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学前教育 > 正文

    外交事件呈现中国网络民族主义内涵

    时间:2021-06-09 20:05:19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互联网为民族主义问题的开放讨论提供了全新而自由的平台。网络民族主义是民族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新的表达方式,它包括网络空间中的民族主义思潮和民族主义行动。在“萨德”事件中,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可以看到当前中国的网络民族主义面临偏激极端与客观理性并存的情况,但客观、理性的声音在事态平稳之后会越来越占上风,这代表了中国网络民族主义具有一定的内在自治和良性运转能力。同时在全球视角下来审视中国网络民族主义,也可以看出它向着一个理性、温和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萨德”事件 网络民族主义 舆论 中韩关系
      2016年7月8日,美国和韩国政府开始联合部署THAAD“萨德”导弹防御系统。一时间韩国本土和周边国家一片哗然,但“萨德”仍旧在东北亚的一片喧嚣中有条不紊地进行部署和安装,在这期间朝鲜的核弹实验、朴槿惠的闺蜜干政、金正男的遇刺事件都没有影响到“萨德”落地韩国。关于“萨德”的部署,中国政府表示出强烈的反对与不满,官方层面的沟通与协商一直在进行着。与此同时,在反对“萨德”的浪潮中,天生对于政治敏感的中国民众也开始越来越多地加入,一方面他们在乐天超市门口架起大喇叭拉起横幅宣传,号召大家不要购买超市内的商品,因为乐天集团将土地划给韩国政府来部署导弹。另一方面,他们在互联网上发表反韩反美的言语与视频,线上众多韩粉群体表示“国家面前无爱豆”,如在某段视频中一男子大声呵斥购买韩国产品的同胞为卖国贼。无论这些行为是否正确,但在一系列反韩的活动中,触动国人行为动机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民族主义,而相比于线下的民族主义形式和内容的单一,网络民族主义却更为复杂。
      从民族主义到网络民族主义
      民族主义最初是人类社群谋求并维持自治的意识形态运动,它与民族国家的政治独立密切相关,同时也是一种个人对民族国家的高度忠诚的思想状态。众多学者认为,民族主义可以有多种维度来进行诠释,但其核心都是以意识形态的差异来加以区别,他们更多的体现对民族共同体的强调,通过对民族自身优越感的培养来巩固自身的政治道德合法性。为了避免深陷繁杂的定义考证,关于学界对民族主义界定的诸多观点,在此不逐条列举。就民族主义表面来看,其中必然包含着对民族的理性认知的同时也蕴含着巨大的非理性情感表达。
      学者们普遍认为我国的网络民族主义开始于2003年《国际先驱导报》上刊载的《京沪高速铁路撞上民族主义浪潮》。学者闵大洪认为网络民族主义其实质是“基于互联网传播的民族主义言论、情绪、思潮和表达,并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鼓动民族主义的情绪并且扩散民族主义舆论进而推动现实行动来达到预期目的的网络行动。”①而网络上对于社会权力的重新分配则源于网络平台的平级交流与低门槛机制。可以说,互联网的传播革命使得传统的精英话语导向被普通网民所替代,民族主义理论实践的主体悄然发生了转换,即民族主義借助互联网其内涵有了更深的延展,所以网络民族主义有别于传统的中国民族主义,其在传播主体与影响力等方面所表现出的新特点与充分利用网络关系密切。
      就这次“萨德”事件中所呈现的中国网络民族主义来说,其影响力已经大大超越了互联网的范围而延展到了社会每个角落,它体现网民的舆论参与力的同时,也让人看到网民的宣传和动员能力,从此发展的网络民族主义政治参与,深度与广度无疑会继续扩大。当然事件中不可避免的情绪化语言的上演也了表明了民族主义行动中少数缺乏理性和逻辑的客观存在。
      “萨德”事件折射中国网络民族主义特征
      “萨德”事件中,从中国互联网中的舆论声音,人们可以看出新一代中国年轻人和知识阶层的民众中所蕴含的民族主义资源以及其巨大的影响力。
      一、生根于民族忧患意识中的网络民族主义。中国几千年传统文明的自豪感与近代百年的屈辱历史共同奠定了中国的民族主义的底色。新中国在经历了一系列顽强抗争之后走向了自立和富强的道路,国人普遍认为中国已经不是以前的中国,不能随意被欺负。韩美两国的军事联盟部署“萨德”,危害中国的国防安全,破坏中国国家利益,加上中国令人难以忘怀的近代屈辱史,所以要为祖国的伟大复兴贡献个人的力量,这一直是新一代中国年轻人和知识阶层从小接受的忧患教育记忆。因此,当“萨德”这样有损中华民族利益的事件发生后,那种在内心深处被深藏和积淀的挫败感和屈辱感就会瞬间被激发出来,导致网络民族主义爆涨。同时基于这点,暴涨的民愤也让中韩两国民间和官方的关系开始变得微妙,两国关系进一步发展出现屏障。
      二、理性客观态度与非理性言论并存。事情高潮过去之后再来审视其中言论,可以清晰看出网络上在对待和分析“萨德”问题时的评论具有一些不成熟的特征。比如一些尚武的网民在对“萨德”事件没有完全了解的情况下,就一味地使用暴力语言,强烈要求政府让韩国性质的企业滚出大陆,然后号召爱国人士一起拿起武器攻打韩国来扬我国威等。这些言论会阻碍网络民族主义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政府一些相关政策是否推出也会受网络语言暴力的影响。
      当然,就整体态势来看,伴随此事件前后的网络民族主义情感已经越来越趋向理性。“当前网络民族主义思潮的兴起,是一种朴素的爱国主义,但其中的极端民族主义因素在当前的网络民族主义思潮中,绝对不是成为占主导地位的社会潮流,梳理整个网络民族主义思潮可以看出其本质和主流具有理性主义色彩。”②从早期的强国论坛到918爱国网再到现在的微信群、微博阵地,理性色彩越渐浓厚。比如有网民认为“萨德”问题实质是美国的利益框架中的一步棋而已,“萨德”问题因为韩国出现在前台,瞬间就变成了中韩问题,就此劝说中国网民应该冷静对待,不应过分宣扬极端言论。无论这种观点是否正确,劝说大家冷静这点还是可以看出一些网民已经能站在如何谋求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最大的基础上考虑问题了,对于诸多国际间问题也能理性分析和冷静思考,这体现了政治社会化的特征。
      三、言论与实践行动结合下的网络民族主义。中国的网络民族主义实践目前有三个层次:第一层,在网络空间宣示民族主义认同,在现实世界也践行民族主义认同的行动。第二层,在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都表示了实施民族主义的愿望和民族认同,但却因缺乏执行民族主义的意志力而没有实际行动。第三层,在现实世界丝毫没有践行民族主义的愿望更没有实际行动,而网络中却宣示民族主义情感。第一个层次可以说是实践派的网络民族主义,第二、三层次就是虚无派的网络民族主义。在这次“萨德”事件中,中国的网络民族主义属于第一层次,网民意识到要达到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的目的就只有把网络上的言论与现实环境结合起来。如此次抗议韩国引发的抵制乐天集团、抵制韩货等行为就从线上走到线下,并在现实生活中产生巨大影响。这些线上讨论和线下行动的参与中,网民既参与了体制外的政治活动又提升了公民观念,同时在民族主义议题讨论中,更能够对中韩乃至中美历史与现今关系进行正确、深刻和理性的评价。

    推荐访问:民族主义 中国 外交 内涵 呈现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