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学前教育 > 正文

    刍议新教师怎样上好初中思想品德课

    时间:2021-07-16 04:01:52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新世纪的新教师就如一股新鲜的血液,代表着新生机和新希望。本文通过对新课程背景下新教师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就新教师怎样上好思想品德课作了一定的实践研究,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和方法,旨在深入理解新课标,积极倡导“以生为本”、“以师为根”的教学理念,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新教师 初中思想品德课 以生为本
      初中思想品德课在整个教学体系中有着特殊的地位,该学科承担着德育理论的教学工作,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主渠道,也是学校德育教育的主阵地。但纵观现今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教师虽兢兢业业,忙忙碌碌,任劳任怨,可学生却食之无味,收获甚微,这无疑是摆在每一位初中思想品德教师面前的一道大难题。尤其是作为一个初入职场的新教师,学生与教师角色的转变,理论与实践的冲突,如何让“枯燥”的思品课“鲜活”起来,怎样进一步增强思品教学的有效性,这已是广大新教师迫切需要探索和解决的问题。对此,笔者愿谈谈自己的看法,若能作为引玉之砖,则颇感欣慰。
      一、“以生为本”,是新教师上好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基础
      郭思乐教授在《教育走向生本》一书中,提出了“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以生为本”理念,并深入阐述了生本教育体系的价值观、伦理观和行动观,全方位地触动了教育工作者,这标志着一种富有人性化的教育发展观受到了重视。由此可见,在我们思品教学中也要贯彻“以生为本”的思想,构建“以生为本”的人文性课堂。
      (一)记住学生的名字,让你我受到尊重
      初中思想品德课一周只有两节,为了完成教学工作量,大多数的思品老师都要担任多个班级的教学工作,甚至是跨年级两头奔,所以对比任语数外“主”科的教师,我们的教学对象要多出好几倍。再加上,新教师刚走出大学课堂,教学经验不足,理论多、实践少,还要忙于各种学习培训、听课备课,认不到几个学生、叫不出学生的名字是常有的事。我也不免经历过类似尴尬。在给初一学生讲授《授人玫瑰 手留余香》这一框时,一开始,我就让学生自己思考对本框课题的理解,接下来我犯了一个极大的错:我指着一个同学请他回答问题,却叫了另一个同学的名字。当时我的感觉是多么地尴尬,甚至觉得无地自容,羞愧不安,看到那两位学生受伤的眼神、不悦的表情,我的心被刺痛了。在内心深处,我一直是将学生看成自己的朋友,而非教室里来去匆匆的过客。但记不住学生的名字,又有什么资格去说自己是爱学生的呢,更有何信心去上好思想品德课呢?于是,在心中默默下了决定,此刻起,一定一定记住所有学生的名字,无论用何种方式。
      美国著名政治家吉姆法里说:“记住人家的名字,而且很轻易地叫出来,等于给别人一个巧妙而有效的赞美。因为我很早就发现,人们对自己的姓名看得惊人的重要。”但由于现行的中考制度以及教育现实的使然,作为一名思想品德课新老师,家长会上家长叫不出你的名字,遇上这样的事情,我们心里总不会高兴。希望家长叫得出你的名字,尊重你的学科,这也是人之常情。那么不妨换位思考,能够正确喊出学生的名字是每一位教师都要做的事情。
      在每个人心中,自己的名字是世界上最动听的符号。所以,记住学生的名字,尊重学生,也就是尊重自己。
      (二)走进学生的心灵,让你我没有距离
      学生的心灵是智慧的发源地,是为接受一切美好东西而敞开的窗口。正如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言:“真的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
      我们新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自己与学生的情感的构建,要与学生拉近距离,努力走进学生的心灵,建立起一种情感的纽带。一旦形成了这样的职业感受,我们就能体会到课堂的鲜活、快乐和丰富多彩,就会与学生一起分享成长过程中的喜怒哀乐,就会把自己的工作当作一种表达生命内质的生活方式。
      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我教你学”、“我讲你听”,学生完全任教师摆布,受教师的灌输。教师处于居高临下的地位,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失衡的。[1]在这种消极关系的作用下,课堂气氛严肃沉闷,学生什么都不敢想,什么都不敢说,对思品课毫无兴趣,更不愿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阻碍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要想改变此状,“教师应该用仁爱之心,激发学生的上进心。教师的善良、关怀是学生自信心、自尊心、上进心的基石。”[2]新教师平时应多放下身段,多弯下笔直的腰。比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置身于学生学习的空间当中,没有必要一直紧贴着三尺讲台,可以多下来走动走动。穿梭在学生的课桌之间才更有可能浸润到学生的心怀脑际,从而淡化师生之间的绝对距离,拆卸师生心灵的篱笆。
      (三)贴近学生生活,让你我演绎精彩
      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新课改要求思想品德教学必须贴近学生生活, 充分调动学生生活与情感的积淀,让学生在真实生活中有所体验,并能结合现实生活,将所学到的知识学以致用。因此,让思想品德教学贴近学生生活,是顺应新课改、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的必然要求。
      在教学实践中,新教师要正确把握思品学科与学生生活的联系,选择学生生活中相应的事例、现象和情境作为教学的切入口,要让学生走出课堂,变客观接受为主观感受,勘察现实生活,多思考人生。这有利于增强思品学科的亲和力和现实感,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索知识、认识生活的欲望和热情,促使思想品德走向学生,学生也定能在这些宽广学习环境中收获多多。
      基于以上观点,我在教学中也做过一些大胆尝试,比如:我一直建议学生,每天看半小时新闻,并把看到的新闻讲给家长、老师、同学听。还有在给初二学生讲授《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时,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我安排了两组学生进行辩论赛,通过查找资料和自己对知识的理解,讨论“法律和道德究竟谁更重要?”最后我再加以点评。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且还便于我抓住学生在表达中暴露出的“思维漏洞”,及时进行有效地矫正,真正实现教学活动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推荐访问:刍议 上好 思想品德 初中 新教师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