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领导讲话
  • 发言稿
  • 演讲稿
  • 述职报告
  • 入党申请
  • 党建材料
  • 党课下载
  • 脱贫攻坚
  • 对照材料
  • 主题教育
  • 事迹材料
  • 谈话记录
  • 扫黑除恶
  • 实施方案
  • 自查整改
  • 调查报告
  • 公文范文
  • 思想汇报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档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躺平”青年的基本样态、生成逻辑及教育进路

    时间:2023-05-30 08:35:31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程玉莲,郭佩佩,吉 祥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管理学院,上海 201620)

    “躺平”一词近年来在互联网上和日常生活中比较流行,有着比较复杂的含义,既折射了时代变化,同时也是部分大学生的情绪表达。“躺平”语义背后主要表达一种无奈,描述自己困窘的处境和心态。在具体事情的应对方式上,表现出一种无力感,与外部世界保持疏离的态度;
    在抽象人生态度上,有与世无争的意味,表现一种低欲望。“躺平”的深层表现为无法融入社会主流体系的焦虑,与之相类似的词还有“丧”“佛系”等。总之“躺平”表达的意思既生动又复杂、既丰富又混沌。目前对于“躺平”的界定,如前所述尚缺乏学理性的系统标准和鉴定,仍然停留于网络“公共意见”,作为青年群体中一种较为明显的思想动态,“躺平”现象需要关注,因此有必要梳理清楚“躺平”的精确内涵,避免被网络媒体主观夸大并产生群体标签化现象,引发更大范围的从众心理和辐射效应、造成教育政策无法精准聚焦的被动局面。本文从时代背景、大学生群体文化以及价值角度进行阐释和解读,区分“伪躺平”“被躺平”和“真躺平”,了解青年群体在网络环境中的生存样态,并为教育者提供应对策略与教育措施。

    海德格尔指出:“不只在语言中思考,而且沿着语言的方向思考”。[1]“躺平”内涵的明晰是实施教育的基础和前提,网络语言因为产生的环境和应用的语境不同,导致即使相似度极高的语言概念,却因为表达了特殊的含义和逻辑,在表征范围对象时可能产生天壤之别。网络上生发的“躺平”概念,更多传达的是能够意会的心绪,缺乏对其作为教育意义的判定和研究,这使得教育过程中对目标、对象和方法的把握难以精准,进而形成教育施策无法精准聚焦的被动局面。目前对于“躺平”理解主要有如下三种。

    (一)“伪躺平”的自嘲式抗内卷化

    这部分群体自称“躺平”,但其实是自我安慰式的心理代偿。这部分自称“躺平”的大学生,恰是通过这种表达进行自警自省,并会与这种群体划清界限,在行为上不仅不会“躺平”,反而更加奋进与努力,以避免陷入“真躺平”的境地。促使他们言语和行为背离的原因,主要是担心成为他人竞争的对手,对抗内卷化风险,用言语上的“伪躺平”掩饰行为上的“真奋斗”。尽管对“躺平”行为表示理解,但是想通过自身努力改变自身避免被内卷,在行为上不会认同更不追随。[2]

    (二)“被躺平”的语义理解泛化

    “躺平”概念最初生发于网民之中,情绪表达胜于理性认知,在“网络领袖”含糊所指引领下,这个概念随即被标签化,尤其在代际期待和代际冲突时表现得更加明显。一旦青年人稍在思想上表现出“慢化”、学习成绩“退化”、主观能动“惰化”等消极负面的情绪和行为时,就会被归类于不积极、无理想信念、“垮掉的一代”,“躺平”概念似乎恰好适合对这类群体的概括和批判,经网络发酵后更被盲目扩大形成“光圈式”的舆论规模。但是这部分群体尽管行为上某个阶段呈现怠惰,在思想和行为上仍然符合并认同主流价值,只不过是成长过程中阶段性迷茫和懈怠,并未将“躺平”奉为人生价值准则和行为模式。

    (三)“真躺平”的思想行为惰化

    与“伪躺平”和“被躺平”相比较,这类“真躺平”看似自诩为“自我超脱”和谋求“内心平和”,但放弃努力和奋斗,“无欲望”也“无动机”,“不生产”也“不消耗”,表现为如下几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无奈而放弃。往往因为理想信念缺失、人生目标不明确,尚未有足够的心力、财力与耐力对抗解决这些压力,其所展现出的均是他们直面压力时内心无言和无力的抗争;
    第二层次是对选择权剥夺后的放弃。这种躺平并非生来是他们的主动选择,只是在失却选择权的情况下缺乏动力追求扭曲自己意愿的目标,认为本身已经失去了选择的权利,在无力抗争和无法改变结果的情况下,他们以消极颓废的方式对抗;
    第三层次是成为“主义”并内化为信仰。表现为缺乏理想,没有意义追求,随波逐流。

    通过对以上“躺平”概念的梳理,我们需要尽量避免教育过程中“最大公约数”的施策理念,而要采取精准有差别的教育理念,针对“真躺平”群体展开分析。

    “躺平”青年的产生与时代背景密不可分,是新时代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的具象表现,是迈向新的社会阶段和人生阶段的矛盾体现。其思想生成与主流价值观同根同源,但具有不同的逻辑生成机理。

    (一)外在心理发生机制:资本裹挟和社会支持缺乏

    1.快速运转和内卷的资本裹挟,塑造“低欲望社会”的体现。资本逻辑充斥世界,人们受着永无止境欲望的驱动,主流价值倡导拼搏奋斗,大多数人以迎合者的姿态投入竞争,加速了社会的运转,也使得一部分年轻人觉得无法融入这个竞争体系时,索性选择了“躺平”,他们拒绝热血沸腾的追求,其生命态度和价值观念逆行于剧烈变化和快速发展的时代,他们并不相信也不在乎“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对于日益内卷化的社会竞争、资本化的社会生活,他们没有迎合的欲望,而是想通过拒绝竞争、放弃奋斗来对抗内卷和资本的横行,以内心的“无”排斥物质世界的“有”、以追求的“少”对抗物欲的“多”。这种与社会刻意营造的“距离”,是自觉难以跟上社会发展脚步的失落,当然同时也对社会物质发展的“共同富裕”以及精神富有提出要求。

    2.社会支持缺乏,使得部分青年群体陷入疏离。“躺平”青年一出生就面临着剧烈的市场化和城市化进程,主流价值尝试建构的宏大叙事以及集体认同不断遭受资本的消解,对以亲属关系建构为主的传统社会网络又缺乏切身感受,[3]宗族文化归属、乡土情怀更是微弱,面临诸多的“青春之问”“生命之问”无从得到答案,看似在群体之中却在群体之外、看似身份接近却又疏离。而一旦进入网络编织的虚拟群体之中,相同的想法和追求使得他们产生“抱团取暖”的感受,新的身份建构增强了彼此认同,单个“躺平”在群体“躺平”之中寻找合理性与支持。网络算法遵循资本逻辑的推送法则,不断强化了“想看”却非“应该看”的内容,[4]原本单个的“孤岛”,连成更大的“孤岛”,此时主流价值不断被“他”内容稀释,“躺平”者再次陷入疏离。

    (二)内在心理发生机制:“最低限度自由”[5]和放弃“压抑”

    1.面对压力时的主动心理缓释,争取最低限度的自由。行为的方向由价值选择决定。按照施瓦茨的价值观研究框架,尽管青年表现出开放自主的价值倾向,但是也有注重世俗成功和财富的价值倾向;
    有追求自我和冒险刺激的意愿,但同时内心也有遵循社会规范和传统的惯性。积极心理主导下的状态更多地表现为追求成功和开放,而在消极状态下则更多表现为保守和疏离。这种矛盾的充满张力的博弈最终取决于青年人的成长经历和对外界环境的解读。青年处于急剧变革社会中,外部环境眼花缭乱、成功方式纷纷扰扰,参与竞争意味着痛苦、放弃竞争则获得“自由”,他们选择自认为低成本的应对方式,以“躺平”获取个体和社会、身体和内在的握手言和,对奋斗、责任、担当等积极性意识和行为不愿参与其中。一旦失意且觉得无法挣脱,部分青年人就给自己“躺平”赋予意义,甚至提升至“哲学”和“主义”的高度,他们以这种方式直面虚无、解构“成功”来获得内心的平坦以及所谓的“自由”,尽管只是“最低限度的自由”。

    2.需求无法满足时的自我放逐,放弃又要与秩序和解而形成的“压抑”。青年人无法摆脱需求,需要又与利益紧密相连,除了看得见的物质利益、经济利益无法实现外,精神满足、自我实现、心理获得也让他们觉得是空中楼阁,与此同时,消费主义引发的物欲膨胀,再加上被物质所驱逐的精神退让,青年人的意义世界呈现空白。当需求无法实现,可预见的也是虚无时,他们便以旁观者的姿态看着“世俗的人们”,并自诩自己活得明白透彻,在这种表面与深层的矛盾中凸显的是无所适从的“压抑”。

    (三)社会成因

    传统的教育机制、理念和教育技术等反应相对滞后,缺乏足够的动能预备,使得教育应对“躺平”时遭遇瓶颈。

    1.教育对青年人精神空间占据不力,对青年人的“精神饥荒”滋养不足。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说过:“目标为手段所遮蔽、意义为工具所窒息,这是现代文明、现代人生存感觉的突出特征”,当代教育关注“知识饥荒”,而对精神荒芜认识不足,忙忙碌碌的表象之下精神层面严重空乏,对于人生意义、人格尊严、精神价值等缺乏关注和思考。青年人的精神空间被饭圈文化、“尬”文化、二次元文化、鬼畜文化、“丧”文化、“佛系”文化等充斥,“精神饥荒”亟待教育滋养。然而现代教育注重知识教育的背后,却是过度关注知识所具有的实用价值,“实用价值”成了当前学校知识教育和评价的主要目的和唯一标准,忽视了知识教育的首要目的在于促进精神教化。现代教育中知识成为工具,只会去关注学生是否完成对知识的掌握,忽视学生内在精神的成长和健全精神人格的形成。

    2.教育对接需求精准性不够,缺乏“问题”聚焦意识。“躺平”的产生实质是为了掩盖焦虑,变革时代青年焦虑心态比较普遍,社会环境以及一些负面事件常使涉世未深的年轻人茫然无措,再加上繁重的学习任务、就业竞争以及人生选择,社会流动阻滞、阶层固化等问题使得压力叠加,就他们有限的人生经历和经验不足以定位未来的人生以及行走方向。他们会发出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疑惑,会感慨“人为何活着”“我的价值在哪里”“真有必要坚持理想吗”等一系列追问,而此时如果得不到有效精准的答案时,要么选择随波逐流、要么选择逃避、要么得过且过信奉“躺平”。当下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考虑到成本以及资源条件制约,采用“最大公约数”的教育模式,采取的方法多为“灌输式”“强压式”教学,较少深入教育对象的内心、关注个体的独特潜能、触摸青年的需求,缺乏对现实生活中问题的深刻分析,教育的供给如果不能释疑解惑,不能形成“拔节孕穗”阶段青年人的共鸣,必然导致教育的低质化输出及低效性接受。

    3. 网络生态治理碎片化,缺乏协同整合。青年人接收的信息大部分来自网络,网络信息传播往往会受利益动机驱动,商业资本追逐下的客观真相更难还原,使得年轻人对网络信息评价失真。尤其在“后真相”时代,青年人更加倾向于坚持已有的认知,接受那些主观上更愿意接受的信息,对于信息准确与否并不在意,信息接收之前的情绪和立场已经决定了他们对信息的偏好。伴随自媒体的发展,人人都可成为传声筒,网络众声喧哗,网络领袖意见随时影响甚至左右青年人的思想立场,主流价值观的影响力和渗透力亟待加强。

    尽管“躺平”群体仅占青年大学生的小部分,“躺平”思想也仅是青年思想价值观中的弱表现,但是作为新时代新环境下的一种思想趋势,做好“躺平”青年引导工作是消解社会和人生矛盾、营造积极良好氛围的重要环节,当下教育要尊重社会发展情势顺势而为,因时因地因人进行引导,尊重教育规律和青年成长和心理发展规律,充分运用全媒体网络的融思维、融平台、融技术、融方法等,实现“躺平”青年的价值观和行为转变。

    (一)塑造精神世界,激发积极力量

    1923 年,梁启超在东南大学演讲时讲到“为学的首要,是救精神饥荒”,这对于我们当下的社会颇有启发。不少年轻大学生处于知识接收的重要阶段,接受内容的渠道和方式有了极大程度的拓展,但是知识获得往往并没有实现个体精神充盈,反而有时陷入工具主义的知识陷阱中,形成了“精神饥荒”局面。知识和精神的融通是教育的出发点,知识要启智还要明理,不仅在于掌握真理还要蕴含精神价值。知识教育过程中“实用优先”的工具主义价值倾向需要摒弃,“精神教化”应该成为知识教育的首要目的。知识教育过程中需要融入“家国情怀”和“物质克制”原则,用知识引导对物质的看法,避免物质驾驭知识,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提出“距离与疏远”:远离并摆脱日益物化的社会现实,返回自己的主观精神世界,以有效保持精神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具体教育过程中,需要加大对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和生命教育等内容,引导学生理性看待得与失、生与死,正确对待个体生命与国家整体之间的辩证关系,明了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同时我们的教育需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挖掘思想资源,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滋养功能,教育学生“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的道理,既要求有崇高理念的执着追求,同时也要对生活充满热情。

    (二)对焦“问题”需求,建构“意义”教育

    面对财富激增、科技发展、技术看似不断解开“枷锁”其实又在不断制造新的漩涡的时代背景下,青年人承受着困惑、抑郁、彷徨和焦虑等,这既是社会发展带来的时代症候,同时也是大多数青年人成长过程中需要经历的阵痛,对于“拔节孕穗”阶段的青年人而言,及时消解问题、正确引导方向的教育实施非常关键。因而引导青年人经历多元化的人生意义教育必不可少。一是教育内容既要满足解决问题的需求又能实施引导。教育是青年的同行者和引领者,不能仅是站在高处的指挥者和说教者,供给的内容和形式需契合青年人需求,能够促进理、情、景之间的有机融合,以实现理论上贯通、思想上疏通、情感上认同、场景上契合的有效教育,同时能够促发对生命意义的追寻,通过反思生命原初的哲学命题,启发当下生活态度的选择,尽可能摆脱陷入窠臼的惯性,导致一筹莫展的情境而选择无奈的“躺平”。二是教育机制的构建有助于增强双向反馈且能及时解决问题。从利益诉求、心理需要出发,基于躺平青年的“人生经验”“人生结构”确定教育模式,充分应用网络技术平台,通过网络文本和图像吸引青年“游移视点”,及时反馈人生困惑和思想纠结,促进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互动对话,增强身边人、身边事的感染力和向心力,促进青年人追问人生的“意义”意识。

    (三)融入情感教育,消解疏离情绪

    躺平行为是部分青年的情绪表达,是对社会回应的一种方式,其深层原因是思想上的扭结以及情感上的迷茫和无可附着。教育要打造“共情”氛围唤醒情感,让教育充满“人情味”。单一刚性、理性和知识性的教育,遇到负面理解时容易出现失灵,出于对教育过程中理性、制度等内容的反思,教育应该逐渐强调将“情感”带回“中心”。教育过程中应该注重教育者、受教育者的“共同在场”,实现思想上的共通和情感上的共鸣,促进教育和受教育者之间心灵上的交流,可以通过文字、声音、视频、图像、气味等多维元素,分别从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多个角度刺激受教育者感官系统,激活情绪,感受喜怒哀乐,通过情感上的联结感受集体的温度,以此消解孤独疏离状态,促进青年的社会融入与参与。

    (四)净化网络生态,强化协同治理

    网络社会化、社会网络化、主体客体化、客体主体化是当下生存的背景,网络生态成为我国社会生态环境的重要内容。价值多元化、资本裹挟化一定程度造成网络空间失序,众声喧哗容易导致青年人失去判断方向。当下碎片化、断裂式的治理格局不能适应每时每刻井喷式的良莠不齐信息供给现状,不能匹配“后真相”时代对青年人理性审慎的要求,单一的“由上至下”的管制或者“主体对客体”的管理,无法应对极速传播和群体极化的网络信息多元化的现实情境。为营造积极向上的网络秩序和生态环境,有效避免消极情绪的影响,亟需针对网络信息传播规律和青年人心理接受规律,加强网络治理共同体建构。实施以政府为主体的中心管理,吸纳主流传播信息媒体,以及引导信息走向的意见领袖和网络大咖等多元主体参与的网络生态治理模式。实现既能为青年群体表达利益诉求、又能输出价值导向,最终实现网络意识形态场域的良序善治。

    如上所述,尽管“躺平”仅是部分青年群体中的一种非主流心态,但确实表现了社会发展过程中个体与社会的心理博弈。伴随社会快速发展,青年群体将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教育有必要从社会心理、社会融入、参与场景设计等方面促进个体的社会适应,避免个体在社会前进的过程中产生被抛弃的感受,社会发展整体设计时也需要考虑社会心理的承受程度,使得个体与社会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促进两者的共生共进。

    猜你喜欢 躺平青年人群体 平凡中的伟大 青年人的楷模青春(2022年8期)2022-08-03让“躺平式”干部站起来共产党员·下(2022年4期)2022-05-17躺平 花香自来中国慈善家(2022年1期)2022-02-22躺平,都能更好的起飞中学生博览(2021年18期)2021-09-23那些躺平的人,究竟经历了什么中国新闻周刊(2021年20期)2021-07-15掉发变胖失眠,现代青年人早衰现状意林(2019年9期)2019-06-02“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当代陕西(2019年6期)2019-04-17材料作文“做一个Nice 青年”导写作文与考试·高中版(2019年4期)2019-03-20为啥找不到女朋友爱你(2017年17期)2017-11-14为特殊青少年群体遮风挡雨中国火炬(2014年9期)2014-07-25

    推荐访问:进路 生成 逻辑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