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高中学习 > 正文

    每个人都是价值出口

    时间:2021-05-06 20:02:28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dddy/dddy201407/dddy20140743-1-l.jpg
      5月,我到一个社区采访。
      一位群众问:“你是记者,你说说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我沉声回答:“就是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群众说:“这不是政府的事吗,干嘛让我们学啊?”
      这已不是我第一次遭遇这样的反问了。
      “离我们太远了,看不见,摸不着。”
      “太空太虚,觉得没什么实在价值。”
      “这是政府的事,跟我们老百姓有什么关系。”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一些人眼里就是一件无所谓的事情。
      三危机来袭
      2月24日,大雨滂沱。
      浙江省乐清市,两名小伙同撑雨伞,穿马路到对面买夜宵。
      一辆轿车飞驰而来,将两人撞飞。
      两人躺在泥水里,不能动弹,等待救援——一段时间后,交警赶到现场。
      “这段时间里,50多辆车经过,但都没停下来救人。”交警观看视频发现。
      3月6日,浙江省丽水市。
      一位老太太遭遇连串车祸,被接连碾压4次。
      可恨的是,四位车主皆迅速逃逸。
      “在我们赶到之前,有20多辆车经过,但没一辆停车施救。”交警观看视频发现。
      这样的事件反复重演,昭示中国道德生态正面临恶化的危机。
      2013年6月,武汉一位男青年溺水身亡。
      打捞队捞起尸体后,通知其父亲。
      “打了56个电话,可他就是不相信。”打捞队哭笑不得。
      2014年5月,长寿区居民王强开车去万州区办事,车到半路没油了。
      不得已,王強求助于过往车辆。
      “徒步走了三公里,但没有一个驾驶员相信我。”王强一脸郁闷。
      2013年,中国社科院发布《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中国已出现信任危机,社会总体信任程度只有59.7分,跌破及格线。
      这种信任危机,弥散于社会各个方面。
      2010年,某电视台一档相亲节目。
      男嘉宾问:“你喜欢和我一起骑自行车逛街么?”
      女嘉宾答:“我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
      如此回答,把这个时代的信仰危机展现得淋漓尽致。
      2013年,著名市场咨询公司益普索对20个国家进行了财富观调查——71%的受访中国人会“以拥有的东西(金钱和物质)来作为衡量成功的标准”,在受访国家中名列榜首。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说:“拜金、享乐、功利,已成为很多人追求的信仰。”
      为什么失范
      1776年,亚当·斯密出版《国富论》。
      此书是现代经济学奠基之作——《国富论》强调市场经济,强调个人追逐利益:“个体通过追求自身利益促进社会收益,往往比他真正打算促进社会收益时更有效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开始逐步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个人的价值和利益得到充分认可,人的欲望被激活,百舸争流,竞相奋战,推动了经济社会大发展。
      市场经济激活了人的私欲,但随之而来的,是一些人将不择手段追求利益最大化奉为圭臬,于是,“公地悲剧”诞生了。
      在一个牧场,草地是公有的,羊群是个人的。出于私利,每个牧民都想通过多养羊以提高收益,于是悲剧上演——草地持续退化,直至无法养羊,所有牧民破产。
      这就是英国哈丁教授提出的“公地悲剧”理论。
      道德危机、信任危机、信仰危机,就是“公地悲剧”的产物。
      食品安全问题就是一个例证。让别人去吃染色馒头,让别人去喝三聚氰胺奶粉……都以为不吃自家产的东西就没事了,结果每个人都吃上了问题食品。
      市场经济激活人的私欲,私欲泛滥就会产生“公地悲剧”,如何化解“公地悲剧”?
      《国富论》首版时,亚当·斯密这样署名:《道德情操论》作者亚当·斯密。
      为何这样署名?
      因为亚当·斯密太看重《道德情操论》了——31年中,他六修此书。
      “我们应以他人的眼光来审视自己的情感和意图。”如果说《国富论》的出发点是利己主义,那么《道德情操论》的出发点就是利他主义。
      一利己一利他,学者们称这为“斯密悖论”。
      相悖吗?不。亚当·斯密只是想说:只求个人利益不讲道德情操行不通。
      如果不讲道德情操,所有依赖合作才得以存在和发展的东西,婚姻、教育、医疗等等,统统不可能出现。
      相反,人人皆无约束地利己,会因“公地悲剧”而毁灭世界。
      “私欲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原动力,但私欲必须得用道德情操来引导和规范——唯有如此,人类才能永恒延续。”亚当·斯密说。
      这个道德情操,就是核心价值观。
      一场及时雨
      1969年,美国心理学家辛巴杜做了一个实验。
      他找来两辆一样的车,第一辆停在平民街区,第二辆摘掉车牌,停在中产街区。
      结果,第二辆车很快就被偷走,第一辆车摆放一周仍完好无损。
      辛巴杜找来锤子,将第一辆车窗子砸个大洞。结果,这辆车转眼也被偷走。
      犯罪学家凯琳根据这个实验,提出了“破窗效应”理论——一扇窗户被打破,若没有及时修复,会导致更多窗户被打破。
      “不良环境或氛围会产生强烈暗示,诱使人们作恶或效仿。”凯琳说。
      近年,中国社会出现道德、信任、信仰危机,正源于私欲泛滥引发的“破窗效应”。
      如何破解这三大危机?
      上世纪80年代,美国纽约无处不抢、无日不杀,弄得人人自危。
      警察拼命打击犯罪,可收效甚微。

    推荐访问:都是 每个人 价值 出口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