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领导讲话
  • 发言稿
  • 演讲稿
  • 述职报告
  • 入党申请
  • 党建材料
  • 党课下载
  • 脱贫攻坚
  • 对照材料
  • 主题教育
  • 事迹材料
  • 谈话记录
  • 扫黑除恶
  • 实施方案
  • 自查整改
  • 调查报告
  • 公文范文
  • 思想汇报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档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科学家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与路径

    时间:2022-12-07 08:05:04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张淑东,匡 静

    (长春理工大学,吉林 长春 130022)

    整个科学技术发展史,就是一部鲜活生动的一代代科学家赓续传承的科学家精神史。科学家精神在科学研究实践过程中诞生,在时代进程中发展升华,对于净化科学研究学风和作风、促进我国科学研究事业发展具有直接精神鼓舞作用,也是提升全民族精神文化素养、团结全体中华儿女拼搏奋斗的宝贵精神财富。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更需要继承发扬以国家民族命运为己任的爱国主义精神,更需要继续发扬以爱国主义为底色的科学家精神。”[1]高校作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阵地,积极地将科学家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以科学家精神为内容补充更好地激发思想政治教育铸魂育人作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一批批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青年。

    科学家精神作为近代以来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和民族复兴伟业产生了深远影响的精神,是一代又一代科学家在以身许国、敢于创新的科学研究实践过程中凝练升华而成。科学家精神与科学文化、科学精神既有关联又有差异。当前少有学者区分科学文化、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三者的内在异同,要深入理解科学家精神的基本内涵,有必要将这三组概念进行基本的比较研究。潜伟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认为“科学文化是由科学共同体围绕科学活动所形成的一套价值体系、思维方式、制度约束、行为准则和社会规范”,其核心就是塑造以“求真务实、理性批判”为实质的科学精神,而科学精神的集中体现和人格化表征就形成了科学家精神。[2]

    科学研究实践与所面临的客观时代环境息息相关,内生于其中的科学家精神的内涵要义自然也会与时俱进地变化发展,尤其在新中国成立后发生了实质性转变。秉志认为清末民初的国内科学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存在5点陋习:缺乏学术民主、缺乏诚信、缺乏公开精神、缺乏敬业奉献精神和缺乏家国情怀,在《科学精神与国家命运》《科学呼声》等著作中将科学家精神的核心总结归纳为:“公而忘私、忠于所事、信实不欺、勤苦奋励、持久不懈和仁爱之心。”[3]詹媛认为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科学事业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欣欣向荣局面,科学家的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反映在他们身上的科学家精神是时代精神的具体凝结和鲜明体现,这一时期中国科学家精神的内核就是:“科学报国的初心、矢志创新的决心、孜孜求索的恒心”。[4]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进入新时代以来,广大科技工作者对国家跨越式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映照在他们身上的科学家精神也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2019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在这一文件中对科学家精神做了权威阐述:“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5]这一对科学家精神的阐述总结精准、内涵丰富,其中爱国精神和奉献精神是科学家精神的最本质内核,规定了科学家精神的底色,从根本上回答了“为什么做科研”这个科学研究出发点的问题;
    创新精神、求实精神和协同精神是科学家精神的关键组成部分,建构了科学家精神的主干,客观回答了“怎么做科研”这个科学研究过程的问题;
    育人精神是科学家精神的必要外延,拓展了科学家精神的要义,明确回答了“谁来做科研”这个科学研究长远发展的问题。在2020年9月召开的科学家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了科学家精神的重要性,要求全社会要积极传承和弘扬科学家精神,以高尚的精神鼓舞斗志,推动我国科学技术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这是一个需要伟大精神的时代,能够产生伟大精神的时代,并且已经产生了包括科学家精神在内的伟大精神谱系的时代。当前,积极传承和弘扬科学家精神,将科学家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于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国家科学研究事业发展和民族团结和谐有着重要价值。

    (一)净化大学生科学研究的作风和学风

    良好的科学研究作风和学风是高质量科学研究成果产出的重要保障。受功利主义思想、保守封闭思想等因素的影响,高校优良的科学研究作风和学风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侵蚀腐化,部分大学生的科研初心发生动摇,甚至尚未树立正确的科研观念,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出现了诸多学术不端乱象。将科学家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加强对大学生的精神洗礼,培育并坚定他们纯洁的科研初心,及时净化科学研究的作风和学风,营造坚守诚信底线,反对弄虚作假、崇尚学术民主,反对“圈子”文化、鼓励创新探索,反对僵化盲从的良好科研氛围。坚定正确的科学立场、坚守崇高的科学道德,学习并运用辩证的科学思维来分析和解决问题,最终形成完备的科学研究精神。

    (二)为科技强国建设培养后备人才

    建设科技强国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内在要求。当前,我们前所未有地接近世界舞台中央,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更需要一群心怀理想、拼搏奋斗的青年才俊来推动这一伟大的历史进程。将科学家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让大学生学习科学家们为了科研事业“板凳须坐十年冷”的静心笃志、矢志不渝的拼搏钻研精神,鼓舞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自觉将个人理想融入民族梦想之中,敢于为实现理想目标而不懈奋斗,坚决摒弃“佛系”“躺平”等消极心态,培育勤勉奋斗、敢于创新的精神风貌。通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来弘扬科学家精神,有利于将“科学救国”“科学报国”中爱国、创新等精神基因延传到新时代“科技强国”战略中,激发广大青年学子的爱国情、强国志和报国行,努力培养创新意识、锻炼创新思维和提升创新能力,引导千千万万大学生自觉服务国家发展战略,聚焦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迫切需要,锻炼甘坐“冷板凳”的静气、树立勇闯“无人区”的志气,自觉发奋为解决“卡脖子”难题打基础、做准备,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才智。

    (三)厚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厚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前提条件。中华民族是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要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必须要求各民族团结一心、共同奋斗。爱国奉献是科学家精神的最本质内容,通过宣扬科学家们“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感人事迹,能够让大学生直观体悟到爱国奉献的深意,加深他们对伟大科学家的崇敬感情,自觉学习传承科学家精神,并将这种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形,指导自己的日常实践活动。

    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抓手在大学生群体中传承和弘扬科学家精神,首先就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为弘扬科学家精神奠定正确的基调。另外还要与时俱进地凝练科学家精神内涵、努力营造尊重科学家的校园文化环境、优化思政课教学方式,推动科学家精神更顺利地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大学生重视科学家精神的培育。

    (一)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是科学家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虽然当今世界总体上保持和平发展态势,但是各国在意识形态领域却从未停止过没有硝烟的战斗,尤其是自苏联解体后中西方在这一领域的角力愈加激烈。高校是各种意识形态的重要交汇地,在这一重要阵地上的意识形态博弈日趋白热化,都在加紧提升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影响力。在大学生“三观”的培育过程中,只有积极开展学理深厚、内容生动的思想政治教育来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阵地,才能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后继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6]因时制宜将科学家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充实思政课教学内容,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作用。

    (二)与时俱进凝练科学家精神内核

    与时俱进凝练科学家精神内核是科学家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科学家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有具体的内容,否则就无从着手推进具体工作。不同时期科学研究的主题和使命不同,由此在科学研究实践过程中凝练升华而成的科学家精神的具体内核也会有所差异。例如,新中国成立以来,爱国、奉献、求实、创新等是科学家精神一脉相承的基本因子,随着科学研究实践的发展,从中又逐渐凝练出了协同、育人、担当等因子来充实科学家精神的内容,当前形成了以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为内核的科学家精神。只有与时俱进地凝练科学家精神内核,才能完整精确反映科学家精神随时代变迁而发展的最新内涵,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实践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向大学生讲授科学家精神的具体内容,突出科学家精神的精神感召力、社会影响力和时代引领力,增强大学生对科学家精神的认知和认同,提升科学家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成效。

    (三)营造尊重科学家的校园文化环境

    营造尊重科学家的校园文化环境是科学家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保障。要在高校思政课堂上讲好科学家精神的丰厚内涵,必须要有适合科学家精神传承弘扬的校园文化环境。科学家是科学家精神的人格化代表,大学生只有在先尊重科学家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深入了解科学研究实践活动,信服从艰辛科学研究实践中凝练出来的崇高科学家精神,并遵循这种精神指引来规范自己的实践活动。要营造尊重科学家的校园文化环境,首先就要在校园内树立科学家典型,利用多种传播渠道来宣传科学家的感人事迹,让大学生更全面地了解、更真诚地尊重科学家。这种来自无数青年学子的真挚尊崇也会增强包括在校科研工作人员在内的广大科学技术工作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和使命感,从而更加坚定献身科学、奋力创新、热爱祖国、服务人民的科研信念,在科研实践中进一步发展升华科学家精神的基本内涵,提升科学家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感召力、说服力和影响力,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讲授好科学家精神创造条件。

    (四)优化思政课教学方式

    优化思政课教学方式是科学家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科学家精神是内凝一定价值取向的思想意识,采用思想政治教育传统灌输式教学方式讲授科学家精神的具体内容,对于大学生快速理解和掌握科学家精神的形成发展、具体内涵、价值意蕴等具有重要作用。步入信息化时代,大学生接收信息的渠道来源更加多样,思维更加活跃。面对这一新的教育环境,思想政治教育应因时制宜地优化教学方式,探索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与讨论教学、案例教学等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方式,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科学家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此外,还应适当设置课外实践教学环节,可以适当组织学生观看诸如《袁隆平》《黄大年》等关于科学家感人事迹的电影、纪录片等,适时邀请一些科学家上讲坛、进课堂,积极排演“科学家精神”主题话剧,动员学生参加科研竞赛,鼓励大学生亲身感受科学氛围、现场倾听科学声音。在坚持正确教学方向的基础上,通过采取开放多样的教学方式,应用好大学生科学家精神培育的理论资源和实践平台,有利于实现课程育人、科研育人、文化育人和环境育人的有机统一,[7]促进思政课教学内容“入耳”“入脑”“入心”,以润物无声的教学方式培育科学家精神,力争让广大青年大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思政课关于科学家精神培育的教学内容。

    猜你喜欢 科学研究科学家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中国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教育家(2022年18期)2022-05-13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新班主任(2022年4期)2022-04-27音乐科学研究中的思想实验——以音乐形态学研究中的四个重大发现为例齐鲁艺苑(2022年1期)2022-04-19假如我是科学家作文评点报·低幼版(2020年24期)2020-06-21“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华人时刊(2019年17期)2020-01-06Can you eat yourself more happily? 吃出快乐疯狂英语·新阅版(2019年8期)2019-09-10A Brief Analysis about the Content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Vocational Students Oral English Skills Competition校园英语·上旬(2017年8期)2017-08-04高等教育功能转型与创新人才培养研究成才之路(2016年3期)2016-01-29与科学家面对面少儿科学周刊·儿童版(2015年10期)2015-11-07

    推荐访问:路径 科学家 思想政治教育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