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新闻专业主义精神_论民国名记者赵敏恒的新闻专业主义精神

    时间:2020-08-11 07:59:18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赵敏恒作为我国较早接受西方正统新闻教育的记者,曾担任路透社驻中国记者十五年,期间最先报道“西安事变”、“开罗会议”等重大新闻。本文尝试从赵敏恒的国际记者身份、力求报道的客观公正、追求新闻自由的理念以及勇于冒险的精神等方面分析其新闻专业主义精神。
      【关键词】赵敏恒 新闻专业主义 民国
      
       赵敏恒,中国新闻记者、报刊主编、新闻教育家。江苏南京人。1904年2月11日生。1923年在北京清华学校毕业后,留学美国。先后在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读书,获新闻学硕士学位。1927年回国,任英文《北京导报》副总主笔。1928~1933年任美联社南京特派员。1928~1944年,历任路透社南京特派员、汉口特派员、重庆分社社长、中国分社社长。①
      一、国际记者身份
      民国时期,中国自己的报业虽然有所发展,但较之于外人在中国所办报纸,在新闻自由方面却受到种种限制。赵敏恒曾在其著作《外人在华的新闻事业》的导言中叙述:“外国在华的新闻事业在世界各国中是一种特殊的情形。中国因为有与外人订约的商埠和租界,所以外人在国内外所办的报纸,能够自由登载政治新闻和军事的消息,而且对于时事也可比较自由的评论。至于本国的报纸,是没有这种权利的。”②
      新闻专业主义的核心便是要求新闻从业人员客观公正的报道事实,新闻媒体独立于政府、公众、财团,担负独特的社会责任等一系列行为规范和行业标准。赵敏恒国际记者的身份为其实现新闻专业主义提供了现实可能性。
      当时路透社作为一家国际商业通讯社,在政治和经济上都相对独立,其在华分社并不依附于当时的英国政府。同时,赵敏恒在路透社工作十余年,其国际记者的身份确实也为他在各种重大新闻的采写报道方面提供了不少便利。
      震惊世界的西安事变,便是赵敏恒首先报道的。事变发生的那天上午9时半左右,南京政府某要人忽然亲自打电话给赵敏恒,问他西安有无电报来?赵说没有。又问路透社在西安有无记者,是否有无线电台?赵说没有,那要人就把电话挂断了。赵敏恒越想越觉得离奇,赶紧向各方探询消息。他打电话给交通部门,问西安有无异常,对方说西安的情形不清楚,只接到电话说陇海路火车只通华阴,恐怕是兵变。于是赵敏恒在当天上午立即发出第一条电讯:西安兵变。他再打电话与那要人交换消息,告诉他“火车只通华阴,西安有问题”。那要人第一句就说:“委员长也在西安。”这样,赵敏恒就报道了最重要的情况,而且是最迅速的,又为路透社立了一功。③
      这件事情当然和赵敏恒敏锐的新闻敏感密不可分,但试想如果没有路透社在中国当时的公信力,赵敏恒如果不是路透社的记者,这样特大新闻的线索别人会主动送上门么?西安事变发生后南京与西安失去了联系,官方要向路透社打听西安的消息。恰好赵敏恒从中嗅出了新闻并率先报道。
      二、力求报道的客观、公正,追求新闻自由
      新闻专业主义打破了政党政论报纸服务于某一政党的特殊利益的限制,致力于服务全体公众。从新闻专业主义的角度来看,新闻业是一种独立的职业,以发布客观公正的事实为追求。中立的立场、客观的报道是保障新闻独立的切实措施。强调以新闻自由为精髓,推崇新闻发布自由和信息获取自由。④综观赵敏恒一生的新闻事业,都在为追求新闻自由,力求报道的客观、公正、真实而不懈奋斗。
      赵敏恒在南京时,有一天报纸上发表一篇财政部长发言人谈话,公布当时各项收入及开支数目,表示收支不敷数字甚大。他把这篇谈话做新闻发出,财政当局大为不满,说那谈话发表的目的是对内而不对外,发表至国外后将影响我国国际金融信用,财政当局坚持让赵敏恒发更正新闻电,说明前次电报不确;赵敏恒坚决不答应。他说:“一般人以为更正新闻等于家常便饭,一位记者,所刊载或所拍发的新闻,如果可以随时更正,这家报纸和这位记者的信誉,就不值一文了。”⑤
      赵敏恒对于“藏本事件”报道中便很好地体现了他追求新闻自由、力求报道客观公正的新闻专业主义精神。
      1934年6月8日,日本驻中国大使馆二等秘书藏本英明突然失踪。日本当局一口咬定,藏本为中国所谋杀,要求中方承担由此引起的严重后果。实际上是借此挑起事端,准备扩大侵略战争。他们一面发出外交通牒,一面下令停泊在下关江面上的日本军舰退去炮衣,瞄准市区,战争颇有一触即发之势。幸好南京警察厅侦缉队次日就在明孝陵东北山中一座破庙里将藏本英明找到,但藏本绝口不谈出走的原因,蒋介石政府又下令各通讯社和各报社不得报道这一消息,以免刺激日本。
      赵敏恒从警官赵士瑞处了解到具体情况,就假扮青年会代表去慰问藏本,藏本大为感动,遂向他倾诉了许多心里话。原来藏本在中国工作多年,屡受排挤,不能升迁,因而觉得人生无味,决计自杀。
      真相大白之后,日本制造事端以发动侵华战争的阴谋破产了。汪精卫一向以媚日妥协著称,奉蒋介石之令通知中央社、中央电台及南京各报社一律不得报道这一消息,以免刺激日本方面,违令者定遭查办。一时众皆噤口,保持与当局统一的口径。赵敏恒拟出有关日本外交官藏本重又现身的电讯稿,着重披露日本的卑劣阴谋,也不通知外交部新闻处,即拍发往伦敦路透总社再由总社传至全世界六十余分社,世界上反响强烈。赵敏恒的过人胆识、爱国正义感和勇敢无畏的精神受到人们的广泛称赞。⑥
      三、勇于冒险的精神
      新闻专业主义强调报道事实的真相。新闻报道必须反映客观事实的原貌,达到对事实真相与真理的认识。追求新闻事实真相,有时需要记者具有冒险精神,敢于到新闻发生的第一现场进行采访报道。它不仅要求记者能够应对一般环境下的采访报道,同时要求记者在特殊环境中能凭借超乎一般人的意志完成新闻采访和报道任务。在极端的困难和危险面前所表现出的冒险精神则能把这种对意志的挑战发挥到极致。
      九一八事变以后,全国局势开始变得紧张,南京作为当时民国政府的政治中心,难免会受到日本威胁。赵敏恒日后回忆1932年下关日船炮轰狮子山那夜时,生动写道:“全城灯光熄灭,鸡犬无声,中山路上,我军跑步至江边应战,情形紧张万分,两位报务员跑来说:‘我们在家里有父母儿女妻子,很对不起赵先生’。于是,来了个临阵脱逃,扬长而去。幸好领班周绍高非常镇静,能负责任向我说:“赵先生不要紧,有我!”我们用被单把门窗盖好,我写稿,他发报,从夜间十一时,一直工作到次日午时,周君负责苦干精神,给我很深印象。”⑦这里赵敏恒除了表扬周绍高沉着冷静、工作负责的精神之外,其实也从侧面反映出他自己热爱新闻事业,临危不乱,敢于冒险的新闻专业主义精神。
      赵敏恒在重庆时,正是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最嚣张的时期,日本飞机疯狂轰炸重庆。在“五三”“五四”大轰炸中,墙倒屋塌,火光一片。赵却出于新闻记者的责任心要抢发新闻电。他去大棵子电报局,这里已是火海,电报局已经无人。突然逃出一个人,赵问哪里发电报,那个人认为赵是疯子:“你还要发电报!”赵又奔赴长江码头,登上英国军舰,由军舰电台发了报道。后来,英国大使批评赵敏恒不可以用英舰电台发报。赵抗议:“我是路透社记者,不是你的雇员。你无权命令我。”说完,转身就走。正如他的夫人谢兰郁女士所说:“他采访新闻,不要命!”⑧
      “开罗会议”期间,赵敏恒冒着被军事法庭审讯的危险,率先报道“开罗会议”。无疑体现了他善于捕捉重大新闻的能力以及敢于冒险的精神。
      1943年10月,赵敏恒以路透社特派员身份参加访英团,途经埃及、葡萄牙飞赴伦敦。到达埃及首都开罗时,偶然在街上碰到蒋介石的侍卫长,他知道此人是紧随蒋介石身边的,不可能独自远行,所以立刻判断出,蒋介石此时一定也在开罗。于是他就留下来继续寻找线索。通过美联社和路透社的关系,打听罗斯福和丘吉尔的消息,知道他们此时都不在国内。这种种迹象都说明:开罗正在举行同盟国首脑会议,而且一定是决定战争进程和世界命运的会议。于是他立刻写好新闻稿,准备通过邮局发往英国,但被告知:上级有令,一律不准往外发送新闻稿。这一通知,再加上沿途见到开罗市内军警戒备森严,使他更加坚信自己的判断确定无疑。于是他立即飞往葡萄牙,在里斯本用加急电报向路透社总社发送了开罗会议的消息。而美联社关于开罗会议的报道,则比路透社整整迟了14个小时。
      正是赵敏恒最先向国内和全世界报道中、美、英三大国首脑会议的重要新闻,从而蜚声于国际报坛,这一消息鼓舞了艰苦浴血抗战中的中国军民的士气。英国首机丘吉尔、美国总统罗斯福得知此事后也当众称赞了为路透社效力同时又为国际反法西斯阵线做贡献的中国记者赵敏恒。
      赵敏恒著有《采访十五年》、《新闻圈外》、《外人在华的新闻事业》等书。他在回顾自己的采访生涯时,特别强调新闻记者永远不要脱离采访工作。他感慨地说:“好外勤,应当一生只干外勤;好编辑,应当一生只干编辑。做新闻记者的,不应当争名夺利,而应当求事业的成功。”⑨赵敏恒的这句话正好符合了“敬业者,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也”的精神。新闻专业精神的烙印深深打在了赵敏恒的身上。■
      
      参考文献
       ①中国百科网,http://www.省略
      ②赵敏恒:《外人在华的新闻事业》,中国太平洋国际学会出版,1932年,第2页
      ③⑨陈玉申,《赵敏恒:“最了不起的华人记者”》,《青年记者》,2007年9月(下)
      ④孙利军:《西方新闻自由语境中的“新闻专业主义”》,《当代传播》,2007年第2期
      ⑤⑦赵敏恒:《采访十五年》,天地出版社,1944
      ⑥刘亦实,《特立独行的民国著名记者赵敏恒》,《文史春秋》,2006年11期
      ⑧肖沱,《缅怀名记者、名教授赵敏恒先生》,《新闻大学》,1997年第2期
      (作者: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08级研究生)
      责编:周蕾

    推荐访问:民国 记者 主义精神 论民国名记者赵敏恒的新闻专业主义精神 中国新闻界的名记者 中外名记者及其新闻风格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