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作文范文 > 正文

    曹雪芹——无人见证的牺牲_曹雪芹酒官网

    时间:2019-03-30 03:25:24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牺牲精神是伟大的,但牺牲者总还是希望自己的牺牲能够得到世人的理解和见证,这是人之常情,无损于牺牲者的伟大。但我们能想象出一种无须人们见证和理解的牺牲,一种既不为现世功利也不为流芳千古的牺牲吗?这样的人有,你信不信?他就是曹雪芹。
      曹雪芹的生平至今仍是一个谜,这个谜恐怕不可能有解开的一天了。甚至《红楼梦》的作者到底是谁,还存在争议。他是这样一位令人敬仰的大家,而且,他生活的年代距今只有两百多年。后人只是朦胧地知道,曹雪芹少年时代曾经历了一段锦衣玉食的生活,但家道确已大不如从前,晚年贫病交加“举家食粥”,终于在四十多岁时“泪尽而逝”。这样一位才华卓著的人物,生前应得到社会的礼遇,死后应得到后人的追怀。可惜,这只是后人善良的愿望。
      对于《红楼梦》这样一部生命凝血之作,我们无法真正了解其作者,也许我们只能凭作品去揣想他的心理。
      那么,曹雪芹为什么要付出一生,写这样一部“字字是血”的作品呢?
      是为了追求富贵荣华吗?早年的曹雪芹确实有过借登科取士来实现自己的富贵荣华的梦想,跟当时的士人没什么两样。但事实是,他着手写这部惊世之作时早已“将富贵荣华视为过眼云烟”,多少人只将这话挂在嘴边来掩饰内心的渴望,而他却用生命真正去实践了。
      红学权威周汝昌认为他是迫于眼下的生活。写这么一本书也许可以暂时改善他困顿不堪的境况,而用不堪回首的往事换来自己和家人腹内的暂时充盈,实在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行为。以曹氏的人格心性,这样做断不会长久。所以,写这么一本书实在不能使他从潦倒中完全解脱。何况以他的才情,做一个豪门清客,何处不留?又何至于衣食不给、举家食粥?
      也有人说他是为了名声。名声是一种社会评价,这对任何文人来说都是基本的心灵动力。对一个文人来说,淡泊名声比淡泊富贵难得多。但在曹雪芹生活的时代,小说不是文学正途,为士大夫所不屑。更何况雍乾时代,文字狱遍布全国,文人动辄得咎,《红楼梦》这样一部怨世骂时之作,又岂敢传世以求名?另外还有“为了身后的名声”一说,这似乎是对作者心灵动力的唯一解释了。但事实上,民间对《红楼梦》的传抄却是在曹氏在世时就存在的现象了。
      曹雪芹是超凡的人,我们不能用凡俗的精神境界和价值标准去衡量他。也许极少有人能想到,他写《红楼梦》,只是为了一吐胸中之郁结,并希望后人理解这份情怀。这就够了。至于自己,他希望完全隐退。
      大精神,大境界,然后有大文章。将现世的名利欲求置之度外,这是极难得的,将身后的名声也置之度外,对于一个具有巨大心理能量的人来说简直是匪夷所思。即使如此,他仍愿主动地承受那样的精神重负!文学天才和道德圣者如此偶然而奇妙地结合在一个人身上!
      由此看来,认为曹雪芹受了天大的委屈的人,也是用一双俗眼在看他,这完全不合他的心意。“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曹雪芹最有资格接受这种景仰,虽然他本人对此毫不在意。
      (选自《大家》)
      阅读上文,回答下面问题。
      1.如何理解“无人见证的牺牲”的含意?
      答:
      2.有人认为曹雪芹是为了求取身前或身后的名声而创作《红楼梦》的,对此本文作者有什么看法?
      答:
      【鲍亚民/供稿】

    推荐访问:见证 牺牲 曹雪芹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