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数学学习 > 正文

    【如何以学生为本】 学生赚

    时间:2019-01-19 03:35:32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2003年的金秋,新课改来了。经过几年的风风雨雨,我最深刻的感受就是:新课改正在改变着学生的学习生活,新课改也正在改变着我们教师的教学生活。新课改的课堂就像一个婴儿的脸,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她时而让你感到惊喜,时而又让你感到沮丧;她时而让你感到赞叹,时而又让你感到意外。
      在这次的新课改的活动中,课程的开设就要以育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呢?下面我就谈谈在这次新课改教学实践中的几点体会吧:
      
      一、教师本人就应成为学生的活教材
      
      古称教师为“文人文士”,“文”就是文静、文雅,或气宇轩昂,或恬静娴淑,仪表整洁,衣着得体,举手投足之间透出灵气、智慧,言谈举止之中展现出的是教师应有的个人魅力、胸怀与气魄,给人以一种美好的外在形象,具有亲和力、吸引力。因此,在课余时,我会尽量地博览群书;在课堂上,有时我会以故事的形式吸引学生,让他们感悟人生的道理;有时,我又会以当今及历史的知识,让学生体味知识的魅力、老师的学识;在课间与学生相处时,通过言传身教,我又会尽量让学生明白:一个人的胸怀与气魄是多么的重要。
      试看这样一个教学片段:同学们正畅所欲言,谈如何理解英雄,如何认识毛泽东,我也加入他们行列,讲了这样几个小故事:有毛泽东如何指挥千军万马四渡赤水,甩掉了国民党的围、追、堵、截;有周恩来为了人民,如何鞠躬尽瘁;随后又讲了萨达姆的“万人坑”;讲了康熙、乾隆时代的文字狱。大家一下子陷入深思。这是我在教读《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一文时的一段“穿插”。将历史、现实和课文联系在一起,拨动着学生的心弦,不仅适当地丰厚了教学内容,而且有力地烘托了课文的主题,强化了教学效果。我想,在阅读教学中如果能有机、适度地“穿插引入”,可以让很多很多的课表现得活泼灵动。
      德国教育思想家斯普朗格也告诉我们:如果教育仅仅是向学生灌输现成的知识,那么培养出的人“有悟性,却没有灵魂;有知识,却没有精神;有活动,却没有道德欲望”。这样的人是没有生命活力的人。他强调“教育之所以成为教育,正因为它是人格心灵的唤醒”。 罗曼・罗兰也说:“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正因如此,我会尽量用自己的爱心营造一片阳光,让学生们能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身心健康地快乐成长,并引导他们学会反思自己,不断进步。如与同学平时的交往中,我会细心观察他们的言行举止。当看到他们有进步时,我会为他们祝贺;当看到他们的善举时,我会为他们送上真诚地赞叹;而当发现他们的不足时,我会暗暗地记在心里,力求寻找到一个恰当的时机,设置一种情景,去引导他们,去唤醒他们。同时,我还非常注重用自己的身体语言,去影响他们、感染他们:有时,我会面带微笑看着他们;有时,我会用手轻轻拍他们的肩膀,以示欣赏;有时,我又会用眼睛关爱地注视着他们……
      
      二、在课改中重塑自己的角色
      
      21世纪,是一个以知识经济为主流,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世纪;是一个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科学与人文交相辉映的世纪。面对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地发展,现行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和弊端明显地凸现出来,因此,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成了当务之急。“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新一轮课程改革,正是从“创新”着手:理念先创新、教材求创新、手段要创新,评价需创新。在这种形势下,作为教师,更要学会与时俱进,不断地去探索、去创造,与新课程同成长,与学生同发展,在课改中重塑自己的角色。
      因此,我认为教学首先是一种“沟通”、一种“交流”、 一种“合作”、一种“分享”。现在,教师要由绝对的权威者转向“平等的合作伙伴”。 新课改中的每一个音符,正在奏响教学生活这一华美的乐章。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陶行知先生说:“民主是最能发挥学生创造力的重要条件。”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和关心每一个学生,既做学生的师长,又做学生的朋友。
      其次,教学是一种“互动”、一种“探索”、一种“引导”、一份“尊重”。 新颖别致的家园需要匠心独运的设计师,有思想碰撞的课堂需要个性飞扬的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探索、质疑、调查等主动学习;鼓励学生敢于创新、大胆参与;重视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的培养和学生的评价,尊重学生的情感需要和独特见解。
      
      三、在教学中,要训练学生个性化阅读思维
      
      《语文课程标准》对教师教学的建议是:“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语文教学具有人文性和时代性,个性化阅读将对表达能力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而表达的形式不仅在于写,还在于说,在于情感、态度等的外显表示。
      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个性是一种由体力、智力、思想、情感、意志、情绪等熔成的最复杂的合金。”个性是一种客观存在、是一种价值,正因为人各有其独特之处,才使人类千姿百态,世界丰富多彩。那么,如何训练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思维呢?我认为,在阅读教学中,就要训练学生的质疑能力。
      为引导学生敢于对专家、学者进行质疑,敢于对书本提出自己的看法,敢于向我这个老师挑战。我常会要求学生变换角度去思考问题。如,阅读教学中,除正面分析字词句段篇的运用外,还可启发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还有没有更好的写法?如果不这样写将会怎样?甚至根据文章内容,让学生设计出与范文不同的思路来进行比较,也可利用教材进行补充情节的训练或改变主题的训练。
      我在教学《陋室铭》一课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中心时说:课文的作者为追求高尚的品德,每天“调素琴,阅金经”,对此,你有何看法?在当今现实社会,我们也能这样做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各抒己见。
      如为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去熟悉课文,把握人物角色,在表演(表达)中反馈理解。在学完《范进》与《孔乙己》之后,我会让学生分角色演读并排演课本剧。为充实对文章思想内容的感受,在学完《变色龙》之后,我会让学生根据主题,续编故事。为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将自己的阅读体验、感受,用自己个性化语言表达出来,在学完《错过》《散步》等文之后,我会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阅历等主体阅读经验,谈自己人生中也曾有过的错过,或亲情、或感悟,甚至不满。
      作文教学中,审题时提供有思考价值的材料,让学生多角度地去思考,要求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立意,如对“守株待兔”“班门弄斧”等寓言的多种理解;也可以有意设计一些正向与逆向思维的作文题让学生去思辨,如“你认为曹操是奸雄吗?”,“你又如何看待宋江所信奉的忠义?”,“现代的社会需不需要谦虚的美德?”“项羽和刘邦谁是真正的英雄?”,“千里马只有靠伯乐的慧眼才能被发现,这种观点在今天看起来是否正确?”等等。
      另外,我还会要求学生抓课文空白创设情景想象,转换角色介绍、仿说、复述等。
      卡耐基曾说:“任何人都不可能真正被别人激励起来……这扇门是从里面反锁上的,人们应当能够培植自我激励----自我评价……与自信的气氛中学习和工作”。
      由此可见,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即使学生由过去单一的接受性学习变为接受性学习与探索性学习相结合,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学会合作学习、自主学习、自信学习。
      以学生为本,意味着我们的教学、管理都要围绕“学生”而进行,尽心竭力为学生服务,提供最好的条件努力提高学生的素质,并让学生在探索、质疑中学会自己学习。
      
      (广东省中山市东区松苑中学)

    推荐访问:为本 学生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