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作文范文 > 正文

    区域经济差距扩大对先发区域经济增长的制约

    时间:2021-02-24 08:01:08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内容摘要:在区域发展差距持续扩大时,对先发区域经济增长产生制约:将引致区域消费结构断裂,先发区域产业结构的升级会因此受阻,经济增长速度也会因市场需求不足而减缓;后发区域会在劳动力供给方面对先发区域的经济增长形成桎梏;产业的梯度转移延迟,降低了先发区域产业结构升级换代的动力和压力;地方保护主义、区域市场分割和产业同构现象进一步加剧,大大弱化了区域间的经济联系,从而导致先发区域建立在区域分工基础上的经济快速增长的势头受到遏制。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差距 先发区域 后发区域
      
      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我国现阶段面临的重大课题。但人们往往认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只是落后地区的事情,与发达地区无关或者关系很小。发达地区认为,如果积极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速度上去了,自己的利益就会受到损失(或者把落后地区经济的增长看为发达地区利益的流失),发达地区经济快速增长的势头将会遭到遏制。这种认识反映到实践中就表现为,发达地区在经济协调发展战略中不仅不愿承担相应的责任,而且还会设法阻止产业或要素向落后地区的流动或转移,其最终结果必然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无法实现。
      为了分析方便,并使问题一般化,特做如下假设:设一国内有两区域,即先发区域与后发区域。先发区域的经济相对发达,但资源缺乏,以生产各类工业制成品为主;后发区域的经济相对落后,但劳动力、自然资源丰富,主要生产粮食并部分生产资源性产品与初加工产品;区域政府具有一定程度的本区域经济发展主导权;两区域存在事实上的分工:先发区域为后发区域提供各级、各类工业制成品,后发区域为先发区域提供劳动力、粮食、原料和燃料。以此假设为基础,本文以反证的方式来分析区域经济协调与先发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关系,即当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持续扩大时(走向非协调时),两区域关系发生的变化及对先发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区域消费结构断裂且经济增长速度减缓
      
      把发达区域定义为先发区域,把次发达区域和欠发达区域定义为后发区域。如果两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过大,其所体现的居民购买力或消费需求水平与层次的差异过于悬殊,那么,两区域居民之间消费选择结构反差突出,就会导致区域消费结构出现断裂。这种状况会对先发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如下不利影响:
      当先发区域的居民对某档消费品(以洗衣机、彩电中档消费品为代表)的需求达到或接近饱和时(此时波动力度最大),而因经济发展水平显著偏低、居民购买力较弱,后发区域尚未进入大规模使用中档消费品的阶段(市场狭小,波动力度偏小)。这样,中档消费品的波动力度在同一时间在区域之间并没有处于顺序递减的状态。显然,这将严重制约先发区域前期依靠居民消费品工业大规模、多样化扩张带动的快速增长过程的延续,其经济增长必然呈现减速下行的波动趋势。
      与此同时,受人均收人水平的制约,先发区域在越过中档耐用品为主的消费阶段后,收人水平可能还不足以支撑大规模高档消费品与服务消费时代的到来。而少数高收入家庭的消费需求又不可能迅速拉动上述高收入弹性产业成为带动区域经济成长的新主导产业。受此制约,消费结构顶多只能在中档耐用消费品为主的层级上进行多样化、细分化的拓展,不可能推起结构大转换基础上新一轮消费浪潮。如此,两区域消费结构的断层,必然阻碍先发区域产业结构的升级,先发区域的产业结构只能维持在较低的层次上徘徊不前。
      
      后发区域轻视教育投资造成先发区域的劳动力供给约束
      
      在本文的两区域中,对于先发地区而言,在其经济发展初期,主要依赖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于此类产业的技术含量低,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不高。来自于后发地区的源源不断的劳动力,促进了先发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但先发地区资本积累增加,产业结构必然会进一步优化和升级,从而逐步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化。显然,这种产业的发展势必要对劳动力的素质及掌握技能的娴熟程度提出更高的要求,原先的那种低素质的劳动力已经无法满足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如果后发地区的劳动力素质不能及时得到有效提高,必然会制约先发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在人力资本形成的各种途径中,教育和培训是最重要的,也具有最明显的投资特征。教育发展取决于各种原因,但是经济原因是最主要的。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后发区域的财政收入有限,对教育的投资必然不多。一方面导致了低层次人力资本的增加,另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教育的发展和人力资本总水平的提高,抑制了中高层次人力资本的增长。而且由于投资教育的收益回收周期较长,在后发区域,很容易形成短视行为,更重视经济投资,一味追求经济增长的数量扩张效应。而轻视教育投资。这样就更不利于后发区域的劳动力素质的提高。
      
      梯度转移延迟使产业结构升级换代的动力和压力降低
      
      产业梯度转移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先发区域的边际产业在内外部力量的驱动下,借助企业的跨区投资活动,转移到后发区域,从而使产业在国内不同区域间发生空间转移的过程和现象。新经济地理理论认为,资本不总是从剩余区域流向稀缺区域,资本流动方向会受到产业聚集和外部性所形成的递增收益效应的影响,企业投资的区位选择往往具有集中的趋势,通过产业空间聚集获得递增收益。该理论还认为在区域聚集中存在着“路径依赖”。某个历史偶然性,将使某一区位在产业聚集方面获得一定的先发优势,这将形成某种经济活动的长期聚集过程。历史偶然因素所确定的模式一旦建立,这个最初的区域和城市模式将有可能通过在报酬递增基础上的聚集过程进一步强化而变得“锁定”。
      由于先发区域在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首先最有可能向外挤出的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产业集群有着充分细化的产业价值链体系,集群中的每一个企业都只占据产业价值链中的一个细小环节,分工协作程度很高,从运输成本的角度看,有上下游联系的企业集聚在一起形成集群,则能减小中间投入品的在途损耗、减少运输成本,从而降低中间投入品的价格,由此导致厂商有内在的冲动集聚在同一区域内共同分工协作,这种产生集聚效应的力量被称作“价格效应”或“制造业前向联系”。另一方面,产业集群会引致专业化分工的工人也集聚在同一区域内,产品种类数增多、市场规模扩大;产品从出厂到消费者手中,运输成本降低,工人的名义、实际工资均高于其它非产业集聚区,非产业集聚区的劳动力受产业集聚区的高工资诱惑,也向产业集聚区内迁移,这一引起产业集聚的力量被称为“市场规模效应”或“制造业后向联系”。
      在两区域中,由于先发区域经济相对发达,产业基础较好,在长期经济发展中形成的大量产业集群使其获得了明显的竞争优势,而这种竞争优势又通过路径依赖得到进一步的累积和强化。这一过程进一步加强了先发区域的极化效应,导致产业梯度转移中来自于先发区域的“推力”明显不足。更重要的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巨大差距,后发区域的工业基础薄弱,产业集群发展有限,产业链环缺损、断裂严重,其工业配套能力要远远低于先发区域,造成许多有意向后发区域转移的企业在当地找不到合适的配套企业,获得符合要求的产品、原料和服务,从而使得后发区域对产业梯度转移形成不了足够的“拉力”。事实上,这种状况不仅仅会延迟产业从先发区域向后发区域的转移,而且还会阻碍先发区域产业结构的及时升级与换代。这是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结构调整本质上是微观企业主体的市场行为,当其在现阶段仍然具有竞争优势时,其升级换代的动力和压力就不足。

    推荐访问:区域经济 经济增长 制约 先发 差距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