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领导讲话
  • 发言稿
  • 演讲稿
  • 述职报告
  • 入党申请
  • 党建材料
  • 党课下载
  • 脱贫攻坚
  • 对照材料
  • 主题教育
  • 事迹材料
  • 谈话记录
  • 扫黑除恶
  • 实施方案
  • 自查整改
  • 调查报告
  • 公文范文
  • 思想汇报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档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歌唱语言训练与舞台表演技巧的探究——吴碧霞声乐公开课有感

    时间:2022-12-05 16:00:06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黄琪媛

    2019年12月5日笔者有幸在武汉音乐学院编钟音乐厅观看了吴碧霞老师的声乐讲座,吴碧霞老师作为中国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博士研究生导师,同时也是国内著名抒情花腔女高音歌唱家,在声乐领域有着颇深的造诣,吴碧霞老师是国内为数不多集民族与美声唱法为一体的综合性表演艺术家,也曾获得多项国际、国内赛事大奖,笔者通过观摩整场讲座有了一定关于专业上的见解,再结合以往的声乐教育教学经历,现将把歌唱语言训练与舞台表演技巧做进一步的探究。

    (一)遵守“乐器”自然规律

    作为歌唱者而言,嗓子就是他们的“乐器”,想要拥有通透清澈的声音,必须要有一个健康的腔体,正确的呼吸是学好唱歌的第一步,它可以有效地保护我们的“乐器”。在声乐界中,胸腹式混合呼吸法被公认为是最科学的呼吸方法[1],胸腹式混合呼吸法是借助人体的两肋与横膈肌进行同时运动,当我们用胸腹式混合呼吸法呼吸时气息要有自然向下的力量感,随着气息进入身体能够明显感受到身体两侧的肋骨缓缓的张开,与此同时演唱者的横膈肌要微微收紧保持充分的演唱预备式。很多歌者在学习声乐初期对于胸腹式混合呼吸法没有明确的概念,呼吸时常常只是吸在嗓子里、或者会不自主的鼓起肚腩,这些是由不对的呼吸状态引起的,因此必须要通过科学的练习方法来保护我们的“乐器”:如闻花香、狗喘气等方法来快速找两肋与横膈膜的力量。

    (二)歌唱发声的器官

    歌唱发声所涉及到的器官分别有呼吸、发声、共鸣等器官,呼吸器官是一切能够感知到气息并且参与了活动的器官,如口、鼻、咽、胸、肺、支气管等,发声器官是指喉头、声带、会厌等,呼吸时注意喉头放松自然下沉,口腔打开时喉头的大门——会厌(舌根与喉咙口之间处)要立于口腔中以保证发声通道的顺畅,发声时声带要由原来的‘八字形’变为两条水平线以保证十足的韧性与充盈感,这些歌唱发声的器官都是为之后的歌唱语言的训练做好充分的准备。演唱时用于产生共鸣腔体的位置被称作共鸣器官,共鸣腔体包含的有头腔、口腔、鼻腔、胸腔、额窦(腔)、蝶窦(腔)、咽腔与喉腔,这些共鸣腔体在歌唱中起到了扩大音响与润滑音色使声区达到统一的作用[2]。

    (三)歌唱语言依字行腔

    声乐语言具有独特性,是因为它结合了音乐与语言的双重性,它是带有语言的音乐,在表达思想情感时可以更加细腻、生动、形象,这也是其他任何器乐所不能实现的。歌唱的依字行腔指是指演唱者能够正确的掌握声母与韵母的发音技巧。汉语言都是由声母与韵母组成,歌唱时我们可以把每一个字看作一个音节,每个音节再由不同的音素组成。声母作为音节的第一部分,是确保字音是否清晰地关键,如果字头发音不准确就会带来词不达意、字音模糊等现象,甚至还会影响到对歌词的情感表达,例如很多人在演唱时会将“山丹丹”唱成“三丹丹”,或是将“蓝蓝的湖水”唱成“难难的福水”等等,咬字头时必须像戏剧喷口一样短和晰,快速将字头过渡到韵母部分[3]。音节除声母之外其他部分是由韵母组成,韵母又称元音或母音,汉语是由39个韵母组成,韵母部分的发音称之为‘吐字’,当我们快速从字头声母部分除阻过渡到韵母部分时,我们需要考虑韵母部分是由几个因素组成,大多数情况韵母会由三个音素组成,分别是韵头、韵腹与韵尾,演唱时先延长韵腹再快速过渡到韵尾,如‘天’字是由4个音素组成,‘t’是声母,‘i’是韵头,‘a’是韵腹,‘n’是韵尾,在演唱时‘t’要像喷口一样发出且要清晰和短暂,之后立刻向‘ian’过渡,演唱时要延长韵腹‘a’,最后再由‘a’过渡到‘n’做归韵结尾。在‘咬字’与‘吐字’的基础上歌者还需要注意归韵,韵尾的归韵往往关系到字音的连贯性和完整性,字尾归韵不到位,歌唱语言的准确性也会大打折扣,如“蓝蓝的天空白云飘”唱成“郎朗的天空白云飘”,这主要是忽视了韵尾,没有正确完成韵尾的归韵。歌唱语言的准确性很大程度也取决于字尾收声是否恰如其分,不收或收错都会导致偏差,在韵尾收声时我们要借助字腹的力量使气息延长到足够将字尾清晰准确地收住,韵尾的时值通常都会很短,而且收的很轻,不宜过强[4]。

    吴碧霞教授在声乐公开课中单独把艺术歌曲《鸟儿在风中歌唱》中的‘咬字吐字’作为重点来教学,她强调我们是通过自身的唇齿舌牙喉来造字再送字,找到舌头放平,口腔向前送气的感觉后再进行演唱,这首歌里值得注意的几处比如‘鸟儿在风中歌唱’的‘在’zài是双元音,‘有谁能把它’的‘把’bǎ是单元音,读它们时切忌不能因一个是单元音就清晰发音,而另一个是双元音就只突出某一个元音,演唱时一定要做到每个元音都清楚,再比如叠词鸟儿(niǎo er),两个音在一起才是一个完整的字,很多学生在学习这首歌时容易将叠词吞掉,这样都是不正确的,演唱时叠词的两个音发出来都要像朗读般清晰连贯且饱满,像是一个字般的自然。这首歌歌曲中还有一个难点就是歌曲后半段华彩部分,很多人遇到华彩片段的高音就不敢发声,我们应该将高音当成是演唱中的一个过程,不要畏惧,用充足的气息来支撑它即可,再借助我们‘咬字吐字’的特点来完成高声部歌词的演唱,但是每一句结束要记得回位,像打乒乓球,接完一个球我们就要快速回位,这样在每一句之间才有充足的时间为下一句作准备。作品演唱的咬字与吐字是检验歌者演唱水平的标尺,想要深入了解歌唱语言的魅力必须要做到演唱时的‘字正腔圆’。

    (一)变化的身体语言

    声乐演唱属于舞台表演,要讲究‘形’,舞台形象很重要。歌者站在舞台上时站姿要正,若向前或向后倾倒身体,视觉上会不美观同时也会很容易影响歌者声音的稳定性,其次演唱时眼睛要定点、要有神,歌者应该明白看了与看到了的区别,当真的看到时眼睛里是有故事的,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同时也是与外界最先传达情绪的媒介,表演时歌唱者可以通过眼神的变化来传递歌曲的意境[5]。以《鸟儿在风中歌唱》为例,这是一首花腔女高音的作品,歌曲描述人们对生态环境肆意的破坏,鸟儿代表自然界在发出反抗的声音,随着歌曲开始,我们需要快速调整状态将自己代入到音乐情绪中,想象自己身处在恶劣的环境中,身边寸草不生,需要借助一定肢体动作来表达歌曲的情绪,眼神也可以向远处舒展但切记眼神要聚焦,尝试去找远方的感觉,歌曲先是通过描写鸟儿找不到回家的路的迷茫再到因为人们的肆意掠夺鸟儿已经无家可归再到最后几处‘啊’来表现极度的凄凉之意,歌者要学会用眼神去牵动对方的心弦,通过每个细节都能够传情达意,在华彩部分的几个哀怨的‘啊’眼神千万不能收回,再到最后抗争,最后再与人类拼命一搏的时候眼睛可以眨也不眨,歌者要学习借助身体语言的表现让观众也能够理解作品,同时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让大家理解歌者。

    (二)气息的有效控制

    歌唱前除了肢体的调整还需要气息的准备,这个过程是十分重要且不可忽视的,充足的气息是保障良好演唱状态的前提。笔者曾经在武汉音乐学院声乐系就读本科时观察声乐老师们在准备音乐会前都会进行一定的体能训练如慢跑或游泳来保证气息的充足,在观看吴碧霞老师讲座时老师一直也在强调气息对演唱作品的重要性,学会有效的控制气息可以帮助歌者更自如的表演同时还能加强歌者处理作品的情感能力。气息的训练可以分为气息的保持、气息的控制与气息的分配,在声乐课上老师经常会让学生通过‘慢撒气’(发丝音)的练习来尽可能延长气息,整个慢撒气的过程需要快速吸气然后再均匀的将气吐出,要求尽可能的延长每一次的练习时间来加强学生的气息从而帮助学生锻炼气息的稳定性,其次气息的控制需要结合胸腹式混合呼吸法完成,吸气后口腔要有‘凉凉的’感觉,同时感受双肋的张开与小腹的微收,这个时候快速模仿狗喘气大概5秒,然后将声音突然停住保持声断气不断再将气息缓慢吐出5秒,交替快慢吐气训练直到气息吐干净,以此可以帮助学生找到控制气息快慢的能力,最后一点气息的分配需要借助歌唱中的气口来控制气息,气口指的就是歌唱中的换气口,正确的气口能够帮助歌者更好地进行气息的分配,同时还可以帮助歌者与听众进行正确的感情定位,使演唱过程更加的游刃有余,值得注意的是换气口必须严谨且遵循作曲家意图,气口的位置除了在文中标注的换气点处、或是在时值较长的切分音处、或是在需要做情感变化的段落处,其他位置都不得随意换气,因为不同的换气口可能会造成不一样的理解[6],如‘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这样同样的一句话换了不同的气口便有了三种不同的意思,可见正确的气口对于作品的准确演唱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吴碧霞老师曾经就将中国经典的艺术歌曲《枫桥夜泊》花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来找气口,想办法找感叹的感觉,不停的通过吟诵找气口去了解古诗词的意境与作曲家的真正意图,最终才将此七言绝句表演的淋漓尽致、耐人寻味,要想自如的控制气息,必须要将气息的保持、气息的控制、气息的分配与气口融为一体。

    (三)作品风格的把握

    当谈到舞台表演技巧,吴碧霞老师强调所谓技巧很重要的一点是对歌唱作品风格的正确把握,对于作品风格的把握也是一种能力。在接触到一首新作品时歌者首先要对作品进行定位,通过准确地把握故事脉络与人物身份后再开始演唱。吴碧霞老师曾经在国家大剧院演唱过歌剧《霍夫曼的故事》中的一首女高音咏叹调《木偶之歌》,这首咏叹调出现在歌剧的第一幕第四场,是剧中奥林匹亚唱段,奥林匹亚是一位有着天使般面孔美丽动人的姑娘,但她的真实身份是一个被精心制作的木偶,制作她的人是她的父亲--一位性情怪癖的物理教授施帕兰察尼,这场剧是由奥林匹亚的父亲将她抱上台进行表演,吴碧霞老师在演出这首咏叹调时从服装到发型都将自己打扮成洋娃娃木偶造型,随着音乐声开始木偶像被拉上了发条,此时吴碧霞老师随着前奏音乐渐渐直起身子同时双手向上弯曲九十度立于胸前,大大的眼睛四处环顾台下观众恍若木偶人复活了,吴碧霞老师对于奥林匹亚人物的把握十分准确,同时这是一首极具难度的花腔女高音作品,对于表演者的气息、音准、节奏、音高以及肢体语言的表现等方面都有极高的要求,演唱时需要表演者具有丰富的人物表演能力与灵活的声音处理能力,吴碧霞老师用教科书般高超的声音表现力与完美的人物表现力将奥林匹亚给表演的活灵活现。除了对人物身份及故事脉络进行定位,还能够通过歌唱中的歌词对作品进行风格定位,《木偶之歌》中的华彩片段处都是用‘a’来演唱的,而吴碧霞老师另一首经典代表作《广寒宫》中也多次出现‘啊’的演唱,这两首作品中演唱的地方同样是‘啊’,但《木偶之歌》中的‘a’是对上了发条木偶的表现,而《广寒宫》中的‘啊’是对月宫传说的表达,不同作品里的不同味道就是作品的风格,毫厘之差要通过练习最后就可以变成天壤之别,不同的歌曲我们总要对其进行深度分析,从眼神到肢体再到语言不放弃任何一个细节向观众去表达作品[7]。

    好的歌者不仅要在歌唱语言上下功夫,还要在舞台表演技巧上多钻研,吴碧霞老师被称作是“东方的夜莺”,在歌唱表演上有许多值得借鉴之处,她强调想要唱好歌曲要学会先朗读歌词,直到读熟理解作品,歌者要对歌曲的背景知识进行了解,了解作曲家的创作意图,了解歌曲的情感基调和歌曲的基本速度,确定歌曲的每一个气口,还有中国字的咬字行腔归韵一定要注意,毫厘之差要通过练习变成天壤之别,歌唱学习中还有最重要的纳新和肌肉记忆,一旦掌握就可以驾驭不同风格的作品,万变不离其宗,最后才可求得千变万化。■

    猜你喜欢 歌者韵母气息 声母韵母今日农业(2022年16期)2022-11-09螺格言·校园版(2021年35期)2021-01-07蕾丝气息ELLE世界时装之苑(2020年4期)2020-04-29单韵母扛声调作文周刊·小学一年级版(2019年28期)2019-09-07歌者含笑花(2019年1期)2019-03-08“春的气息”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18年3期)2018-06-22《湘水韵》及其编撰原理要点魅力中国(2018年31期)2018-03-26裸露诗林(2016年5期)2016-10-25春的气息特别文摘(2016年8期)2016-05-04花朵穿上身 春日气息Coco薇(2015年3期)2015-12-24

    推荐访问:声乐 探究 有感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