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寻声暗问,品味匠心_品味匠心零食

    时间:2019-05-19 03:20:33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语文教学的艺术,其外延与内涵极其丰富。在教学中,对教材发微探幽,涵咏再三,用心去辨识那表面看似平淡无奇的叙述中所蕴含的丰富深刻的内涵,可以充分挖掘出作品的潜在价值,进而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一、“详次略主”的匠心独运
      白居易的《琵琶行》是描摹音乐的经典佳作,文中有三处描写琵琶女的演奏,第一次是暗写(侧面),后两次是明写(正面)。后两处中的前一次“东船西舫悄无言”,详尽叙写;后一次的“满座重闻皆掩泣”,却是略写。
      不言而喻,文学作品中就表现主题而言,详写的应该为“主”,略写的可能为“次”。而《琵琶行》中却呈现出“详次略主”的格局。写得最详尽的,却不是水平最高的,而水平最高的却写得十分简略。诗人为何作如此安排?
      首先要理解前面那次详写的必要性:它虽然不是水平最高的,却也是一次高水平的演奏。作者突出描写,意在表明琵琶女是一位技艺超群的女子,与后文她的飘零憔悴两相对照,以激起人们的同情与怜惜,突出了诗人所寄予的名高致祸的愤恨不平。作者有意详写前面那次,并表明它具有高超的水平,也为后文的内容作了铺垫。最高水平的那次却几笔带过,写而不详,诗人只是概述乐曲凄凉急促、使人动容的魅力,其用意正如琵琶女演奏中出现的“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佳境,让人们用自己的想象去体悟这难以言喻的妙处,以虚写人们的感受来表现感人的艺术力量,更显得回味无穷。
      如上所述,琵琶女用一支琵琶曲向人们倾述了她坎坷曲折的人生,她指间跳跃的千变万化的音符,不仅汇成了她自己跌宕起伏的心潮,也激荡起诗人对自己平生遭际的回忆与感伤。诗人用文学艺术形象再现了琵琶女精湛的演技,又尽情地倾诉了自己的悲愤之情。音乐在善奏者与善听者的心灵互动中,成为承载人物情感、刻画人物形象的媒介。
      一个“本是京城女”,一个是“去年辞帝京”,都是从京城来到江州;一个是“曲罢曾叫善才服”的名艺人,一个是才华横溢的大诗人,都具有出类拔萃的才能;一个因年长色衰而嫁商人,一个因犯颜直谏而遭贬谪,都有由荣至衰的不幸遭遇。诗人沿着琵琶女的演奏一步一步地与她的心灵贴近,直至走入琵琶女的内心深处。诗人借琵琶女的苦难身世来诉说自己在政治上所遭受的打击,共同的人生遭遇让诗人与琵琶女在那一刻产生共鸣,这乐曲中承载着两种同样曲折的人生与一种对沉重命运的感叹!
      可见,诗中音乐描写的本身,远不是单纯地显示其高超的演奏艺术,而更为重要的是抒发诗人内心深沉的情感,鲜明地突出了天涯沦落之感这一中心,这正是诗人匠心独运之所在。
      二、称谓转换的匠心独运
      称谓(或单位)转换,指的是改变叙述视角,进行主客体的更替或置换。在写作与交谈中,从不同的角度,对同一个物品(或人物)给予不同的称谓,可以揭示出事物之间的微妙关系,从而达到独特的艺术效果。
      鲁迅《祝福》中的“我”面对祥林嫂的疑问困惑不安,“我”愈是在惶恐不安时,愈想去吃福兴楼的清炖鱼翅。作者写道:“福兴楼的清炖鱼翅,一元一大盘,价廉物美……”对这一看似不经意的细节,可引导学生思考作者的用意。其实这是一种想借物质享受以求得精神上解脱进而麻痹自己的思想行为,这正入木三分地表现了“我”的痛苦与无助。作为一个正直的知识分子,他深刻地同情祥林嫂的不幸遭遇,但又无法帮助她摆脱悲惨的命运,从而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中。中国古人就常有想以类似的办法摆脱苦闷的例子,如苦闷空虚时,有人选择借酒浇愁、暴饮饕餮以麻醉自己,寻求解脱,实则愁上加愁。
      鱼翅“一元一大盘”价廉物美吗?通过课后注释中的单位换算,我们得知:1元等于1000文钱。祥林嫂到鲁家当短工,吃苦耐劳辛劳勤快,年底的家务一人担当,竟没有添加一个短工,而每月的工钱只有500文。到被抢走时共挣了1750文,即1.75元钱。在这里,作者不用显示其少的“元”而用突出其多的“文”,意在强调其工钱之多。也就是说,祥林嫂忍辱负重、含辛茹苦地做了三个半月的工,还挣不到两盘被人认为“价廉物美”的清炖鱼翅! 看似随意,实则匠心所在!
      “文”与“元”称谓的互位换算,深刻地表现了祥林嫂勤劳安分的性格特征。“福兴楼的一元一大盘的清炖鱼翅” 这看似淡淡一笔,原来是祥林嫂的一份经济账单,凸现了小说的深刻主题。
      三、叙述视角的匠心独运
      叙述视角,是指叙述语言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特定角度。高明的作者总是精心选择最能产生艺术效果的最佳角度。关注叙述视角,并由此深入到对小说语言、结构等问题的探讨,可让读者更清晰地从新的角度重新剖析小说的肌理,进而加深对文章在篇章结构、布局谋篇上特色的理解。
      《祝福》中祥林嫂逢人就诉说儿子死于狼口的细节,写得精彩,有深度。但作者为什么不直接写祥林嫂当时失去儿子的痛哭场面,又为什么不厌其烦、一字不漏地两次写祥林嫂失去儿子后的诉说?教学中,可让学生充分发表看法,然后再概括:痛哭流涕的场面是人们经常看到的,写出来就平庸无奇一般化了,而写诉说的细节就深刻得多。由于祥林嫂诉说儿子死于狼口的不幸遭遇不知有多少次了,所以才烂熟于心,每次诉说原话才一字不差。可见,她长期饱受痛苦的煎熬折磨,以致于精神失常,尽管受到别人的冷淡与鄙视,但仍然逢人便说。这样写,挖掘出祥林嫂的内心痛苦就比写当时失去儿子时的失声恸哭要强烈百倍,可谓独辟蹊径!
      在《祝福》的教学中,笔者要求学生用最准确的词语来概括祥林嫂的一生历程,经过探讨,概括如下:守寡——逃生——被劫——再婚——丧夫——失子——被逐——回镇——被赶——沦乞——惨死 (注:被劫、被逐、被赶的施事者分别为婆婆、大伯、鲁四老爷)。祥林嫂被婆婆劫持后 “再婚——丧夫——失子——被逐”(大伯来收屋,赶了她)的生存状况,是通过卫老婆子与四婶的对话,粗线条地讲述了事件的概况。这样写,不但避免了行文的单一叙述,而且便于作者安排情节叙述的密度与速度。作者通过十分恰当的剪裁、组织与描述,使小说整体风格摇曳多姿,更具可读性。
      四、寓意揭示的匠心独运
      对《祝福》结尾段的景物描写,分析者都认为与开头的场景描写前后呼应,进一步渲染了祝福气氛,与祥林嫂的悲剧命运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些分析无疑是正确的,但似乎意犹未尽。如果能再进一步地分析:虽然人们想以连绵不断的爆竹声、天公想以团团飞舞的雪花把这沉重的苦难掩盖起来,而醉醺醺地在天空中蹒跚的天地圣众,也想以酒醉为借口冷漠视之,而鲁迅先生却用犀利的笔尖,划破这些遮羞物,把它暴露在众人面前。这些分析将景物描写的作用推进升华,更突出了作者的愤懑之情,增强了表现力。   《氓》中的“淇则有崖,隰则有泮”句,注解为:淇水(再宽)总有个崖,低温的洼地(再大)也有个边。这个注解无疑是准确的,但这条注解之后还有句说明:意思是说什么事物都有一定的限制,反衬男子的变化无常。笔者认为,作者在这里还应有一个暗示,即这条注解还可以演绎出另一种反衬:什么事物都有个极限,如果我再与他一起生活,那就是苦海无边了!这种解读,是承上文“及尔偕老,老使我怨”而言,更突出地表现出这位刚烈的女子要与负心汉“决绝”的坚定性。
      五、修饰用语的匠心独运
      《林黛玉进贾府》一文中, “半旧”这一修饰词,作者总共用了四次。其中,描写王夫人内室陈设的有三次,依次为“靠东壁面西设着半旧的青缎靠背引枕”,“王夫人却坐在西边下首亦是半旧的青缎靠背坐褥”,“挨炕一溜三张椅子上,也搭着半旧的弹墨椅袱”;有趣的是,描写宝玉身上的衣着也是“半旧”——“身上穿着银红撒花半旧大袄”。
      贾府是钟鸣鼎食之家,何以使用“半旧”物品,这引起了读者的注意。笔者认为,“半旧”的妙处在于:如果这些物品是“全新”的,那就说明贾府是历史短暂的暴发户;如果是“全旧”的,又显得没落腐朽,无法显示贾府的“贵族”气息。只有半新不旧才能尽显贾府世禄之家的历史,因为此时贾府还没破落。可以说,这“半旧”显示了贾政勤俭持家的品德,更可以说这是贾政伪善的“明智之举”。贾政深知“俭以养德”的大道理,所以要在他的书房、接待亲友的房间摆放“半旧”之物,一方面以奢华示人,一方面将富贵藏起,实属刻意为之,封建家长的多面人生就这样被“物化”了。可见,贾府环境描写的细节,无不与人物的精神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见“半新不旧”用得恰到好处,这反映出事物的“度”。
      由此想到《魏书》中说到曹操的第二任妻子卞夫人,也有个类似“半旧”的故事:曹操每次作战归来,让她从缴获的珍宝中挑选一两件首饰,卞夫人总是选中等的。曹操迷惑不解,她解释说:选最好的,显得贪婪;而选劣等的,又显得虚伪,只有选中等的最妥帖。曹操听了大为赞赏。其实这也是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出人物对事物“度”的把握。
      六、委婉措词的匠心独运
      委婉是一种迂回曲折的语言技巧,在许多场合,用一种不便明说、容易使人接受的含糊说法,以替代可能令人产生不悦的表达方法。深层含义有时要通过委婉方式表达出来,才能产生独特的效果。这样既丰富了语言的表达方式,又实现独特的修辞意义。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形象传神地描绘了作为学者的梁任公先生的风采,热情赞颂了梁先生潜心学术、热心扶掖后学的精神,文章在热情赞颂他时,如实叙述“他的广东话是很够标准的,距离国语甚远……”后一句的意思其实是说梁先生的国语不够标准,但不便、不能直说,而采用了这一委婉的措词方式。指出别人的不足时,可以适时地加入一些赞美,作者极力写梁先生用广东话演讲沉着有力、宏亮激亢,所以才有“如果他说标准国语其效果可能反要差一些”的一句烘托。
      如评论一位作者,说他“叙事与写景,胜于人物的描写”,其实也是委婉语,可以理解为“描写人物的功力并不怎样”。有人替某公写墓志铭,说他有“文集十卷”(至于原稿水平如何,未置一词)有朋友对说真话有更高的要求,要求在其墓志铭写上“不行于世”(作品没有在世上流传)。但“不行于世”不是褒扬之语,如果写在墓志铭上,未免伤害逝者和亲人的感情,不合人情。于是将其改成“藏于家”,其意思还是不行于世,但这样写似乎没有负面的影响。真话可以这么说。
      许多外交语言都是采用委婉的说辞。如:1.对某事“表示严重的关切”——意味着将对此事采取强硬的态度。2.说“将不得不重新考虑本国对此事的立场”表示原先的友好关系将转化为对立或敌对关系。3.说“会谈是建设性的”意思是指双方会谈虽取得了某些进展,但离解决争端仍相去甚远。4.说“会谈是坦率的”则是明显暗示双方分歧严重,但也各自增加了对对方立场的了解。5.说“会谈是有益的”实则没有什么成效。
      语文教材本身就是一座含蕴丰富的宝库,能选入教材的大都是名家名篇,但也有些教材人文性、经典性不足,脱离现实生活,还有些作品教学价值不大,又远离学生的趣味,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大胆取舍。但对那些经受得住时间考验、历久弥新的作品,教学中不能等闲视之,应对其细心揣摩辨析,微观细读,领悟欣赏其意义情味和表达技巧,进而体会作者的匠心所在。

    推荐访问:匠心 品味 寻声暗问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