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英语学习 > 正文

    清末宪政运动及其意义

    时间:2021-07-03 20:00:36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清末立宪尝试是中国宪政法制现代化的历史起点。预备立宪是清末统治者在内外的形势逼迫下作出的选择。一方面,预备立宪具有某种权变之策的意图,是清末统治集团为了挽救自身统治地位而进行的一场法制改良运动,具有明显的政治功利性和保守性。另一方面,它表明清末统治者已经意识到不能按照原来的君主专制方式维护自己的统治,从而具有一定的法制改革意识。清政府在实行“预备立宪”过程中,相应地对旧有政治体制进行改革,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皇帝的权力,提升了国会地位和权力,提高了人民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直接冲击了两千多年的专制政体,不自觉地向政治宪政化迈进。因之,我们必须肯定这场法律变革运动在中国宪政法制现代化进程中的进步意义。
      关键词:清末;预备立宪;意义;历史分析中图分类号:K252;D033
      文献标识码:A
      清末宪政运动是中国宪政法制现代化的历史起点。引发这场立宪运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外部因素又有内部的原因。毋庸置疑,西方宪政思潮对中国传统君主专制法律文化的冲击是中国宪政制度现代化的外部推动力量。正是西方宪政思潮所传播的古典自然法观念、分权学说和法治理念与近代中国民主革命运动的结合,推动了传统政治结构的解体与转型。以康有为为首的维新派借鉴西方宪政学说,提出了改良主义宪政理论,其理论主旨是以设议院、定宪法、开国会为核心,以三权分立为原则,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虽然这一理论主张和宪政蓝图曾一度转化为政治运动,但是维新运动并没有颁布宪法性文件。只是在清朝末年,面临内忧外患的清政府逐渐意识到对上层建筑实施某些“变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法制改革和立宪活动,在政治制度改革的道路上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因此这场历史性变革在中国宪政法制现代化进程中具有特殊的历史意味。
      
      一清末立宪的历史背景
      
      晚清政府之所以进行预备立宪的活动,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从国际环境看,西方法律文化对中国的冲击日趋猛烈,以自然经济为基础、以专制政体为支架的传统法律文化,在民族生死存亡面前,日益陷入深重的危机之中。“接踵而来的鸦片战争和不平等条约,通过强行规定港口城市为外商提供方便,使中国的主权遭到了严重的损害,这种条约口岸开始时为5个,后来增加到10数倍之多。固定关税、治外法权和最惠国待遇条款以及最终的口岸办厂制造权,大大限制了中国人对外贸易的控制和调节能力。中国领导人无法再阻止外国势力、思想和货物的涌入。”从此,中国闭关锁国状态被彻底打破,中国的领土完整与国家主权遭到了严重破坏中国社会内部也是危机深重,先后出现了太平天国运动、小刀会起义、捻军斗争等重大历史事件。内忧外患交织在一起,到了19世纪末,中国的社会动荡达到了顶峰,政治权威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衰落。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早期工业化的进程,但没有根本地触及到政治制度的变革,因而没有达到预期的富国强兵的目的。中国在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中国朝野对此感到巨大的震撼,中国人第一次意识到政治制度的缺陷是导致战败的原因。“19世纪中国的失败,在很大程度上乃是由于中国政治结构的固有脆弱性及后来其所遭到的腐蚀。中国政治体制不仅仅因其本身的性质日益与世界上其他国家发生的变化不协调,无法应付与外部政治挑战俱来的冲击力所强加给它的问题,更重要的还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可悲记录表明,旧的政治秩序受到严重的内伤。”19世纪之前的中国社会精英理政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既符合统治者的利益又符合全社会的利益,它有力地抑制了家族和血亲组织所表达出来的社会上各个别成员之间相互冲突的利益,并在其中求得某种平衡。但是,清朝统治者所采取的高度控制政务的手段则打破了这种平衡,窒息了官僚阶层内部可以涌现出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导致政治精英不再努力维持国家体制的恰当平衡,转而营造权力结构中的私人帮派关系,相应地各级官员也日益利用手中的权力为家庭和宗族谋利,于是伴随着政治的日趋腐败,官僚机构的理性也就日益散失,政治结构成了一堆废物,中央权威再也无力充任彻底实现宪政的历史重荷。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帝国主义列强进一步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步伐,各自划分在华的势力范围,妄图全面瓜分中国。但是,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粉碎了西方列强的美梦,迫使各国权衡利害并逐渐认识到,“与其摧毁当时尚在统治中国的清王朝,不如保留和控制它,胁持它作为自己利益的代理人,这样更有利于维护自己已攫取到手的侵略特权,并有利于进一步掠夺更大的利益,于是便采取了扶植清朝继续存在下去的政策,使其成为他们‘以华治华’的工具。”为了让清政府能够在复杂动荡的社会环境中维持下来,当时各个强国也希望清政府进行形式意义上的法制和宪政变革。借此赋予清政府统治的合法性地位。
      就国内形势而言,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国家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中国则加速失去昔日的辉煌。十九世纪末,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和阶级结构已经发生了明显变化。皇权至上的封建专制政治结构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尖锐矛盾。置于这样的社会背景中,以孙中山为核心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和组织了反清民主革命运动,而代表资产阶级右翼和一部分地主官僚的君主立宪派也积极活动,企图通过立宪争得一点权力。清朝统治集团在义和团运动的沉重打击下和资产阶级革命的震撼下也终于觉察到,其统治地位正面临巨大的权威危机,如果再不做任何制度革新,必将面临覆灭的命运。为了保住权威和权力,当时清政府所能采用的办法就是在安抚、防范、和镇压的同时,用“政治上导以希望”的策略,稳住人民、瓦解革命和拉拢立宪派,给当时各个阶层的人士以民主的希望。
      此外,鸦片战争以后的立宪思潮也为清末的立宪活动作了必要的思想铺垫。19世纪不仅是中国社会变革最剧烈的时代,而且也是社会思潮最为活跃的时代,在各种思潮中影响最大的是立宪思潮。鸦片战争的失败促使许多仁人志士睁眼看世界,寻求救国良方。在众多近代思想家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试图从中西对比中获得启迪和找到出路。在希望实现富国强兵的实践中,一些具有近代意识的地方督抚、洋务派官僚和资产阶级改良派发现欧美和日本实行立宪政治的优越之处,从而发出加快社会变革、建立立宪政体的呼声,汇成了颇具规模的立宪思潮。这股思潮促进了民众的觉醒,激发了人民的爱国热情,推动了中国宪政法制的近代化。
      对于立宪活动得以展开的一个直接原因是1905年的日俄战争。经过明治维新变革后的日本小国居然战胜了俄国那样一个专制大国,给清政府上下以很大震动。因此,这场以控制中国东北三省和朝鲜半岛为目的战争,被视为立宪与专制之战。当时社会上许多人将日俄战争的胜负归结为立宪政体与专制政体之间的胜负,认为日本因为立宪政体而获胜,俄国因为专制政体而失败。有些报刊甚至大声疾呼:“大哉日俄之战,岂非天意示其趋向而启中国宪政之萌芽乎?彼俄衄于日也,乃专制国之败于立宪国也。”尤其是日俄战争后,俄国宣布预备立宪,进一步激起了中国要求立宪的社会舆论,认为颁布宪法

    推荐访问:宪政 清末 意义 运动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