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领导讲话
  • 发言稿
  • 演讲稿
  • 述职报告
  • 入党申请
  • 党建材料
  • 党课下载
  • 脱贫攻坚
  • 对照材料
  • 主题教育
  • 事迹材料
  • 谈话记录
  • 扫黑除恶
  • 实施方案
  • 自查整改
  • 调查报告
  • 公文范文
  • 思想汇报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档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内部审计推动国企高质量发展的研究与探讨

    时间:2022-09-27 20:35:06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余用云

    [摘要]本文在阐明内部审计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三重价值动因的基础上,分析了国企内部审计高质量发展的制约因素,指出实现国企内部审计的高质量发展路径,助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内部审计   高质量发展   价值动因   制约因素   国企改革

    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我国经济稳定发展的“压舱石”,推动国有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重要使命和任务。从外部看,国有企业面对的竞争环境日益复杂,经济和市场风险加剧;从内部看,国企改革已步入深水区,管理和经营风险不断上升。为适应国资监管的新要求,保障国有企业健康高效运行,作为国有企业大监督格局的重要防线,内部审计需要改革创新,通过实现高质量审计来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本文基于内部审计价值动因、制约因素与发展路径的分析,对内部审计推动国企高质量发展进行研究与探讨。

    一、内部审计推动国企高质量发展的价值动因

    (一)风险防控和风险管理价值

    内部审计推动国企高质量发展,第一重价值动因是风险防控和风险管理价值。风险导向审计从审计计划到审计结果跟踪治理的全过程都聚焦风险,发挥风险预警作用,揭示处置风险,防止风险蔓延,减少造成的损失。在企业风险管理层面,内部审计不是风险的设计者和实施者,而是通过检查、评价、报告企业风险管理过程的适当性和有效性,提出改进建设性意见。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与组织的其他部门和外部审计相比,它能全面分析、评估、防范和化解组织面临的风险。

    为更好地应对组织内外部环境的挑战,增强风险防控和风险管理价值,推动国企高质量发展,内部审计要更多地着眼未来,参与面向未来的规划与决策工作,预测并关注未来内外部环境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提高风险应对能力;加大前瞻性分析和风险研判力度,及时捕捉新情况、新动向,及时发现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助力组织化解风险,挽回损失。

    (二)信息反馈和决策咨询价值

    内部审计推动国企高质量发展,第二重价值动因在于信息反馈和决策咨询价值。与组织的其他部门和外部审计相比,内部审计有着独特的信息获取能力,其优势在于跨部门、跨区域开展经济监督和评价,对组织治理过程设计和运行的有效性进行评估,形成完整的信息链条。内部审计一方面能够确认企业经营和财务信息的真实性与可靠性,另一方面可以改善信息不对称的状况,控制可能由道德风险与非理性决策造成的风险及收益(成本)的不确定性。对组织各个部分第一手信息的掌握是内部审计得以发挥决策咨询作用的价值基础,审计咨询是内部审计助推企业价值增值的重要手段。

    为更好地应对组织内外部环境的挑战,增强信息反馈和决策咨询价值,推动国企高质量发展,内部审计要围绕组织战略,以内部控制为切入点,及时向管理层反馈审计线索、问题信息和解决路径。

    (三)财务增值和管理改善价值

    内部审计推动国企高质量发展,第三重价值动因是财务增值和管理改善价值。内部审计的财务增值作用在于,可通过常规审计、专项审计等及时发现并阻止企业违规行为、挽回经营损失,促进增收节支以实现价值。内部审计在监督评价各种业务运行的基础上,为各级管理层提供专业、前瞻与有助于决策的咨询建议,帮助管理层发现并改善经营管理,提升组织的竞争优势。

    为更好地应对组织内外部环境的挑战,增强财务增值和管理改善价值,推动国企高质量发展,内部审计要积极实施研究型审计,在审计实践中推动参与式审计,更好地实现业审融合,将审计工作与公司的生产经营紧密结合,在了解企业业务和经营状况的基础上,与被审计单位建立起更加协调的沟通关系,共同分析经营问题及经营风险,通过持续分析与深度挖掘,提升企业管理效益和抗风险能力,为企业提供合理化建议,提升审计效率及质量。

    二、制约国企内部审计高质量发展问题分析

    在分析了内部审计推动国企高质量发展的三重价值动因后,要使这三重价值动因在国企内部审计实践中充分发挥作用,就需要破除影响其价值变现的制约因素,本文对影响国企内部审计高质量发展的六大制约因素进行了研究分析。

    (一)审计规划与组织改革发展战略不匹配

    近年来,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已从查错防弊转向风险导向审计,由于国有企业资产监管的需要,为防止代理人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内部审计的工作重点已转变为经济责任审计与绩效审计、跟踪审计、数据审计等多类型审计并存的局面。然而受组织重视程度、对审计战略定位及规划资源等因素影响,相当部分组织的内部审计仍局限于业务层面的事后合规性审计,审计监督较少能触及企业改制等战略管控层面问题,导致内部审计未能有效及时融入企业的战略规划制订和顶层设计过程中,无法从宏观层面上整体防控企业风险,为企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内部审计的定位、审计规划与国有企业改革战略未能有效匹配,造成审计资源无法得到充分保障和优化配置,未能为国企改革发展及时提供高质量的审计监督服务,审计价值创造功能发挥受限。

    (二)体制机制原因影响审计独立性

    相当一段时间,受国有企业体制机制等原因影响,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受到制约。随着国企改革的不断深入,审计的独立性有所改观,但许多企业的内部审计人、财、物仍不独立,形式上是由董事长分管,但是协管领导多数是纪委书记(纪检组长),甚至是总会计师,内部审计部门从属于企业高管层,审计工作受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意志看法影响,大大削弱了其独立性。

    此外,多數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部门的预算编制、人员考核晋升等资源配置都依赖于同级财务、人事等管理部门,同级监督效果不理想;上级审计部门对下属单位的审计部门只有业务指导关系,无资源调配和人事任免权,影响着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一方面,导致内部审计人员在审计时无法放开手脚,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审计问题不敢查深查透;另一方面,由于权威性不足,内部审计人员常常需要跟被审计单位“讨价还价”,有碍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落实和审计成果的有效运用。817B497E-91E3-4F7C-A86D-AA3B402610A0

    (三)跨部门沟通协作不足造成监督合力弱

    在国有企业大监督格局中,内审、纪检、巡视、法律等部门各自发挥监督职能,在权限资源、监督手段、专业能力上各有所长。在经济责任审计中,审计部门发现的违规违纪线索,通常要移交给纪检监察部门;纪检监察部门通过信访、举报等手段获取线索,拥有更大的调查权;内部审计人员有专业的审计技术方法,但有时也受限于权限和权威性不足的制约,面对“硬骨头”的时候,缺少威慑处理权限;内部审计熟悉财务会计法规和组织的内部规章制度,但在法律法规的实践应用案例层面不如法律事务部专业。部分国有企业的监督主体存在“本位主义”思想,各自为政,未能形成合力,导致监督资源低效配置和重复浪费,监督资源单兵作战,缺乏沟通合作协作机制,造成信息壁垒,严重影响了监督效能的发挥。

    (四)资源受限制约了审计高质量发展

    随着国企改革的不断深入,亟需企业内部审计对经营改革风险进行更好的防控和全覆盖,更深入地进行业审融合,从战略设计制定到实施落地进行全方位审计监督,提供信息反馈和咨询建议,优化制度流程,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创造价值,审计风险、审计范围和深度都在扩展。但与之形成对比的是,由于管理层重视程度不够及体制机制等多方面原因,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长期受困于环境、人力等资源限制,难以实现对风险的有效覆盖,未能全面发挥监督评价和咨询服务职能。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责授权不清晰、监管权限不足、人力资源与风险审计工作需求不匹配、考核激励不足等情况普遍存在,制约了审计高质量发展。

    (五)数字化审计发展缓慢阻碍审计价值发挥

    伴随企业和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推动智能化审计发展已成为业界的共识,然而受限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影响,企业数字化审计发展比较缓慢,阻碍审计职能的有效发挥:一是内部数据源参差不齐,数据标准化程度较低,影响数据采集质量、完整性及数据分析处理有效性,数字化审计先天基础薄弱。二是审计信息化建设资金、人力等投入有限。三是大数据审计人才缺乏,现有薪酬水平难以吸引稀缺的大数据人才投入审计信息化工作。四是外部数据获取存在困难,信息壁垒导致数据挖掘和大数据分析及数据建模等要件缺失。五是智能化审计技术发展程度不高,审计建模水平无法大规模有效应用于审计实务。

    (六)审计整改和审计结果运用程度不高

    审计整改和审计结果运用是实现审计价值的重要手段,但实践中从审计项目来看,一方面,审计整改不到位、屡查屡犯等问题时有发生;另一方面,审计结果被束之高阁,没有系统梳理、深度剖析和运用。审计整改不到位主要有几点原因:一是内部审计部门权限不足、考核奖惩机制不健全导致被审计单位重视程度不够,整改能动性不强。二是整改责任不清晰,机制不健全,导致整改工作不到位,效率不高。三是审计建议的科学性、可操作性不强导致被审计单位难以落实。四是审计项目结束后,审计人员对整改工作不够重视,未及时进行后续审计。审计结果运用程度不高的主要因素有:一是高质量的审计报告不多,审计问题大都表现在个性化、微观操作层面,集中偏重财务会计核算方面,而系统性、宏观战略层面、体制机制管理类的成果较少。二是对审计发现问题的分析研究不足,缺少对审计问题的归纳梳理和深度剖析,对规律性和普遍性审计问题没有进行成果转化。三是审计成果不受重视,运用范围受限。审计成果没有真正“走出”审计部门,为管理决策提供咨询参考,为被审计单位贡献经营管理价值。

    三、实现国企内部审计高质量发展路径分析

    (一)提高审计战略定位,聚焦高质量发展

    内部审计要推动国企高质量转型发展,充分发挥审计监督的保驾护航作用,需要提高审计战略定位。审计要站在组织战略发展的高度,关注经营环境、业务活动、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站在企业价值链、产业价值链的角度,综合分析评估各类风险,为企业高层出谋划策。从全局和战略角度参与公司治理,通过梳理采购物流、生产经营、人力资源、财务管理等企业价值链的各个环节,通过优化企业全价值链管理,提升企业的整体价值创造能力。

    内部审计要更多地参与到董事会和管理层的经营活动中,协助制定组织发展战略,以应对相关经营风险和业务挑战。关注企业战略全生命周期,一是在战略制定阶段,内部审计要充当公司管理层的“参谋助手”,为战略制定提供咨询服务,降低经营风险。二是在战略实施阶段,要评估战略的合理性和实施的有效性,监督企业管理者的受托责任,提供战略性和系统性的审计建议。

    (二)优化审计体制机制,增强审计独立性

    注重组织顶层设计,优化体制机制和工作运行机制,理顺审计权责边界。一是优化国有企业的审计领导体制,审计部对企业董事会下设的审计委员会负责,接受董事会的垂直指导和管理,审计工作由企业一把手主管,定期向董事会汇报工作情况。二是改革国有企业的审计组织架构,从集团层面进行顶层设计,推行集中派驻模式,将集团所属单位的内部审计统一集中管理,审计人员的薪酬发放、人事安排等均由集团总部负责,按照属地化原则向子企业派驻审计人员,保障派驻企业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动态掌握和平衡审计资源,便于对审计人员所了解情况的动态监管。

    (三)加强沟通协作,整合监督力量

    加强审计、纪检、巡视、法律等大监督平台的沟通协作,构建风控信息共享平台或监督协调中心,充分发挥平台的信息共享和风险管理职能,调动监督协调中心的统筹安排和资源整合能力。推动审计监督与纪检监察、巡视巡察等协同贯通,加强大监督工作的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促进资源、信息、人员的充分交流合作及监督内容、监督手段的有效融合,打造銜接顺畅、保障有力、配合高效的大监督格局。各监督部门各展所长,形成监督合力,让内部审计在治理中的价值得以充分发挥。

    (四)优化审计人力资源建设,构建人才交流平台

    通过优化审计体制机制和整合监督力量,可以缓解审计人才等资源不足,但要想实现审计长久高质量发展,核心动力来自不断丰富壮大的审计人力资源,人才是审计工作的第一生产力。要从审计人员招聘、绩效评估、岗位培训、人才交流机制四个维度来部署优化审计资源。817B497E-91E3-4F7C-A86D-AA3B402610A0

    一是人员招聘方面,建立有竞争力的薪酬和职业晋升机制,除了财务审计专业背景外,还要招聘具有信息、工程、金融等复合背景的人才,同时警惕不要将内部审计部门变成业务部门的养老机构。二是绩效评估方面,采用更加综合性的指标,要注意将管理改善和提升等具有潜在和长远价值的指标纳入评估范围,分配合理的权重。三是岗位培训方面,要对内审人员进行职业继续教育,每年应留出足够学时供内审人员更新专业知识,包括但不限于审计技术、沟通技巧、业务知识、管理知识、行业知识等内容。四是构建复合型审计人才交流平台。审计项目几乎涵盖公司的所有业务,通过借调精通业务的骨干、专家完成审计项目,轮岗至审计岗位加以历练可全面了解企业经营、财务、风险和管理事项,迅速把握企业全局,快速胜任管理岗位。在审计部门建立复合型人才交流中心,将优秀审计人员交流至业务部门担任管理人员,同时将优秀的管理人员交换至审计部门历练,通过人才轮岗进行“业审融合”,提高审计执业能力和素质。

    (五)打造数字化审计团队,推动智能审计发展

    人工智能是審计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机遇,内部审计推动国企高质量改革发展,需要坚持科技强审,推动智能审计发展。首先,要加强大数据人才引进和培养,打造数字化审计团队。用有竞争力的薪酬来吸引大数据审计人才,同时聘请专家开展大数据智能化培训,促进大数据审计理论学习、审计模型建设和审计应用实践。其次,要加大智能化审计技术研发和投入,坚持服务器等硬件设备的更新,不断引进新的人工智能审计算法与模式,推动智能化审计模式的更新迭代。再次,要重视内部数据源的标准化处理,对非标数据进行清洗,形成审计数据仓库,进行深度挖掘和多维度分析,有效识别异常和风险,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最后,要积极推动区块链技术发展,利用区块链的可追溯、不易篡改和高度透明特性,实现对审计信息的高效、精准、全面获取,同时通过行业数据的对标分析,为管理层提供有价值的咨询建议。

    (六)强化审计整改跟踪,扩大审计结果运用

    内部审计促进国企高质量发展,必须要挖掘审计整改价值,扩大审计结果运用。一是要提高整改重视度,建立审计报告一把手签批制,加强一把手直接指导,树立整改工作的权威性。二是要完善审计整改流程,使分工清晰、责任明确、落实到人。用严格的工作机制促进整改落实,定期召开例会,指导整改工作;定期通报,形成压力;定期复查,杜绝屡审屡犯。三是将审计结果及整改效果与干部任免考核挂钩,对整改好的进行表扬激励,对整改拖延和不到位的进行通报批评和惩戒。四是要提高审计报告质量和审计建议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对制度流程和执行层面的不同问题进行分类整治。五是要对审计发现问题进行系统梳理,深入剖析,找出管理薄弱环节和制度流程漏洞并提出建设性意见,进行源头整改并加以推广,对普遍性问题进行专项集中整治,改善公司治理水平,实现精细化管理和价值增值。六是要加强审计成果运用,完善审计数据库,进行公司内外部横纵向的数据分析,对风险进行预警及分类管理,提高审计效率和效果。

    四、结论

    为更好发挥内部审计对推动国企高质量发展在风险防控和风险管理、信息反馈和决策咨询、财务增值和管理改善方面的三大价值,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应在战略定位、体制机制、沟通协作、人力资源、数字智能化、审计整改与审计结果运用方面,针对存在的问题短板,进行改革创新,推动内部审计向高质量发展目标迈进。

    主要参考文献

    [1]陈焕昌.加强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几点思考[J].中国内部审计, 2016(3):4-5

    [2]丁美玲,蒋玉华.内部审计助力国企高质量发展的路径[J].中国内部审计, 2020(8):59-61

    [3]尤雪英.风险导向内部审计:逻辑框架与实现机制:基于价值增值视角的分析[J].新会计, 2015(3):39-44817B497E-91E3-4F7C-A86D-AA3B402610A0

    猜你喜欢 国企改革制约因素高质量发展 中国经济改革“高质量发展”是关键词新民周刊(2018年11期)2018-04-02开启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人民论坛(2018年5期)2018-03-12我国经济怎样实现“高质量发展”祖国(2018年1期)2018-02-02论城市社区体育的制约因素及对策体育时空(2016年9期)2016-11-10武汉市部分高职高专院校足球课的开展现状及制约因素知音励志·社科版(2016年8期)2016-11-05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公司治理研究商业会计(2016年15期)2016-10-21建立财务治理机制 推进地方中小型国企股份制改革中国市场(2016年33期)2016-10-18关于惠城区发展农业的调研报告商(2016年27期)2016-10-17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发展制约因素的探讨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国企改革与市场经济体制下微观主体建立企业导报(2016年10期)2016-06-04

    推荐访问:高质量 国企 内部审计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