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领导讲话
  • 发言稿
  • 演讲稿
  • 述职报告
  • 入党申请
  • 党建材料
  • 党课下载
  • 脱贫攻坚
  • 对照材料
  • 主题教育
  • 事迹材料
  • 谈话记录
  • 扫黑除恶
  • 实施方案
  • 自查整改
  • 调查报告
  • 公文范文
  • 思想汇报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档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新探

    时间:2022-12-04 18:35:03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白乾景,荆 媛

    (太原开放大学 办公室, 山西 太原 030024)

    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合中国传统文化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增强文化软实力、提升文化自信,实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远景目标的坚强理论后盾。聚焦当代大学生这一新生代力量,抓牢“马原”这一思政课堂育人主渠道,推进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马原”教学,为助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马原”教学的现实意义体现在融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两个层面:就意识形态教育、思政育人和警惕错误思潮而言,有其融入的必要性;
    就哲学思维范式、世界观方法论和教育目标的互通特质而言具备融入的可行性。[1]

    (一)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马原”教学的必要性

    1.厚植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中国特色

    “马原”在思想政治课程中扮演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主心骨角色,其承担的主要教学任务是通过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部分基本原理的教与学,帮助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并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处理与自身、与他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然而,较之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近现代史纲要”等思想政治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生于欧洲、发展于苏俄、成长于中国,“马原”存在“形而上”特色明显、语言风格偏重于西化、逻辑思辨性强、理论艰涩等鲜明特点。[2]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承载中国封建文明特色,涵养中华民族精神,并在中国社会革命与建设过程中,与红色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一脉相承,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马原”教学,利于厚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中国特色,能够增强理论的亲和力和说服力,打破单向灌输的被动局面,提升高校大学生对社会意识形态教育的认同度和接受力。

    2.传统文化德育与思政育人双管齐下

    中国传统文化从远古部落文化发端,历经五千年封建文明发展,经受中国革命涤荡,接受中国社会发展的主、客观选择,积淀为以儒、释、道三派文化为主流,弘扬仁义道德、去恶从善和道法自然等信条的中华民族精神文明集大成的文化体系。中国传统文化承载中华民族五千年沉淀的思维方式,信奉修身、待人、处世的准则,兼具民族特色和中国特色,是烙印在每一个中华儿女身上的文化标签,在潜移默化中发挥着文化育人的德育功能。思政育人政治色彩浓厚,说理性强,意识形态教育目的性明显,依托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堂载体,以学校教育为主。传统文化德育和思政育人优势互补,融合显性育人和隐性育人,统筹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兼备民族特色和理论逻辑,渗透中国思维和西方哲学。中国传统文化德育和思政育人双管齐下,夯实高校践行立德树人使命的育人保障。中国传统文化德育与思政育人双管齐下要求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马原”教学。

    3.引导大学生坚决反对文化虚无主义

    文化虚无主义是在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种打着“自由”“创新”的旗号片面放大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中呈现的不符合时代发展规律的部分内容,以偏概全,继而对中国传统文化,乃至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全盘否定的错误思潮。文化虚无主义的本质是以虚无某部分民族文化为起点,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否定基于传统文化而发展的中国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进而断裂民族精神,最终造成民族文化混乱和意识形态迷茫,瓦解社会主义中国的上层建筑,达到破坏国家安定团结、分化西化民族的不良企图。当代大学生群体年龄段集中于00后,成长于信息时代,各类自媒体、融媒体平台为其提供便捷多样的信息获取渠道。鱼龙混杂的文化观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浸入”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文化虚无主义也乘机而入。只有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马原”教学,帮助大学生树立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坚持“辩证否定”的文化传承思维,肯定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一脉相承,才能引导大学生坚决反对文化虚无主义。

    (二)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马原”教学的可行性

    1.共通的哲学思维范式

    哲学思维范式是理论体系的立论逻辑,是理论的生命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思维范式共通于“实践”。1845年,被誉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面世,马克思通过批判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旧唯物主义简单、直观的唯物本质,提出立足实践破解一切将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死循环,揭示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科学真理。《关于费尔巴哈提纲》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领域构建起完备的实践观,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初步形成,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奠定了实践的哲学思维范式,正如文末所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文化从孔子的“学而知之”到颜元的“知从行来”强调行为知源;
    佛教文化不论声闻还是涅槃都信奉“佛境菩萨行”;
    道家文化崇尚“道法自然”“无为而治”,强调遵循客观规律而践行修身和治理之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传统文化共通的实践哲学思维范式为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马原”教学提供了可行性。

    2.契合的世界观方法论

    列宁在《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一文中提出,马克思主义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部分是辩证统一的整体。“马原”教材将这三部分概括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传统文化包罗万象,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对应的有中国哲学、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和中国古代“天下大同”社会理想。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哲学的契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包括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和辩证唯物认识论。辩证唯物论坚持物质第一性和实践性,中国哲学以《神灭论》《正蒙·乾称》《论衡·无毒》等为代表的朴素唯物主义坚持物质为先,万物源于金、木、水等自然五行,也就是直观物质。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是对立统一的矛盾分析法,中国哲学是以《道德经》《易经》等为代表的辩证法,精髓是“阴阳相克相生”的矛盾运动规律。辩证唯物认识论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国哲学以《论语》《荀子》等为代表的知行观,坚持“行先知后”“知行合一”。历史唯物主义坚持人民主体论,中国哲学以《尚书·五子之歌》《管子·牧民》等为代表的历史观贵在“以民为本”。中国古代经济思想以《尚书》《国语》《管子·轻重》为代表,有关于“平价”“相地而衰征”等观点,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级差地租等思想不谋而合。中国古代“天下大同”的社会追求与科学社会主义中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终极目标异曲同工。契合的世界观方法论为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马原”教学创造了可行性。

    3.一致的立德树人目标

    立德树人是教育事业的灵魂,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培育“四有”新人使命,中华传统文化旨在以培育“君子”为教育目标,二者不谋而合。“马原”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帮助大学生建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使命。通过“马原”教学,大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积极面对学习和生活。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由先秦时期的治国之思转变为西汉之后私塾文化的权威学习资源,特别是在隋唐科举制的推动下,学校教育中“四书五经”教学占主导。[3]随着宋明理学的发展,族塾义学兴盛,开启了文明教化新篇章。此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道文化、家风文化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液,中华传统文化以传统节日、民俗、饮食、曲艺等为载体,与大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潜移默化中发挥立德树人的作用。“马原”教学和中国传统文化有一致的立德树人目标,为中华文化融入“马原”教学提供可行性。

    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马原”教学初步探索阶段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同时也在融入内容、融入结构、融入方式和融入导向层面存在困境。

    (一)融入内容疏忽于主次把握

    就意识形态属性而言,马克思主义居于主导地位;
    就教学内容而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主体。然而,在实际融入过程中却存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传统文化主次把握较为模糊的问题。在时间分配方面,中国传统文化理论渊源深远,理论结构复杂,部分授课教师为了透彻传统文化的辅助解释作用,会加大传统文化授课时间占比详细其来龙去脉,反而产生喧宾夺主的结果。在融入形式方面,为了提高融入的和谐度和课堂生动性,中国传统文化被赋予各式各类载体展现在“马原”课堂,造成厚此薄彼的视觉效果。此外,在传统文化融入“马原”教学过程中,缺少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入分析传统文化内涵的主体视角,导致传统文化中不符合新时代发展规律的内容也流入课堂。

    (二)融入结构偏重于哲学模块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马原”教学,不论是已有教学实践经验还是教学研究,都偏重于哲学层面的探究,主要表现为中国哲学中朴素唯物主义、朴素辩证法、传统知行观同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民本思想同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融合。马克思主义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部分是辩证统一的整体。关于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的教学欠缺。此外,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包括中国哲学,还有传统节日、民俗、诗词、曲艺等内容,将中国哲学以外的传统文化融入“马原”教学有待进一步探究。

    (三)融入方式集中于机械解释

    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马原”教学处于起步阶段,融入方式呈现出单一、单向的特点。单一性表现在以常用传统文化内容举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中对思想理论进行机械解释。譬如,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教学中,往往会结合教材案例设置机械沿用中国传统“五行”进行举例,通过直观物质的对比来阐明马克思主义“物质”的抽象性。单向性表现在融入方式是传统文化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被动融入,融入的主观能动性欠缺,在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厘清中国传统文化随社会发展积累的时代精华并探究其内涵方面有待提升。毛泽东同志于1941年《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对“实事求是”进行了符合无产阶级世界观的重新定义,创造性用好用活“中国话”阐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哲学思维范式,值得“马原”教学反思和学习。

    (四)融入导向重“和”轻“不同”

    中国传统文化源于中华农耕文明,有其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结构和理论表达。与中国传统文化不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源于欧洲资本文明。但是,在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马原”教学的过程中却存在一味找寻契合点的片面倾向。以契合点为切入点,是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马原”教学的有效突破口,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疏通理论堵点,化解理论融入的复杂性。[4]然而,也会给大学生理论认知带来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基本吻合、中国传统文化依附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误导,不利于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建立,也削弱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过程的中国特色。

    创新性推进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马原”教学,要求革新教学原则,完善教学思路,激活教学模式,牢固教学思维。

    (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场的教学原则

    坚持马克思主义为主场,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马原”教学中的主阵地地位。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文化,作为意识形态上层建筑的一种表现形式,有其天然意识形态属性。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马原”教学,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传统文化,帮助大学生形成对待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运用批判思维对待传统文化中的封建思想,厘清传统文化中适应社会主义发展的部分并将其发扬光大。二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马原”教学中的主阵地地位。在具体融入过程中,在时间分配、内容占比和形式设置方面,都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主场,切忌喧宾夺主。

    (二)教学总体思路设计兼顾知识结构完整

    打破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马原”教学的融入结构偏重于哲学模块的教学局限,就是要在教学总体思路设计中兼顾知识结构的完整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部分构成的辩证统一体,融入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要覆盖到每一部分。“马原”教材共包括导论和七章内容,第一章至第三章涉及的理论范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之相契合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中国哲学,尤其是儒家文化。第四章至第五章涉及的理论范围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之相契合的是中国古代经济思想中蕴含的资本萌芽知识点,但要考虑到古代经济思想的农耕属性。第六章至第七章涉及的理论范围是科学社会主义,与之契合的是中国古代“大同社会”理想。同时,融入过程也要辩证分析共产主义社会和大同社会的异同,譬如,大同社会是封建阶级压迫下产生的理想化社会,共产主义社会是社会发展规律下的科学社会形态,同时共产主义是一种信仰,是一种运动,是一种目标。

    (三)混合式教学模式激活融入的方式方法

    线上线下、课内课外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增强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马原”教学的课堂吸引力,提升融入的和谐度。课前,通过融媒体客户端,以微课、文章鉴赏或者直播交流形式对准备融入课程章节的中国传统文化内容进行交互式学习交流,并向学生推荐中国传统文化经典阅读篇目。课上,理论讲述与小组讨论相结合,结合大学生的学科背景、专业需求,鼓励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中国传统文化。课后,通过问卷星小程序在所授课班级进行满意度调查和心得体会收集,通过大数据分析,为下一轮教学积累经验。此外,在元宵节、端午节等中国传统节日,组织大学生融合节日元素和马克思主义题材,开展系列兴趣活动,在实践中增强理论学习的动力。

    (四)求同存异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马原”教学,并不意味着中国传统文化是被动、依附的文化存在,而是通过融合的方式,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辅相成。“马原”教学应坚持求同存异思维,在以理论契合点为突破口开展融入教学的同时,坚持历史观和发展观,纵向对比传统文化较前期文化的进步点,置身于当时的时代变迁,科学评价其时代价值,肯定其历史贡献。此外,中国传统文化、中国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各有不同的实践基础,共同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马原”教学过程应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马原”教学经验为借鉴,推动多样文明隔空对话,进而振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赋予马克思主义理论以中国特色。[5]

    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马原”教学是传统文化和思政教育融合的初步探索,为增强理论教育的“理直气壮”、理论发展的“中国特色”和课堂教学的“吸引力”提供经验借鉴。运用中国传统文化优势、发挥思政理论课堂鲜明特色进行“融入”的探索依旧任重道远,有待结合教学实际深入推进。

    猜你喜欢 哲学马克思主义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中国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教育家(2022年18期)2022-05-13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新班主任(2022年4期)2022-04-27“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华人时刊(2019年17期)2020-01-06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当代陕西(2019年11期)2019-06-24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当代陕西(2019年10期)2019-06-03小包哲学意林·全彩Color(2018年7期)2018-08-13逆境中的哲学意林·全彩Color(2018年7期)2018-08-13马克思主义在陕西的早期传播当代陕西(2018年12期)2018-08-04晾衣哲学视野(2009年20期)2009-04-09

    推荐访问:马克思主义 概论 基本原理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