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领导讲话
  • 发言稿
  • 演讲稿
  • 述职报告
  • 入党申请
  • 党建材料
  • 党课下载
  • 脱贫攻坚
  • 对照材料
  • 主题教育
  • 事迹材料
  • 谈话记录
  • 扫黑除恶
  • 实施方案
  • 自查整改
  • 调查报告
  • 公文范文
  • 思想汇报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档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2022年浅析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在中国画中应用(精选文档)

    时间:2022-10-06 08:25:03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浅析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在中国画中应用(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年浅析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在中国画中应用(精选文档)

    浅析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在中国画中的应用5篇

    【篇1】浅析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在中国画中的应用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许倩

    一、社会科学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1、近代社会科学的产生和发展 

    (1)各门具体社会科学的产生。

    近代资本主义的形成,不仅推动了各门自然科学从哲学的母体中分化出来,而且也促进了社会科学的发展,使分门别类的社会科学也纷纷建立起来。例如,现代意义的经济学、政治学、心理学、社会学、法学、管理学等,都是近代以来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当然,这并不是说近代以前,没有经济学、政治学、心理学、管理学等方面的思想。但现代社会科学却只能建立在资本主义的工业发展和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之上。

    (2)人文科学的发展

    一般来说,人文科学主要研究恒久地存在于人类社会中的社会现象和社会活动,它是人的精神文化活动及其人类历史进化的反映。社会科学主要研究社会各个领域不断变化和发展的社会现象和社会活动,包括经济、政治、管理等领域的现象和活动。从时间上讲,人文科学各学科在古代就已产生,而社会科学各学科产生于近现代。但实际上,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互渗透,难以将其截然分开,所以,我们往往以“人文社会科学”或“哲学社会科学”予以统称之。

    (3)人文社会科学的社会功能

    近几年,胡锦涛同志多次指出,哲学社会科学应该立足国情,立足当代,以重大的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研究回答关系党和国家发展的前瞻性、全局性、战略性问题,研究回答干部群众关心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充分发挥其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作用,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在现代社会,如果说,自然科学和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话,哲学社会科学也是第一生产力。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共同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

    2、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性质和特点 

     (1)什么是方法论

    方法论,顾名思义,是关于方法的理论。方法论不仅要探讨各种方法,而且要以对多种方法为对象,探讨方法的本体基础、基本性质、中介特点、传导功能和运用原则,以提高研究者和运用者的方法论自觉。因此,方法论,包括“论方法”和“方法论”。方法论需要哲学思维,但不仅有哲学的方法论,而且有科学方法论和技术方法论。

    (2)什么是社会科学方法论

    所谓社会科学方法论,是指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这种方法论是建立在社会科学研究的各种方法之上的,它除了论述这些方法之外,还要进一步阐明这些方法的客观基础、本质根源、基本特征及其运用的原则。如矛盾分析法,不仅要介绍矛盾分析法的内涵和形式,而且要论证其赖以立论的客观根据及其运用的基本原则。

    社会科学方法对于人文社会科学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但这些方法只是研究的指南,而不能代替具体的研究。 同时,方法是多样的,也是相互为用的。世界上没有一种万能的能解决一切问题的方法。

    (4)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特点

    社会科学方法与自然科学方法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

    其一,对社会现象的研究不仅要研究波普尔所说的世界一,还要研究世界二、世界三。 

    其二,对社会的研究不仅要说明,而且要诠释;
    而诠释就是理解,就是评价;
    而理解和评价就是活动和改造。在这里,主观和客观、说明和理解、真理和价值是交融的,很难分开。正像王阳明先生所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传习录上》)

    但是,在现代条件下,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方法论和社会科学方法论呈现出相互交叉、相互借鉴和彼此融合的趋势。

    二、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形成、内容和原则

     1、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创立和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形成、特点

    马克思的第一个伟大发现即唯物史观理论创立于19世纪中期,以1845-1846年《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写作为标志。

    (1)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基础——唯物史观

    (2)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特点——实践性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科学方法论就是建立在唯物史观基础上的。这种方法论和以往的理论不同,它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它的实践性。 

    首先,它强调历史研究的出发点是“现实的人”。

    其次,它强调在实践的基础上从主体和客体相结合的维度去考察对象。

    再次,它强调“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最后,它强调“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
    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

    2、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原则

     (1)主要内容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既是其世界观,又是其方法论。在此基础上,它具体化为从实践出发的方法、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社会矛盾分析方法、社会主体研究方法、社会过程研究方法、社会认识与评价方法、世界历史的研究方法等等,除此之外,还有逻辑和历史一致的方法、归纳与演绎的方法、分析与综合的方法、抽象与具体的方法、主客相统一的辩证方法、历史合力的研究方法、“人本”和“物本”相统一的方法等。

    (2)基本原则

     贯彻在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中的基本原则包括如下几点:

     第一,客观性原则。按照人类社会的本来面目来认识和理解人类历史,这是任何社会科学方法论的首要的前提。尽管我们永远不可能把握纯而又纯的社会客体,但是,客观性的要求却是绝对必须的。在社会历史领域,坚持客观性的原则,就要求我们始终坚持认识论的实践标准、历史观的生产力标准和价值观的人民利益标准(以人为本的标准)。

     第二,主体性原则。这一原则要求我们,一要注重从主体的维度去观察社会客体;
    二要注重把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结合起来;
    三要注重坚持群众史观,反对英雄史观。

    第三,整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实质上系统性原则。系统性原则要求我们从系统的观点来观察人与自然的关系,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系统性原则要求我们从系统的观点来看待人个与社会的关系,坚持集体主义的精神。系统性原则要求我们局部和整体的关系,树立全局性的观念。

     第四,具体性原则。具体地分析具体情况,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这是因为,真理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因此,一切要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离开了一定的时空条件,我们就无法作出正确的判断。 

    第五,发展性原则。这就要求我们用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观点去观察和分析问题,反对用静止和孤立的观点去观察和分析问题。在认识社会现象的时候,要善于从合理性中发现不合理性,从不合理性发现合理性。“辩证法要本质上是批判的和革命的”,批判性是发展性原则的必然要求。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矛盾方法论》

    一、社会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分析方法

    对立统一规律之所以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这是因为: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
    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很显然,自觉地坚持以对立统一规律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是十分重要的。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的对立属性又称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又称同一性。矛盾的同一性是反映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

    (一)社会矛盾的普遍性

    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是对矛盾普遍性的简明表述。社会矛盾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经济领域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生产与消费、投入与产出、计划与生产等的矛盾;
    政治领域有不同阶级阶层之间、不同利益集团之间、民族之间、国家之间、以及民主与集中、自由与纪律之间等的矛盾;
    文化领域有不同意识形态之间、先进思想和落后思想之间、正确认识与错误认识之间等的矛盾;
    社会领域有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不同群体之间等的矛盾。

    社会矛盾贯穿社会发展的全部过程。矛盾存在于社会形态的发展过程之中;
    每一社会形态在发展过程中自始至终都存在矛盾运动。社会过程和阶段不同,只是矛盾的类型、性质和具体情形的不同,并非矛盾有无的不同。不仅阶级社会存在矛盾,无阶级的原始社会、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也都存在矛盾。所谓无差别、无矛盾境界,只是人们的一种幻想。没有矛盾就木有世界,没有人类社会。

    矛盾分析法告诉我们要绝对与相对相统一,要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对立;
    矛盾分析法同时要求我们反对割裂矛盾斗争性和同一性的形而上学观点。在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社会大事件中,我们要正确处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两对基本矛盾,完善社会主义体制,为矛盾的不断发展与变化提供良好的社会大环境。

    我国目前正处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刻,社会多元化,社会矛盾也随之不断多元化,推进新旧矛盾交替,加速社会发展变化。在这个关头上,我们更应该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利用辩证的眼光看待社会问题及现象,正确对待社会矛盾,一分为二,抓实质,握主流,把握发展大向,统筹兼顾,实现社会各项事业的协调发展。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体系中,矛盾分析法居于核心的地位,是根本的认识方法。矛盾分析法包含广泛而深刻的内容。分析矛盾特殊性的方法,“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抓关键、看主流的方法,在对立中把握同一与在同一中把握对立的方法,批判与继承相统一的方法等,都是矛盾分析法的具体体现。

    矛盾推动事物的发展,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在事物的外部,而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内因。内因即内部矛盾是事物存在的基础,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本质,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它规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所以它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的原因。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对于我们研究社会科学和指导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而在矛盾群中又存在着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这些都是矛盾的特殊性。我们在研究社会科学时,必须如实地分析其矛盾的特殊性,才能认清其本质和发展规律,才能采取正确的研究方法和实验方法。

    (二)社会的基本矛盾

    社会矛盾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运用社会矛盾分析方法去研究社会科学使得我们从本质上认识社会科学发展社会科学并运用社会科学去发展社会。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这个基本矛盾的运动,决定着社会性质的变化和社会科学文化的进步,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首先,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进而决定其他社会关系的基本面貌,决定社会发展的进程。其次,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最后,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总是从生产力的发展开始的。生产力处于永恒的运动变化之中。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时,就要求变革旧的生产关系,建立新的生产关系。随着生产关系的改变,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必然或快或慢地发生变革。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经过矛盾的解决再到新的基本适合的循环往复、不断前进上升的过程。这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一般规律。时候研究必须紧紧抓住这个基本矛盾和基本规律,抓住了它就抓住了理解人类社会矛盾全局、解释历史“之谜”的总开关。

    (三)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充满矛盾

    社会主义社会同样充满矛盾,只是同旧社会相比,矛盾的性质和解决矛盾的方法不同罢了。自觉认识和解决社会矛盾,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表现,社会主义改革正是以超人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矛盾为前提的。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社会和谐是指各种社会矛盾的双方处于相互助益而不是相互折损的状态。它不是以排斥矛盾为前提,相反,恰恰是以承认矛盾为前提,以正确解决矛盾为基础。我们只能在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过程中建设和谐社会。

    二、社会矛盾的特殊性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

    矛盾普遍存在,但不同事物的矛盾又是具体的、特殊的。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
    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
    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只有如实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能认清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才能采取正确的方针和办法去解决矛盾。所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一)注重不同领域矛盾的特殊性

    不同领域的特殊矛盾构成某一门科学的特殊研究对象,哲学研究思维与存在、主体与客体、认识与实践、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等的矛盾;
    经济学研究价值与使用价值、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投入与产出、生产与消费等的矛盾。如果不重视研究社会矛盾的特殊性,就无从确定事物的特殊本质,无从发现事物发展的特殊原因,无从区分科学研究的特殊领域,也就无法进行科学研究。

    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不懂得它,就不能真正掌握唯物辩证法。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相统一的关系,既是客观事物固有的辩证法,也是科学的认识方法,人的认识的一般规律就是由认识个别上升到认识一般,再由一般到个别的辩证发展过程。

    在研究社会科学时,掌握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才能总结其中的规律和例外发生的原因,把已有的规律与时代发展相结合,与时俱进,不断开拓新的研究。

    (二)注重研究不同过程和阶段矛盾的特殊性

    人类社会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形态发展的过程。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发展中经历的几个大的过程,每一过程的根本矛盾都有其特殊性,它规定了该社会形态的本质。每一社会过程又经历若干不同发展阶段,在不同阶段上虽然根本矛盾没有变化,但被根本矛盾所规定或影响的许多大大小小的矛盾,有些激化了,有些暂时或局部地解决或缓和了,有些新矛盾又发生了,因此过程就显出阶段性。不重视过程和阶段的特殊性,同样不能正确地处理各种社会矛盾。

    (三)注重研究矛盾地位和作用的特殊性

    在社会矛盾系统中,各种社会矛盾和每一矛盾的两个方面发展是不平衡的,其地位和作用也是不同的。矛盾还有主次之分,主要矛盾是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规定和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的矛盾。非主要矛盾是处于服从地位的矛盾,在不同程度上制约和影响主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在每一对矛盾中又有矛盾的主要方面的矛盾的次要方面。主要矛盾的方面居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矛盾的性质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非主要矛盾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起着次要作用,单页影响矛盾的主要方面和事物的的发展进程。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相互联系,在一定条件下又相互转化。我们必须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矛盾研究方法,既要防止“一点论”,也要防止不分主次的“均衡论”。

    (四)注重研究矛盾性质和矛盾斗争形式的特殊性

    社会生活复杂多样的矛盾,按其性质和斗争形式不同,区分为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对抗性矛盾,一般来说,是根本利益对立基础上的矛盾。这种矛盾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表现为激烈的冲突,通常只能采取对抗的斗争形式去解决;
    而非对抗性矛盾,一般来说,是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往往不表现为激烈的冲突,通常是通过非对抗的斗争形式去解决。在社会主义社会,存在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这两种矛盾性质不同,解决的方法也不同。敌我矛盾通过专政的方法去解决;
    而人民内部矛盾,则视具体情况,采取说服教育的方法、民主的方法、利益调节和统筹兼顾的方法等去解决。

    三、利益分析和阶层分析方法

    (一)利益矛盾与利益分析方法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一覆盖社会各个领域的矛盾,在社会生活中无不表现为具体的利益矛盾。分析研究各种利益矛盾,探求解决各种利益矛盾的途径,成为马克思主义研究社会矛盾的基本方法。

    马克思主义的利益分析方法要求人们科学分析各个社会主体思想行为背后的利益动因,分析各种社会现象之间的利益关联,分析不同社会群体的利益倾向、利益关切和利益诉求,分析不同社会利益集团(群体)的形成过程、经济地位、政治主张、力量对比以及变化趋势;
    科学研究建立和完善利益评判机制、利益表达机制、利益协调机制、利益补偿机制,有效解决各种利益矛盾和利益冲突。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利益分析方法仍然是认识和解决各种社会矛盾的基本方法。

    利益分析方法的内容 

    1、要把握重大社会事件背后的阶级和社会集团的利益根源。 利益问题既是重大社会事件的导火线,又是它的根本原因,因此,要把握重大社会事件的本质,除了了解事件形成和发展经过的事实外,更重要的是要把握它的利益根源,这样才能不被它的假像所迷惑,把握到其本质、动因和发展的趋势。各个阶级和社会集团的利益是它在社会关系中的地位决定的。

     2、一切重大社会事件都可以归结到一定的阶级和社会集团的利益,其利益是由其所处社会关系中的地位决定了的。任何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对当时各个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的利益并非是完全均等的,一般而言取得政治统治的阶级和社会集团获得的利益最大。各个阶级和社会集团在社会中的不同地位决定了它的基本态度。

    3、分析利益格局是制定战略的依据。 

    既然重大的社会事件的产生根源于一定阶级和社会集团的利益,而它的利益是由所处的社会关系中的地位决定的,那么分析社会关系即整个利益格局是制定整个战略的依据。

    4、要根据社会事件对谁有利有害的性质和程度,决定我们的政策和策略。

    社会主体倡导和策划,以及实施任何事情都出于一定的利益动因,因此必须根据社会事件对谁有利以及利害的性质和程度来决定我们的政策和策略。

    利益分析方法的战略地位和实践价值

    1.利益分析方法是认识社会的十分重要的方法之一。

    第一,利益分析方法是认识社会基本矛盾形成和发展的一把钥匙。众所周知,生产力之所以决定生产关系,并推动其发展(表述为生产关系一定适合生产力发展规律),经济基础之所以决定上层建筑并推动它发展(表述为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及其发展规律),原因何在?就是社会成员的利益起决定作用的结果。因为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人们的利益就得不到实现和发展,最后必然损害到广大社会成员的利益,这是广大社会成员所不允许的。恩格斯说过:“透过各种偶然性为自己开辟道路的必然性,归根到底仍然是经济的必然性。”(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506页。)这无疑是正确的,因为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是广大社会成员的利益所在。

    另一方面,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之所以对生产力、经济基础发生作用,也是通过利益而实现的。新的生产关系使人们日益实现自身的利益,就能唤起人们的生产热情,从而推动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相反,如果生产关系使人们日益陷入困境,就必然挫伤人们的积极性,使生产萎缩不前甚至受到破坏。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作用也是如此,要是它维护旧的生产关系,损害广大劳动人民利益,势必阻碍经济发展,若是它为新的经济关系的确立和实施服务,给广大群众进一步发展利益提供了广阔的前景,自然就促进经济的迅速发展。可见,社会基本矛盾确实是在利益的基础上发挥作用的,把利益方法作为钥匙,才能对社会基本矛盾相互作用及其运动获得深刻而又具体的理解。

    第二,利益分析方法是深刻理解一系列社会现象的工具。人类社会现象是复杂的,有民族纠纷、阶级斗争、社会革命等等,这些社会现象无疑与社会基本矛盾相联系,因此,用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相互关系去说明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理解的。然而,社会基本矛盾是在利益的基础之发生作用的,因此用利益去说明就更深刻、更彻底,更能抓住根本。例如各个阶级内部矛盾、冲突、相互残杀,民族社会中氏族集团之间的冲突和吞并,同一社会制度的不同国家之间的战争,仅仅从社会基本矛盾去分析是难以理解的。

    第三,利益分析方法是理解各种社会主体本性及其运行趋势的重要法宝。社会主体是多层次的,有个人、家庭、宗族、村落、企业、地方群体、社会集团、民族、阶层、阶级、国家以及全人类等等。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都由人所组成,其行为都根源于利益,受利益的支配和制约,而它们的利益是由其所处的社会地位所决定,因此利益分析方法是理解它们的本性及其运行趋势的重要法宝。利益分析方法在判断个人、阶级上是有效的,在分析和判断国家上也是有效的。旧中国的国家政权是封建买办阶级的国家政权,作为帝国主义的附庸,决定了他们在政治上不可能彻底维护本国和本民族的利益,对内不可能不盘剥广大劳动人民。新中国是劳动人民掌握着国家政权的国家,它对外自然不屈服于资本主义大国的压力,维护本国的利益,对内维护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所以,在改革开放的条件下,政府反复强调改革的措施和方案必须反映绝大多数人的意愿,照顾到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并考虑到绝大多数人的承受能力,这都是自然的。因为掌握着国家政权的阶级和社会集团决定了国家的性质及其行为倾向。

    2、利益分析方法与其它方法的关系是一般与特殊、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第一,利益分析方法与阶级分析方法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阶级分析方法是利益分析方法的具体运用。利益分析方法就是从利益的角度探求社会事件根源的方法,它把握了事物的利益根源之后反过来就可以预见它的发展趋势。这种方法在阶级社会中的运用,就是分析各个阶级在生产关系中的地位以及它们与现存制度的利益关系,从而预见他们对现制度的政治态度和思想观点,从而形成了阶级分析方法。阶级分析方法在阶级社会中很有效且非常重要。阶级分析方法之所以有效,就是它贯彻了利益分析方法,把握了各个阶级的利益所在,从而预见他们基本的政治立场和基本的倾向。阶级分析方法之所以重要,就是舍此很难解决阶级的政治战略问题。阶级分析方法适用于阶级社会,利益分析方法适用于人类社会的始终。而且在阶级社会中,在个别地方、个别事件如同一阶级内部的利益矛盾,阶级分析方法不一定适用,但利益分析方法却是普遍适用。

    第二,利益分析方法与因果法具有同一性,两 者的关系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利益分析方法本质上就是从社会现象探求其原因的方法,它与因果法是一致的。

    第三,利益分析方法为从社会存在看社会意识的方法提供进一步的支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这一原理转化为方法论就是从社会存在看社会意识,从社会存在的变化去理解社会意识的变化。换句话说,就是社会意识的变化要从社会存在的变化中去追溯根源。那么,利益分析方法与之是什么关系呢?利益分析方法为之提供了可以依托的基础和依据。众所周知,社会利益关系的变化必然引起上层建筑包括社会意识的变化。为什么会如此,因为前者决定后者,后者要为前者服务。社会存在之所以决定社会意识其根源在于利益对于思想的根源性和支配性。正因为如此,马克思说过:“‘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103页。)可见,用利益分析方法去审视社会存在即人们的物质利益关系决定社会意识即人们的思想观念,这是自然的。

    第四,利益分析方法为历史唯物主义方法提供了理解社会现象的指导线索。历史唯物主义方法不脱离历史事件,从而避免了脱离实际的唯心主义抽象。然而这种方法如果仅仅停留在现象的罗列上,就把握不到事件的本质。因此,历史主义方法需要利益分析方法作为其辅助的工具,帮助其揭示事件的内在利益根源,并把事件发生的各种现象串连起来加以理解,从而把握其脉络及其本质。所以,利益分析方法是把各种现象按其内在关系串连起来加以理解的基本线索和基本的工具。它与历史主义方法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3、利益分析方法在社会各个领域和各个学科中都有广泛的适用性

    利益问题贯彻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因此利益分析方法当然适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并被各门具体的社会科学广泛运用。例如在刑事侦察中常常运用利益动因的分析方法来寻找作案的对象和分析案件的脉络,以及对案件的性质作出判断。在经济领域,制定行业政策、产业政策和进行资源配置过程中,也需要运用利益分析的方法,因为利益是经济调控的重要杠杆。在政治领域,确立政党制度、国家制度,制定民族政策、干部政策等等都离不开利益分析方法。正确处理国家间的关系离不开利益分析方法。就是做思想工作也离不开利益分析方法。

    利益分析方法对普通老百姓而言,是需要的。因为人与人的关系,最本质的是利益关系。作为生活在社会上的人总是与他人以及整个社会发生关系,因此任何言行都对他人发生影响,如不正视利益问题,讲话和做事很容易伤害到他人的利益和感情,肯定是要碰壁的。当然作为一位企业家、商人更需要重视顾客的利益,因而更需要利益分析方法了。至于对于掌握着一定的社会权力,领导着一个国家一个部门,肩负着调控社会,组织人们进行经济建设的政治家们和领导干部更是不用说了。

    总之,利益分析方法在社会科学的方法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社会领域中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在改革愈深入,开放愈扩大,国际上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日趋势频繁,全球力量在不断地分化和组合的今天,利益分析方法的重大作用就更加日益明显了,因此更需要自觉地掌握它和运用它。

    (二)阶级矛盾与阶级分析方法

    利益矛盾在阶级社会突出表现为阶级矛盾。利益矛盾是阶级矛盾的根源,根本利益对立的阶级之间的矛盾表现为阶级斗争。

    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研究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要求科学分析阶级社会中各阶级的经济地位、社会地位及其变动趋势,分析各阶级由其阶级利益所决定的政治立场、政治主张及其思想趋势,分析各阶级的差别、矛盾、斗争以及阶级力量变化的趋势,分析各种社会思潮的阶级实质,解释阶级斗争的客观规律。

    (三)社会矛盾与阶层分析方法

    阶层有两层含义:其一,是指同一阶级内部按照不同的经济地位和相关标准划分成的社会群体。“在每一个阶级内部又有一些特殊的阶层”。(《共产党宣言》)其二是指按照某种特定标准如谋生方式、从业范围、社会地位等而区分的不同社会群体。

    江泽民指出“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这些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广大人员,通过诚实劳动和工作,通过合法经营,为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其他事业做出了贡献。他们与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和解放军指战员团结在一起他们也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这一论述为我国现阶段阶层矛盾的正确定位提供了理论依据。
    我国现阶段社会各阶层之间的矛盾分析

    A、现阶段各阶层矛盾的性质属于人民内部矛盾

    我国各阶层基本上属于劳动者阶级范畴的不同阶层,以一定的共同利益为基础,有着一致或相 近的政治和经济地位,他们都希望在政治上得到承认,倾听自己的呼声,得到相应的利益保障,他们构成了当代中国的人民大众。他们之间的冲突、摩擦和矛盾从根本上来讲是现代化过程中的矛盾,是人民内部的矛盾,是在人民利益根本一致基础上的矛盾。

    现阶段各阶层矛盾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相当一部分阶层的物质文化需求得不到完全满足造成,是各阶层在具体的、多样化利益上存在的不一致的体现。

    不同阶层的政治态度和利益认同差异明显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前提下,不同社会阶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和完善过程中受益不同,在社会地位、经济收入、价值取向、归属感、认同感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而具有相同利害关系的社会成员对利益问题更容易产生共鸣。在社会各阶层中,居于社会较高层次的阶层对改革和发展持积极的态度,认为存在收人差距是合理的.居于社会较低层次的阶层感到自身利益受到损害,对改革和发展目标的实现感到怀疑,甚至还有一部分人对某些相关政策感到不满,对未来缺少信心。他们对社会收人差距过大反映强烈,如对腐败问题的看法,较高阶层和高阶层的人员对腐败问题看得相对较轻,而中低层、低层和最低层人员对腐败问题反映较强烈,最低层人群尤其为甚。

    B不同阶层之间关系复杂矛盾突出在一定的社会结构体系下,社会各阶层总会形成一定的利益格局

    社会改革在对既定的社会结构体系进行调整和变动时,必然要触动原有的利益格局,从而造成社会阶层之间的利益冲突.据调查,城市居民对主要社会问题的关注程度排在前四项的是:失业下岗、腐败问题严重、收人差距拉大、社会贫困,这都与各阶层矛盾有关。各阶层之间的矛盾往往围绕物质利益问题交织在一起,相互渗透,如处理不当,很容易激化。如工农之间的矛盾(主要体现在城乡之间的差异上)、先富阶层和贫困阶层之间的矛盾、干部阶层和其他各阶层之间的矛盾(主要体现在管理与被管理之间的矛盾,而腐败现象又加剧了这一矛盾)、劳资矛盾、不同生产经营者之间的矛盾、生产经营者与雇佣劳动者之间的矛盾等。若这些矛盾长期积累,将会出现一些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给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冲击,增加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难度。

    C正确处理好我国现阶段各阶层矛盾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注重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增强社会的法律意识,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而各阶层的矛盾和摩擦,是社会结构层面不稳定不和谐的信号 。

    我们应根据各阶层不同特点和要求,积极运用经济、行政、法律手段,,有针对性地做好团结引导工作,把一切积极因素充分调动和凝聚起来,实现各阶层利益的协调和整个社会系统的和谐。

    1、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兼顾各阶层的利益 

    各阶层各尽所能、各得其所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基本特征,是最根本的社会和谐,只有每个人利益得到合理实现,才能激发人的活力,才能形成和谐的社会关系。新时期,我国社会各阶层都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

    我们既要保护通过辛勤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阶层的利益,又要关心普通群众特别是农民、低收人人群、困难群众的利益。党和国家在制定方针政策时,应当面向全体人民,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阶层的利益.各级政府应当关心各阶层群众的切身利益,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和内部矛盾,使广大群众在社会生产和建设发展的基础上,共享社会发展成果,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和谐共处的局面。

    2、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公平公正的社会,是一个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的社会。由于社会群体对改革所付出的代价和所得到的补偿不对等,社会政策不完善,阶层贫富差距扩大。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统计,我国目前的基尼系数是0.45。占总人口20%的最贫困人口收人或消费份额只有4.7%,占总人口20%的富裕人口收人或消费份额却高50.0%。最富裕的20%人口与最贫困的20%人口之比为10:7。而贫富差距大多是由分配不公造成的。为此,我们要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保护合法收人、调节过高收人、取缔非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同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时刻把弱势阶层的冷暖挂在心上。

    3、建立公正合理开放的阶层结构 

    社会结构合理与否,是影响乃至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也是衡量整个社会和谐的重要标志。尽管我国现代化社会阶层的基本构成成分已经具备,但阶层结构不合理呈正三角形分布,离理想的“橄榄型”社会还较远,还不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要求。

    首先,我们要采取有效的措施稳步扩大中等收人阶层的比重,提高中下阶层和下层群体收人水平,逐步形成高收人者和低收人者占少 数的“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社会。因此要优先完善市场经济体系、增加就业机会、加快城镇化步伐、改革和完善现行教育体制、促进教育公正、提升全体国民素质,加速社会阶层结构形态向“橄榄型”转化。

    其次,通过政策和制度建设,发挥后致性社会流动机制的作用,促进各阶层人员公平竞争和合理流动。

    第三,全面清理各项法律法规,消除对不同阶层差别待遇,如户籍、就业、人事等方面的制度性障碍,畅通社会流动渠道,加速社会的开放和流动。

    4、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促进阶层关系融洽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阶层关系融洽、社会稳定有序的社会。改革使各阶层普遍得到了实惠,但各阶层的实际收人的增加有多有少,有先有后,个别人还会失去某些利益。这种现象的存在不仅增加了各阶层之间的矛盾,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各阶层对改革的态度。我们要把握各阶层成员的思想状况和心态变化特点,采取宣传、说服、激励等方式,疏导结合,统一思想、协调行动,引导各阶层正确认识现阶段存在的阶层差别,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关系,增强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并引导高收人者拿出一部分资金来为社会为他人服务,引导各阶层成员共同营造各得其岗、各享其成、人人平等、和而不同、互利互惠的和谐社会。

    5、建立和完善社会预警机制加强对阶层矛盾的监控 

    完善的社会预警机制和应急机制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指标。阶层矛盾摩擦等不稳定因素积累到一定程度,在外部条件的刺激下,会产生危害社会的后果。社会预警机制是正确处理阶层矛盾的积极措施,有利于防范于未然当矛盾处于萌芽状态,社会预警机制就能早得信息、果断处理,控制矛盾的发展。我们要努力建立和完善覆盖面广、反馈及时的社会预警系统,完善组织网络,建立信息汇报制度、社会稳定隐患排查制度、有奖举报制度、干部调研制度、群众接待日制度、基层联系点制度等,通过多种渠道倾听不同阶层的呼声,了解群众的愿望。同时,推进民主建设,保证各利益阶层都有表达自己要求的权利,并通过各种渠道实现自己的利益,以调动各个阶层的社会主义建设积极性,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阶层分析,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社会阶层的利益分析,是利益分析方法在社会分层研究中的具体运用。阶层分析与阶级分析是互补的关系。在有阶级存在的条件下,只有把阶级分析与阶层分析结合起来才能全面观察和正确认识社会阶层结构的变迁和现状,为认识各类社会现象、解决各种社会矛盾提供必要的基础。利益分析、阶级分析和阶层分析,都是研究社会矛盾的重要方法。

    【篇2】浅析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在中国画中的应用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课 程 论 文

    论文题目:论如何推进公平分配——基于中国国情的研究

    所在院系: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

    联系方式:


    论如何推进公平分配

    ——基于中国国情的研究

    XX

    (XXX,XXXX XXXXXX)

    摘要:本文首先对国内关于公平分配的相关文献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叙述,总结了前人对于公平分配的研究方法及成果,随后基于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对我国分配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并针对于这些问题提出了多个政策建议。

    关键字:公平分配;
    和谐社会;
    税费改革

    一、引言

    分配公平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立的基础,没有公平的分配,社会的和谐也就难以实现。社会公平分配问题是政治经济学争论的焦点,也是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从改革开放开始,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引进,贫富差距问题日益加剧,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这一社会问题更是愈发严重。贫富差距的拉大引发了阶级的分层和对立,甚至导致了民众对政府的不满。人们对于公平分配有着强烈的诉求,当前形势下对公平分配问题进行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和公众“仇富”心理,有效引导公众理性认知。这一课题的研究,一方面可以深化对于分配公平的理论研究,另一方面可以为社会财富的公平分配建言献策。

    二、文献综述

    关于公平分配的问题有过很多学者做过研究,但是关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富公平问题,由于中国国情的独特性,相关研究较少,主要集中在国内。

    田野(1997)认为,分配公平的含义有两方面:一是指收入分配结果的公平,避免高收入与低收入者之间的个人收入差距过大,避免由于少数人收入畸高形成两级分化;
    二是指收入分配法则的公平,收入分配以人们对社会所做出的贡献大小为主要依据,贯彻公正与社会正义原则,不凭权力、人情关系和投机进行分配。

    孙晓春(2008)认为,分配公平是基于人们对公平分配的理解,通过合理的分配原则和制度安排,使每一个社会成员获得其应得份额,从而获得公平的对待。公平分配是社会生活永恒的道德难题。绝对的公平不过是一种理念,不可能成为现实生活中的事实,因而公平分配只能是一种制度选择。当前中国社会的公平分配不应是简单地缩小差距,而应该是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使每一个社会成员在社会分配过程中都受到公平的对待,获得其应得份额,从而实现社会生活成本的合理负担。

    林毅夫(2008)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已经逐渐从原来比较优势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但是在一次分配上实现效率与公平统一的良好机制尚未形成,且收入分配还有恶化的趋势。其原因既有从原来计划经济时代人为压平收入分配的工资制度向根据在生产过程中的共享进行分配的恢复性扩大,也有改革未到位所导致的分配不公。因而,要深化改革实现效率与公平的统一,需要制定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消除各种从计划经济时代遗留下来的价格扭曲和行政性垄断,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加强职业教育、在职教育和高等教育,以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和就业能力等。

    匡国珍(2011)认为,在分配中存在以下问题:贫富差距有扩大的趋势,劳动报酬占GDP的比重逐年下降,国民收入二次分配政策存在缺陷,行业收入差距过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腐败分子凭借手中权力获得非法收入。究其缘由,企业分配中资本所得偏高、劳动所得偏低是导致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
    城乡二元结构是导致城乡之间分配不公的历史原因;
    自然、历史等客观条件形成的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造成分配不公;
    市场体制改革不到位导致分配不公;
    分配制度改革滞后,政府体制改革不到位,政府职能错位等也是导致分配不公的原因。

    在以上相关研究中,研究者从社会、经济等不同角度对公平分配的特性进行了分析,对公平分配的概念以及我国当前存在的问题、成因和解决策略进行了探索。基于前人研究的基础,学生对我国公平分配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叙述,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三、当下我国分配中存在的问题

    1.物质基础不同,城乡、地区以及行业间收入分配显失公平

    处于不同经济地位的社会成员对公平的评价也不同,即由于人们所拥有的物质基础不同,利益分配中采取的公平标准也就不同。所以,社会现阶段的物质基础决定着公平的具体性质和内容。近几年来,我国城乡、地区、行业及部门间所存在的收入分配情况就体现了这一点,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虽然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减小,但总体上来看,收入差距较大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转变。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缩小趋势,但总体上依旧较大。根据国家统计局 2016年1月20日公布的数据,2015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8955元,农村居民纯收入为9896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为3.03:1,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仍保持在3倍以上。然而,据统计,3.03:1已经是10年来的最低值。由此可以看出,近几年来,我国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下降趋势,但是总体上来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依旧较大。

    第二,地区之间收入分配显失公平。我国东部地区大多濒临沿海,自然条件优越,交通便利,政府的政策扶持力度也很到位,在各方面都占有十分优越的发展条件;
    而西部地区由于深处内陆地区,自然条件相对较差,交通条件也不方便,教育和人才资源相对短缺,加之政策扶持较晚,因此,与东部地区相比较,西部地区在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均处于劣势。东部沿海地区由于起步早,速度快,居民更容易获得更高的收入,而且东部沿海地区在引进外资方面也有着天然优势,居民收入的渠道和空间也就相对较大,而西部地区起步晚,速度慢而且水平较低,缺乏对外资的吸引力,所以居民收入也处在较低水平。

    第三,不同行业之间收入差异明显。我国现今的行业部门基本可以归类为垄断行业与竞争行业,现阶段来看,不同行业之间的收入差异也主要体现在垄断行业与竞争行业的对比中。在我国的垄断行业中,电力、煤气、金融、保险等行业的收入偏高,而其它非垄断行业的收入与这些行业相比则存在一定的差距。

    2.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社会财富分配不均

    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和初级阶段的发展程度决定了我国现阶段实行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这是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的,客观上也大大促进了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鼓励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充分发挥它们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活力,这也是符合我国当前生产力发展的现实需要的。非公有制经济可以扩大人们的就业渠道,为人民的物质文化发展提供更多的产品,可以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但是从客观上来看,非公有制经济主要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导致了一定的阶级差别,包括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之间的阶级差别以及非公有制经济内部各经济形式之间的阶级差别,尤其是在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中,或多或少也存在着一定的对普通劳动者的剥削,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财富集中于少数人,人民大众收入较低。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企业为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企业的这一贡献更多的是来自于基层职工的辛勤劳动,来自于基层科研人员的不断创新,他们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打下了牢固的基础,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最根本的依靠力量。然而,他们所创造的社会财富的绝大部分却集中于企业高管手中,而广大职工的收入和福利水平则比较低。

    第二,普通劳动者与高管人员、资本所有者收入差距较大。近几年来,在我国企业中,特别是规模较大的国有企业中,企业高管与广大普通职工的收入差距明显,特别是国企、央企管理层的薪酬更是远远高于普通职工,这对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都有严重的影响。

    在对适合当前发展实际的分配制度的不断探索过程中,我国逐渐将各种生产要素纳入分配依据,主要包括劳动、资本、技术、管理、土地等要素。从积极意义上讲,一方面,按劳分配为主体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公平原则,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另一方面,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也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让一切可以创造价值的劳动要素都可以体现出其应有的价值。但是,从消极意义上讲,由于人们所占有的生产要素在质量和数量上是存在差异的,自身的知识和技能水平也有所差别,因此,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客观上也必然会造成人们收入水平和富裕程度的差别。这主要表现为,拥有更多资本等生产要素的劳动者所得到的收入明显比不具备这些要素的劳动者所获得的收入要多,资本所有者与普通劳动者的收入差距也随之拉大。

    四、实现公平分配的建议

    当前,我国的发展正处在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同时也处于转型期的关键时刻,分配公平问题如果处理得当,无疑会为我国各方面发展打下良好的社会基础,也会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创造出优越的条件。政府在分配问题上发挥作用是改变分配不公的主要力量,其本身所具有的角色也使政府在分配问题上不能推卸责任。结合社会分配不公的成因,笔者认为,要改变分配不公的现实状况,政府不能袖手旁观,必须承担起自身的责任,利用各种手段来加以调节。总体上看,需要政府从以下方面着手:

    第一,改革垄断行业,实现理性增资。垄断行业在未参与充分市场竞争的前提下却能获得高额的利益回报,这种不公违背了市场经济的运行原则,也是引发收入差距过大的主要诱导因素,因此需要政府进行干预,打破行政性垄断行业和部分国有企业的垄断地位,取消民间资本进入的限制,剥除人为性的保护壁垒,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使非国有经济能够充分参与市场竞争。同时,对于部分天然性的垄断企业,政府需要利用相关政策进行规范,避免企业亏损而工资反而递增的非理性行为,通过监管使垄断企业逐步回归理性,实现管理者及其员工工资的合理增长。

    第二,取缔非法收入,加强非法收入管理和监督。加大反腐力度,遏制腐败行为的发生是打击非法收入的重要途径。腐败行为是官员获得高额收入的主要途径,只有加强对政府工作人员的监管,通过立法来增强政府工作的公开性、透明性和程序性,从制度源头上解决权力寻租现象。从目前的现状来看,对官员收入进行监督的有效途径和长远机制是尽快推行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其次,合理地改革政府部门,转变政府职能。腐败高发的领域多涉及到行政过分干预的行业,只有实现合理地放权,使市场本身可以解决的事情回归市场,才可以减少腐败发生的概率,从而避免政府人员过多地参与到商业活动中或者间接地从事商业活动。最后,对于非法经营或非正规渠道所获得的非法收入,政府要加大打击力度,果断予以取缔。非法经营不仅扰乱市场经济的运营秩序,还将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健康造成巨大威胁,更会对我国分配制度的实施造成巨大冲击。

    第三,推进社会保障,实现政府托底。社会保障制度是保障分配公平的一个重要途径,是政府调节分配的重要措施。要加强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面、系统性、保障度,健全以养老、医疗、伤残为主的保障机制,坚持统一覆盖,具体灵活、重点突出、循序推进的总体思路。我国当前的社会保障主要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等,内容虽然较多,但是覆盖范围仍然不够广泛,部分地区还游离在保障之外。同时,虽然农民被纳入到社会保障体系当中,但是由于保障水平低、资金匮乏,大部分地区居民所获得的保障资金只是杯水车薪,难以真正有效地解决问题。因而,政府不仅要尽力推行社会保障制度,还要追加投入,实现政府托底。尤其是对地方财政匮乏的地区,上级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确保社会保障制度能够得以顺利实施,惠及到所有群体。另外,对于保障资金的管理也要予以加强,防止资金的挪用、盗用等。

    第四,加强税费改革,防止两极分化。税收是政府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也是调节分配的重要手段。我国现有的税收制度在对分配不公进行调节的力度上还不够明显,不能体现出收入调节功能。税收的征收不规范、不严格,有较大的漏洞,导致偷漏税现象非常严重。在现有的税收制度下,仍需要进一步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现有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并不能很好地调节收入差距。再者,国家应该在适当的时机推出遗产税。在国外,遗产税的征收是调节收入差异的重要手段,它可以避免财富在代际之间的过度累积。最后,国家还应该对现有的税收制度做出适当的调整。比如,对部分国有企业和垄断企业加大税收征收的力度,通过税收来抑制这些高收入部门工资的过快增长。另一方面,对于农村以及低收入群体,国家要通过税收政策予以适当减免,同时加大转移支付力度。

    第五,加快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是改善区域分配不公的根本措施。总体而言,要加快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需要政府从以下方面开展工作:首先,推进区域之间的基本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设施和公共服务是推进公平的基本要求,这是机会均等的前提条件。其次,统筹区域定位功能,实现协调发展。由于各区域自身优势不同,因而国家要结合各地的具体情况,从整体上科学规划定位。最后,要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国家、地区、企业或参与竞争的个人等能够长期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方面。区域核心竞争力是对一个区域竞争优势的整合,它对于一个地区来说不仅可以竞争能力增强还有助于区域内的均衡发展。

    第六,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一是要统筹城乡规划布局,协调城市与农村关系。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前提是城乡规划。因而,政府要在城乡规划中,首先要重点解决城乡之间规划结构不一致、资源配置不合理、规划管理不科学等影响城乡统筹发展的整体性问题。二是要优化经济结构,建立科学合理的产业体系。产业是富裕农民,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础。必须对城乡产业发展进行一体化规划引导,形成城乡合理分工与相互耦合、资源要素充分发挥的产业体系。三是要稳步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提高配套能力。四是要形成以城带乡的机制,健全利益共享的分配体系。要按照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加大支农惠农力度。五是要积极推进城乡社会事业一体化,改善公共服务供给。要以城乡劳动力充分就业及人人享有社会保障为目标,实现城乡居民在教育、就业、医疗和社会保障方面的公平、公正,确保城乡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

    参考文献

    [1]田野.关于收入分配公平问题的再思考[J].经济管理,1997(12).

    [2]刘斌.马克思主义公平分配观的形成及其核心思想研究[J].当代经济研究,2005(03).

    [3]白书祥.收入分配观与收入公平分配的关联分析及对策[J].探索,2007(01).

    [4]孙晓春.公平分配:考问当代中国的公平理念[J].天津社会科学,2008(1).

    [5]顾金喜.“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原则:述评与反思[J].探索,2008(02).

    [6]林毅夫. 以初次分配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促进和谐发展[J].科学发展,2008(10).

    [7]李纪才.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公平观[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06).

    [8]何建华,马思农.分配公平:是否可能及何以可能[J].伦理学研究,2010(02).

    [9]彭剑君,陈珏宇.马克思主义公平分配观与和谐社会建设[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3).

    [10]匡国珍. 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路径探析[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1(9).

    【篇3】浅析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在中国画中的应用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一、社会科学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1、近代社会科学的产生和发展  

    (1)各门具体社会科学的产生。  

    近代资本主义的形成,不仅推动了各门自然科学从哲学的母体中分化出来,而且也促进了社会科学的发展,使分门别类的社会科学也纷纷建立起来。例如,现代意义的经济学、政治学、心理学、社会学、法学、管理学等,都是近代以来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当然,这并不是说近代以前,没有经济学、政治学、心理学、管理学等方面的思想。但现代社会科学却只能建立在资本主义的工业发展和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之上。 

    (2)人文科学的发展  

    一般来说,人文科学主要研究恒久地存在于人类社会中的社会现象和社会活动,它是人的精神文化活动及其人类历史进化的反映。社会科学主要研究社会各个领域不断变化和发展的社会现象和社会活动,包括经济、政治、管理等领域的现象和活动。从时间上讲,人文科学各学科在古代就已产生,而社会科学各学科产生于近现代。但实际上,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互渗透,难以将其截然分开,所以,我们往往以‚人文社会科学‛或‚哲学社会科学‛予以统称之。

    (3)人文社会科学的社会功能 

    近几年,胡锦涛同志多次指出,哲学社会科学应该立足国情,立足当代,以重大的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研究回答关系党和国家发展的前瞻性、全局性、战略性问题,研究回答干部群众关心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充分发挥其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作用,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在现代社会,如果说,自然科学和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话,哲学社会科学也是第一生产力。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共同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 

    2、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性质和特点   

    (1)什么是方法论  

    方法论,顾名思义,是关于方法的理论。方法论不仅要探讨各种方法,而且要以对多种方法为对象,探讨方法的本体基础、基本性质、中介特点、传导功能和运用原则,以提高研究者和运用者的方法论自觉。因此,方法论,包括‚论方法‛和‚方法论‛。方法论需要哲学思维,但不仅有哲学的方法论,而且有科学方法论和技术方法论。 

    (2)什么是社会科学方法论 

    所谓社会科学方法论,是指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这种方法论是建立在社会科学研究的各种方法之上的,它除了论述这些方法之外,还要进一步阐明这些方法的客观基础、本质根源、基本特征及其运用的原则。如矛盾分析法,不仅要介绍矛盾分析法的内涵和形式,而且要论证其赖以立论的客观根据及其运用的基本原则社会科学方法对于人文社会科学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但这些方法只是研究的指南,而不能代替具体的研究。同时,方法是多样的,也是相互为用的。世界上没有一种万能的能解决一切问题的方法。 

    (3)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特点  

    社会科学方法与自然科学方法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 

    其一,对社会现象的研究不仅要研究波普尔所说的世界一,还要研究世界二、世界三。

    其二,对社会的研究不仅要说明,而且要诠释;
    而诠释就是理解,就是评价;
    而理解和评价就是活动和改造。在这里,主观和客观、说明和理解、真理和价值是交融的,很难分开。正像王阳明先生所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传习录上》) 

    但是,在现代条件下,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方法论和社会科学方法论呈现出相互交叉、相互借鉴和彼此融合的趋势。

    二、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形成、内容和原则

    1、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创立和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形成、特点 

    马克思的第一个伟大发现即唯物史观理论创立于19世纪中期,以1845-1846年《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写作为标志。 

    (1)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基础——唯物史观 

    (2)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特点——实践性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科学方法论就是建立在唯物史观基础上的。这种方法论和以往的理论不同,它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它的实践性。   

    首先,它强调历史研究的出发点是‚现实的人‛。 

    其次,它强调在实践的基础上从主体和客体相结合的维度去考察对象。

    再次,它强调‚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最后,它强调‚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
    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 

    2、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原则  

    (1)主要内容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既是其世界观,又是其方法论。在此基础上,它具体化为从实践出发的方法、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社会矛盾分析方法、社会主体研究方法、社会过程研究方法、社会认识与评价方法、世界历史的研究方法等等,除此之外,还有逻辑和历史一致的方法、归纳与演绎的方法、分析与综合的方法、抽象与具体的方法、主客相统一的辩证方法、历史合力的研究方法、‚人本‛和‚物本‛相统一的方法等。 

    (2)基本原则 

      贯彻在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中的基本原则包括如下几点:  

    第一,客观性原则。按照人类社会的本来面目来认识和理解人类历史,这是任何社会科学方法论的首要的前提。尽管我们永远不可能把握纯而又纯的社会客体,但是,客观性的要求却是绝对必须的。在社会历史领域,坚持客观性的原则,就要求我们始终坚持认识论的实践标准、历史观的生产力标准和价值观的人民利益标准(以人为本的标准)。 

      第二,主体性原则。这一原则要求我们,一要注重从主体的维度去观察社会客体;
    二要注重把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结合起来;
    三要注重坚持群众史观,反对英雄史观。 

    第三,整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实质上系统性原则。系统性原则要求我们从系统的观点来观察人与自然的关系,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系统性原则要求我们从系统的观点来看待人个与社会的关系,坚持集体主义的精神。系统性原则要求我们局部和整体的关系,树立全局性的观念。

    第四,具体性原则。具体地分析具体情况,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这是因为,真理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因此,一切要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离开了一定的时空条件,我们就无法作出正确的判断。   

    第五,发展性原则。这就要求我们用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观点去观察和分析问题,反对用静止和孤立的观点去观察和分析问题。在认识社会现象的时候,要善于从合理性中发现不合理性,从不合理性发现合理性。‚辩证法要本质上是批判的和革命的‛,批判性是发展性原则的必然要求。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矛盾方法论》 

    一、社会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分析方法

    对立统一规律之所以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这是因为: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
    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很显然,自觉地坚持以对立统一规律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是十分重要的。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的对立属性又称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又称同一性。矛盾的同一性是反映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 

    (一)社会矛盾的普遍性 

    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是对矛盾普遍性的简明表述。社会矛盾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经济领域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生产与消费、投入与产出、计划与生产等的矛盾;
    政治领域有不同阶级阶层之间、不同利益集团之间、民族之间、国家之间、以及民主与集中、自由与纪律之间等的矛盾;
    文化领域有不同意识形态之间、先进思想和落后思想之间、正确认识与错误认识之间等的矛盾;
    社会领域有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不同群体之间等的矛盾。 

    社会矛盾贯穿社会发展的全部过程。矛盾存在于社会形态的发展过程之中;
    每一社会形态在发展过程中自始至终都存在矛盾运动。社会过程和阶段不同,只是矛盾的类型、性质和具体情形的不同,并非矛盾有无的不同。不仅阶级社会存在矛盾,无阶级的原始社会、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也都存在矛盾。所谓无差别、无矛盾境界,只是人们的一种幻想。没有矛盾就木有世界,没有人类社会。 

    矛盾分析法告诉我们要绝对与相对相统一,要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对立;
    矛盾分析法同时要求我们反对割裂矛盾斗争性和同一性的形而上学观点。在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社会大事件中,我们要正确处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两对基本矛盾,完善社会主义体制,为矛盾的不断发展与变化提供良好的社会大环境。

    我国目前正处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刻,社会多元化,社会矛盾也随之不断多元化,推进新旧矛盾交替,加速社会发展变化。在这个关头上,我们更应该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利用辩证的眼光看待社会问题及现象,正确对待社会矛盾,一分为二,抓实质,握主流,把握发展大向,统筹兼顾,实现社会各项事业的协调发展。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体系中,矛盾分析法居于核心的地位,是根本的认识方法。矛盾分析法包含广泛而深刻的内容。分析矛盾特殊性的方法,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抓关键、看主流的方法,在对立中把握同一与在同一中把握对立的方法,批判与继承相统一的方法等,都是矛盾分析法的具体体现。

    矛盾推动事物的发展,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在事物的外部,而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内因。内因即内部矛盾是事物存在的基础,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本质,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它规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所以它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的原因。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对于我们研究社会科学和指导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而在矛盾群中又存在着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这些都是矛盾的特殊性。我们在研究社会科学时,必须如实地分析其矛盾的特殊性,才能认清其本质和发展规律,才能采取正确的研究方法和实验方法。 

    (二)社会的基本矛盾   

    社会矛盾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运用社会矛盾分析方法去研究社会科学使得我们从本质上认识社会科学发展社会科学并运用社会科学去发展社会。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这个基本矛盾的运动,决定着社会性质的变化和社会科学文化的进步,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首先,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进而决定其他社会关系的基本面貌,决定社会发展的进程。其次,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最后,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总是从生产力的发展开始的。生产力处于永恒的运动变化之中。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时,就要求变革旧的生产关系,建立新的生产关系。随着生产关系的改变,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必然或快或慢地发生变革。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经过矛盾的解决再到新的基本适合的循环往复、不断前进上升的过程。这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一般规律。时候研究必须紧紧抓住这个基本矛盾和基本规律,抓住了它就抓住了理解人类社会矛盾全局、解释历史之谜的总开关。

    (三)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充满矛盾

    社会主义社会同样充满矛盾,只是同旧社会相比,矛盾的性质和解决矛盾的方法不同罢了。自觉认识和解决社会矛盾,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表现,社会主义改革正是以超人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矛盾为前提的。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社会和谐是指各种社会矛盾的双方处于相互助益而不是相互折损的状态。它不是以排斥矛盾为前提,相反,恰恰是以承认矛盾为前提,以正确解决矛盾为基础。我们只能在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过程中建设和谐社会。

    二、社会矛盾的特殊性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

    矛盾普遍存在,但不同事物的矛盾又是具体的、特殊的。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
    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
    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只有如实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能认清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才能采取正确的方针和办法去解决矛盾。所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一)注重不同领域矛盾的特殊性 

    不同领域的特殊矛盾构成某一门科学的特殊研究对象,哲学研究思维与存在、主体与客体、认识与实践、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等的矛盾;
    经济学研究价值与使用价值、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投入与产出、生产与消费等的矛盾。如果不重视研究社会矛盾的特殊性,就无从确定事物的特殊本质,无从发现事物发展的特殊原因,无从区分科学研究的特殊领域,也就无法进行科学研究。 

    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不懂得它,就不能真正掌握唯物辩证法。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相统一的关系,既是客观事物固有的辩证法,也是科学的认识方法,人的认识的一般规律就是由认识个别上升到认识一般,再由一般到个别的辩证发展过程。 

    在研究社会科学时,掌握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才能总结其中的规律和例外发生的原因,把已有的规律与时代发展相结合,与时俱进,不断开拓新的研究。

    (二)注重研究不同过程和阶段矛盾的特殊性 

      人类社会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形态发展的过程。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发展中经历的几个大的过程,每一过程的根本矛盾都有其特殊性,它规定了该社会形态的本质。每一社会过程又经历若干不同发展阶段,在不同阶段上虽然根本矛盾没有变化,但被根本矛盾所规定或影响的许多大大小小的矛盾,有些激化了,有些暂时或局部地解决或缓和了,有些新矛盾又发生了,因此过程就显出阶段性。不重视过程和阶段的特殊性,同样不能正确地处理各种社会矛盾。

    (三)注重研究矛盾地位和作用的特殊性 

    在社会矛盾系统中,各种社会矛盾和每一矛盾的两个方面发展是不平衡的,其地位和作用也是不同的。矛盾还有主次之分,主要矛盾是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规定和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的矛盾。非主要矛盾是处于服从地位的矛盾,在不同程度上制约和影响主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在每一对矛盾中又有矛盾的主要方面的矛盾的次要方面。主要矛盾的方面居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矛盾的性质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非主要矛盾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起着次要作用,单页影响矛盾的主要方面和事物的的发展进程。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相互联系,在一定条件下又相互转化。我们必须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矛盾研究方法,既要防止一点论,也要防止不分主次的均衡论。 

    (四)注重研究矛盾性质和矛盾斗争形式的特殊性 

    社会生活复杂多样的矛盾,按其性质和斗争形式不同,区分为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对抗性矛盾,一般来说,是根本利益对立基础上的矛盾。这种矛盾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表现为激烈的冲突,通常只能采取对抗的斗争形式去解决;
    而非对抗性矛盾,一般来说,是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往往不表现为激烈的冲突,通常是通过非对抗的斗争形式去解决。在社会主义社会,存在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这两种矛盾性质不同,解决的方法也不同。敌我矛盾通过专政的方法去解决;
    而人民内部矛盾,则视具体情况,采取说服教育的方法、民主的方法、利益调节和统筹兼顾的方法等去解决。

    三、利益分析和阶层分析方法 

    (一)利益矛盾与利益分析方法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一覆盖社会各个领域的矛盾,在社会生活中无不表现为具体的利益矛盾。分析研究各种利益矛盾,探求解决各种利益矛盾的途径,成为马克思主义研究社会矛盾的基本方法。 

    马克思主义的利益分析方法要求人们科学分析各个社会主体思想行为背后的利益动因,分析各种社会现象之间的利益关联,分析不同社会群体的利益倾向、利益关切和利益诉求,分析不同社会利益集团(群体)的形成过程、经济地位、政治主张、力量对比以及变化趋势;
    科学研究建立和完善利益评判机制、利益表达机制、利益协调机制、利益补偿机制,有效解决各种利益矛盾和利益冲突。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利益分析方法仍然是认识和解决各种社会矛盾的基本方法。 

      利益分析方法的内容  

    1.要把握重大社会事件背后的阶级和社会集团的利益根源。利益问题既是重大社会事件的导火线,又是它的根本原因,因此,要把握重大社会事件的本质,除了了解事件形成和发展经过的事实外,更重要的是要把握它的利益根源,这样才能不被它的假像所迷惑,把握到其本质、动因和发展的趋势。各个阶级和社会集团的利益是它在社会关系中的地位决定的。

    2.一切重大社会事件都可以归结到一定的阶级和社会集团的利益,其利益是由其所处社会关系中的地位决定了的。任何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对当时各个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的利益并非是完全均等的,一般而言取得政治统治的阶级和社会集团获得的利益最大。各个阶级和社会集团在社会中的不同地位决定了它的基本态度。 

    3.分析利益格局是制定战略的依据。既然重大的社会事件的产生根源于一定阶级和社会集团的利益,而它的利益是由所处的社会关系中的地位决定的,那么分析社会关系即整个利益格局是制定整个战略的依据。 

    4.要根据社会事件对谁有利有害的性质和程度,决定我们的政策和策略。 社会主体倡导和策划,以及实施任何事情都出于一定的利益动因,因此必须根据社会事件对谁有利以及利害的性质和程度来决定我们的政策和策略。 

    利益分析方法的战略地位和实践价值 

    1.利益分析方法是认识社会的十分重要的方法之一。 

    第一,利益分析方法是认识社会基本矛盾形成和发展的一把钥匙。众所周知,生产力之所以决定生产关系,并推动其发展(表述为生产关系一定适合生产力发展规律),经济基础之所以决定上层建筑并推动它发展(表述为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及其发展规律),原因何在?就是社会成员的利益起决定作用的结果。因为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人们的利益就得不到实现和发展,最后必然损害到广大社会成员的利益,这是广大社会成员所不允许的。恩格斯说过:‚透过各种偶然性为自己开辟道路的必然性,归根到底仍然是经济的必然性。(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506页。)这无疑是正确的,因为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是广大社会成员的利益所在。 

    另一方面,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之所以对生产力、经济基础发生作用,也是通过利益而实现的。新的生产关系使人们日益实现自身的利益,就能唤起人们的生产热情,从而推动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相反,如果生产关系使人们日益陷入困境,就必然挫伤人们的积极性,使生产萎缩不前甚至受到破坏。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作用也是如此,要是它维护旧的生产关系,损害广大劳动人民利益,势必阻碍经济发展,若是它为新的经济关系的确立和实施服务,给广大群众进一步发展利益提供了广阔的前景,自然就促进经济的迅速发展。可见,社会基本矛盾确实是在利益的基础上发挥作用的,把利益方法作为钥匙,才能对社会基本矛盾相互作用及其运动获得深刻而又具体的理解。

    第二,利益分析方法是深刻理解一系列社会现象的工具。人类社会现象是复杂的,有民族纠纷、阶级斗争、社会革命等等,这些社会现象无疑与社会基本矛盾相联系,因此,用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相互关系去说明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理解的。然而,社会基本矛盾是在利益的基础之发生作用的,因此用利益去说明就更深刻、更彻底,更能抓住根本。例如各个阶级内部矛盾、冲突、相互残杀,民族社会中氏族集团之间的冲突和吞并,同一社会制度的不同国家之间的战争,仅仅从社会基本矛盾去分析是难以理解的。 

    第三,利益分析方法是理解各种社会主体本性及其运行趋势的重要法宝。社会主体是多层次的,有个人、家庭、宗族、村落、企业、地方群体、社会集团、民族、阶层、阶级、国家以及全人类等等。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都由人所组成,其行为都根源于利益,受利益的支配和制约,而它们的利益是由其所处的社会地位所决定,因此利益分析方法是理解它们的本性及其运行趋势的重要法宝。利益分析方法在判断个人、阶级上是有效的,在分析和判断国家上也是有效的。旧中国的国家政权是封建买办阶级的国家政权,作为帝国主义的附庸,决定了他们在政治上不可能彻底维护本国和本民族的利益,对内不可能不盘剥广大劳动人民。新中国是劳动人民掌握着国家政权的国家,它对外自然不屈服于资本主义大国的压力,维护本国的利益,对内维护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所以,在改革开放的条件下,政府反复强调改革的措施和方案必须反映绝大多数人的意愿,照顾到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并考虑到绝大多数人的承受能力,这都是自然的。因为掌握着国家政权的阶级和社会集团决定了国家的性质及其行为倾向。 

    2、利益分析方法与其它方法的关系是一般与特殊、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第一,利益分析方法与阶级分析方法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阶级分析方法是利益分析方法的具体运用。利益分析方法就是从利益的角度探求社会事件根源的方法,它把握了事物的利益根源之后反过来就可以预见它的发展趋势。这种方法在阶级社会中的运用,就是分析各个阶级在生产关系中的地位以及它们与现存制度的利益关系,从而预见他们对现制度的政治态度和思想观点,从而形成了阶级分析方法。阶级分析方法在阶级社会中很有效且非常重要。阶级分析方法之所以有效,就是它贯彻了利益分析方法,把握了各个阶级的利益所在,从而预见他们基本的政治立场和基本的倾向。阶级分析方法之所以重要,就是舍此很难解决阶级的政治战略问题。阶级分析方法适用于阶级社会,利益分析方法适用于人类社会的始终。而且在阶级社会中,在个别地方、个别事件如同一阶级内部的利益矛盾,阶级分析方法不一定适用,但利益分析方法却是普遍适用。 

    第二,利益分析方法与因果法具有同一性,两 者的关系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利益分析方法本质上就是从社会现象探求其原因的方法,它与因果法是一致的。 

    第三,利益分析方法为从社会存在看社会意识的方法提供进一步的支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这一原理转化为方法论就是从社会存在看社会意识,从社会存在的变化去理解社会意识的变化。换句话说,就是社会意识的变化要从社会存在的变化中去追溯根源。那么,利益分析方法与之是什么关系呢?利益分析方法为之提供了可以依托的基础和依据。众所周知,社会利益关系的变化必然引起上层建筑包括社会意识的变化。为什么会如此,因为前者决定后者,后者要为前者服务。社会存在之所以决定社会意识其根源在于利益对于思想的根源性和支配性。正因为如此,马克思说过:‚‘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103页。)可见,用利益分析方法去审视社会存在即人们的物质利益关系决定社会意识即人们的思想观念,这是自然的。 

    第四,利益分析方法为历史唯物主义方法提供了理解社会现象的指导线索。历史唯物主义方法不脱离历史事件,从而避免了脱离实际的唯心主义抽象。然而这种方法如果仅仅停留在现象的罗列上,就把握不到事件的本质。因此,历史主义方法需要利益分析方法作为其辅助的工具,帮助其揭示事件的内在利益根源,并把事件发生的各种现象串连起来加以理解,从而把握其脉络及其本质。所以,利益分析方法是把各种现象按其内在关系串连起来加以理解的基本线索和基本的工具。它与历史主义方法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3、利益分析方法在社会各个领域和各个学科中都有广泛的适用性      

    利益问题贯彻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因此利益分析方法当然适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并被各门具体的社会科学广泛运用。例如在刑事侦察中常常运用利益动因的分析方法来寻找作案的对象和分析案件的脉络,以及对案件的性质作出判断。在经济领域,制定行业政策、产业政策和进行资源配臵过程中,也需要运用利益分析的方法,因为利益是经济调控的重要杠杆。在政治领域,确立政党制度、国家制度,制定民族政策、干部政策等等都离不开利益分析方法。正确处理国家间的关系离不开利益分析方法。就是做思想工作也离不开利益分析方法。

    利益分析方法对普通老百姓而言,是需要的。因为人与人的关系,最本质的是利益关系。作为生活在社会上的人总是与他人以及整个社会发生关系,因此任何言行都对他人发生影响,如不正视利益问题,讲话和做事很容易伤害到他人的利益和感情,肯定是要碰壁的。当然作为一位企业家、商人更需要重视顾客的利益,因而更需要利益分析方法了。至于对于掌握着一定的社会权力,领导着一个国家一个部门,肩负着调控社会,组织人们进行经济建设的政治家们和领导干部更是不用说了。

    总之,利益分析方法在社会科学的方法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社会领域中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在改革愈深入,开放愈扩大,国际上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日趋势频繁,全球力量在不断地分化和组合的今天,利益分析方法的重大作用就更加日益明显了,因此更需要自觉地掌握它和运用它。

    (二)阶级矛盾与阶级分析方法 

    利益矛盾在阶级社会突出表现为阶级矛盾。利益矛盾是阶级矛盾的根源,根本利益对立的阶级之间的矛盾表现为阶级斗争。 

    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研究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要求科学分析阶级社会中各阶级的经济地位、社会地位及其变动趋势,分析各阶级由其阶级利益所决定的政治立场、政治主张及其思想趋势,分析各阶级的差别、矛盾、斗争以及阶级力量变化的趋势,分析各种社会思潮的阶级实质,解释阶级斗争的客观规律。 

    (三)社会矛盾与阶层分析方法 

    阶层有两层含义:其一,是指同一阶级内部按照不同的经济地位和相关标准划分成的社会群体。“在每一个阶级内部又有一些特殊的阶层”。(《共产党宣言》)其二是指按照某种特定标准如谋生方式、从业范围、社会地位等而区分的不同社会群体。 

    江泽民指出‚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这些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广大人员,通过诚实劳动和工作,通过合法经营,为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其他事业做出了贡献。他们与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和解放军指战员团结在一起他们也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这一论述为我国现阶段阶层矛盾的正确定位提供了理论依据。

    我国现阶段社会各阶层之间的矛盾分析 

    A、现阶段各阶层矛盾的性质属于人民内部矛盾 

    我国各阶层基本上属于劳动者阶级范畴的不同阶层,以一定的共同利益为基础,有着一致或相 近的政治和经济地位,他们都希望在政治上得到承认,倾听自己的呼声,得到相应的利益保障,他们构成了当代中国的人民大众。他们之间的冲突、摩擦和矛盾从根本上来讲是现代化过程中的矛盾,是人民内部的矛盾,是在人民利益根本一致基础上的矛盾。

    现阶段各阶层矛盾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相当一部分阶层的物质文化需求得不到完全满足造成,是各阶层在具体的、多样化利益上存在的不一致的体现。

    不同阶层的政治态度和利益认同差异明显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前提下,不同社会阶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和完善过程中受益不同,在社会地位、经济收入、价值取向、归属感、认同感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而具有相同利害关系的社会成员对利益问题更容易产生共鸣。在社会各阶层中,居于社会较高层次的阶层对改革和发展持积极的态度,认为存在收人差距是合理的.居于社会较低层次的阶层感到自身利益受到损害,对改革和发展目标的实现感到怀疑,甚至还有一部分人对某些相关政策感到不满,对未来缺少信心。他们对社会收人差距过大反映强烈,如对腐败问题的看法,较高阶层和高阶层的人员对腐败问题看得相对较轻,而中低层、低层和最低层人员对腐败问题反映较强烈,最低层人群尤其为甚。 

    B不同阶层之间关系复杂矛盾突出在一定的社会结构体系下,社会各阶层总会形成一定的利益格局  

    社会改革在对既定的社会结构体系进行调整和变动时,必然要触动原有的利益格局,从而造成社会阶层之间的利益冲突.据调查,城市居民对主要社会问题的关注程度排在前四项的是:失业下岗、腐败问题严重、收人差距拉大、社会贫困,这都与各阶层矛盾有关。各阶层之间的矛盾往往围绕物质利益问题交织在一起,相互渗透,如处理不当,很容易激化。如工农之间的矛盾(主要体现在城乡之间的差异上)、先富阶层和贫困阶层之间的矛盾、干部阶层和其他各阶层之间的矛盾(主要体现在管理与被管理之间的矛盾,而腐败现象又加剧了这一矛盾)、劳资矛盾、不同生产经营者之间的矛盾、生产经营者与雇佣劳动者之间的矛盾等。若这些矛盾长期积累,将会出现一些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给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冲击,增加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难度。  

    C正确处理好我国现阶段各阶层矛盾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臵,注重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增强社会的法律意识,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而各阶层的矛盾和摩擦,是社会结构层面不稳定不和谐的信号 。 

    我们应根据各阶层不同特点和要求,积极运用经济、行政、法律手段,,有针对性地做好团结引导工作,把一切积极因素充分调动和凝聚起来,实现各阶层利益的协调和整个社会系统的和谐。

    1、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兼顾各阶层的利益   

    各阶层各尽所能、各得其所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基本特征,是最根本的社会和谐,只有每个人利益得到合理实现,才能激发人的活力,才能形成和谐的社会关系。新时期,我国社会各阶层都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

    我们既要保护通过辛勤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阶层的利益,又要关心普通群众特别是农民、低收人人群、困难群众的利益。党和国家在制定方针政策时,应当面向全体人民,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阶层的利益.各级政府应当关心各阶层群众的切身利益,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和内部矛盾,使广大群众在社会生产和建设发展的基础上,共享社会发展成果,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和谐共处的局面。

    2、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公平公正的社会,是一个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的社会。由于社会群体对改革所付出的代价和所得到的补偿不对等,社会政策不完善,阶层贫富差距扩大。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统计,我国目前的基尼系数是0.45。占总人口20%的最贫困人口收人或消费份额只有4.7%,占总人口20%的富裕人口收人或消费份额却高50.0%。最富裕的20%人口与最贫困的20%人口之比为10:7。而贫富差距大多是由分配不公造成的。为此,我们要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保护合法收人、调节过高收人、取缔非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同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时刻把弱势阶层的冷暖挂在心上。  

    3、建立公正合理开放的阶层结构   

    社会结构合理与否,是影响乃至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也是衡量整个社会和谐的重要标志。尽管我国现代化社会阶层的基本构成成分已经具备,但阶层结构不合理呈正三角形分布,离理想的‚橄榄型‛社会还较远,还不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要求。 

    首先,我们要采取有效的措施稳步扩大中等收人阶层的比重,提高中下阶层和下层群体收人水平,逐步形成高收人者和低收人者占少数的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社会。因此要优先完善市场经济体系、增加就业机会、加快城镇化步伐、改革和完善现行教育体制、促进教育公正、提升全体国民素质,加速社会阶层结构形态向橄榄型转化。 

    其次,通过政策和制度建设,发挥后致性社会流动机制的作用,促进各阶层人员公平竞争和合理流动。

    第三,全面清理各项法律法规,消除对不同阶层差别待遇,如户籍、就业、人事等方面的制度性障碍,畅通社会流动渠道,加速社会的开放和流动。 

    4、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促进阶层关系融洽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阶层关系融洽、社会稳定有序的社会。改革使各阶层普遍得到了实惠,但各阶层的实际收人的增加有多有少,有先有后,个别人还会失去某些利益。这种现象的存在不仅增加了各阶层之间的矛盾,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各阶层对改革的态度。我们要把握各阶层成员的思想状况和心态变化特点,采取宣传、说服、激励等方式,疏导结合,统一思想、协调行动,引导各阶层正确认识现阶段存在的阶层差别,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关系,增强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并引导高收人者拿出一部分资金来为社会为他人服务,引导各阶层成员共同营造各得其岗、各享其成、人人平等、和而不同、互利互惠的和谐社会。

    5、建立和完善社会预警机制加强对阶层矛盾的监控  

    完善的社会预警机制和应急机制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指标。阶层矛盾摩擦等不稳定因素积累到一定程度,在外部条件的刺激下,会产生危害社会的后果。社会预警机制是正确处理阶层矛盾的积极措施,有利于防范于未然当矛盾处于萌芽状态,社会预警机制就能早得信息、果断处理,控制矛盾的发展。我们要努力建立和完善覆盖面广、反馈及时的社会预警系统,完善组织网络,建立信息汇报制度、社会稳定隐患排查制度、有奖举报制度、干部调研制度、群众接待日制度、基层联系点制度等,通过多种渠道倾听不同阶层的呼声,了解群众的愿望。同时,推进民主建设,保证各利益阶层都有表达自己要求的权利,并通过各种渠道实现自己的利益,以调动各个阶层的社会主义建设积极性,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阶层分析,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社会阶层的利益分析,是利益分析方法在社会分层研究中的具体运用。阶层分析与阶级分析是互补的关系。在有阶级存在的条件下,只有把阶级分析与阶层分析结合起来才能全面观察和正确认识社会阶层结构的变迁和现状,为认识各类社会现象、解决各种社会矛盾提供必要的基础。利益分析、阶级分析和阶层分析,都是研究社会矛盾的重要方法。

    【篇4】浅析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在中国画中的应用

    1评:

    第一章让我想到了孟子,大量排比,雄肆磅礴,酣畅淋漓。“琳、瑀之章表书记,今之隽也!”“深入深出假学问、浅入深出装学问、浅入浅出没学问、未入即出非学问,深入浅出才是真学问”式的秀句绝对不少。想必早就对学术圈的问题,尤其是“学院派”怨念已久。但就课程而言硬要套入并且全部涵括就有难度了,靶心太大也就无的放矢了。社会科学学科间差别也很大,不带感情色彩地说,作为理论建设的马工程可以做得更好。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2评:

    《高等学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材: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陈宇翔主编,湖南大学出版社)从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出发,着重探讨了社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论、逻辑思维方法和非逻辑思维方法,以及社会科学研究的具体方法;
    特别介绍了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环节、基本规范,以及社会科学成果的评价问题。通过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观察和分析社会历史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培养硕士研究生的理论思维能力,养成严谨的学术研究规范。《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这一课程既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又有很好的应用价值,适合高校文科硕士研究生深入学习。

    3评:

    这一课程不禁使我联想到马克思·韦伯(德国)的学术名著《社会科学方法论》,此书以严谨的逻辑结构探讨了以下内容:1.理想与价值判断之科学批判的意义;
    经验知识与价值判断的原则区分。2.文化科学认识兴趣的根本意义;
    文化科学中理论考察方式与历史考察方式的关系;
    理想典型概念形成的逻辑结构:经验社会认识的“客观性”的意义;
    文化价值理念和文化科学兴趣的易变性,以及历史因果考察中的客观可能性与恰当的因果关系;
    社会学与经济学的“价值阙如”的意义;
    “目的”与“手段”之批判;
    “伦理学”的界限;
    价值讨论和价值诠释;
    “发展趋势”与“适应”:“进步”的概念;
    理性的进步;
    规范性因素在经验学科中的地位;
    关于经济的科学学说的任务。

    在为期较短的教学实践中,学校站在理论的高度和实践的应用层面,精心为文科硕士研究生开设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研究方法论的学习,我们的任课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课件、板书设计合理,以纲扣本,言简意赅,有艺术性,条理性强,字迹工整美观,授课娴熟;
    我们的任课老师课堂教态明朗、快活、庄重,富有感染力,仪表端庄,举止从容,态度热情,课上堂下能虚心和同学共同交流研习问题。(扯屁的话还是要说得有点水平的,大家自己再琢磨琢磨、删减删减)

    有人说过,从孔德,到涂尔干、韦伯,再到后来的吉登斯,一代又一代社会学人不断完善和发展社会学的研究方法论,想想,这都是非常了不起的,关于整个社会科学方法论发展沿革的经典理论日渐充实,已经基本形成一个体系了。

    关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方面的学习,较少操作层面的方法学习,侧重于理论层面的揣摩、感悟,因而比较抽象,但是回答了一些方法论层面的深层问题。我们应该细细地揣摩理解,这样才能吸收其中的精华,培养硕士研究学习的理论思维能力,养成严谨的学术研究规范。

    4评:

    巴班斯基(苏联教育家,1927)说:“分析一节课,既要分析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方面,又要分析教学结果方面。”经济工作要讲效益,课堂教学也要讲效果。看课堂教学效果是评价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课堂效果评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学效率高,学生思维活跃,气氛热烈。二是学生受益面大,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进步。知识、能力、思想情操目标达成。三是有效利用45分钟,学生学得轻松愉快,积极性高,当堂问题当堂解决,学生负担合理。

    从教学效率上来看,社会科学学科的学习相对枯燥,在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学习中,能够安排学习的课时较短较少,在如此短的时间里,既要兼顾上课质量,又要按时完成课程安排,实属不易,在大量的案例学习和小组讨论中,我们深刻学习了社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论、逻辑思维方法和非逻辑思维方法,以及社会科学研究的具体方法,我们的老师特别介绍了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环节、基本规范,以及社会科学成果的评价问题,可谓是深入浅出、小中见大、受益匪浅,同时学生通过讨论和上台讲课的方式,能把理论学习应用到实践中,真正做到知行合一。从学生受益面来讲,这一课程的学习,对于培养硕士研究生的理论思维能力、养成严谨的学术规范、形成较高的学术修养具有关键的作用,可谓是功在今时、利在恒久。从学生学习的状况来说,在上这一课程的过程中,我们能够有机会提出问题,并与老师进行密切交流,乃我辈学子之幸!

    细想起来,依然后悔不已,这里有三个课堂遗留问题想向谭文华老师请教:其一,您如何看待哲人文化是最不道德的文化?其二,神是什么?其三,有两句谚语,一为中国谚语,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
    二为美国谚语,一个美国人做生意,两个美国人开银行,三个美国人开殖民地。您如何看待这种文化差异、观念差别?

    5评: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是社会科学家研究和认识社会的工具和手段,在我国,这是近年来适应社会科学发展的需要而受人注意的一个课题和学科。它以哲学、自然科学和一般科学为广阔的学科背景,以社会科学研究过程为结构主线,深人探讨和具体描述了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原则及其一般方法。

    本课程内容主要分做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社会科学研究与马克思主义。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探讨了社会科学方法论作为一门独立的方法论学科存在的根据、意义及其与相近学科的关系,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内容、结构及其总的方法论原则,同时,对西方社会科学方法流派作了较为全面的评述和批判;

    第二部分是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原则和研究程序。从实践、系统、发展、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统一、方法多元化原则五个方面全面阐述了方法论原则问题,并认为要特别注重理解与吸收西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行之有效的方法,在阐述研究程序中主要应用案例分析,简明扼要的分析确定选题的原则、选题的方法,并提出社会科学的解题模式(分析问题—探索答案—检验结论);

    第三部分是社会科学方法论。描述了社会科学研究巾的一般方法,并就“物理学中‘微子假说’的提出与证实“和“‘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与实践”这两大问题作了案例分析,鞭辟入里的分析了科学假说及其检验问题。本课程把探讨的重点放在第三部分,休现了授课老师对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特殊困难和问题的深刻理解。

    第四部分是社会科学的研究方式方法。这部分最大的两点并不在于授课老师认真解析了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些常识性问题,而在于授课老师结合了“大学生‘宅’之现象的调查与分析——以福建农林大学为例”这一案例以及“恩格斯写作《英国工人阶级状况》所做的社会调查”和“毛泽东对湖南农民运动的考察”这两大经典案例,实现了理学习论与实践应用的完美结合,可谓是令人豁然疏通、如得真经。

    私以为,要在脑中建构起一个较完整和合理的社会科学方法论体系实属不易,因此,在这一方面的学习尚须深入,若止于此、不求个通透明亮,乃学业生涯一大憾事!

    6评:

    此评以独立了的社会科学作为反思对象的社会科学方法论和把握社会科学的特殊性质作为阐述对象。

    社会科学是一个相对晚出的学科群,这种晚出既为它提供了便利又带来了灾难。说便利是指社会科学能运用其他科学中行之有效的方法,而所谓灾难则指在历史上它几乎完全被其他科学统治和支配。以独立了的社会科学作为反思对象的社会科学方法论,一方面必须正视已经历史地应用一于社会科学中的其他科学方法,而更重要的则是把握社会科学的特殊性质。

    该课程所着力把握的关于马克思与社会科学方法论之特殊性,主要体现在它对社会科学方法论与其他方法论学科的关系的理解以及第2讲所提出的社会科学的方法论原则上。本课程按普遍性程度和运用范围将思维方法和方法论划分为五个层次,分别考察它们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关系。第一层次是哲学思维方法,与之相应的是哲学方法论;
    第二个层次是一般科学思维方法,包括逻辑方法、数学方法、系统方法、信息方法、控制方法、模型方法和因果分析方法等。研究这些方法的各门科学,具有一般科学方法论的意义;
    第三层次是一类学科的思维方法,与之相应的方法论学科有自然科学方法论和社会科学方法论;
    第四层次是具体学科的思维方法(非逻辑方法)和方法论;
    第五层次是社会科学研究方式方法,侧重于实用主义。

    自然科学以其自身的巨大进步、巨大成就而赢得了人们对它的尊重。在整个19世纪,自然科学的巨大成就还激发了人们运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研究社会现象的热情。孔德把社会和自然作简单的类比在社会学中生搬硬套自然科学模式制定了一系列实证社会学概念论证了社会学的科学地位,他把社会学叫做“社会物理学”并参照力学的静态和动态概念把社会学分为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孔德的这一主张是合情。恩格斯认为,尽管社会历史现象与自然现象有区别,但是社会历史领域同自然现象一样有着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社会科学在本质上与自然科学一样,就是要发现这些客观规律。迪尔凯姆(又译涂尔干)《自杀论》的问世,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用事实证明了社会学或者说是整个社会科学是可能的。全部科学应该分为三类,即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学科)。在像文艺、美学、哲学以及语言学这样一些人文科学领域中,的确是难以发现现象在自然科学中所发现的那样一些精确的规律。但是在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以及法学等社会科学领域中,人们更容易使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发现类似于自然科学中那样具有普遍性、可重复性的客观规律。

    可见,在这一系列关系中最难处理的可能是自然科学方法与社会科学方法之间的关系。在此问题上,存在两种谱误倾向:一种是用自然科学方法取代和否定社会科学方法的科学主义,另一种则把两者对立起来,片面强调社会科学的主观性、个别性和历史性,否定社会科学的客观性。该书认为,无论是自然科学理论还是社会科学理论。第一,必须符合客观实际,具有客观性,第二,对人类具有价值,有利于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这是客观性与价值性的统一。因此,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可以而且应该借用和移植自然科学中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特别要注意引进分析化的实验技术、定量化的方法和手段,增强社会科学方法的操作性,促使社会科学日益精确化、科学化和现代化。

    7评:

    此评主要着重于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意义、研究路径和方法阐述意见。

    伴随社会科学的发展,目前,我国社会科学内部的方法论意识日益自觉,社会科学的科学性与实践性、本土化与国际化等,正成为经济学、社会学和政治学等社会科学激烈讨论的问题。以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真理观,特别是唯物史观为指导,研究社会科学的性质、功能和方法,是我国社会科学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学术要求和前提。

    现代社会科学还很年轻,在方法论上也还很不成熟,在各种方法的演练和角逐中其他科学或学科的影响仍然十分明显。在这种意义上,我们应该承认,社会科学需要开放。但是。社会科学的开放性正是社会科学在不断成长和发展的表现,而不能成为否定社会科学的合理性和社会科学的学术建制的理由。我认为,任何一种知识形式,其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都不是唯一的,都与人类悠久而丰富的思想传统有着多种多样的联系。真正规定一种学科和知识体系的合理性的,是其在人类社会活动中的功能,而学科或特定的知识形式本身从本质上说则只是一种思维向度,是对研究过程的设计和在观念上把握对象的一种方式、一种要求和努力。

    从社会科学的发展历史来看,它是适用现代社会本身的发展需要而产生的。社会科学的基本使命和要求,就是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社会科学的这种使命和功能反过来规定着社会科学的性质、方法及其发展态势。因此,社会科学方法论研究,必须立足于当代社会科学与当代社会互动的实际,探讨社会科学的社会功能和文化意义,并立足于当代知识的体系以及不同知识类型的关系探讨社会科学的基本性质及其方法论基础。

    【篇5】浅析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在中国画中的应用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所谓的方法论是指人们认识与处理问题的根本方法,涉及基本立场、假设及出发点,可划分为哲学方法论与具体学科的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涉及的是前者。马克思主义阐述了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描述了辩证唯物主义及历史唯物主义,并认为世界观是方法论的基础,方法论是对世界观的体现与运用。马克思主义主要包括了实践观、系统论、矛盾分析法等社会科学方法。以下是对这几种方法的认识与说明:
    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
    马克思认为物质是以运动和时间、空间的形式存在的。他认为物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与空间两个维度上发展变化,因此,他提出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看待问题的方法。对一个问题的认识与解决,需要以实践为基础,结合当时当地的具体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马克思在物质实质的基础上提出了实践观,并认为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他把实践分为三个阶段:确立实践目的与方案;
    实践主体根据实践目的及方案借助一定的手段作用于实践客体;
    完成、检验和评价实践结果并以此修正实践目的、方案,反馈调节实践活动本身。
    物质世界在时空中不断地运动、变化与发展,这就要求我们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客观实际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因此,认识和实践也要从变化发展了的客观实际出发。物质是按规律运动的,这就要求我们要认识规律,尊重规律,并在规律的基础上发挥实践的主观能动性。毛泽东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物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
    实践是社会生活的基础,决定其它一切活动;
    实践是全部社会关系的基础并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时间还是人类社会的存在方式,并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咱们党的第二届领导人邓小平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并以此指导我国的改革开放,重新恢复和发展了党的思想路线,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沿着又快又好的方向前进。之后的江主席、胡主席也都提出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原有理论的基础上,领导人民进行中华民主伟大复兴的实践,带领中华民族走出亚洲,冲向世界。

    社会系统研究方法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而联系又是普遍存在的。每个事物内部的各部分、各要素及发展的各阶段都是相互联系的,世界上所有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而需与其他事物发生联系。世界是一个由各个要素与过程相互联系而形成的统一整体,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这样整体性的世界就要求我们纪要分析事物的因果联系,又要树立整体观念和全局思想。整体性观点认为整体与部分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整体是由部分构成,但整体并不是部分的简单汇总,其具有其独特的新性质与新功能;
    同时,部分依赖整体,部分脱离整体就失去了其原有的功能与性质;
    整体与部分相互渗透、互相转化。
    整体性的观点要求我们在认识与处理问题时需着从大处着眼,从整体出发统揽纵观。整体是认识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前提与归宿,而在总揽全局的前提处理好部分的问题,是实现整体性最优的必由之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要把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结合起来,立足整体、统筹兼顾,才能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胜利。
    整体性观点告诉我们:①要从整体出发,把握总体,寻找总目标并有目标引导行动。整体处于统帅的决定地位,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在整体和部分的互相联系、相互制约中。综合考察对象,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隹方案,从而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②从小入手,处理好局部关系,发起会总体最大功能。部分组成整体,整体随着部分的变化而变化。局部的变化还可能会对全局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因此,我们我们不可忽视小处,因大失小
    社会矛盾分析方法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唯物辩证法中所讲的矛盾,是指不同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的诸要素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的对立双方互相排斥、互相否定的关系。凡社会、自然及思维领域中一切相互否定、相互排斥的趋向,如人民内部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生物界中的生存竞争,社会领域的阶级斗争,无机界的排斥,思想理论领域不同意见的争论等等,都是矛盾斗争的不同表现形式。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的对立双方互相依存贯通的关系。矛盾的同一性表现为:①每种矛盾的两个方面都是一起对立面为存在的前提条件,对立双方处在同一整体之中;
    ②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能够朝其对立面发展变化,从而促进事物发展。
    众所周知,矛盾对立面的相互影响、推动、渗透与转化是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源泉与动力。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是新事物产生与旧事物灭亡的内在原因与依据,矛盾双方即统一又斗争,力量此消彼长,不断变化。一旦矛盾双发力量

    发生变化,则双发的地位就可能发生转变,导致新事物代替旧事物,从而促进事物发展变化。矛盾的同一与对立关系促进了事物的这种转变与发展:同一性促进事物向其对立面转变;
    而对立性则促进矛盾双方力量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从而促进事物发展。
    矛盾分析法告诉我们要绝对与相对相统一,要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对立;
    矛盾分析法同时要求我们反对割裂矛盾斗争性和同一性的形而上学观点。在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社会大事件中,我们要正确处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两对基本矛盾,完善社会主义体制,为矛盾的不断发展与变化提供良好的社会大环境。我国目前正处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刻,社会多元化,社会矛盾也随之不断多元化,推进新旧矛盾交替,加速社会发展变化。在这个关头上,我们更应该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利用辩证的眼光看待社会问题及现象,正确对待社会矛盾,一分为二,抓实质,握主流,把握发展大向,统筹兼顾,实现社会各项事业的协调发展。

    推荐访问:方法论 浅析 国画 浅析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在中国画中应用 浅析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在中国画中的应用 20世纪 中国画在实践中进行多方面的革新和探索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