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领导讲话
  • 发言稿
  • 演讲稿
  • 述职报告
  • 入党申请
  • 党建材料
  • 党课下载
  • 脱贫攻坚
  • 对照材料
  • 主题教育
  • 事迹材料
  • 谈话记录
  • 扫黑除恶
  • 实施方案
  • 自查整改
  • 调查报告
  • 公文范文
  • 思想汇报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档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虚拟现实技术视域下主流媒体话语主体功能的再创新研究——以总台五四晚会为例

    时间:2023-05-28 15:55:34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邓 燕 吕德琴 张 洋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技术,简称VR,它由计算机生成,通过视、听、触觉等形式传递信息,借助交互式视景仿真系统让用户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构造三维虚拟环境,用户以自然的方式与虚拟环境中的物体进行交互作用、相互影响,极大扩展了人类认识世界,模拟和适应世界的能力。”①2022年五四青年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下文简称“总台”)联合腾讯音乐等多家大型技术团队推出《奋斗的青春——2022年五四青年节特别节目》(下文简称“五四晚会”)。节目大胆创新,运用虚拟现实技术,推出“真人+虚拟人”的音乐表演,打造出沉浸式梦幻舞台。虚拟现实技术在五四晚会中的运用,也加速了总台优质IP在融媒体时代的迭代升级,从而实现虚实结合的沉浸效果。数据显示,五四晚会触达观众1.59亿人次,全网视频播放量超2亿,收获全网热搜182个,话题总阅读量超45亿。以往网民只是在游戏世界中感受虚拟画面,而伴随着游戏技术的进步,虚拟IP得到进一步发展。尤其是在学界提出元宇宙的概念后,虚拟世界和虚拟人物开始深入人们的生活,未来现实生活极有可能会和虚拟世界交融在一起。五四晚会是国内备受青年群体关注的首个沉浸式大型晚会,运用“前沿文化+科技”的方式,增强了观众的体验感。

    (一)虚实舞台的场景交互

    “科技与舞台的完美结合,炫酷之感拂面而来”是众多网友对五四晚会的高度评价。央视演播厅的主舞台设计结构以搭建LED屏为主,在舞台四周都分布着LED屏幕,合成一个无缝无边的三折屏空间,让整个舞台更具有空间感、宇宙感,更富有时代的蓬勃朝气,寓意走在时代前沿的青年以热血和激情推动社会进步。节目采用录制方式,通过国际先进的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XR(扩展现实)等技术的应用配合,呈现出沉浸感极强的视觉设计效果。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和PC端融入这个虚拟的晚会中。加之腾讯音乐虚拟社交平台的端云协同技术的支持,给予整个节目“数实融合虚拟音乐世界”的效果,使得主持人和节目嘉宾能够在多维度的宇宙空间中,依据主持词进行切换,完美呈现主题。

    (二)现实人与虚拟人同台表演

    五四晚会共推出21个节目,穿插9个讲述形式的青春答卷。主持人尼格买提的虚拟“分身”进入虚拟音乐世界,其虚拟形象与真人颇为神似,为广大青年群体打气加油。宋祖儿、王俊凯、檀健次、时代少年团成员等众星云集,他们与北京冬奥会获奖冠军以及来自各高校的年轻人共同带来精彩的表演。青年志愿者代表在节目现场讲述自己抗疫的青春志愿故事,践行了一场向爱与奉献致敬的仪式。相较于传统节目的唱跳表演,五四晚会最大的亮点在于虚拟人的运用。歌曲《New Youth》(《新青年》)的演绎元素多样,刘雨昕、李一桐和赵珈婧芸真人领唱,3位虚拟人以及6所著名高校学生的唱跳阵营助阵。晚会视频中的虚拟人物形象源自腾讯游戏技术自研的虚拟人吉莉、星瞳、童和光,在节目现场与真人一起唱跳实时联动,3位虚拟人在现实和虚拟世界随意穿越。总台调动腾讯自主研发的3D角色人脸制作、动捕动画生产等前沿技术资源,精心策划并联合多家大型技术团队打造虚拟制作技术,通过游戏引擎的渲染能力和动捕技术,使得节目表演中3D人的动作更加流畅真实,虚拟数字人面部表情更加逼真,更自然地融合现实场景和虚拟世界。晚会集结青年群体,为当代青年勇敢追逐梦想、主动承担历史使命搭建舞台,用青春的号角,奏响青年一代艰苦奋斗、敢为人先的优美乐章,打造了一场主题多元且充满青春气息的经典盛会。

    (三)沉浸式录播的观感体验

    因疫情原因,晚会采取录播的方式,大量运用MR、XR、后期抠像等技术手法,在视觉设计上采用解构主义。节目《青春的对白》的朗诵者是《觉醒年代》毛主席的扮演者侯京健,在传播革命进取的五四精神的同时也为观众打造了一个极富青春性的节目。节目短片《唐诗之路》和《光明行》的视觉效果更是让人惊叹。《唐诗之路》中,青年演员檀健次化身成国风少年,乘一叶扁舟轻盈出场,穿越时空,来到古代,与诗人李白对酒当歌品谈唐诗。观众在潜移默化中被引入意境优美的唐诗世界,感受历史悠久的盛唐文化。《光明行》是中国近代民族音乐宗师刘天华先生的二胡名曲,被艺术家们用传统乐器演绎,名曲与著名国画大家王明明先生的名画《竹林七贤》相互呼应,洒脱的风度被尽情洋溢。《光明行》的创作立意是将画面场景进行拓展延伸,舞台展示过程中搭配XR的场景,再结合中央民族乐团的盛大演奏共同完成,呈现了一个既有文化质感又有视觉效果的文化类精品节目。钢琴弹奏节目《理想》采用了MR技术,在虚拟世界、现实世界和观众之间搭起一座反馈信息的桥梁,从而增强了体验的真实感。钢琴的表面铺设了平面LED显示屏,其中的小树苗变得立体,彰显出顽强的生命力。随着演奏到达高潮,小树苗茁壮成长,最后从钢琴中延伸至现实世界中,直至枝繁叶茂开出花朵,象征着青年群体蓬勃旺盛的青春活力。

    (一)主流媒体话语体系的再创新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媒体开始寻求新的发展方向。“两微一端”“中央厨房”等媒体创新融合形态,都是在探索媒体话语的创新发展。一方面,“媒体行业‘真实传播’的追求使其不断应用各时代先进技术,推动传媒技术不断向前发展;
    另一方面,信息通信技术的不断革新,促进媒体行业传播形态的转型升级和用户体验的优化提升,这种技术的反作用使得媒体传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②媒体融合进入纵深发展时期,分众化、垂直化、差异化的数字传播也对媒体话语体系的创新发出挑战。“主流媒体处在内容生产迭代、媒介技术发展、多种平台竞争及用户需求变迁等多重因素重构的媒介生态环境中,其传播模式也正由单向的信息传播转向互动的数字传播,其话语表达也正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向。”③在这样的背景下,总台拥有强大的技术与资源支持。2022年五四晚会在元宇宙、虚拟技术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再度创新,结合更多新技术,创新表现形式,成功出圈。

    “新型主流媒体的话语体系,其功能就是要通过文本、符号、音视频等节目话语形态,以积极、主流的话语内涵与话语实践进行社会建构。”④五四晚会打造的“数实融合虚拟音乐世界”实现了虚拟舞台与现实场景的交互,为受众开启了全新的互动体验,成为全网热议焦点。譬如,节目《身为后浪》的演出中,阿云嘎、金圣权、马佳三位歌手在真实舞台歌唱,在传递动感节拍的同时,虚拟音乐世界构筑的“数字人”人浪造型也参与到演绎中,画面律动感强、富有活力,也充满科技感,与真实舞台无缝衔接、交相辉映。数据显示,2022年5月4日当晚,累计共有超过百万用户登录QQ音乐、全民K歌,搜索“TMELAND”后化身“数字人”,进入虚拟音乐世界。

    将新技术融入节目中,体现了总台对新技术的挖掘与接受,以及利用新技术创新话语表达形式,盘活话语体系的创新尝试。资料显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在‘十四五’期间的目标是要建成具有强大引领力、传播力、影响力的国际一流新型主流媒体。据此,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从传统的技术布局向‘5G+4K/8K+AI’的战略格局转变”⑤,力争推动技术与内容的深度融合,创新话语传播体系。

    (二)传统文化经典审美的再延续

    近年来,国家不断强调文化自信,传统文化的价值被人们不断挖掘,并借助新技术,实现创新表达。在新技术迅猛发展,用户分众化、差异化、求新化需求不断加大的背景下,媒体也面临着如何利用技术盘活传统文化的问题,让受众接受传统文化的新形式,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是主流媒体探索的方向。科学技术的向前推进是文化符号借助新兴载体得以生成的力量。“在虚拟环境中,人们的所思、所想、所悟、所为、所感都可以通过技术符号表现出来并保存下来,数字技术更新了人类的认识维度,也提供了增强符号魅力和话语感染力的工具。”⑥

    “人对文化的识别是通过符号来进行的,文化与文明的产生都依赖于符号。正是由于人有着使用符号的能力,文化才可能存在。文化是符号的母体,符号是文化各种形式之间的沟通工具。”⑦戏曲、山水画、民族乐器、武术、唐诗、龙舟等均为中国文化的象征符号,五四晚会节目在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美之际,融合了虚拟现实技术。如在节目《唐诗之路》中,青年演员檀健次跨越时空对话李白,那个肆意潇洒、仰天长啸归去的少年形象跃然眼前。李白的性格与才情符合现代社会青年人的价值追求,在充满压力与不确定性的社会背景下,拂袖而去、欢快畅饮是当代人的最大追求。这样的节目可以让观众产生强烈的共鸣,激发认同感与自豪感。虚实融合生成的节目新样态,提升了传统文化的表达力,使传统文化得到进一步传播,促进了文化认同。戏曲节目《戏韵悠长》在短短两分钟内,再现历史悠久的吉祥大剧院风采。开篇,表演者眼戴虚拟现实技术设备,将观看的中国戏曲一招一式进行外化,由虚拟观众的视角带入梅兰芳先生在北京吉祥戏院首演的《天女散花》、溪啸伯舞台生涯第一出戏曲《珠帘寨》等精彩表演中。其运用虚拟现实技术打造传统文化符号新景观,给观众提供了沉浸式剧场体验的尝试。武术乐器《筝·锋》在气势磅礴、青烟缭绕的山水画之间诠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武术与音乐的相融形塑了古人对生活美的执着追求。文化符号的多维可分解性使得人们在互联网时代能够运用虚拟现实技术重构艺术符号,探究其现代符号体系的建构与重塑,再现古典文化的美学内涵,进一步升华经典作品的文化符号价值和功能,真正起到传承与创新中华文化遗产的作用。

    (三)青年群体价值观的再整合

    美国著名传播学者詹姆斯·凯瑞在《作为文化的传播》一书中指出:“传播并不仅仅是表面上的信息传递,更是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得以维系的一切仪式性活动。”⑧青年人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主流媒体一直在探索既是青年群体喜闻乐见的又能传播主流价值观的节目形态与样式。如今,90后、00后已成为青年主力军,他们对新事物的追求与接受度都较高,二次元、虚拟直播、虚拟偶像等都受到了青年的热情追捧。主流媒体也在不断创新系列IP,“力求以年轻态表达与圈层化传播营造全新语态的融媒体传播生态,进一步实现新型主流媒体在话语体系和融合传播等层面的创新建构,建构正能量的内容、年轻化的语态、网感化的表达、融媒化的展现及圈层化的传播。”⑨

    五四晚会邀请了感动中国人物、北京冬奥会冠军、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大队战士、全国技术能手、载人航天飞行控制人员、志愿者群体、青年舞者、北京冬残奥会火炬手。他们讲述立足本业的事迹和感悟,展现当代青年立大志、担大任的青春姿态,集体阐述青年人不仅有诗与远方,更有责任与担当的价值追求。晚会从深层次呈现青春力量、青春故事,打造有深刻内涵、有较高价值的节目形态,突出思想性和正能量。晚会以正能量引领青春声量,以青春力量传播正能量,礼赞新时代青年,为青年“后浪”提供表达自我、讲述奋斗故事与梦想的舞台,激励青年人以青春之姿追求梦想、创造未来。在“丧文化”“躺平”“摆烂”充斥网络的浮躁社会,五四晚会为青年树立榜样,帮助青年塑造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在主流媒体话语体系再创新的语境下,特别是媒体融合趋势不断加深的背景下,网络集群行为助推青年群体价值取向来源多元化,有助于青年群体价值判断能力的进一步提高,拓宽青年群体的价值视野。价值取向来源的多元化意味着青年群体的价值教育不再局限于思政课堂,而是进一步向网络空间和社交媒体拓展。换言之,价值教育将会以一种更为喜闻乐见的形式潜移默化地浸润青年群体的心田。比如上文提到的“青春答卷”环节中,仪仗大队战士、开幕式护旗手闫振以一种同龄人的视角讲述自己亲身经历的故事,引导青年群体矢志报国,建功新时代。

    整台晚会,高校学生也参与其中,例如歌曲《春风十万里》中有中央音乐学院李颜孜的参与,歌曲《落在生命的光》中有中央财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高校学生的参与。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同学的参与,五四晚会在青年群体心中的归属感极大提升,更容易激发青年群体在虚拟环境中交流互动的意愿,1400余万的评论可以很好地证明这一点。在互动中,青年群体的主体意识得到了良好的调动,他们在各种观点中形成自己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甚至会在网络集群效应的影响下自发纠正一些错误的思想。主流媒体在话语体系创新中如果能够很好地利用网络集群行为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将会对青年群体价值判断的提升、价值视野的拓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随着以5G传输和大数据算法应用为底层框架的虚拟现实技术在新闻生产的过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传媒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目标群体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大众传播的被动接受者,而是成为具有传播权力、能够参与传播全过程的用户。高度交互感、高度沉浸感、高度全景呈现在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下成为现实。然而,虚拟现实技术毕竟是一项全新技术,在为传播带来颠覆性改变的同时,也会衍生出基于伦理、技术等的一系列问题。因此,主流媒体在应用新技术的同时,要考量和把控其伦理层面和技术层面的风险。

    (一)着力规避被技术垄断的风险

    现有的虚拟现实技术主要依托于大型互联网公司游戏建模,其技术的主动权没有把控在主流媒体的手中。以五四晚会为例,所有的IP原型均来自腾讯,如吉莉的原型来自腾讯游戏和平精英,星瞳的原型来自腾讯游戏QQ炫舞,童和光是腾讯互娱旗下NEXT工作室的原创IP。虚拟场景中的用户间互动以及尼格买提化身像,也都基于腾讯的游戏渲染等相应技术。换句话说,虚拟互动是整台晚会的亮点之一,它主要依托腾讯的技术。无独有偶,中国首个“数字宇航人”小诤也是由腾讯与新华社联袂打造的。然而,在互联网公司提供的技术平台背后,往往会存在一定的资本博弈。主流媒体作为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声窗口,要警惕技术平台,特别是垄断性技术平台对自身的影响。在主流话语体系再创新的过程中,主流媒体要努力搭建自有技术平台,多设计原创IP,避免被技术垄断,应以自身发展规避技术寡头的形成,保证主流话语体系的党性、人民性、引导性、公正性和独立性。

    (二)始终让技术为内容服务

    虚拟现实技术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用户能在沉浸中获得高度的体验感和参与感,也正是这个最突出的特点给主流话语体系的再创新带来挑战。用户在高度的体验感和参与感中,会对虚拟技术产生依赖性,特别是基于大数据算法,虚拟现实技术会针对用户的偏好、特点提供具有个性化的信息服务,而高体验感、高参与感、高偏好性会使用户对虚拟世界产生强烈的情感倾向性和强烈的心理归属感。学者吴江就曾指出:“虚拟现实技术更强调沉浸式互动体验,这种所想即所得的脑机交互,会使人混淆真实和虚拟的边界感,易造成情感归属上的缺失。”⑩这种混淆的界限感和现实情感归属上的缺失,会影响主流话语体系舆论引导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就主流媒体自身而言,技术的革新必然会推动传媒行业的发展,但新闻传播活动不能一味搞炫技,技术应当是为内容服务的,其目的是让用户更好地理解和感知传播内容。技术是形式的呈现,只能锦上添花,不能喧宾夺主。

    马化腾提出“全真互联网”的概念:“全真互联网将是一个在虚与实中不断变来变去的世界。”⑪互联网技术的升级给予用户更加真实的体验,打破现实和虚拟的界限,如网购体验无限接近实体店的消费体验,网上社交无限接近现实社交。当前互联网的二维性将转变为“全真互联网”的三维性,更加立体丰富。这与元宇宙概念异曲同工,区别在于“全真互联网”和现实是无缝衔接的,人们在这两个世界中的身份并无区别,而元宇宙和现实世界可能是割裂的,其本质是再造一片“无主之地”。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更新可以更好地助力文化创新,正如2022年五四晚会,总台和腾讯联手,向受众呈现了一场“文化+科技”的视听盛宴。

    注释:

    ①周忠,周颐,肖江剑.虚拟现实增强技术综述[J].中国科学:信息科学,2015(02):157-180.

    ②⑤王振中,琚宏伟.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技术与内容融合发展思考[J].中国传媒科技,2021(12):19-21.

    ③④⑨许可.新型主流媒体话语体系的创新建构——以央视频“央young”系列节目为例[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2(04):44-47.

    ⑥李琳.探索文化符号生成机理[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05-17(005).

    ⑦杨云燕.符号学视域下云南拉祜族乡土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J].普洱学院学报,2022(01):49-52.

    ⑧刘建明.“传播的仪式观”与“仪式传播”概念再辨析:与樊水科商榷[J].国际新闻界,2013(04):168-173.

    ⑩苏涛,彭兰.技术与人文:疫情危机下的数字化生存否思——2020年新媒体研究述评[J].国际新闻界,2021(01):49-66.

    ⑪姜奇平.一个全新概念——全真互联网[J].互联网周刊,2021(03):8.

    猜你喜欢 晚会虚拟现实话语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河北画报(2021年2期)2021-05-25虚拟现实技术在中学校园中的应用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风口上的虚拟现实商周刊(2017年24期)2017-02-02虚拟现实技术向科幻小说借灵感海外星云(2016年7期)2016-12-01慈善晚会3小雪花·成长指南(2014年9期)2014-10-20慈善晚会2小雪花·成长指南(2014年9期)2014-10-20慈善晚会1小雪花·成长指南(2014年9期)2014-10-20话语新闻浙江人大(2014年6期)2014-03-20话语新闻浙江人大(2014年5期)2014-03-20“那什么”的话语功能当代修辞学(2014年1期)2014-01-21

    推荐访问:视域 总台 虚拟现实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