着重要影响[3]。

    2.1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水土保持与水源涵养,是生态系统实现稳定运行的关键,从目前的生态系统来看,很多水土保持工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升土壤下渗力,拦截自然降水,以起到缓解地表径流的作用。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功能,缓解水流量,避免出现大面积的水土流失、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尤其是在干旱季节,树木、草地可以起到蓄水的作用,更好的对水源进行涵养,调节河流水位。林草蓄积的十分在蒸发之后变成自然降水,实现良性循环,一方面满足了人们的用水需求,另一方面也维持了生态系统的平衡。此外,水土保持在提升土壤固结力、防治土壤侵蚀方面的作用同样也十分突出,雨水拦截就是避免降水和地表的直接接触,减少其侵蚀与冲击,以防土壤被冲走[4]。

    2.2 净化空气

    水土保持还需要种植大量的林草植物,植物本身就有一定的美观作用,而且可以吸收有毒有害气体,吸尘、降噪功能明显。尤其是当前工业化进程迅速,私家车数量越来越多,也会排放大量尾气,空气污染十分严重,这种情况下,林草植物能够起到吸收和降解有毒有害物质的作用。此外,通过种植树木、灌木,还可改良土壤,减缓城市地区的风速,避免大风对群众日常生活带来的影响,降低粉尘扩散,净化空气。

    2.3 防风固沙、保持生物多样性

    种植林草最直观的作用就是保水固土,改变风向,防风固沙效果十分突出,从而避免水土流失,实现对水资源的有效保护,为植被生长、微生物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在水土保持方面 ,可以采用梯田、保护林、坝塘水库等方式,不仅在生态环境保护中有着重要作用,还具有一定的美观性[5]。

    2.4 有助于保障基础事业的安全性

    我国国土面积辽阔,土地资源储备量丰富,但人口基数比较大,人均占有量在世界上排名并不高。农业发展中,会将目光转向山地、丘陵等进行开发,但是农村居民的文化素质不高,不可避免会出现过度开发的情况,并未意识到自然生态环境治理的重要性,导致水土流失十分严重。目前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度越来越高,农业用地治理开展的如火如荼,已经成为了保障民生和基础事业安全性的重要举措。

    2.5 可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

    水土流失主要是土壤的蓄水能力变差,其结构和稳定性受到严重影响,无法用于农业或树木种植,尤其是在降水量较大的季节,土壤受到雨水冲击影响会形成泥沙,会流向地势比较低的地区,导致山体滑坡、泥石流,对人们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水土保持可以提升植被覆盖率,不仅可以提升土壤结构的稳定性,还能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

    2.6 支撑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可持续发展

    水土保持工作的推广与全面实施,除了能够起到优化自然环境的作用,还能够全面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村居民增收,提高生活水平。在城镇化建设进一步推进的背景下,要将新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水土保持进行紧密结合,针对供水、排水、供电、发电、田、林、管线等展开统筹规划,改善乡村自然环境。

    2.7 有助于农业生产发展与结构调整

    水土保持的目的不是为了建设更多的水利工程或栽培树木,而是为了改善自然环境,提升土壤的稳固性以及养分、水分含量,增加良田与耕地面积。在这个过程中,应当考虑流域地形地貌、自然经济等各方面因素,发挥财力、人力以及资源潜力,从而避免水土流失,促进乡村经济的稳定发展。

    3.1 水土流失严重

    根据全国水利普查成果显示,截止到目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已经超过了400万km2,主要集中在内蒙古、云南、四川、陕西、甘肃、黑龙江等省(自治区);
    风力侵蚀主要集中于我国西部,如新疆、青海、甘肃、西藏等。虽说我国国土面积辽阔,土地资源丰富,但人均占有量比较少,而且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问题日益突出[6]。工业化进程迅速,大气污染十分严重,水土流失也成为了目前不得不关注的重点问题。造成这一问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且不同地区在水土流失方面的表现也有着较大差异,要因地制宜,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方案与实施计划。虽然说国家对水土流失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也从政策、资金等方面予以了扶持,但部分地区的治理效果仍然不够理想。水土流失一方面造成大量土地资源的浪费,无法将自然降水收集起来进行应用,降低土壤肥力;
    另一方面,植被、森林的存活率也会受到影响,导致生态环境失调,遇到暴雨气候时容易出现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

    3.2 水资源短缺

    我国水资源总量占世界前列,资源丰富,但是由于人口基数庞大,而且各地区资源分配不合理,东部沿海地区人均水资源持有量很高,但是部分地区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十分突出。水资源容易受到自然气候的影响,多集中于汛期,以洪水、内涝等形式出现,这也直接导致这部分资源的利用率不高;
    南方的秋季、北方的冬春季一般降水量比较少,甚至会导致河流枯竭,严重干扰到人们的正常生活。

    3.3 土地荒漠化

    土地资源是人们赖以生存的重要基础,也是开展农业种植的重要场所,地球上有接近三分之一的土地都是荒漠,沙漠边缘地带的开发并不合理,流沙的覆盖范围不断变大,土地荒漠化现象日益严重。目前土地资源浪费、滥用、盲目开发的现象十分普遍,土地沙漠化的影响最大,形势不容乐观,如果任由其发展,将会导致沙尘暴。

    4.1 提高对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视

    我国各地区的土地资源、水资源储存量有着较大差异,地质地形也不完全相同,资源开发面临着截然不同的局势,这也是水土保持面临的主要问题。部分地区政府部门对该工作的重视程度不足,人才投入、资金投入、技术投入严重不足,缺乏正确的思想认识,将重点放在了经济建设,自然生态环境治理措施不到位。想要进一步提升水土保持工作成效,政府部门要提高重视度,立足于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确保环境治理措施科学可行。财政部门要加强扶持,出台相应的政策,引进现代化技术与高水平人才,建立健全的自然生态环境修复计划,将水土保持各项工作按照要求落实到位,提升环境保护成效[7]。

    4.2 强化监督管理和综合治理能力

    过度开垦和开发、工业垃圾的不合理处理,是引起水土流失的重要因素,会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与破坏。想要提升水土保持工作成效,当地政府部门、环保局应当承担起职责,出台自然生态环境建设的相关制度,严格按照要求进行落实,合理的进行土地资源开发与资源开采,尤其要关注污染排放较高的工业企业,加强监督管理,提升综合治理能力,减少人为因素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可开通专门的微信公众号,或利用短视频平台加大宣传,开展多样化的公益活动,举办专题讲座,营造出全员参与其中的良好社会氛围,强化人民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与责任心,成为自然生态环境建设的参与者与监督者。比如可以围绕植树节开展活动,鼓励群众参与到植树造林的公益活动中,加快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4.3 优化完善管理体系

    健全的管理制度是自然生态环境建设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有关部门要完善管理体系,充分发挥其约束和正面引导作用。有了科学的管理体制,各方面工作能够高效完成,在工程规划方面注意生态修复,安排专业人员前往现场进行实地考察,结合具体情况展开分析与调研,对水土保持方案的可行性做出评估分析,经过严格审核之后方可开展相关工作。无论是工程建设还是工业生产,都要对遵循全过程监督原则,如果发现违规违法操作,及时上报并采取解决措施,杜绝环境污染的行为。

    4.4 科学规划

    水土保持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的工程,也是利国利民的宏伟事业,需要多个部门共同展开写作,积极配合,制定科学规划。国家有关部门出台了《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各省市地区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基层地区、乡镇配合,以外业普查、调查为基础,建立符合地区实际情况的水土综合治理建设生态环境规划。可以打造全国示范区,或是打造农业标准化建设区。通过大力实施综合性治理,农产品、优良树种的存活率、覆盖率大大提升,产品优质化达到标准,不仅环境保护取得理想效果,居民人均收入也可得到提升。

    4.5 加强实施力度

    制定了科学规划之后,要确保其中的各项要求落实到位,除了打牢理论知识基础之外,还应当结合实践,扩大实施规模,实现发展突破。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进行结合,立足于地区实际,确定好应用于水土保持工程中的数目种类,以生命力顽强、绿化性能突出的为主,抵御风险。在水土保持方面,要充分重视水利建设事业,提升工程建设水平,仅仅围绕综合治理开发目标,坚持开源、节流并举,将截、蓄、挖、改紧密结合,既要注重水资源的充分利用,又要做好防洪防汛工作,可以引进现代化技术手段,实现自动化灌溉,兴利除害,节约水资源,实现效益最大化。想要通过水土保持来实现自然生态环境的建设目标,需要将综合开发治理作为重点内容,山水林田路统一规划,多项举措并行,发挥综合效益。

    4.6 因地制宜,加强治理

    我国省市地区的地形、气候等各方面有着较大差异,自然环境也并不相同,应当立足于实际情况,了解水土保持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制定科学可行的实施方案,从而提升生态环境保护效率。各地区水土流失的严重程度不同,视情况采用封山育林、设置护坡、退耕还林等手段,结合气候、地形特点。在水土保持工程方面,政府部门可以与第三方机构进行合作,尝试外包,让更多社会企业参与其中,设置示范点,从而保证管理质量。

    总而言之,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示恩,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国家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投入也越来越大,力求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落实到位。水土保持任重道远,需要多举措并行,科学展开规划并加强实施,遵循全过程监管原则,优化管理体系,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猜你喜欢 水土保持水资源建设 《水土保持通报》第七届编委会章程水土保持通报(2022年3期)2022-10-16《水土保持通报》第七届编委会成员名单水土保持通报(2022年3期)2022-10-16生态水利工程在水资源保护中的运用建材发展导向(2022年12期)2022-08-19水资源(部级优课)江苏科技报·E教中国(2022年5期)2022-05-11特高压输变电工程中的水土保持措施设计建材发展导向(2021年10期)2021-07-16水土保持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新农业(2020年18期)2021-01-07自贸区建设再出发中国外汇(2019年18期)2019-11-25生态水利工程对水资源保护的影响探讨建材发展导向(2019年5期)2019-09-09《人大建设》伴我成长人大建设(2017年10期)2018-01-23保障房建设更快了民生周刊(2017年19期)2017-10-25

    推荐访问:水土保持 生态环境保护 探讨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