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话语分析 福柯【话语分析-研究CSCL中协作意义建构的新方法】

    时间:2019-01-14 03:31:59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CSCL)中学习者主要是通过对话来进行意义建构的,意义体现在话语之中。因此话语成为研发和分析协作意义建构的焦点。在过去的二十年中,研究话语正在成为研究社会情境下学习的一个重要的理论视角,因此通过研究话语来研究网络教育成为该领域的一个新的研究路径。文章在探讨了话语的概念和特点的基础上,阐述了话语分析的发展历程和理论基础。结合CSCL 中协作意义建构的特点,提出了适合运用话语分析方法研究问题的要素、原则和方法,最后提出了运用话语分析可以研究的CSCL问题及其意义。
      【关键词】话语;协作意义建构;话语分析;社会文化视角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论文编号】1009―8097(2009)06―0079―04
      
      一 话语成为CSCL中协作意义建构研究所关注的焦点
      
      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CSCL)是教育技术发展的新领域,也是学习科学的重要分支,它主要关注共同活动情境中的意义和意义建构的实践以及设计的制品中介这些实践的方式[1],其中协作意义建构是CSCL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由于小组在协作意义建构过程中,参与者需要把自己对事物或问题的理解和观点通过语言这个中介工具表达出来,因此协作意义建构的过程就是话语生成与言语互动的过程。意义生成于小组成员之间的对话,体现在话语之中,因此研究者协作交流过程中的话语成为CSCL中研究协作意义建构的一个关注焦点。
      在过去的二十年中,研究话语正在成为研究社会情境下学习的一个重要的理论视角。许多研究者都强调研究学习过程中话语的重要性。Arnseth认为研究话语是十分重要的,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知识是如何建构的以及知识和认知是如何由教师和学生共同产生的研究[2]。Kumpulainen和Wray指出,“事实上只有通过话语,教育者才能了解学生协作学习中的质量和过程。[3]话语是协作学习中最主要的媒介,正是通过话语,意义才得以表达、交流和协商。[4]社会心理学家Edwards & Potter提出之所以关注话语是因为绝大多数的社会活动要么直接是通过话语来完成的,要么至少是伴随着对话和文本。即使活动是非言语的或者是被具体的制品中介的,研究这些有意义行为的最好的方式通常是研究话语。[5]把话语作为研究分析的对象,分析学习者是如何在对话中协商意义,达成共享的理解,建构共同的知识,这就需要采用话语分析的方法。本文将探讨话语分析在CSCL中的应用的理论基础和具体运用的原则、程序,CSCL中可以研究的问题及意义,从而为研究和分析CSCL协作意义建构的过程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二 话语的概念与特点
      
      话语是一个比较复杂和宽泛的概念。不同的研究者由于其研究背景和关注的问题不同,对话语有不同的理解。CSCL中关注的是一定社会文化情境下学习者协作意义建构的对话实践中的话语,它是学习者在基于计算机的交际过程中的语言的具体应用,表现为文本形式。而从社会文化视角看,话语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是“社会文化语境下互动过程的产物”。[6]关注话语,实际上就是关注话语在具体情境下的功能,即话语所实现的目标和意义。著名的语言学家韩礼德提出语言具有三个元功能即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组篇功能。[7]从意义建构的视角看,概念功能就是学习者表达思想、协商意义的过程;人际功能则是指话语过程是一个交际过程,学习者之间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就是在这一过程中实现的。实际使用中的语言的基本单位不是词或句这样的语法单位,而是“语篇”,它表达相对说来是比较完整的思想,这样由说话人将上述两种功能组织起来就是语篇功能,在CSCL的协作对话中,参与者的一个所发的一个帖子就可以视为一个相对完成的“语篇”,即话语片段。语言的三个元功能的提出对话语分析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成为话语分析的重要理论基础。因此梵•迪克指出,“正是关注话语的概念功能和人际功能,使得话语分析方法对传统的内容分析进行了质的改变。” [8]
      CSCL的重要学习理论基础社会文化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对话的、社会性的实践过程,语言是中介这一过程的最主要的工具。在这种社会实践活动中,话语具有三个特点,即情境性(situated)、行动取向性(action-orientated)和建构性(constructed) [9]。这主要表现在:
      (1) 意义是通过互动过程中的具体的话语实践产生的。一个行动或言语的意义是由先前的行动赋予的,它又为下一个相关的行动提供情境。没有脱离情境的话语,语言的意义是在行动中协商建立的。
      (2) 话语具有行动取向特点。它可以完成诸如邀请、谴责、请求和辩论等行动。
      (3) 话语是被建构的,即对现实的理解是通过话语行为来建立的,话语的意义是对话者在一定的社会文化情境下赋予的特定的意义。
      从协作学习的视角看,意义并不是包含在已有结构的符号系统中的,而是在行动中协商建立的。因此话语具有施动性的特点而不是表征的媒介。总之,话语既是被建构的,又具有建构性,即话语是学习者思维的工具和表达工具,是学习者利用语言符号和已有的知识而产生的;同时话语具有建构性,正是通过话语这一建构性的中介工具,学习者建构了知识和意义以及身份。话语的这些特点集中地体现在协作意义建构之中,这也是我们把话语作为分析研究的对象的原因所在。
      
      三 社会文化视角的话语分析
      
      话语分析方法最早是运用在语言学中,主要研究话语的结构形式、话语规则以语篇衔接性和话语的连贯性等。后来话语分析在发展中融合了心理学、社会学和教育学的理论成果,开始运用到教育研究中。人们已经发展了话语分析的方法以研究在教室里和其他教育情境中知识是如何社会性地建构的。[10]在教育实践中,主要采用社会文化视角的话语分析方法。根据话语分析方法所关注的焦点和研究问题的特点,社会文化视角的话语分析则更多地关注一定时间内社会情境中语言的内容、功能和知识共建的方式等,[11]关注语言为达成共同的思维活动所发挥的功能。
      社会文化视角的话语分析方法的主要语言学理论基础是建立在语言行为理论和语言的功能系统理论基础上的。言语行为理论的核心是它对实践中的语言使用的关注,以及对人们如何以言行事的强调。该理论认为人们说话本身是在实施某种行为,而这种行为是通过语言表达而得以完成, 因此, Austin把这种行为称为言语行为。[12]该理论的出现标志着语言研究从以句子本身的结构为重点转向句子表达的意义、意图和社会功能方面,从而突出了用语言做事或言语的社会功能。这是我们进行话语分析的重要理论基础。系统功能语言学是以语言功能为中心的语言理论,就是上面提到的韩礼德的语言的三个元功能的理论。语言的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组篇功能都体现在个体的、社会的和文化的情境之中,在学习中表现为认知功能、社会功能以及学习者的话语能力。该理论对话语分析的直接指导意义是,话语分析所关注的焦点应该是一定社会文化情境中语言的功能,具体地讲,就是语言使用者运用语言实现了什么或者建构了什么。
      在CSCL中,学习者以小组的形式共同参与到意义建构的活动中,计算机网络和交流工具为协作对话提供了空间和工具,协作意义建构来自于学习者的社会性互动的话语之中,而这一过程可以被学习系统自动地记录和保存,同时协作学习的特点决定了意义建构的过程是可视的、公开的和动态的,意义建构的过程对参与者是可见的,对研究者也是可见的,因此研究者可以通过话语分析来具体研究意义建构的过程以及影响意义建构的因素等。正如有研究者指出的,如果文本和对话是主题和研究问题的最合适的数据,那么话语分析就可能成为最相关的研究方
      法。
      
      四 话语分析的要素、原则和一般程序
      
      和其他质的研究方法一样,话语分析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不存在什么可以保证成功的僵化步骤。它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的技能,也很难形成一个固定的、可以遵循的程序,以获得具有一定可信度的发现。[13]因此它没有固定的程序和规则,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研究者的技艺和默会知识”。[14]而且研究的问题不同,所采用的具体分析途径也不同。话语分析比较灵活,可以使研究者根据自己研究的问题,分析话语材料,确定分析的主题,只要是能根据话语材料能解释和回答研究的问题,就达到了研究的目的。利用话语分析的方法来研究CSCL中协作意义建构过程,需要确定分析的要素、原则和一般的操作程序。
      1 话语分析的要素
      话语分析虽然十分灵活,没有一定的模式可以遵循,但在实际的话语分析研究中,只要把握话语的三个特点,即情境性、行动取向性和建构性,就可以利用话语的这三个特点来分析协作意义建构的具体情境。根据CSCL中协作意义建构的特点,我们确定话语分析的要素主要包括:情境、结构、功能、意义和中介工具。情境主要指学习者进行协作学习的具体社会文化情境。结构,主要指话语的语法或语篇结构,如称述自己的意见、反驳对方的观点的句子的结构特点以及句子之间或者不同的语义之间的衔接、连贯等。功能,即话语所实现的具体功能,即学习者利用话语实现了什么目的,达到了怎样的目标。意义,即话语所承载的具体内容,意义不是固定的,是动态生成的,具有很强的语境。中介工具,主要指学习者在协作意义建构过程中中介话语过程的媒介工具、符号工具或人工制品等。话语分析的要素可以看作进行话语分析的一个解释性框架,可以有效地指导研究者进行话语分析。
      2 话语分析的原则
      就研究社会文化情境中的教育而言,根据研究的问题和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需要确定分析的一般原则。在运用话语分析进行研究时,关键要确定运用话语分析研究的问题,然后从具体的话语实践片断中不断地寻找模式,分析特定的话语实现了怎样的功能,建构了怎样的意义和关系。
      根据CSCL协作意义建构的特点和话语分析的要素,在话语分析中应把握以下的原则:
      (1) 明确研究的问题与要分析的话语之间的关系,关键要考虑话语所实现的建构功能是否能回答研究的问题。
      (2) 牢记话语分析的目的。话语分析是分析研究在社会实践中作为文本和对话的话语。其关注的核心是语言作为互动的媒介;分析话语的实质是分析人们做了什么(也就是语言的功能),[15]即建构了怎样的意义,达到了什么目的。
      (3) 话语分析核心是话语的行动取向和建构功能。即要分析所选取的样本中话语是如何建构学习情境的,学习者和教师利用话语的言语行为及其功能是什么,学习者是如何利用话语和其他中介工具进行意义建构和关系建构的。
      (4) 话语分析的过程中要反复地阅读分析的话语,寻找实现其建构功能的语言证据,如语言结构、语言模式,话语是如何相互衔接的,以及言语结构怎样产生效果和功能。这是进行话语分析的具体内容。话语分析基本的理论目标就是要证明,人们的谈话执行许多功能,并且具有不同的效果。[16]
      根据这些原则,研究者在进行话语分析时,根据研究的问题,不断地阅读话语材料,反思这些问题:在协作学习中学习者使用了什么类型的对话?实现了怎样的功能?共享的意义和参与者之间的人际关系是如何建构的?媒介和制品是如何中介意义的协商和知识的建构的?只要把握以上原则和问题,就可以灵活地进行话语分析,达到研究的目的了。
      3 话语分析方法操作的一般程序
      在CSCL中,计算机支持的语言交流环境和工具为学习者进行话语互动和意义协商提供了平台,这些平台系统保存了话语互动的结构和内容,使学习者和研究者方便地提取和查看,因此和传统的话语分析相比,省去了话语材料的转写或转录工作,大大减轻了话语分析的工作量,使研究者能集中精力进行话语的分析工作。
      Potter和Wetherell根据话语分析的一般过程提出了分析的十个阶段[17];Gee则从认知学、教育学等角度来研究话语,也提出了话语分析的基本步骤。[18]根据协作意义建构的特点和所研究问题,结合已有的研究,笔者提出社会文化视角下话语分析六个阶段:
      (1) 确定研究的问题首先要明确研究的问题,话语分析关注的问题一般与建构和功能有关,要确定研究的问题适合运用话语分析来解决。在协作学习实践中,话语分析更适合分析学习过程。
      (2) 选取话语样本选取话语样本根据研究的问题,选择能够说明或解释问题的一段话语作为样本,样本大小主要是由具体的研究问题决定的。一般可以选取一小部分话语,然后根据研究问题的需要再增加或扩大研究的样本。需要注意的是,对话语分析学者来说,研究的成功极少取决于样本的规模。[19]
      (3) 编码由于基于网络的学习中话语过程直接被学习系统记录下来,而且话语的结构形式也完整地保存下来,因此不需要进行录音和文件的收集以及录音资料的转写,直接就可以对选取的样本进行编码。根据主要的概念、话语的功能、模式、结构或内容进行编码。话语分析编码的目的是为了把庞杂的话语压缩成易于处理的部分,将具体的、零散的资料提炼为具有一定意义关联的资料。编码所使用的范畴与研究者感兴趣的研究问题密切相关。例如在研究意义建构的话语分析中重要目的是为了寻找逐渐浮现的与意义建构有关的主题和话语类型,这将成为分析阶段所关注的焦点。
      (4) 分析 话语分析的目的是发现学习过程中的话语模式和话语结构等特点,关注这些话语的行动取向和建构功能,即话语的不同效果。具体的分析过程中要紧密围绕研究的问题,提出一些具体的问题,研究者不断询问这些问题。分析中一定要借助于不同的语言细节,努力解决不同的建构任务,如意义建构,人际关系或共同体的建构以及情境和身份的建构等,以取得某种程度的一致。前面确定的分析要素和分析原则可以具体指导分析的过程。
      (5) 结论 在话语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所研究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形成结论。
      (6) 检测与应用在话语分析中,研究者关注的是学习者通过话语所实现的建构功能,可以直接通过对话语的分析,就可以把意义建构的过程和所建构的意义呈现出来,这就是很好的实证研究。[20]同时在分析中提供给读者的对话是发生在真实的自然情境下的,不用怀疑它们的效度。
      话语分析的这几个阶段并不是明确的、相互连续的步骤,而是相互融合的阶段,在实际分析过程中,这些顺序是可以变动的,并且是可以循环的。话语分析的优点是能对自然情境下的话语过程进行深度的、动态的分析,对了解基于网络的学习过程以及计算机如何中介意义建构的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它的不足是它不能处理大量的数据,它的结果呈现给读者的只是整个话语的一部分。在实际的研究中,可以根据研究问题的需要,结合内容分析法,对话语资料进行量和质两个方面的研究,从而达到研究的目的。
      
      五 利用话语分析研究CSCL中协作意义建构的问题及意义
      
      目前CSCL的研究主要发生了三个转变[21],即研究的分析单元从个体转向互动的小组,关注的焦点从心理表征转向互动的意义建构,研究方法从量的比较研究转向微观的案例研究,这表明协作意义建构成为研究的焦点,互动小组成为分析的单元,过程的分析需要质的描述性的研究方法。而目前研究小组协作意义或知识建构主要采用的方法是内容分析法,这些研究以分析协作学习中计算机中介的交流话语作为研究的手段,主要研究学习者在协作学习活动中的互动模式和社会的意义协商的过程,但是运用内容分析协作学习讨论话语的过程是静态的、量化的,分析在很大程度上是脱离具体的情境来分析的。而意义的协商与知识的建构是发生在一定的社会文化情境中的,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变化的过程,采用内容分析法不能真正地了解意义建构的动态的过程,[22]而且协作学习最精彩的部分丢失了。而社会视角的话语分析关注的焦点是互动小组中的对话,采用的是描述性的、阐述性的研究,因此运用话语分析可以研究CSCL中的动态的协作意义建构。
      利用话语分析研究CSCL中的协作意义建构,重点需要关注以下问题:
      1 小组在语言互动中如何进行意义的协商和知识建构的?建构的意义或概念制品体现在哪些话语之中?其语言证据是什么?
      2 基于网络的协作意义建构中话语有什么特点?有哪些话语类型?这些话语类型的功能是什么?
      3 小组成员以及教师在共同的意义建构中的角色和责任是什么?他们是如何利用话语建构自己在共同体中的身份和角色的?
      4 小组参与者之间是如何通过话语建立人际关系的?参与者是如何通过话语构建学习共同体的?
      5 小组成员是否最终达成共享的理解或建构的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各种制品工具是如何中介这一过程的?
      分析研究这些问题,我们需要从认知的、社会的两个维度,以协作学习过程中参与者之间的互动的话语为分析对象,分析这些话语在特定的情境中的意义以及意义阐述、发展和共享的情况。分析要以小组为单位,以话语作为研究的对象,重点关注话语的结构、功能、意义和中介话语的工具制品等要素,遵循话语分析的原则和一般程序,深入分析小组成员之间是如何通过话语协商意义、建构知识的。
      深入探讨以上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同步或异步网络学习环境中,学习者在知识建构和意义协商与交流中的对话是基于文本。只有把话语放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的学习情境中,从学习者参与的动态交流与协作的过程和意义建构的视角来研究话语,才能真正把握和理解协作学习的本质和特点,了解各种制品工具的中介作用。同时,通过话语分析来研究教师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使用的话语类型、策略和其话语功能,这些研究都能为教学设计提供有益的指导。因为CSCL的研究既有分析的成分,又是设计的成份。[23]此外,可以通过对CSCL中话语结构、类型和功能的分析,判断话语的质量,从而为评价协作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提供有益的指导。限于篇幅,本文未能提供利用话语分析来研究小组协作意义建构的案例,笔者将另著文详细讨论。
      
      参考文献
      [1] Koschmann, T.Dewey"s contribution to the foundations of CSCL research, In Proceedings of Computer Support for Collaborative Learning Boulder[M]. CO,2002.
      [2] Arnseth, H. C. Discourse and artefacts in learning to argue[D]. Unpublished PhD thesis. Oslo:Oslo University, 2004.
      [3] Kumpulainen, K & Wray, D. Analysing interactions during collaborative writing with the computer: An innovative methodology[EB/OL].
      [4][8]Van Dijk, T. A. Discourse Studies: A Multidisciplinary Introduction. Vol1-2 [C].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1997.
      [5][9] Edwards, D & Potter. Discursive psychology.In AmcHoul &M.Rapley(Eds.)How to analyze talk in institutional settings.A casebook of methods[M].London: Continuum,2001.
      [6] Gee, P., & Green, L. Discourse analysis, learning, and social practice: A methodological study [J]. Review of Research in Education, 1998: 119-169.
      [7] Halliday, M. & Hasan, R. Cohesion in English [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1:20-26
      [10][18] Gee, J.P. Introduction to discourse analysis[M]. London: Routledge, 2000:17-19.
      [11].Mercer, N., Littleton, K., Wegerif, R. Methods for studying the processes of interaction and collaborative activity in computer-based educational activities [J]. Technology, Pedagogy and Education, 2004:13,2,193-209.
      [12]马博森.话语分析及其方法、概述[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9,(3):11-14.
      [13][14][15][16][17]][19]乔纳森•波特,玛格丽特•维斯雷尔著.话语和社会心理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170-187.
      [20] Stahl. G. Group cognition-Computer Support for Building Collaborative Knowledge [M]. Cambridge: MIT Press, 2006.318.
      [21][23]Stahl, G., Koschmann, T., & Suthers, D. Computer-support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 In R. K. Sawyer (Ed.), the Cambridge handbook of the learning sciences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6: 414-416.
      [22]Suthers, D. Technology affordances for intersubjective meaning making: A research agenda for CSCL [EB/OL].
      
      Discourse Analysis � a New Approach to Study Collaborative Meaning construction in CSCL
      CHAI Shao-ming1LI Ke-dong2
       (1.Foreign Language Faculty of Nanhai Campus,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Foshan,,Guangdong, 528225,China;2.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nstitute,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631,China)
      Abstract: Learners in CSCL collaboratively construct meanings through dialogue and meaning is embodied in discourse, so discourse becomes the focus in analyzing collaborative meaning construction in online learning. In the past 20 years, the study of discourse has become a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to study learning in sociocutural context, and research on discourse is a new approach to study online education. This paper first explores the concep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discourse, and discusses the history and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discourse analysis. Based on the features of collaborative meaning making in CSCL, the paper proposes elements,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applying discourse analysis in research. The questions related to CSCL and implications to CSCL research and practice by discourse analysis are also discussed.
      Keywords: Discourse; Collaborative Meaning Construction; Discourse Analysis; Sociocultural Perspective

    推荐访问:建构 新方法 协作 话语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