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学前教育 > 正文

    青海乐都、湟源境内唐代烽火台考略

    时间:2021-05-22 16:04:09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本文以实地调查资料为线索,结合文献记载,对青海省境内乐都、湟源两县唐代烽火台的形制、规格等进行了初步考察,分析了这些烽火台的性质、修筑时间及隶属关系,并结合文献记载,对烽火台的废弃时间及原因略作考述,为了解青海境内唐代烽火台的修筑、形制以及废弃时间等提供了新的资料。
      [关键词]青海;乐都;湟源;烽火台
      [中图分类号]K8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2)24-0058-03
      烽火台亦称烽燧,是我国古代军事通讯的一项伟大发明,遇敌白天燃烟(烽),夜间点火(燧),以可见的烟气和光亮向各方与上级报警。一般认为它脱胎于原始社会狩猎过程中的燃火报警,后来运用于信息传递并逐渐制度化,形成了以声、光、信号等为介质,通过接力传递信息的通讯方式。据《清史稿·兵志》记载,其传递速度一昼夜可达7000余里,因此,也被誉为中世纪的“信息高速公路”。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说明早在西周时期就已建立了完善的烽燧预警系统,此后,历代王朝均十分重视烽火台的修筑,直到清代晚期,随着电话、电报的广泛使用,烽火台才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青海境内唐代烽火台虽然文献略有提及,但具体的形制、数量、规格等详细信息都没有记录。本文在实地调查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文献记载,对其略加考述。
      一、乐都县境内的唐代烽火台
      公元618年5月,李渊建立唐朝,开创了我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高度繁荣昌盛的唐帝国。为了实现对全国的政治掌控和军事控制,唐朝建立了严密的军事预警系统,烽堠是军防的重要组成部分,“烽燧,军中之耳目,豫备之道,不可缺也”,“烽堠,谓从缘边置烽,连于京邑,烽燧相应,以备非常”。①唐武德二年(619),在今湟水流域置鄯州,治湟水县(今乐都县),辖地大致是今天的湟水谷地及门源县。在其设置之初是否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烽堠系统,史无明载,但是据仪凤二年(677)“(吐蕃)或攻围镇戌,或驱抄羊马,烽燧频举,烟尘不息”②可知,最晚此时湟水流域就已经使用烽火台传递信息。
      唐代鄯州所辖烽火台的数量不详,根据武德至贞观时期,吐谷浑多次对鄯州进行侵扰,鄯州已经成为防御吐谷浑的战争前沿的历史背景推测,唐鄯州地区应当筑有众多烽火台。目前,矗立在乐都县洪水坪上的店子村1号烽火台,俗称唐墩,可能就是唐代鄯州烽燧网的组成部分。此烽火台用黄土夯筑而成,夯层厚度0.16米,在南壁发现一栣木孔,孔径为0.12米。烽火台平面呈圆角方形,剖面呈梯形,从台体底部向顶部逐渐收分。残高5.7~6.4米,台体底部呈长方形,东西宽10米,南北长10.5米,顶部略呈方形,边长7.8米,顶部有一圆形坑,直径1.7米。从形制来看,此烽火台与汉代及明代烽火台有明显区别,疑为唐代修筑,可能是联络鄯州与唐长安城之间的烽火台之一。
      文献中明确记载唐代在青海境内设置的烽火台属河源军辖,“以河源冲要,欲加兵戍之,而转输险远,乃广置烽戍七十余所”,为黑齿常之所筑,“常之以河源军正当贼冲,欲加兵镇守,恐有运转之费,遂远置烽戍七十余所”。③“烽戍逻卒,万里相继”。河源军为陇右节度使所辖诸军之一,“河源军,州西120里,仪凤二年(677)中郎将李乙支置,管兵一万四千人,马六百五十匹”。④驻所在鄯州(今乐都县)西120里的鄯城县(治今西宁市东郊),“城应在今西宁乐家湾一带,城已无存”。⑤由于历史的变迁,河源军所辖烽火台今已不详。
      二、湟源县境内的烽燧
      据实地调查,目前可以确定的主要分布在今湟源县境内的唐代烽火台共五座,自西向东分别为若药烽火台,克素尔烽火台,光华1、2、3号烽火台。文献虽然缺载,但从其形制和所处的位置及构筑形式等分析均属唐代,自日月山向东、南排列成线,组成烽燧线,可能是唐代设置于今湟源县的白水等军的军事信息传递系统。
      唐初,随着吐谷浑势力的逐渐消失,青海的西、南草原地区出现政治真空,吐蕃趁势占领,唐王朝虽然屡次出兵意图控制,均以失败告终。尤其是咸亨元年(670)大非川战役,导致“十万汉军零落尽”,吐蕃占领了日月山以西的广袤地区,唐、蕃战争的前线推进到青海湖附近,日月山成为双方分界的天然屏障。湟源县地处日月山以东,是鄯州城西部屏障和向青海湖进攻的前沿阵地,为阻止吐蕃东进,开元五年(717),鄯州都督、陇右节度使郭知运置白水军,白水军因白水(即药水,又叫察汉素水,蒙古语,意思是白色的水)而得名,驻地绥戎城即今湟源县北古城。北古城地处湟源峡西口,控守西入青海湖和柴达木盆地的要道,形势险要,是丝绸之路青海道、唐蕃古道以及青藏交通往来必经之地。光华1、2、3号烽火台即围绕北古城而筑。保存较为完整的2号烽火台位于城关镇光华村东1.2公里处的二架梁上,北靠八宝山,南对湟水河,系在自然基础上就地取材,用黄土夯筑而成,土质坚硬,夯层清晰,厚0.1~0.15米;夯层中夹有栣木,已朽,径0.08~0.12米;每隔6~8层平铺有一层栣木,由底部向上共6层,横向间距0.1~0.13米。烽火台整体略呈圆柱状,由底部向上收分2米,截面呈梯形;台体高7米,底部直径15米,顶部直径11米。该烽火台东距北古城0.15公里,西北距光华1号烽火台0.167公里,东北距光华3号烽火台0.35公里。首先,从选址看,烽火台所在的山丘地势较高,可以观察到北古城以西的大部分地区,符合文献所载唐代“烽台,于高山四顾险绝处置之”的选址原则。其次,从构筑方式上看,这种在夯土中大量放置栣木的做法,是青海唐代高台建筑的典型特征,其广泛应用于古城城墙等建筑之上,在北古城边垣的建筑上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第三,排除自然损毁等因素,符合文献记载唐代烽火台的建筑规格:“烽台……台高五丈,下阔二丈,上阔一丈,形圆。上建圆屋覆之,屋径阔一丈六尺,一面跳出三尺,以板为上覆下栈。”⑥
      若药烽火台位于日月乡下若药村东南0.4公里处的北京台上,东临药水峡,隔河与大小方台(石堡城)相望,该烽火台东侧山丘之下即为唐代定戎城——北京台古城,⑦烽火台用含有砾石的黑土夯筑而成,夯层厚0.08~0.1米。台体残高3.5米;底部被堆土所掩埋,尺寸不详,堆土底径13米;顶部略呈长方形,东西长1.8米,南北宽1.6米。台体周围有环形围墙一道,内径14米。围墙底宽0.6米,顶宽0.3米,残高0.3~1米,系用含有砾石的黑土夯筑而成,夯层厚0.1米。该烽火台所在地势较高,视野开阔,可以监控日月山口以东的大部分河谷地带,其修筑主要是为了加强北京台古城的预警。此外,烽火台外侧的围墙,可能是文献所载的羊马城,“烽台,于高山四顾险绝处置之,无山亦于孤迥平地置。下筑羊马城,高下任便,常以三五为准”。⑧临边城外围修筑羊马城在唐代比较多见,查《资治通鉴》知,唐河阳城(位于今河南省孟州市)即筑有羊马城。该书卷221载,肃宗乾元二年(759)十月,史思明寇河阳,与守将李光弼接战,光弼命荔菲元礼出劲卒于羊马城以拒贼。胡三省注云:“城外别筑短垣,高才及肩,谓之羊马城。”可见羊马城系城垣外侧另外加筑的仅及肩高的一道矮墙,可用以拒敌,对城垣起屏蔽作用。此外,唐代敦煌城垣外侧亦筑有羊马城,惜因文书太残,其详况不明。唐晋昌郡(瓜州)城遗址为今甘肃省安西县桥子乡南8公里处残留的锁阳城址,该城东、南二垣外侧羊马城遗迹历历在目,尤以南垣外侧显见,西、北垣外侧则形迹隐失。唐代在烽火台外侧修筑羊马城的实例,在青海境内目前仅在湟源县发现这一处。显然,烽台与羊马城是一组建筑,即以烽台为中心建筑成一个简易的小城堡。羊马城既是烽台防御工事,又是烽官、烽子以及烽官家属的居住之所。从修筑时间看,作为北京台古城的预警防御设施的组成部分,若药烽火台的修筑应该是与北京台古城同时,即天宝八年(749)。

    推荐访问:乐都 湟源 烽火台 青海 唐代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