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英语学习 > 正文

    [高锟:“光纤之父”摘取物理诺奖]高锟 光纤

    时间:2020-07-23 07:56:59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华人科学家高锟和两位美国科学家10月6日分别以光导纤维和半导体研究拿下2009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诺贝尔物理学奖评审委员会说,当今信息社会以通信技术为基础,高锟发明的光纤以及美国科学家威拉德・博伊尔和乔治・史密斯发明的数码成像装置“彻底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人物简介
      高锟:1933年出生于中国上海,他曾任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是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英国皇家工程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艺术学会会员和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1996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第8位华人(华裔)科学家
      
      欧洲中部时间6日11时45分(北京时间17时45分),诺贝尔物理学奖评审委员会在瑞典科学院公布评选结果。华人科学家高锟以“涉及光纤传输的突破性成就”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一半奖金,即500万瑞典克朗(约合71.8万美元)。
      评审委员会主席约瑟夫・努德格伦用一根光纤电缆形象地解释了高锟的重要成就:早在1966年,高锟就取得了光纤物理学上的突破性成果,他计算出如何使光在光导纤维中进行远距离传输,这项成果最终促使光纤通信系统问世,而正是光纤通信为互联网的发展铺平了道路。这一发现也为高锟赢得“光纤之父”的雅号。
      高锟是继李政道、杨振宁、丁肇中、李远哲、朱棣文、崔琦及钱永健之后,第8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华人(华裔)科学家。
      
      “光纤通信”奠基网络社会
      
      在互联网中畅游、欣赏高清晰电视转播节目、与千里之外的友人通话,又或者躺在病床上接受胃镜检查,这些事情改变着人类的生活,但人们可曾想到,这一切都要归功于高锟发明的“光导纤维”,即“光纤”。
      1966年,高锟发表了一篇题为《光频率介质纤维表面波导》的论文,开创性地提出光导纤维在通信上应用的基本原理,描述了长程及高信息量光通信所需绝缘性纤维的结构和材料特性。简单地说,只要解决好玻璃纯度和成分等问题,就能够利用玻璃制作光学纤维,从而高效传输信息。这个理论引起了世界通信技术的一次革命。以这一理论为依据,第一根去除杂质、因而适应信号传输需要的光缆1970年问世。随着第一个光纤系统于1981年成功问世,高锟“光纤之父”美誉传遍世界。
      如今,利用多股光纤制作而成的光缆已经铺遍全球,成为互联网、全球通信网络等的基石;光纤在医学和工业上也获得了广泛应用。诺贝尔奖评委会这样描述说:“光流动在细小如线的玻璃丝中,它携带着各种信息数据传递向每一个方向,文本、音乐、图片和视频因此能在瞬间传遍全球。”
      高锟的发明不仅有效解决了信息长距离传输的问题,而且还极大地提高了效率并降低了成本。例如,同样一对线路,光纤的信息传输容量是金属线路的成千上万倍;制作光纤的原料是沙石中含有的石英,而金属线路则需要贵重得多的铜等金属。此外,光纤还具有重量轻、损耗低、保真度高、抗干扰能力强、工作性能可靠等诸多优点。
      
      “从来没有想过会获奖”
      
      高锟现就职于英国标准电信实验室并担任ITX服务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他持有英国和美国双重国籍,现常居中国香港。
      据香港中文大学10月6日晚发布的消息,高锟对于获得本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深感荣幸和惊喜。高锟的获奖感言当晚由香港中文大学副校长杨纲凯转述。高锟表示:“我对于获颁诺贝尔物理学奖深感荣幸。诺贝尔奖鲜有表彰应用科学的成就,故我从来没有想过会获奖,感到非常惊喜。”他还表示,过去四十年,光纤大大促进了资讯世界的发展及进步,也有赖光纤的出现,这个喜讯已于瞬间传到千里之外。
      此前,高锟曾说:“我心里觉得一个人有这样子的好运,能够做一件前所没有的事情,而且做出来的影响是非常非常大的……我感觉很满足。”
      
      曾荫权表示衷心祝贺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表示:“诺贝尔物理学奖是科学界的最高荣誉,我和香港市民衷心祝贺高锟教授获此殊荣。高教授不但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亦是一位谦谦君子和有承担的教育家。香港能够有一位如此出类拔萃的人物,是我们的无比骄傲。”
      
      在争论中把设想变成现实
      
      高锟1933年生于中国上海金山区的一个书香世家,1949年随家前往香港。1954年赴英国伦敦大学攻读电机工程,并于1957年及1965年获学士和博士学位。
      1966年,高锟提出自己的设想之后,有人称之为匪夷所思,也有人对此大加褒扬。在争论中,高锟的设想逐步变成现实。高锟曾谈到,自己当时认为可以透过玻璃传送资讯,但不为许多人所信,而自己却非常执着。他当时说:“科学家都应该固执。”
      但高锟也曾说过,假使科学家太固执的话,就不能够想象不同的未来。
      曾有记者问高锟:“现在您经常谈及新时代中新生活的新工具,您预计在多长的时间内,光纤会被另一种新工具取代?”“我相信在一千年内也不会。”绝少以高姿态说话的高锟,这次的回答却充满信心。
      
      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高锟的研究为人类进入光导新纪元打开了大门。为此,他获得了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以及爱迪生电信奖、马可尼国际奖、贝尔奖、巴伦坦奖章、利布曼奖和光电子学奖金等。此前,英国科学博物馆里摆置了他的照片和科学成就,表扬他对人类科学界所做的贡献。
      高锟于1996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000年,他与邓小平一起被《亚洲新闻周刊》选为“二十世纪亚洲风云人物”。
      
      出任香港中文大学校长
      1987年10月,高锟从英国回到香港,并出任香港中文大学第三任校长。从1987年到1996年任职期间,他为中文大学造就了大批人才,使中大的学术结构和知识结构更加合理。在与内地科技界的交流合作中,他主张“一步一步把双方的联系实际化”。
      高锟退休后,曾与香港大学前副校长程介明等学者筹办智立教育基金及弘立书院,高锟出任基金董事会主席。
      
      天上有颗“高锟星”
      由于贡献杰出,1996年,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将一颗于1981年12月3日发现的国际编号为“3463”的小行星命名为“高锟星”。
      杨振宁教授在“高锟星”的命名典礼上致词时说:“我和小孙女看夜空的时候,将会告诉她,其中一颗是‘高锟星’。就在那刹那,数不清的光纤,正在传递着数不尽的数位(bits),把人类世界推进高速资讯的新纪元。”
      
      童年自制化学炸弹
      在入学前,父亲聘请老师回家,教导高锟和弟弟高,诵读四书五经。10岁时,高锟就读世界学校,除需要读中文之外,也要读英文和法文,学校聘请留法的学者回来教授,高锟开始接触中国之外的人事文化,他说:“影响很大!”
      高锟说:“我从小就喜欢科技,是自然有兴趣的。小学时代,我已经在玩很多科学实验,拿它们做玩具,什么都要拆开来,看看里面是什么样子的,好奇心很强。我的父母和科学完全没有关系,他们也没有给我任何压力,要我读科学……我运气很好,没有人罚我。如果当时他们觉得我这么做是不好的习惯,那我的好奇心可能会受到打击。”
      高锟的父亲是律师,家境还算富裕,住在一栋三层楼的房子里,而三楼就成了高锟童年的实验室。起初,他对化学最有兴趣,尝试自制炸弹。用红磷粉和氯酸钾混合,加上水并调成糊状,再掺入湿泥内,搓成一颗颗弹丸。待风干之后扔下街头,果然发生爆炸。幸好没有伤及路人。
      
      不需要做婚姻实验
      只要一有机会,高锟就对太太赞不绝口。“我每次讲座的电脑程序及幻灯片都是我太太帮我准备和设计好的;她对我的演讲很有帮助。我在1966年宣读论文时的电脑幻灯片也是太太帮我做的。”
      有传闻说高锟和太太结婚之前,也曾经像做科学实验似的,太太提出要做一个试验,说大家分开半年,这个半年不见面,看是不是彼此还挂念对方,如果要是挂念的话,说明是相爱的。高锟说:“我就不肯答应,说如果现在大家都没有信心,那半年后也不会有信心。”高锟说,实验室应该做实验的,但是这个(婚姻)实验不能够做,我不需要做。
      前段时间,在接受采访时,他告诉记者:“我的传记第一个章节就是写我和太太结婚的情形。”
      高锟夫妇现有一子一女,如今都在美国硅谷生活和工作,夫妇两人每年都会抽空到美国探望他们。“我很爱他们,但又很少时间陪他们,所以相聚的时间总会主动当‘阿四’,目的只有一个:为家人做一顿丰富的晚餐。”
      
      60岁潜水 闲来捏陶塑
      科研工作背后的高锟充满孩子气,因而在儿女眼中,他是一位思想广阔、寓工作于游戏的好父亲;而且他性情随和,与他共事多年的私人助理从未见他发过脾气。
      对高锟而言,凡是新奇、新鲜的事物都能引起他的极大兴趣。他在60岁的时候,才开始学习潜水。“潜水的时候,可以欣赏到一览无余的美丽海底世界,令人心情愉悦。”
      另外,高锟教授如今又迷上了打网球和做陶艺。“我现在最喜欢做陶艺,一个个静静地抚弄泥土,这种感觉我很喜欢。”
      高锟太太表示,夫妇二人也喜欢看电影、电视、书籍或玩计算机。
      (10月7日《扬子晚报》,标题有改动)

    推荐访问:摘取 光纤 之父 高锟:“光纤之父”摘取物理诺奖 光纤之父华人高锟摘诺奖 光纤之父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