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领导讲话
  • 发言稿
  • 演讲稿
  • 述职报告
  • 入党申请
  • 党建材料
  • 党课下载
  • 脱贫攻坚
  • 对照材料
  • 主题教育
  • 事迹材料
  • 谈话记录
  • 扫黑除恶
  • 实施方案
  • 自查整改
  • 调查报告
  • 公文范文
  • 思想汇报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档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支架搭建出成效,反应进行明定理——探索高中化学支架式教学实践

    时间:2023-01-16 14:10:03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韩银贵

    (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第三中学,甘肃 平凉)

    “支架式”教学最早由苏联教育学家提出,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影响,被众多学者研究,但最后并没有得出实质性的结论。近年来,国内兴起了教育改革的热潮,这种教学理念才逐渐走进人们心中,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最终形成一套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支架式”教学的核心思想在于“以教师作为支点,实现学生全面的飞跃”,教师在教学中起到的作用“可见一斑”。化学作为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高度结合的学科,以支架式模式展开教学,就如同催化剂一般,可实现教学全面升华。

    (一)围绕引导教学,分解任务难点

    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作用,是支架式教学理念的中心。教师在教学的全过程中都必须贯彻“教师作为教育引导者”的原则,这样在实际的教学环节中自然而然就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使教学得以顺利且有序地开展。当然,引导教学并非传统教学中简单的知识点讲解、课后作业布置,而是应该系统地、有目的地展开。这就需要教师充分进行思考,合理设计教学环节,在面对复杂的教学内容时,能对任务进行分解,以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

    以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二第一章第二节“元素周期律”的教学为例,元素周期表中虽然只有为数不多的元素,但实际上这些元素的规律异常复杂,包含了七个周期、十六个族、一百多种已知的元素以及它们的排序和相关信息。由此可见,元素周期表中存在大量的信息,要从这些信息中总结出全部的规律谈何容易?为此,对任务进行分解,是教师教学这部分内容的首选方式。教师可以这样进行任务设计:

    任务一:熟记、熟背元素周期表中的前二十个元素,不仅要了解其各项数据,还要简单列举可以组成的物质,掌握其基本信息。

    任务二:能够清楚七个周期以及十六个族的划分依据,在知道一个元素排列的位置后,能大体判断出其性质,并能够说明原因。

    任务三:对元素周期表的布局有系统的了解,不仅能够总结出存在的规律,还要根据规律及目前发现的元素对未知元素进行推导,有自己对化学元素的独特见解。

    熟悉与掌握元素周期律是整个化学学习的必要条件,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尤为重要。教师应充分利用支架式教学来巩固学生的基础,着力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注重主体设定,改善学习氛围

    在“支架式”教学理念的要求下,教师必须充分肯定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明确主体地位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重拾学习的信心,进而改善学习氛围。而学习氛围往往会影响学习效率以及最终的学习成果。设立主体包括以下三个要点:(1)突出课程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学习意识。(2)设计探索性任务,引发学生一定的思考。(3)提示关键内容,耐心关注学生的探索全过程。

    以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教学为例。教师在金属及化合物的课堂引入中要重点强调该类物质的普遍性、适用性。金属及其化合物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如我们平时吃的盐,人类离不开这种物质,在高中化学教学的全过程都有所涉及。在介绍完其重要性之后就可以“顺其自然”地引入学生的探索环节。可以先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物质,每人至少举出五种符合条件的物质,也可以主动观察生活。在此过程中,学生往往会出现“坚硬的物体就是金属及其化合物”的错误观念,教师应帮助学生建立“不能仅仅根据外观判断事物属性,而要结合本质进行分析”的思想观念。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探索,必然能收获宝贵的知识和经验。在良性引导下,学生的学习信心得到逐步提升,渐渐养成不用教师督促也能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一)巧设教学情境,增强内容直观性

    教学情境的引入是支架式教学的重要环节,其主要是通过课堂讲解或视频播放等多种形式呈现知识、概念,将学生带入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学生会获得更加直观的感受,对教学的进一步开展及学生思维的启发都有益处。

    例如,在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二第一单元课题三“纯碱的生产”的教学中,“侯氏制碱法”是重要内容。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对这种制碱法的背景进行介绍。学生可能听说过这种制碱法的名称,但不知道侯德榜所生活的年代以及当时的实际情况。碳酸钠俗称纯碱,是工业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物质之一。在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法西斯入侵,我国乃至全亚洲最大的制碱厂“永利”只能被迫向内陆迁移。在内陆,盐分稀缺,制碱困难,而且工业排污困难。在这种背景下,研制一种全新的制碱法已经迫在眉睫,然后引出“侯氏制碱法”。在口头讲解的基础上,教师还可以播放相关的视频资料,加深学生的理解,引起学生的共鸣,以提升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

    (二)组织协作学习,确保成果的全面性

    协作式学习的开展,是支架式教学环节设计的特色所在,其与传统的小组讨论又有一定的区别。其中最大的特点是协作式学习系统的完整性、任务的明确性以及开展方向的多元性。在沿用传统小组合作中的讨论、协商及分析环节的基础上,还增添了不同方向的探索以及最终结果的交流与整理,可以得出相对准确的结论。

    以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二第二单元课题一“获取洁净的水”的探讨研究为例,每一名小组成员都要针对“如何获取纯净的水”提出自己的观点,如有学生认为可以用活性炭吸附法,这是野外生存获得饮用水的常用途径;
    也有学生认为应该用蒸馏法,这一方式在工业制作纯净水时十分常见;
    还有学生认为,可以使用反应沉淀法,将水中的杂质通过反应全部以沉淀物的形式析出。在此基础上学生再展开相应的探索。最后,在实际验证以及教师的提点讲解之下,学生知道了“吸附法”以及“沉淀法”得到的水相对而言都并不纯净,往往掺杂了一些其他的物质,由此得出采取“蒸馏法”最合理的结论。

    而且,通过以上探究,学生建立了“看上去清澈的水不一定就是真的纯净水”的化学概念,不能仅凭宏观现象对一种物质做出定性。这样一来,极大程度地激发了学生探索化学知识的兴趣,为化学教学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收获学习策略,培养自学能力

    支架式教学为学生指明了在学习中应坚持的正确理念:不能单纯以知识的掌握为目标,而应进行多项综合,总结出一种适合自身且效率较高的学习方式。这也使学生由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向主动的学习者转变,极大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了学习效率。

    就以上述“纯碱的生产”教学为例,这种教学模式也给学生学习提供了很大的启发。学习毕竟是学生的根本任务,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教师必须要考虑的内容。对于部分学生而言,设计学习情境是一条捷径。学生感情较为丰富,对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都有着浓厚的兴趣以及责任感。为此,就可以让学生多观看一些与化学学科和工业发展有关的视频,并从中获取新的知识,增加自身的知识积累,从而提高综合素质。

    这种方式不局限于学生的化学学习,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也同样有着重要作用。但在贯彻这种学习方式时也要避免走进“过度依赖视频以及重点不明确”的误区,从而保证情境导入的有效性。

    (二)开阔眼界思维,满足发展需求

    支架式教学的开展不仅能使学生收获学习的宝贵策略,还能使学生认识课堂以外的事物,开阔自身的眼界。从长远角度来看,对个人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有益处。

    就以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二第四单元课题一“化肥和农药”的支架式教学来看,在该种教学模式指引下,学生经过了一系列的学习探索,不仅知道化肥和农药的种类,也弄清了其基本的原理。化肥和农药又是农业生产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物质,对于一些在这方面有着浓厚兴趣的学生,可以在今后的学习中往这个方向重点展开研究。支架式教学在这里就体现出了桥梁的作用,发掘出了人的价值,建立了学生未来的发展导向。

    综上所述,支架式教学模式满足了新时期教育发展的需要,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方式。教师在运用这种教学方式的同时,也要注意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为教学事业的创新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活力。

    猜你喜欢 人教版支架高中化学 支架≠治愈,随意停药危害大保健医苑(2022年5期)2022-06-10高中化学解题技巧分析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2022年4期)2022-04-28口腔CT支架的设计与分析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1期)2022-04-19给支架念个悬浮咒小哥白尼(趣味科学)(2021年8期)2021-11-20守恒法在高中化学解题中的应用探析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2020年3期)2020-05-30人教版11.1功-教学设计学校教育研究(2020年7期)2020-04-09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初探教育界·上旬(2017年9期)2018-01-17拾级而上 顺流而下中学生数理化·高一版(2016年9期)2016-05-14煤矿回采工作面支架倾倒的分析与处理科学中国人(2015年15期)2015-06-09人教版必修四核心词汇闯关中学生英语高中综合天地(2011年8期)2011-10-26

    推荐访问:支架 明定 搭建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