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学前教育 > 正文

    【落后地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强化】 高校学生体育素质评定方案

    时间:2019-01-13 03:27:12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加强地方院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1.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   经济全球化是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历史进程。目前,经济全球化已逐渐跨越经济领域,渗透到社会、政治、思想、文化等诸多领域,更深层次地改变着人类的生活。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参与全球竞争的领域更广、层次更高、交流更频繁,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的崛起大大刺激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使其在中国大力推行文化霸权,实行文化渗透和精神洗脑,从而使我国的意识形态工作机制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影响,这必然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诸多的挑战。
      
      2.促进落后地区大发展的需要
      地方院校在本地区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发展方面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它不仅是本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推动发展的重要源泉和动力。地方院校每年培养的学生有大部分都投身于当地的建设事业,为地区的全方位发展奉献自己的力量。作为地区人才的主要生产地,地方院校能否培养思想政治、专业素质都过硬的人才,将关系到该地区的稳定和发展。
      
      3.维护学校稳定的需要
      高校政治稳定的基础是学生思想政治的稳定与健康发展,而实现稳定的前提是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能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的观点历史地分析和认识社会问题,辨别理论是非。邓小平同志讲:“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21世纪的高校,早已不再是只闻读书声的象牙塔,市场竞争带来的就业压力,贫富差距扩大所引起的人心动荡,社会生活方式急剧变化下人们淡化艰苦奋斗精神,致使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泛滥,以及以历史虚无主义为代表的不良思潮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冲击等等,这些都时刻影响着高校的政治稳定。
      
      地方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现状分析
      
      为使“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成为广大教职员工的共识,并逐步深入人心,使高校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培养学生的政治人格,增强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维护高校的政治稳定,笔者对贵州省某些高校进行了不同年级、本专科、文理科的问卷调查,同时还采用了座谈、网上交流等形式,对该地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进行了系统了解。现就调查情况作出如下分析:
      
      1.调查情况分析
      通过调查,有91.4%的大学生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基本了解,对党的理论持完全信任态度的约占86.4%,对社会热点、难点问题表示关心的同学约占82.3%,对台湾问题表示关注的同学占到了有效问卷的九成多。调查表明,地方院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他们关心国家大事,尤其关注涉及国家主权、国家利益以及民族情感的重大事件,说明绝大部分大学生对以胡锦涛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充分信赖,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决拥护,对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充满信心。面对就业压力和激烈的人才竞争,大学生们在回答“目前就业形势对你人生选择的影响”一题时,选择“社会就业趋向高学历,普高大学生压力极大,试图提高学历”的占46.2%,而选择“无论就业形势如何,走自己的路,勤奋求实,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的则占35.4%,这些说明地方院校的大学生努力成才的愿望和自觉性十分强烈,自我意识趋向理性,对自己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总体健康向上的氛围中,仍有部分大学生缺乏坚定的信仰,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在本次调查中,在“你喜欢的信仰”一题中,选择“什么都不信”的大学生竟占了37.6%,而在“你对自己前途的态度”一问中,选择“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失去了对前途的把握”的大学生也占到了11.8%。在当前新的历史条件下,国际形势的复杂多变,国内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某些问题,使得一些大学生产生困惑,体现为存在模糊的思想观念以及偏激的言行,在本次调查问卷中就有11.4%的大学生选择了宗教作为自己喜欢的信仰;甚至还有1%的同学选择了迷信。另外,调查还显示,部分大学生对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的实质内涵知之甚少,缺乏基本的政治理论素养。如在问卷中,有近30%的大学生不能准确说出“三个代表”具体代表什么。另外,有23.6%的大学生认为“政治理论课可学可不学”,有6.4%的大学生认为“政治理论课没意思,没什么作用”。以上说明少数大学生受社会上不正确思潮的冲击和影响,思想道德的价值评判尺度失衡,对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和良好的伦理道德以及我党优良的革命思想和传统缺乏了解,看问题过于片面,没有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报效祖国的雄心壮志,对前途感到迷茫从而失去前进的动力。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看问题要一分为二,既要看到事物存在两面性,又要善于把握事物的主流,同时也不可忽视支流。因此,通过调查,我们既要欣喜于大学生思想状况的主流是健康积极的,同时也要重视并探究产生大学生不良思想的原因,如此才能更好地做好学院的思想政治工作,使其更具有针对性。
      
      2.产生不良倾向的原因分析
      (1)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失当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在此精神的指导下,各地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文明委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各部门各方面对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更加关心,广大群众参与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但在我们的调研问卷中我们发现,有63.5%的同学认为中学时期所接受的政治理论课只注重考试,缺少理解;有73.3%的同学认为中学时的团组织不健全,几乎不搞团队活动或团队活动不规律,流于形式等等,由此可见大部分大学生在中学阶段所受的教育更多强调的是应试教育,这与目前考试制度与社会评价偏重于学生的成绩与升学率密不可分。这使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德育之间的衔接存在一定的困难。
      (2)大学“两课”教学陷入困境
      大学里开设的“两课”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是所有大学生的必修课。其作用在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比较系统地了解和科学地把握党和国家的基本理论、路线和大政方针,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大学生头脑”的重要途径和重要方法。目前,某些地方院校的“两课”教学系统在很多环节上都还存在严重的不足,致使教学难以达到满意的效果。主要表现为:其一,领导重视不够,“两课”教学 地位没有完全得到肯定,“两课”的课程安排总是次于专业课,多数学校还将“两课”排成大课或合班课,严重影响“两课”的教学效果,另外,学院所拨经费严重不足,一方面使教学过程中的实践课无法有序开展,科研缺乏充足的资料储备,另一方面也使“两课”教师的培训与深造无法进行。其二,部分地方院校的马列部人员结构不太合理,人员配备相对较少,课程多,任务重,严重影响科研工作的开展;年龄结构上基本注意了老中青结合,但学历结构却基本以本科为主,迫切需要加大研究生以上学历人才的引进。其三,教学手段单一,目前,多数马列部教师进行授课的主要方式依然是传统的一块黑板、一只粉笔,随着网络化、信息化的高速发展,学生更喜欢形式多样,有声有色的教学,传统的教学手段往往无形中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主动性。其四。在教学方式上,仍以课堂教学为主,缺乏对社会实践、校园文化等第二课堂的开辟与建设。其五,由于国家教育部进行“两课”教材改编,如将原来的《毛泽东思想概论》及《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合并成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新教材的应用使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对教材的把握存在一定的难度,可能会暂时给教学效果带来一定的影响。
      (3)社会教育乏力
      目前地方院校的在校大学生多生长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的成长正值我国改革开放,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时期,而知识经济时代的网络化又大大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因此,他们在学习生活中呈现出来的特点表现为思维活跃,头脑开放,接受新生事物较快,自我意识很强,但心理波动较大,易受腐朽思想的侵蚀和影响。一些不良社会现象如贪污受贿、拜金主义等对大学生具有极大的腐蚀性;一些影视作品和网络媒体中淫秽、暴力等场面充斥,导致一些学生盲目模仿而产生负面影响。落后地区的地方院校因为起步慢,资金不足,基础设施相对简陋,使适合青少年特点的活动阵地相对缺乏,而校园周边“因校而生”的网吧、歌舞厅、咖啡馆、水吧、游戏室等营业性场所鳞次栉比,社会的影响使那些对人生对前途感到迷茫而无所事事的学生在金钱物欲的诱惑下容易走上歧途。
      (4)家庭教育失控
      良好的精神成长环境对孩子健康成长具有特殊的重要作用。孩子的思想品质、性格、行为习惯等的形成都离不开父母提供的良好条件和环境。而长期以来,家庭教育中“轻道德、重智力”的现象十分突出,父母主观上虽然认为养育孩子最重要的是教会他如何做人,将“德育”排在第一位,但客观上却时时刻刻都在强调“智育”。改革开放后,大量的农民工涌入城市,留在家里的多是老人和孩子,隔代教育往往容易导致孩子良好精神氛围的缺失,而所调查的地方院校的在校大学生约有67.8%来自农村,这其间就有不少曾经是“留守儿童”,接受父母谆谆教诲的时间少之又少,从而使来自父母的家庭教育缺失。另外,目前大学生大部分住校的现实情况,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基本脱节,家庭教育几乎已经退出了大学生政治思想素质养成的大舞台。
      (5)辅导员工作职能弱化
      高校辅导员是学校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基层政工干部,辅导员的自身素质、道德修养和工作方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工作的开展。在本次调查问卷里,当涉及辅导员工作一问时,有59.8%的大学生认为“辅导员工作存在问题,有待改进”。某些地方院校刚实现从专科到本科的转型,学校没有配备辅导员的相关管理、培训经验,新聘辅导员又都是刚跨出校园的应届毕业生,部分在大学期间没接受过相应的专业知识熏陶及实习,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存在明显的不足;另外,在长期的工作中,某些辅导员滋生出一些不良思想,认为当辅导员就是“打杂”,由此产生“职业倦怠”,把学生工作交给班长或其他干部管理,当上了“甩手掌柜”,从而使学生工作陷于混乱状态。
      (6)学生党员发挥作用不明显
      大学生党员是中国共产党党员中的特殊群体,大学生党员的形象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出中国共产党的形象和党在青年大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在调查中,有12.9%的大学生认为大学生党员的素质超过了非党员;有82.7%的大学生认为二者之间几乎没有差别;还有4.4%的大学生认为某些大学生党员的素质不如非党员。从调查可以看出,多数学生党员体现其先进性不够,在群众中没有表现出应有的先锋模范作用。
      
      切实加强落后地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对策
      
      1.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平台
      据不完全统计,地方院校的大学生经常上网的人数已达80%左右,曾经上过网的人数则高达100%,因此,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一媒体资源来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这一重要阵地。一方面要大力加强校园网建设,在校园网上开设诸如“思想论坛”或“思想阵线”之类的栏目,给大学生们一个进行自由评论的平台,也可以结合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开辟“两课信箱”“师生之间”之类的专题,辅助“两课”教学,促使其良性发展,同时也可以创办思想政治教育电子刊物,鼓励大学生们踊跃投稿,从而激发其活力,提高大学生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关注度。另一方面,鉴于地方院校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师资力量比较有限,除自我“造血”――培养思想政治教育的高级人才以及进修、培训等方式提高理论修养外,还可以“借他山之石以攻玉”,通过与本省其他高校进行地方网络联盟,共同创建一个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定期由各高校思想政治、专业素质过硬的教师轮流在线答疑,也可以从外省聘请有关专家参与。互相交流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经验,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积累素材。
      
      2.改变固有的教育惯性思维,充分激发德育教育活力
      (1)更新教育观念,打破学科壁垒,使每个教师都承担起德育的职责
      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由于种种原因,导致人们把智育等同于教学,教学在无形中仅仅成为实施智育的组织形式,从而导致教学的德育功能被弱化,以致形成了德育“从形式上讲很重要,但具体操作上次要或不要”的惯性思维。在时下的某些高校,还普遍存在着这么一种“共识”,即德育是专门的德育部门的事,其他学科的教师尤其是从事自然科学的教师与德育不搭边。其实在教育过程中每个教师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着学生的成长,要么给予积极的影响,要么给予消极的影响。英国道德教育家彼得斯认为:“不管你是不是愿意,每一位教师都是德育教师。”四因此,更新教育观念,打破学科壁垒,把德育渗透到每个学科的教学中,使教育的文化功能和对灵魂的铸造功能融合起来,每个教师都要切实担负起德育的职责,“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使学生在言 传身教中既能充分吸收文化知识,又能感知为人处世的道理,从而提高其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能力。
      (2)提高教育质量,打破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意识
      长期以来,各级各类学校的“两课”教学大都采取以教师为中心的说教型德育模式,教师居于主导地位,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这种教学模式严重压抑了学生对知识探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孔子云“教学相长”,教师与学生应是一个和谐的共同体,一个高效率的课堂,应该具有民主的氛围,具有活跃的思维互动。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既要发挥教师的精神主导作用,同时也不可忽略并要善于引导学生的主体性意识,充分尊重其个体的发展,努力增强其参与意识和探究意识,从而培养其健全的独立人格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同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意识,教师还应该多开辟第二课堂,使学生在实践锻炼中培养独立的人格,以促成其良好的政治理论素养的形成。
      
      3.加强辅导员的工作职能
      要使地方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能更健康、有序地开展,辅导员的工作职能必须加强。作为一名政治辅导员,首先必须具有优良的思想政治素质,这就要求我们的政治辅导员不仅要加强职业道德建设。而且还要密切关注政治,熟悉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水平,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解决学生生活中存在的问题,真正成为他们政治上的领路人。其次,作为政治辅导员,必须拥有良好的文化底蕴和广博的知识,能够以感性的语言与学生交流,情理结合的工作方式,文学感性的语言避免了空洞、枯燥的说教,最为学生所欢迎。再次,作为辅导员,必须通过走访、个别面谈、网上聊天、电子邮件、BBS留言板等方式对学生的思想、生活各个方面做深入的了解,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民主的朋友关系,同时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大学生用正确的方式处理协调人际关系,从而使学生工作更有针对性、实效性,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
      
      4.充分发挥大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每一个党员的形象就是一面旗帜,加强学生党员形象塑造,充分发挥其先锋模范作用能吸引更多大学生加入党的组织,使一般的大学生爱党、爱祖国,坚定走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为此,对大学生党员而言,一方面要能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政治方向和政治观点,具有较强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在同学中起到政治上的带头作用;另一方面,大学生党员还应该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只有在具备过硬的政治素质的同时,又具有较强的知识文化素质和科学创造能力,才能最终体现大学生党员的先进性,才能树立起大学生党员的良好形象,从而吸引身边更多的大学生加入到党的队伍中来。如此,才能更好地维护学校的政治稳定,为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推荐访问:政治素质 高校学生 落后 强化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