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作文范文 > 正文

    【《接受诗学》:一部新颖而系统的接受诗学专著】 数据库系统是什么

    时间:2019-04-24 03:18:49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内容摘要:周圣弘所著《接受诗学》以读者接受的角度讨论诗歌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作者对于“接受诗学”的思考,形成了一个具有体系性的理论框架;其次,《接受诗学》在某些方面提出了具有原创性的理论观点;再次,本书所提出来的某些诗学见解,深得我心。当然,由于《接受诗学》的初创性,自然也存在一些可以进一步完善的问题。
      关键词:周圣弘;《接受诗学》;古典诗学;西方诗学
      “诗学”这个概念,也许来自于古希腊亚理斯多德的《诗学》,其本义其实就是对于文论的研究,是关于文学的学问;但是到了中国以后,其意义就有所演变,具有了多种多样的理解。直到今天,“诗学”至少可以分狭义与广义两类:狭义的“诗学”,是指关于诗的学问,即诗歌理论与诗歌批评,陆耀东先生所主编的《中国诗学丛书》之“诗学”,就是在此种意义上使用的;而广义的“诗学”,还是文论研究与关于文学的学问,就是指对于文学理论的探讨,或者直接说“诗学”就是文论。一些文学理论教材里所使用的“诗学”概念,就是广义的,也就是其原始的本义。本书作者周圣弘所著《接受诗学》中的“诗学”,与广义的“诗学”概念不同,是在狭义的意义上使用的。从读者接受的角度讨论诗歌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就构成了《接受诗学》的主体内容。我们不能一般地反对“诗学”概念,西方有西方的“诗学”,中国有中国的“诗学”,既然存在,就可以实际运用与得到认可。不过,每一位作者在使用的时候,首先要进行界定。本书的作者在《接受诗学》里也就是这样做的,并且做得相当到位。
      据本人有限的知识,“接受诗学”的名称在中国也许还是第一次出现,作为学术专著的《接受诗学》,在中国也是第一次正式出版。那么,就此而论,它的意义就是不可低估的了。
      对于诗歌的认识,可以从多种角度切入,而形成种种不同的关于诗的学问:如果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就成为“心理诗学;如果从伦理角度来看,就成为“伦理诗学”;如果从地理的角度来看,就成为“地理诗学”。对于诗歌的批评与研究,可以关注诗人,那么诗人的气质与心理就成为了研究的主体对象;可以关注诗歌作品,那么诗歌作品里的思想与情感、结构与体式等就成为了研究主体对象;可以关注诗歌的发生与创作,那么诗歌的产生与创作过程就成为了研究的主体对象;自然,也可以关注诗歌的读者接受与传播,那么诗歌的接受与传播就成为了研究的主体对象。因此,即使是狭义的“诗学”概念,其所能指涉的内容也是非常广泛的。从读者接受的角度探讨诗歌的意义与价值,在中国自然是不多的,而在西方却是一种广泛而独特的存在:自从姚斯提出“接受美学”的概念之后,在西方文学理论中的研究主体就不再只是两元,而出现了作者、作品、读者所组成的三维结构,有的人将读者放到了与作者、作品平起平坐的地位,对读者接受的意义与价值进行强调。本书的作者正是在此种理论的启发下,有意从前行代学者所忽略的角度来研究诗学的问题,从而建构起一门新的学问——“接受诗学”。不需要我多说,这样的学术志趣与学术志向,是值得高度肯定的。
      《接受诗学》的作者也基本上实现了自己的学术目标。从其所形成的优势而论,他的功夫并没有白费,且会引起后来者的深入思考。
      《接受诗学》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对于“接受诗学”的思考形成了一个具有体系性的理论框架。作者直接展开了关于“诗学本体论”的讨论,探讨什么是诗学以及全面地理解诗学的问题,然后从“作品论”、“个体阅读论”、“群体接受论”、“诗歌创作论”三章展开了“接受诗学”的主体内容,因此,作者所讨论的“接受诗学”并没有离开诗歌作品本身的存在;在此基础上,作者再次讨论了“诗学价值论”、“诗学效果论”、“诗学批论”等三大问题,从而让全书构成了从诗学本质到诗歌阅读的全方位讨论话题,体现了思维的严密性与逻辑性,以及对于理论对象的把握能力。从接受的角度研究诗歌存在的意义与价值,也不可能完全离开诗人与诗作,因为诗歌作品毕竟是由诗人创作出来的,诗的一切意义首先还是存在于作品里,而不是存在于作品之外,所以,我们讨论“接受诗学”的相关问题,无论如何不可能完全离开从前的“诗学”概念,及其所关注的作家与作品。然而,不从读者出发来观照诗歌与诗学问题,也是有很大缺失的,因此,集中探讨诗歌接受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就成为“接受诗学”建立的一个前提。从作者所发表的学术论文来看,关注诗歌的接受并不是自今日开始,在20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圣弘就在一些学术刊物与诗歌刊物上发表了系列论文,讨论诗歌的接受问题;特别是在他到武汉大学陆耀东先生与复旦大学朱立元先生那里访问学习之后,接受了从国外传入的“诗学”与“接受美学”的概念,从当时的新理论——“读者反映理论”出发,就开始了关于“诗学”问题长达二十年的思考与探究,开始走上了自觉思考“接受诗学”问题的道路。一般而言,一个学者的成熟有一个过程,如果一个关注诗歌的人在大量的诗歌批评与研究实践的基础上,开始集中思考一个具有理论原创性的课题,并对此进行长期思考与深入探究,那是符合学术研究与学术成长的规律的举动。所以,今天摆在读者面前的这部《接受诗学》,并不是作者的心血来潮之作,而是一部经过长时间思考与精心准备的诗学专著。其角度的新锐、体系的完整与论述的充实,是首得我心的。
      其次,《接受诗学》在某些方面提出了具有原创性的理论观点。总体而言,本书作者是从西方的接受美学与读者反映理论出发,并且根据接受美学的理论对诗歌的接受过程与接受方式进行讨论,对诗歌的个体阅读与群体阅读以及与此相关的诗学价值、诗学效果、诗学批评等问题进行探讨,因此,本书所使用的一些概念,如“文学作品结构模式”、“语言结构系统”、“召唤性”、“期待视界”、“隐含得读者”、“多元价值系统”等,并没有很大的新意,但运用得十分适当,并且有自己的体会与反思。并不是说这样的概念没有意义,也不是说这样的概念不可以使用,相反,从一个新的角度研究诗学,援用从西方传进来的一些理论概念是必要的,也是有意义的。这些概念原来是用来讨论读者接受一般问题的,属于美学范畴;而现在作者用于诗歌接受并且用以讨论诗学问题,自然会有自己的思考在内。更重要的是作者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新的或者说具有新意的概念,体现了一定的理论原创性。譬如,第二章《个体阅读论》中提出来的“语符——意象思维”与第五章《诗歌创作论》提出的“意象——语符思维”两个概念,其所指涉的意义是不一样的,因此可以被认为是两个新概念;第四章《群体接受论》中提出来的“诗圈”概念,第六章《诗学价值论》中所提出来的“诗学的基本价值与浮动价值”概念,都是属于新的概念与新的术语。作者能在前人理论的基础上,根据研究实际的需要,提出具有一定原创性与价值度的概念,这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本身就是一种学术创新。在前人对于诗歌与诗学的研究已经比较系统与深入的情况下,想提出一些新的概念谈何容易,因此,对于本书作者的努力,自然应当高度肯定。
      再次,本书所提出来的某些诗学见解,深得我心。本书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讨论诗歌接受的问题,并且引进“诗学”概念(关于“诗学”这个概念,历来是存在争议的);然而,本书作者照样以自我的方式进行思辩,并勇于提出自己的创见。在第六章《诗学价值论》里,作者提出“以审美价值为中心的多元价值系统”;在第八章《诗学批评论》中,作者提出“接受诗学的诸种批评模式”,都发表了很重要的意见。任何诗歌效果的发生,都不可能离开审美而存在,没有对于诗歌作品的审美过程,就没有对于诗歌与诗学问题的基本认识;因此,说“诗学价值”是以“审美价值”为中心的多元价值体系,就是一个绝对必要的命题,也是诗学批评里的基本命题。从接受角度考察诗歌的接受与传播,看起来虽然只是换了一个看问题的角度,其实其中还是存在许多的讲究的,也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实际的批评实践,这正是“接受诗学”之所以存在必要性的重要方面,也是接受诗学意义丰富性与价值重大性的主要体现。
      当然,由于《接受诗学》的初创性,自然也存在一些可以进一步完善的问题:如果假以时日,作者完全可以将“接受美学”与“诗歌阅读”的结合进一步融会贯通,从而达至更深入细致地研究诗学的本体问题;作者完全可以将“个体阅读”与“群体阅读”的问题以及两者的关联性,作出更细腻的诠释;如果将“诗歌接受学与”“小说接受学”、“戏剧接受学”进行对比,也许更能突出诗歌接受的独到与深入,能够让读者更好地认识到诗歌与小说等文体在接受上的区别与不同……
      青年时代的作者就是我的好朋友,中年时代的作者来到我所在桂子山,与我共同学习比较文学与英美文学。现在,他的著作《接受诗学》即将付梓,我自然应该表示祝贺。不过,我更要祝贺的是他对于茶诗的研究,特别是对于中国古代茶诗的考证与研究,对于中国茶文化在西方国家产生影响的探讨,在相关学术刊物已经发表论文十多篇,得到了学界与茶界的广泛认同。一个学者总是应该不断地开拓新的学术领域,并在新的领域倾注自己的热情。我相信,今后的圣弘在学术研究上,会有更大的发展。
      
      邹建军,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外国文学研究》与《中国诗歌》副主编,《世界文学评论》主编。

    推荐访问:诗学 接受 专著 新颖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