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学前教育 > 正文

    20世纪初领海主权理论的传播及清政府的认识

    时间:2021-07-02 20:00:12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领海主权观念的真正勃发当是在20世纪初年,当时的留日学生是促进这一过程的主要力量。他们大量翻译和介绍了日本国际法学者的著作,同时还对领海理论进行了一定研究。正是随着新一轮国际法知识的传输,领海理论也随之得到广泛传播。20世纪初年,清政府对领海问题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在一些交涉事件中,清政府已经能够自觉地运用这一理论来维护自己的权利,在最后几年里接受了从日本传来的领海主权理论,其认识水平已经走出了19世纪时的朦胧状态,甚至发展到了准备建立领海制度的程度。
      关键词:领海观念;国际法;领海制度
      中图分类号:K257.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1)03—0182—05
      
      19世纪中后期,随着国际法的传输,领海主权观念逐渐被中国人所熟悉。但是,领海主权观念的真正勃发当是在20世纪初年。本文拟对20世纪初期领海理论的传播和清政府领海主权观念的发展进行探讨。
      
      一、留日学生与20世纪初领海理论的传播
      
      20世纪初年,由于受民族危机的刺激,加之清政府推行新政,政法知识的学习与研究成为当时的热门,其中就包括国际法知识。就国际法的传播情况来看,留日学生是促进这一过程的主要力量。他们大量翻译和介绍了日本国际法学者的著作,同时还对其进行了一定研究。正是随着新一轮国际法知识的传输,领海理论也随之得到广泛传播。与19世纪相比,这一轮传播具有明显不同的特点:
      首先,第一次采用了准确的国际法专业术语,把领海概念第一次介绍给中国人。20世纪以前,外国传教士翻译国际法时还没有找到准确表达领海概念的中文词语,中国人也不知道什么叫做领海,只知道沿岸附近水域属于本国管辖。至于用什么来表达这一意思,一直也没有找到适合的词语。这种情况到20世纪初年才改变,留日学生从日本人那里借用了一些名词。此后,“领海”、“领海主权”、“海湾”、“公海”、“海里”、“中立”等一系列新名词纷纷传入,一直沿用至今。据笔者掌握的资料来看,“领海”一词最迟在1902年就已经传入。该年9月16日和21日的《外交报》连续登载《纪各国会议领海事》。①这是笔者所见最早以“领海”一词为标题的文章,可能也是“领海”一词出现在中国报刊的开始。该文还对“领海”一词进行了注解,“于海面立一定界限,由滨海之国管辖,谓之领海。”这即使不是最早的领海概念说明,也应该是较早的定义。除领海一词外,该文还使用了“领海界限”、“中立”、“海里”、“海湾”等新词语。就词语输入来说,这些词语的出现应是较早的。它们的出现结束了中国人对所管辖水域模糊不清的状况。从此,“内洋”、“外洋”、“中国洋面”等一些模糊的概念成为了历史。以准确的国际法专业术语代替模糊的词语,这是当时留日学生对国际法翻译事业作出的贡献。它有利于促进国际法的传播,特别有利于中国人领海理论的理解与接受,也有利于在与列强的交涉中捍卫本国的领海主权。其次,就传播途径来说,这一轮的国际法传输途径更加广泛。除著作翻译外,报纸杂志也进行了大量宣传和介绍。
      就著作翻译来说,此次翻译的版本大部分是日本学者的著作或者讲义,翻译的主体不再是外国传教士,而是中国留学生。由于日本曾有过与中国相似的经历,而欧美国际法著作中的观点对于东方世界是不公正的,因此日本学者对这些观点进行了批驳,这更符合中国的实际。因此,新一轮的国际法著作翻译是对前一轮翻译的反思。留学生的翻译工作大概开始于1902年前后。1901年7月《译书汇编》第7期已译待刊书目中就列有《国际法论》,但具体情况不详,是否出版也不得而知。1902年杨廷栋翻译的《公法论纲》应该算是现在可以找到的此类译著中最早的代表作。此后,大量国际法著作被翻译到中国。据研究,20世纪前十年,留日学生翻译介绍的国际法著作大约有50种以上。②这些译著采用新词语翻译,一直沿用至今。在这些著作中,领海理论当然得到了更新。可以说,每一本国际法译著都对领海理论进行了与以前不同的介绍。随着如此之多国际法译著的传播,中国人对于领海理论有了更新、更详细的了解。
      新式报纸杂志对领海理论的传播也作出了贡献。它们使这一轮的国际法知识传播更加广泛。接受国际法的主体不再单单是官员,更大程度上是在新式知识分子中间进行,有利于国际法知识向大众开放。这一特点在领海理论的传播过程中尤为明显。在19世纪中后期,领海理论的传播只限于在少数官员中进行,大部分人特别是普通知识分子对于这一理论根本没有听说过。但在20世纪初年,由于报纸杂志的涌现改变了这种局面,使普通知识分子得以接受外界新鲜的知识信息。领海理论成了普通知识分子经常能够接触的东西。新式报纸杂志中对领海理论传播作出较大贡献的主要有《外交报》、《法政学报》、《广益丛报》、《东方杂志》等,其中《外交报》是当时热衷于领海理论传播的最重要报纸杂志之一。从1902年9月16日第21期开始,至1910年12月6日第296期止,该报翻译、介绍、研究及报道有关领海问题的文章相当多,既有理论的介绍,也有理论的具体适用;既有外国人文章的翻译,也有中国人的论说。《外交报》还开辟了时事介绍栏目,其中许多涉及领海问题,如军舰驻泊、渔业交涉、水道测量、航权交涉、海湾租借等。对于研究20世纪前十年领海理论的传播情况和中国领海主权状况来说,这些是必不可少的参考资料。
      最后,领海理论在国际法传播过程中的地位明显提高。在第一轮传播过程中,领海理论只是国际法知识中的小部分,并没有单独强调,内容也较简单。与之相比,这一轮国际法传播更强调领海法的介绍。由于是中国人自己翻译和传播国际法,因此更注重现实服务功能,注重国际法与国内实践相结合,体现了实用的特点。这就决定了领海理论在国际法介绍过程中必然占有重要的地位,因为此时中国的领海纠纷问题特多。从日俄战争所带来的领海中立纠纷,到外舰任意游弋内河内湖,再到澳门水界纠纷,还有沿海渔业问题等,这些都需要中国人自己来思考解答。现实的需要使人们把目光转向了领海理论。除了国际法译著介绍更加详细、更加深入的领海理论外,报纸杂志上也出现了大量专门介绍领海理论的文章,还有相当一部分具体研究中国领海问题的文章。报纸杂志大量翻译、介绍与研究领海问题,说明领海理论已经受到了中国人的关注。相对于国际法的其他知识来说,领海法受关注的程度更高。总体看来,这次国际法宣传重点突出了领海理论部分的介绍。
      此外,就领海理论本身而言,这一次的介绍更深入具体。19世纪的国际法介绍是为翻译而翻译,因此没有重点与非重点之分。领海法只是其中很普通的一部分,而且很简单。但是,20世纪初年的国际法翻译与宣传介绍情况大不相同。国际法著作中对领海法方面的介绍可能还不能明显体现这种差别。但由于报纸杂志的参与,对领海理论的介绍很明显出现了深入具体的特点。领海理论的介绍已有相当的深度,既包括领海的概念介绍及其界限划分,也包括领海管辖权的具体内容说明;既有领海理论的历史溯源,也有领海理论发展的现状介绍;既有理论本身的阐述,也有相关实例的说明;既论述了领海问题,也述及了内水问题。可以说,此次领海理论翻译和介绍是较全面而深入的,对中国人准确而系统地掌握领海理论起了重要作用。就当时报纸杂志所介绍的领海理论内容来说,主要涉及:领海概念及其历史溯源、外舰、商船管辖、海湾、渔业权等问题。此外,还有文章涉及海岛占领、内湖被侵、缉私权利、沿岸贸易等方面。总之,此次宣传已经深入到了领海主权的各方面,某些方面还比较详细。

    推荐访问:领海 主权 清政府 传播 理论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