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领导讲话
  • 发言稿
  • 演讲稿
  • 述职报告
  • 入党申请
  • 党建材料
  • 党课下载
  • 脱贫攻坚
  • 对照材料
  • 主题教育
  • 事迹材料
  • 谈话记录
  • 扫黑除恶
  • 实施方案
  • 自查整改
  • 调查报告
  • 公文范文
  • 思想汇报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档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本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自评报告

    时间:2020-08-12 13:23:36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本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专业

     自

     评

     报

     告

      学

     校:

      专

     业:

      学科门类 :

     专业负责人签字:

      学校负责人签字:

      学校盖章:

      二〇一八年

      月

     目

     录

     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评估自评结果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各观测点自评结果一览表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二)自评等级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二、自评结果与依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专业办学目标与建设规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专业定位*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1.2 专业建设规划*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2 、专业 教学计划与课程建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专业教学计划与课程体系*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2.2 课程教学大纲与教学内容*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2.3 教材建设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2.4 教学方法与手段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2.5 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3 、师资队伍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高水平教师*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3.2 教师数量与结构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3.3 队伍建设与综合素质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3.4 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4 、教学条件与实践教学环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 实验装备及其利用*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4.2 实践教学*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4.3 图书资料及其利用*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4.4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5 、教学管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 质量监控*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5.2 教学文件和教学档案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5.3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6 、教学研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1 教学研究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6.2 教学改革成果*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6.3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7 、科研水平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1 学科建设*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7.2 科研项目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7.3 科研成果*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7.4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8 、教学质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8.1 人才培养质量*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8.2 学生创新能力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8.3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9 、社会声誉 ...................................................................................................... 错误!未定义书签。

     9.1 生源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9.2 毕业生就业*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9.3 社会评价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9.4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三、专业特色与优势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评估自评结果

     (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各观测点自评结果一览表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自评等级

     1.专业办学目标与建设规划 1.1 专业定位*

     1.2 专业建设规划*

     2.专业与课程建设 2.1 专业教学计划与课程体系*

     2.2 课程教学大纲与教学内容*

     2.3 教材建设*

     2.4 教学方法与手段

     3.师资队伍 3.1 高水平教师*

     3.2 教师数量与结果

     3.3 队伍建设与综合素质

     4.教学条件与实践教学环节 4.1 实验装备及其利用*

     4.2 实践教学

     4.3 图书资料及其利用*

     5.教学管理 5.1 质量监控*

     5.2 教学文件和档案管理

     6.教学研究 6.1 教学研究

     6.2 教学改革成果*

     7.科研水平 7.1 学科建设

     7.2 科研项目

     7.3 科研成果*

     8.教学质量 8.1 人才培养质量*

     8.2 学生创新能力

     9.社会声誉 9.1 生源

     9.2 毕业生就业*

     9.3 社会评价

     专业特色与优势

     (二)自评等级 级

     本专业 24 项二级指标中,优秀(A)为

     12 项、良好(B)1

     项、合格(C)

     5 项、不合格(D)6 项;其中 13 项重要二级指标中,优秀(A)为 6

     项、良好(B)

     1 项、合格(C)3

     项、不合格(D)3 项。

     自评等级为:良好

     二、自评结果与依据

     1 1、 、 专业办学目标与建设规划

     随着国家互联网+、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战略部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肩负培养行业发展所需的复合型高技能人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作为计算机系一级学科专业,承担着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体系的培养;但也需要从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岗位能力需求着眼,训练和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更需要顺应计算机行业的发展,为毕业生的未来发展做好铺垫。因此,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拟在原有“嵌入式与物联网”方向之外,在 2015 级学生中首次增设“大数据技术与应用”方向,以培养顺应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发展的复合型高技术人才。

     1 11 .1 专业定位* *

     根据我校“应用型”的办学定位,坚持我校长期以来所确立的“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目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作为计算机系的首个一级学科专业,承担着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体系的培养;但也需要从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岗位能力需求着眼,训练和提升学生的实践技;更需要顺应计算机行业的发展,为毕业生的未来发展做好铺垫。因此,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拟在原有“嵌入式与物联网”方向之外增设“大数据技术与应用”方向,以培养顺应智能化和网络化发展的毕业生。

     本专业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学科的基本理论及技术原理,熟悉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应用知识及 IT 行业规范与标准;对信息技术的效用和发展趋势有深入理解和评估能力,有良好的组织管理和交流沟通能力,能适应不同机构对信息技术的需求变化,并能有效实施。培养方向嵌入式与物联网方向和大数据技术与应用方向。考虑到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多样性,在本专业方向选择基础上,为拓展学生专业方向选择渠道,学生所学课程成绩符合计算机系其它专业所设方向的准入标准,学生可跨专业选择方向。

     (1)嵌入式与物联网方向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科学素养,系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具备较强计算机系统认知、分析、设计、编程和应用能力;具备较强的实践技能、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同时掌握计算机软件的设计、实现过程和方法,使计算机技术和计算机软件有机结合,扩充知识体系,专业综合能力较强的 IT 专门人才。毕业生毕业后主要从事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分析、设计与开发工作;从事计算机软件设计与开发工作;从事计算机嵌入式、物联网方向设计与开发工作;从事计算机应用系统集成工作。

     (2)大数据技术与应用方向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科学素养,系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具备较强计算机系统认知、分析、设计、编程和应用能力;具备较强的实践技能、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同时掌握计算机软件的设计、实现过程和方法,使计算机技术和计算机软件有机结合,扩充知识体系,专业综合能力较强的 IT 专门人才。毕业生毕业后主要从事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分析、设计与开发工作;从事计算机软件设计与开发工作;从事计算机大数据、云计算方向设计与开发工作;从事计算机应用系统集成工作。

     1 12 .2 专业建设规划* *

     (一)

     建设规范及实施方案

     根据我校计科专业的专业定位和专业特色,结合目前计科专业对于人才的需求,制定了完善的专业发展规划和分期建设目标。

     通过实施专业改造的建设,将现代工程教育构思、设计、实施和运行能力综合培养的思想与计科专业的实际相结合,以专业为导向,能力培养为核心来确定教学时数、构建培养方案。合理分配理论教学时数与实践教学时数的比例,力争做到理论知识够用,专业技能够强。突出实践、实训环节,强化对学生技术思维能力、知识转化能力、专业行为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体系,以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为主要内容,经过 5 年时间的努力,将本专业办成适应计科专业的发展,人才培养质量符合本专业人才培养既定目标,2016 级专业学生就业率达到 99%以上,形成了具有我校特色的计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全省同类高校具有一定竞争力的本科专业。

     (二)专业改革思路与措施

     改革思路清晰、措施得当,充分体现了专业办学水平;充分体现了内涵改造与外延拓展的统一,社会参与专业建设,成效显著。坚持开放办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校企、校地、校校、国际合作的协同育人机制。教学科研协同育人机制健全,科研成果能有效支撑人才培养。

     本专业学制一般四年,最长不超过六年,休学创业的学生可放宽至 8 年,分为嵌入式与物联网、大数据技术与应用等专业方向,采用 2+0.5+1+0.5 的学年培养模式,积极探索以分层教学为代表的个性化培养机制。前两年为专业基础课程学习,然后进行为期半年分方向集中式专业方向课程学习,为实习和结业做准备,在大三下到大四上学期进行为期一年企业集中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第八学期安排专业提升的“顶点”综合设计或创新课程、职业生涯规划和毕业论文答辩,让学生经历理论和实践两种学习模式,实现理论和实践教学螺旋循环提高。专业教学执行三学期制,秋季学期和春季学期主要安排课程学习,夏季学期主要安排专业应用课程,以企业项目制工作模式进行教学,探索面向企业的岗前集中培养模式,增强学生实践技能。夏季学期课程一般由企业双师团队为主进行授课,以便让学生及早感受到企业工作模式和节奏。岗前集中培养模式,主要采取“企业情境、项目主导”的模式进行培养,对企业所需的应用开发知识进行部分强化。全面推行实习准入机制。所有专业方向学习的学生,在未完成指定专业基础课程学分以及集中培养专业课程、工程项目学分的前提下,不得进入专业实习期。实习准入要求由以下两部分构成: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全部合格;集中培养模式下的项目实践课程全部合格。

     1 13 .3 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2 2、 、 专业教学计划与课程建设

     2 21 .1 专业教学计划与课程体系* *

     为使 C2016 培养方案落到实处,必须按新的培养方案,全面修(制)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教学大纲,使教学做到有章可循,以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以往课程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 C2016 最新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课程改革、建设工作。现已完成全部课程教学大纲的修订、编排工作。制定了体现深化实践、创新创业和社会责任教育三位一体教学改革的人才培养方案;执行计划严格、规范。课程体系

     整体优化,结构合理,很好体现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要求,能根据社会需要做弹性调整;课程品位高,授课质量好,能体现文理渗透 。根据专业培养方案设定合适比例的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方向课及专业任选课。

     2 22 .2 课程教学大纲与教学内容* *

     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齐全,课程教学大纲合理,重视教学内容的改革与更新,改革力度大,成效显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主要课程:高等数学 I,线性代数,大学物理,大学英语,离散数学,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面向对象课程设计,计算思维导论(C 语言),数据结构与算法,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设计,计算机网络基础,操作系统原理,数据库系统,编译原理,数字逻辑,计算机组成原理,软件工程。各方向主要课程分别如下:嵌入式与物联网方向:嵌入式应用开发技术基础,嵌入式系统设计模式,嵌入式技术与物联网系统设计与实践 大数据技术与应用方向:大数据开发核心技术基础、大数据开发应用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汇编语言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操作系统原理,编译原理,数据库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

     课程建设力度大,有省级精品课程《计算机思维导论》、《C 语言》,共计两门。已经建设完成的专业核心课程有《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数据库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编译原理》,共计五门。计划待建设的专业核心有《操作系统原理》、《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开设双语课程 1 门:《数据分析与可视化》。

     2 2 .3 教材建设

     选用了符合教学大纲要求、水平较高的教材及教学参考书,使用近三年出版新教材的比例≥90%。专业主干课程在教材使用方面,坚持“精品教材为主,自编教材为辅”的原则,目前使用的规划教材、优秀教材、获奖教材比例达 90%以上。教材选用整体水平高,使用效果好;主干课程选用同行公认的优秀教材,并注意选用近三年出版的新教材,有自编教学参考资料。近五年内专业教师主编或参编的教材、教学参考书或教学辅助教材 5 本。

     2 2 .4 教学方法与手段

     所有教师都采用多媒体授课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研制能力强、应用状况好,使用多媒体授课的专业必修课课时比例≥95%。自行研制的多媒体课件 20 余个。积极改革教学方法,成效显著,学生评价高。深化教学研究,更新教学观念,对准岗位要求,重组课程内容、优化课程结构,构建理论课程新体系。广泛调研国内外软件类企业,针对企业和行业的要求,以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为依据,以应用为主旨,以必需、够用为度,以创新课程内容为目标,重组课程内容。淘汰低水平重复、陈旧性内容;及时吸纳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淡化学科性,突出应用性、实践性、针对性、先进性。在重组课程内容基础上,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以突出专业特点为目标,对课程进行科学地整合,优化课程结构。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注重因材施教。在教学中重视讨论和交流,重视合作学习,重视探究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注重个性化培养,重视采用现代教学技术,完善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励学生自主学习,产生一批具有鲜明专业特色的教学改革成果。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及时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支持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鼓励并指导学生参加“ACM 程序设计大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软件杯大赛”等省级和国家级学科竞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水平。

     大部分专业基础课程实行了教考分离,建立了试卷库。后续会加大考试改革力度,具体措施如下:

     (1)考试形式多元化,根据专业特点丰富考试形式,各门课程可以依据课程特点确定考试形式; (2)突出实践考核,对实践性、操作性较强的课程以实践考核为主,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3)灵活运用“半开卷”,将理论知识与具体应用联系,考察学生对课本知识点的掌握、理解和灵活运用。

     2 2. .5 5

     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3 3 、师资队伍

     3 31 .1 高水平教师* *

     近几年本专业师资队伍中学历结构、职称结构有了长足的进步,并且注重“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引进了一批具有实际工作经验和实际技能的教学和实践技术人员,为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提供人力支持。

     本专业现有任课教师 73 人,其中专任教师 13 人(含企业双师),非专任教师53 人(含企业双师),外聘教师 7 人,大部分教师来自全国名牌院校及企业单位。任课教师中高级职称占 15%,研究生学位比例占 86%,老中青比例约为 1:2:35(老、中、青分别指 55 岁(含)以上、40~55 岁、40 岁(含)以下)。专任教师中正高级 2 人,占专任教师的 10%;副高级 6 人, 占专任教师的 50%;讲师 1 人占;助教4 人。讲师以上职称的教师占到了教师总人数的 69%,专任教师的职称结构趋于合理。

     我系教师整体道德水平和基本修养较高,具有良好的师德师风和职业道德。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做到全面育人与和谐育人。教学上制定了与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实习实训相关的过程管理与具体要求,教师能够严格执行,积极参与教学的研究与改革,教师教学效果较好,学生比较满意。

     专任教师共 13 人,副教授及以上职称的教师 8 人,占专业课教师总数的比例61.5%,其中教授人数 2 人,占专业课教师总数的比例 15%,有省校级级教学名师或一批学术水平、教学水平高的教师 。

     副教授及 55 岁以下的教授全部给本科生授课,教授、副教授给本科生授课课程人均 1-2 门/学年。专业主讲教师均符合岗位资格。近两年,本专业教授、副教授及55 岁以下的教授为本科生开课率达到 100%,每位教师均一直在教学第一线为本科生授课。教师们同时承担实验课程、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教学任务,人均年教学量都超出 380 学时。

     3 32 .2 教师数量与结构

     教师数量充裕,满足教学科研需要,具有讲师及以上职称的每一位教师至少能上两门课;每门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至少有两位教师能担任主讲。整体结构合理,发展趋势良好,45 岁以下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位的教师比例 80%以上,其中 35 岁以下教师中,硕士以上比例达到 10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共有专任教师 12 人,非专任教师 53 人,外聘教师 7 人。专业专职教师职称、年龄结构合理,学历层次高,学

     缘面广。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 4 个年级共 359 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四年制专业,生师比(四年制)为 4.98:1≤10:1。

     3 3 .3 队伍建设与综合素质

     有符合专业建设规划、目标明确的师资建设规划、培养计划和实施方案,措施得力,效果明显。近三年专业教师职称结构、学位结构重心有明显提升,有青年教师培养计划,执行良好,效果显著。群体素质高,有良好的团队精神,教师严谨治学,从严执教,教书育人,敬业精神好,教学质量高。近三年内,获得教学质量优秀奖、各级各种先进荣誉的教师占总数比例≥10%。

     3 3 .4 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4 4 、教学条件与实践教学环节

     4 41 .1 实验装备及其利用* *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系实验中心由实验室、双创中心和实训机房 3 部分构成,其中实验室有嵌入式、网络工程基础、网络信息安全以及移动互联开发 4 个实验室;双创中心由创客 1 实验室、学科竞赛活动中心、创客 2 实验室以及新芜校区的系部双创展厅组成;实训机房由 38 间机房构成,具体组成如图 1 所示。目前实验中心共承担包括计算机系各专业和非计算机专业相关课程的实验、实训教学任务,涉及《计算机应用基础》、《数字逻辑》 、《C 语言程序设计》 、《数据结构与算法》 、《计算机网络基础》 、《数据库原理》 、《企业级应用开发与设计》 、《Web 前端开发技术基础》 、《JAVA 程序设计语言》等 22 门基础和专业类课程。同时承担各类专业学科竞赛和科研项目等实验支撑任务,包括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 “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大赛以及各类专业技能应用技术比赛的实验与教学辅助任务。

     计算机系实验中心全部部署在文津校区,其中东一教学楼含 4 个实验室和 23 个实训机房,东二教学楼含 3 个双创分中心以及信息楼 15 个实训机房;实验中心总资产逾 750 万元,可同时容纳约 2200 名学生进行上课和实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现有路由器、各类资源服务器、三层交换机、硬件综合实验板、机器人和 PC 机设备

     总计 500 余台(套),总价值 750 万元,其中近 3 年增加数 420 万元。学生人数 349 余人,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近 2.09 万元。

     实验室设施达到有关规定的要求,设备比较先进,能满足教学要求并有一定的更新率,有≥85%的专业基础课实验室通过省级教育厅组织的普通高校基础课教学实验室合格评估。实验开出率≥90%,所开实验基本满足本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课程占有实验的课程总数的比例≥60%,有较好的效果。对本科生有开放性实验室,开放时间长,开放范围及覆盖面广。

     4 4 .2

     实践教学* *

     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内容更新及时,体系设计科学合理、完备,有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措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方向培养的学生应具有扎实的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良好的科学素质和实践能力,具备从事计算机系统的分析、设计、应用和集成的能力,能从事软件的开发和研究。因此,在实践教学中包括课程实验、综合设计、教学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设计等,是实现这一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实践教学的内容是实践教学目标任务的具体化,将实践教学环节(军事技能训练、课外素质拓展训练、自控力训练、批判性思维训练、社会实践、职业素养训练、实验、实习、实训、课程设计、专业技能大赛、毕业设计、创新制作等)通过合理配置,构建成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体,按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综合技术应用能力等层次的教学体系,循序渐进地安排实践教学内容,将实践教学的目标和

     任务具体落实到各个实践教学环节中,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必备的、完整的、系统的技能和技术。

     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实践过程当中,主干专业课程均在专业实验室与机房进行。所有主干课程的实践过程具体实施为:前两学年每年在暑期进行为期 1 月的小学期能力实训,大三下学期进入为期 8 个月的企业实习,考研专项辅导课程,大四下学期同步顶点课程。

     开展了产学研相结合的教学活动,效果显著。校内外实习基地完善,有 11 个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并能满足教学需要。建有校内外创业园区或创业孵化基地。

     4 43 .3 图书资料及其利用* *

     专业图书文献种类和数量能很好满足专业教学和科学研究的需要,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200 册,其他科类专业≥150 册。本专业的国内重要杂志齐全,并有一定数量本专业国外的重要刊物。校图书馆计算机科学类专业图书共有 57755 册。2013-2016 级软件工程专业学生 359 人,平均每名学生专业图书 161 册,专业图书年借书率生均 5.33 册。

     4 44 .4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5 5 、教学管理

     5 5 .1 质量监控*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建立有一套完整、规范的教学管理制度,例如,期初/期中时及时进行教学检查并上报材料,定期进行教学研讨、相互听课和教学反馈活动,按时组织教师参加各类教学竞赛和教学观摩活动,提前做好专业调研及发展规划等,专业的建设包括制度建设、系部活动组织、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创新创业教育等,专业创立以来,这些制度得到了很好的落实,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制定了科学的专业、课程和实验、实训实习场所等教学资源标准、规划及年度计划,并认真执行。建立有完善健全的教学管理制度,并与学校相关制度配套,执行严格,效果好。建立了院(部)一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立了教学工作责任制,有完善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制度、新任教师试讲制、学生学习质量评价、毕业生质量跟踪制度、教学信息反馈

     制度等教学环节质量标准,近二年没有发生教学事故。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是严格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来开展教学活动,教学过程中非常注意教学信息的反馈,并在计算机与软件工程系部教研活动中加以详细讨论,并提出改进方法。

     5 52 .2 教学文件和教学档案

     所有教师都能按期、按质上交教学文件,教学文件收集齐全、完整。各类教学档案资料收集齐全、完整,整理规范、管理严格,有专用教学档案柜,分类存档,方便查阅。

     5 53 .3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6 6 、教学研究

     6 6. .1 1

     教学研究

     基于本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课程教学活动中一直强调教学改革,各专业课程团队积极探索适合本校学生的教学模式,不断尝试改革教学方法、考核方法等。通过制作课程慕课、教学辅助系统等来辅助教学。多门课程都将本系特有的“博思”智慧平台设计进入课程大纲,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为宗旨,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教师积极开展专业教学改革研究,效果明显。近 3 年主持或参加省、部级教学研究项目 9 项,并取得明显成效。近三年教师公开发表教学研究论文数为 7 篇,平均每位教师发表 0.5 篇。

     6 6 .2 教学改革成果* *

     本专业近二届获省部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 4 项。2015 年,计算思维与应用能力融合的 IT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省级二等奖;2015 年,以校企合作和学科竞赛为驱动的 IT 人才应用与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省级二等奖;2013 年,IT 人才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省级三等奖;2013 年,应用型本科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省级三等奖。

     6 63 .3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7 7 、科研水平

     7.1 学科建设* *

     近三年来,计科专业共计获得国家级自然科学基金 1 项,安徽省重大自然科学项目 1 项,安徽省重点自然科学项目 6 项,芜湖市科技项目 2 项,科研项目累计立项10 项。教师主持参与研发的专利达 30 余件,其中授权 4 件,发表学术与教研论文十余篇。

     7 7 .2 科研项目

      近三年本专业主持获得科研项目 10 项。

     7 7 .3 科研成果* *

     近三年有通过省厅级以上科研管理部门组织鉴定结题的科研课题或者专利。

     7 74 .4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8 8 、教学质量

     8 8 .1 人才培养质量* *

     学生整体思想素质高,学风正,部分学生获得校级以上优秀奖励。2012 级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通过率 35.77%,2013 级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通过率 51.0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自愿参加的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通过率 57.17%。毕业设计选题科学、合理,结合社会经济实际,能够作到一人一题。严格遵照答辩程序,有导师评估、教研室评估、答辩小组评估,评分合理。单个老师指导学生数≤15 人。2012 级本科毕业生学生平均考取研究生率 1.45%,2013 级本科毕业生学生平均考取研究生率2.04%。

     8 8 .2 学生创新能力

     近二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或者文学作品 3 篇。有创新实践基地,开展了创新实践活动;课内外实践教学效果好,学生实践能力强,参加课内外科技文化活动的学生人数多、效果好。创新创业教育成效显著,大学生在学科竞赛、发明专利、科学发明等方面不断取得新成果,积极参加各种技能和科技竞赛活动,获省部级及以上竞赛奖励89 项。

     8 83 .3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9 9 、社会声誉

     9 9 .1 生源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自 2012 级第一届招生,招生录取分数线、第一志愿率、报到率均较高。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都在 99%以上,学生就业与专业对口率达 90%以上。据统计,本专业毕业生工资水平高于本省同类院校相关专业的毕业生的平均水平。毕业生在软件公司从事的岗位集中在软件开发、Java web 前端开发、嵌入式方向,大数据方向。去向的城市集中在合肥,杭州、上海、芜湖。用人单位普遍反映毕业生思想品德好,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较高。

     2014 年(标准≥20)

     2015 年(标准≥20)

     2016 年(标准≥20)

     录取线:418 控制线:409 录取线:495 控制线:483 录取线:461 控制线:466 9 9 .2 毕业生就业* *

     9 9 .3 社会评价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自 2012 级第一届招生,招生录取分数线、第一志愿率、报到率均较高。已毕业学生的就业率较高,学生就业与专业对口率达 90%以上。毕业生在软件公司从事的岗位集中在软件开发、Java web 前端开发、嵌入式方向,大数据方向。去向的城市集中在合肥,杭州、上海、芜湖。公司对软件专业毕业生人才的满意度 95%,用人单位普遍反映毕业生思想品德好,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较高。

     9 94 .4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三、专业特色与优势

     为培养真正满足 IT 行业急需的优秀应用实践型工程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参照国外最新的专业培养标准,同时在行业领先的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支撑下,突破传统的教育观点和模式,进行了系列大刀阔斧的教学改革,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

     1.以学院办学理念为导向,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制订了以”四业“能力为中心的个性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知识体系。

     (1)进一步细化学院“三学期、三段式、三明治”式培养模式,结合专业特点建立了 2+0.5+1+0.5 以能力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宽基础、重能力”特色。

     (2)以教育部《计算机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计算机类应用型人才教学质量标准》和与《中国工程教育认证标准(2015 版)》为导向,构建专业的基础知识体系。

     (3)以行业(工信部 ITSs—信息技术服务标准三级)、企业(讯飞岗位职级职等二级)标准为导向,构建行业、产业、企业工程能力需求的知识体系。

     (4)以职业素质能力为导向,形成专业方向,构建了满足职业岗位能力需求的知识体系。

     (5)以个性化培养为导向。初步构成了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的培养体系:在大一换专业、学分置换、毕业设计置换,跨专业选方向、自主选择实习岗位等。

     (6)通过市场调研、企业实习准入、实习走访、实习鉴定、就业需求等多环节对培养模式不断进行评价、迭代、优化。

     2.以“以学为主”为导向,深化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改革,构建了“博思平台+SPOC+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

     (1)突破传统教学形式(以教为主),构建了教、学、练、考、评一体化“博思”智慧学习平台,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平台资源,为教学资源的共享和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改革提供了保证。

     (2)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构建了基于“SPOC+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突出了以学为主、自主学习与个性化学习的特点。

     3.以“宽理论,强实践”为导向,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建立了“技术、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与管理机制。

     (1)基于“三个结合”构建了“技术、项目、职业能力”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

     (2)构建了“平台、企业、学校”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管理机制。

     (3)建立了基于“实习率、专业对口率、岗位适合率、实习转就业率”四个维度的实习质量评价机制。

     (4)构建了“学科竞赛、创新、创业”三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4.建立了 UniBrain/i-Study 智能教育服务信息化平台。

     计科专业秉持“以学习者为中心”、“教育服务学生”的理念,围绕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目标,研发并实施了 UniBrain/i-Study 智能教育服务平台。该平台集在线学习与实践、课程测试与素养评测、学习数据收集与发现、个性化学习门户、教学资源管理与分享、人才档案、实习就业与企业招聘等于一体,真正做到完全的个性化培养,全程为学生学习提供坚实支撑。

     5.加强校企合作交流,建设优质实习就业基地。

     与科大讯飞、上海汉得、文思海辉、明基逐鹿等知名 IT 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与人才定制培养计划。通过与知名企业签订人才培养协议与联合培养课程计划(此类课程计划对学生完全免费),实现了真实的高专业对口就业率。

      【 备注 】:为进一步规范和明确自评报告撰写要求,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1. 自评报告主要依据专业评估范围指标和综合评价表所填数据进行撰写,力求做到内容完整、层次清楚、文字简洁,数据准确。

     2. 自评报告要以纪实、写实性的客观叙述为主,主要以数据为依据,对专业的情况进行客观描述。

     3. 自评报告要在客观自查基础上,重点查找存在的问题,并对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透彻,针对问题提出的解决或整改的方案措施要切实可行。

     4. 自评报告总字数要求控制在 2 万字左右,其中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等内容须占总字数的三分之一。

    推荐访问:自评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本科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