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学前教育 > 正文

    高校民族宗教工作协调联动机制的构建

    时间:2021-06-12 12:01:59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围绕大统战理念下的高校民族宗教工作协调联动机制,阐述了高校民族宗教工作协调联动机制的背景意义、内涵特征,提出了高校民族宗教工作协调联动机制的基本原则、组织构架和运行流程。为高校进一步加强新时期民族宗教工作,提出了整合资源、人才和管理服务,发挥大统战工作格局优势,做细做实的建议。
      关键词:大统战;高校;民族宗教;联动机制
      高校民族宗教工作联动机制的背景和意义
      1.应对新形势的需要
      一是高校少数民族学生人数显著增加。随着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水平的显著提高和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少数民族学生在高校学生总数中所占比重不断上升。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信仰的学生之间由于文化特征、风俗禁忌、生活习惯等不同,容易产生冲突和矛盾。
      二是宗教对大学校园的影响增强。伴随着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发展,大学生获取民族宗教信息的渠道更加多样、便捷,不同方式、不同角度、真实程度不一的信息对学生意识形态产生重要影响。由于学生往往对宗教的本质认识不清,加之一些封建迷信、邪教等组织利用大学生思想单纯、涉世不深的特点,误导其产生误判、走向偏激。
      2.大统战工作格局自身建设的需要
      一是高校思想教育与政治引导工作难度加大。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社会环境发生急剧变化。从国际看,中西方文化在更广泛、更深入的领域进行交流、碰撞,高校师生在汲取国外先进科学技术的同时也受到不同思潮的影响;从国内看,转型期新旧观念交替,大学生面对日趋激烈的竞争,背负多种压力,加之不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使学生群体在经济基础、文化氛围等方面的差距不断拉大。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相对落后,由于消费意识、能力差距,不同民族学生之间,容易产生新的文化隔阂,增加了高校民族宗教工作的难度。
      二是高等教育发展对统战工作提出新要求。高等教育近十年来迅猛发展,办学规模空前扩展,办学方式愈加灵活多样。近年来,交换生、留学生比例不断扩大,带来了大学生群体数量增长、构成与特点发生变化:一是海外学生、工作后再回校深造的学生数量增长,学生来源更加复杂;二是高校民族问题出现的概率大大增加;三是校园抵御宗教渗透的压力更大,工作要求更高。
      高校民族宗教工作联动机制的内涵
      高校民族宗教工作联动机制可定义为:在高校范围内通过一系列制度和体制安排使涉及民族、宗教管理服务工作各部门、各类资源达到平衡、有序、稳定运行的过程或方式。换言之,在高校开展民族宗教工作的过程中,通过多部门的全过程有效沟通、合理分工形成合力, 实现信息共享、整合资源、联合行动、协同处理涉及民族宗教問题的工作局面。
      1.组织领导的系统性
      联动机制的关键是强化学校党委的政治核心功能,在系统梳理部门职责和功能的基础上,整合工作资源,联合开展工作,协同处置重大和突发状况,从单纯的统战部门范畴拓展到党建范畴,从党组织内部的整合转型到党政协同集成运用,强化部门间沟通、共享与合作,实现优势资源互补。联动机制的系统性还体现在高校民族宗教工作与社会民族事务管理的相互配合,高校民族宗教工作既是校园内的事务,也是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利用社会资源做好校内民族宗教工作:向外获取信息、向内整合力量、向上寻求政策依据、向下做好工作落实、任务分解、责任传递,保障管理服务资源使用的最大化,实现专项使用与定点使用相结合。
      2.工作内容的融合性
      一是体现与教育教学的充分融合。当前,高校人员规模、功能形态、空间分布以及结构层级都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优秀师生成为名师、专家或学生成才表率,在本民族中威信高、影响力大。要想切实发挥这些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就需要主动围绕教学科研中心任务,搭建榜样引领、能力激发的新平台,尝试开展工作的新方式、新方法,变被动应对、传统说教为主动疏导、正向引导。
      二是体现与管理服务的充分融合。民族宗教工作主体多元,不可能以一种方式包打天下,而要根据具体实际,加强针对性、提高有效性。联动机制倡导“和而不同”,从不同的角度和方式,共同围绕“培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以少数民族师生面临的难题和需求为导向,拓展服务功能,建立各种学术交流平台、留学人员服务平台、港澳台侨学生服务平台等,精准谋划、扎实推动,使工作更加贴近主体、贴近服务对象、贴近需求。
      3.运行机制的协同性
      民族宗教工作涉及多个部门和基层党组织,管理职能纵横交错,不仅给工作带来了诸多协调、协同问题,而且也对人事管理、学生日常评价、管理与服务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联动机制需要通过联动形成部门协同的整体合力,同向同行,降低重复工作的人力、时间和经济成本,减少重复管理的内耗,提高民族宗教工作整体效能和应急处置水平。同时,以往的工作停留在把力量投入到某一两项重点工作中,在树立品牌的同时,也产生了一定程度工作“碎片化”的情况,容易造成各部门、各学院推动民族宗教工作不够平衡,缺少与育人工作相联系的项目,工作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受到影响。联动机制重在打破部门壁垒,创造性地梳理职责、确立新的运行规则,解决民族宗教工作中存在的队伍流动性过快,工作持续度下降、工作条件落实不到位、一些问题长期无法明确主要责任部门等问题。
      构建高校民族宗教工作联动机制
      1.构建高校民族宗教工作联动机制的总原则
      坚持注重效率、管控结合的构建原则,统一指挥、合理有效配置有限的管理资源,全面提高配置和管理效率,降低多部门交叉管理的行政运行成本。发挥整体功效,集中时间、精力,实现分工合作与快速调度。
      2.高校民族宗教工作联动机制的组织架构
      高校民族宗教工作联动机制的组织架构应该是既有相对固定的分工、运行规则,也能够根据事件形成网络式的扁平化动态组织,各部门既有分工更有协作,相关信息在组织架构内便捷准确地传递。联动机制涉及的部门主要包括:统战部、党政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保卫部、国际合作处、人事处、教务处、学工部、研工部、教师工作部、后勤服务部门、马克思主义学院以及各基层党组织。根据职能不同具体描述如下:

    推荐访问:构建 协调 高校 民族宗教 联动机制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