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高中文理貌离神合的关系】高中文理分科

    时间:2020-03-02 07:18:33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在普通高中阶段,文理分科已经成了人们不断讨论的问题之一,自20世纪初至今,我国一直没有停止对这个问题的争论。但这个问题似乎也成为了老生常谈。以怀特海有机哲学这一崭新的视角,来重新看待这一“老问题”。期望能从这一新的视角中,找到解决高中文理分科所产生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文理分科;怀特海;有机哲学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34-0216-02
      在当今的教育理论界,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在普通高中阶段应取消文理分科。然而在实际的教育生活中,仍然有很多的人认为高中阶段应进行文理分科。这也就形成了以很多教育理论人士为代表的“主合派”,而相对的“主分派”的成员则主要由大部分的教育实践工作者、家长和学生构成。但与此同时,我国政府表示到2020年,将取消高中文理分科。由此看来,普通高中文理“合”才是最终的趋势。本文从文理分科的历史由来入手,以怀特海有机哲学的视角,分析文理分科存在的诸多弊端,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提出高中文科理科虽然“貌离”,但实质“神合”的这一结论。
      一、“文理分科”的历史由来
      “文理分科”这一问题其实并不是专属于我们一个国家的问题,同时也不是专属于我们这一个时代的问题。文理分科“它肇始于德国,过去的德国高中分为古典语文文理中学、现代语文文理中学和数学自然科学9年制的文理中学”[1]。当然,德国那时的文理分科存在着诸多的争议,而如今这三种学校形式也已然消失。
      在我国,其实早在20世纪初期,就有关于文理是否分科这一问题的激烈讨论,当然那时并没有文理分科的说法,而是称为文实分科。1909年5月,清朝学部向朝廷递交了《奏请变通中学堂课程分为文实分科折》,建议普通中学在“一堂之内分设两科”,为文科与实科,这有可能就是关于文理分科最早的说法。在“中华民国”时期,时任教育部部长的蔡元培就反对文实分科,他认为普通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养成健全人格”,他认为文实分科不能达到这样的教育目的,同时他还在北京大学教育改革中提倡文理兼习。
      在新中国,从1952年至今,除“文革”时期废除高考外,我国普通高中一直采用文理分科,高考也实行文理分卷。1982年时,有些学校出现了文理分科由高中转向了初中这样的现象,使其走向了一个极端。“文革”过后,由于诸多社会历史因素的影响,当时的中国需要大批的各类专门人才来振兴国家各项事业,面对这种局面,我国的做法是照搬苏联在二战以后的模式――文理分科。二战以后苏联在国内推行文理分科确实培养了诸多人才,解决了国内缺少人才的状况。可见文理分科确实能够培养专门人才,解决大量的人才空缺问题,因此,文理分科就一直持续到了今天。所以历届高中生们都曾面临这样的一个问题:选择文科,还是理科?这让笔者想到了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的著名台词:“To be or not to be”,然而学生们面对的不再是生存还是死亡,而是文科还是理科,但是这也可以说是人生的一个重要的选择,这个选择关系到一个人的学业及就业取向,乃至日后的发展。
      二、怀特海的有机哲学
      英国哲学家艾尔弗雷德・诺思・怀特海(Alfred North Whitehead,1861―1947)是19至20世纪最为著名的思想家之一。他一生著述颇丰,探索和研究的范围涉及数学、哲学、物理学、逻辑学、生态学、神学、文学、教育学等众多领域。在哲学方面,其代表作主要有《科学与近代世界》(1925)、《过程与实在》(1929)、《观念的冒险》(1933)和《思维方式》(1935)等。他系统阐释了有机哲学思想,其中《过程与实在》被后世认为是“历来最为复杂并最富创见的哲学论著之一” [2]。
      有机哲学又称过程哲学、机体哲学。在世界的构成问题上,怀特海认为“‘实际实有’――亦称‘实际事态’――是构成世界的终极实在事物”[3]。实际实有是宇宙的“细胞”,实际实有就是经验,怀特海认为“经验的每一搏动”就是一个实际实有,实际实有犹如生物学意义上的细胞,是构成有机整体的细胞。在怀氏看来,这样的机体具有具体持续、联系和进化发展三个特征。机体的具体持续性,是因为机体实际就是持续的具体的实有。机体哲学的基础是事物之间的联系,其认为,所谓 “联系”指的是“一个由实际实有组成的集合,它们以它们相互的摄入构成了相互关联的统一体”,“是由它们在相互中的客观化所构成的统一体” [3]。而这种联系包含了整体与部分,部分的存在是为了整体,而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整体的结构会影响部分。“机体的进化发展特性指的是,机体是一种从潜能到现实的转化过程,是从低级形态到高级形态的发展过程” [3]。此外有机哲学的核心思维方式为:整体性、过程性、联系性、生成性、创造性,这样的思维方式,使得怀氏的机体哲学思想有着与以往哲学不同的方法论,引导着人们以一种不同的视角去看待世界,以一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去思考世界。
      三、怀特海有机哲学对高中文理分科的影响
      近些年来,后现代主义哲学兴起,作为其中影响较大的哲学流派之一――有机哲学逐渐地被世人所重视。在世界范围内,研究怀特海有机哲学的机构和学术组织相继成立。在我国研究其哲学的事业也蓬勃发展,研究其哲学的论文也逐渐增多,在研究关于其哲学对教育的影响方面的论文也日渐增多,但其大多是对大学教育以及大学建设影响的文章,其对高中教育影响的文章却相对较少。高中文理分班、高考文理分卷,这个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制度,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我国教育上的种种弊端,著名学者朱永新认为:“第一,文理分科,大大削弱了文科的水平;第二,文理分科,降低了民族的整体素质;第三,文理分科,加剧了应试教育的效果;第四,……文理分科反映了中国教育缺少人文精神的特点……”[4]笔者现在从怀氏的有机哲学方面,分析普通高中文理分科的弊端,试图从中找寻解决普通高中文理分科中存在问题的方法。
      由怀氏有机哲学来分析,我们可以将高中阶段的所有课程看成一个大的“联系”,在这个“联系”中包括整体和部分,整体与部分又是相互影响相互关联的,而高中的课程存在的主要目的就是促进高中生在各方面的发展。然而文理分科却将这个“整体”分割成几个小块,学生用几乎高中阶段全部的时间学习的知识只是其应该学习知识的一部分,而另外一部分知识,学生要么马马虎虎学,要么索性不学。学生学习的知识是被人为“阉割”了的知识,是极其不完整的知识,是无法形成“联系”的知识。这样的知识只能促进其在某些方面的发展,却无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个“联系”是只有某些“部分”的联系,由于缺少了其他的“部分”,自然无法构成完整的“整体”,“整体”的结构不完整,这也将影响“部分”及其发展。这是违背怀氏整体性和联系性的思维方式的,缺少整体性和联系性的思维方式,使得人们在看待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时候,无法全面、准确地思考和分析问题,有可能形成错误的看法,或不能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式,也就是说文科学生,只学习文科,忽视理科的学习,将制约其文科知识的进一步发展,制约其整个人的全面发展,最终也将制约人类的进步;同理,理科学生亦是如此。美国著名的华裔物理学家朱棣文在其研究物理学时,仍阅读了许多哲学书籍,扩展了其思维,并最终从中找到了解决其所研究的物理问题的方法。如果朱棣文没有这样文理兼备的学识,又怎能攀登到诺贝尔物理学奖这样的高峰呢?
      怀氏认为,“现实世界是一个过程,该过程就是诸现实实有生成的过程。因此现实实有便是创造物;它们也被称为‘现实事态’” [3]。这就是他的第一个解释性范畴,根据第一个解释性范畴,怀氏认为所谓“生成”,“就是通向新颖的一种创造性进展”[3]。而怀氏所谓的“创造性”,“是描述终极事实特征的诸共相的共相。……‘创造性’是新颖性的原理。一个现实事态便是一个新颖的实有,它有别于由实有统一而成的‘多’中的任何实有。因此,‘创造性’将新颖性引入‘多’之中,这个‘多’便是呈分离状态的世界。”由此可见,怀氏的“创造性”的关键在于“新颖”,而“新颖”的关键则在于“多”。怀氏的“多”是拥有着无尽事物的世界,这个世界是广而博的,是相对于少而精的。然而高中的文理分科恰恰是走了少而精的路线,从而放弃了广而博的道路。少而精的道路是一个“正三角”,一条越走越高、越走越窄的道路,而广而博的道路则与之正好相反,它是一个“倒三角”,是一条越走越宽广的道路。由怀氏的观点可以预见的是,少而精将限制“新颖”的生成,限制“创造性”的发展,但是广而博的道路,则将不断地激发人类的“创造性”。笔者并不是想评论这两条道路哪一条更加适合人类的发展,而是想找出更加适合高中生的学习道路。这两条道路,少而精更加适合专业人才、特殊人才,因为他们在其所属的领域发展和进步的方向就是“高、精、尖”,可是在各种知识还没有全面掌握的阶段,笔者认为还是广而博的道路更加适合其发展。高中阶段就是这个需要广而博知识的阶段。可是高中文理分科却在此时生生将学生们应该掌握的知识与其分割开来,只学习一部分知识,剪断了本能高飞双翼的一翼,仅留下一翼,这样就限制了其飞翔的高度、控制了飞行的距离。这是不利于学生自身进一步发展的,也是不利于人类长久发展的。
      取消高中文理分科,已经不再是一个应该去不断争论的问题了,其已经成为了一个拥有先进的、巨大的理论支撑的教育理念,是一种符合时代和世界要求和发展的教育趋势,是一条能保证人类不断地创新、继续发展、不断进步的道路。
      
      参考文献:
      [1]陈建华.“文理分科”:基础教育价值取向的扭曲[J].南京社会科学,2009,(4):97-101.
      [2]小约翰・B.科布,大卫.R.格里芬.过程神学――一个引导性的说明[M].曲跃厚,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
      [3]A.N.怀特海.过程与实在[M].周邦宪,译.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
      [4]朱永新.文理分科:应试教育的毒瘤[J].教育科学研究,2004,(11).

    推荐访问:貌离神合 文理 高中 高中文理貌离神合的关系 貌离神合 貌神合离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