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学前教育 > 正文

    浅析高职院校职业指导的局限性及其突破

    时间:2021-03-25 08:02:09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文章以探讨“大学生就业难”这一社会问题为切入点,从职业指导的内涵、目标和模式三个方面阐述了目前高职院校职业指导的局限性,提出了构建基于职业发展的高职院校职业生涯教育模式的新思路。
      [关键词]高职院校 职业指导 局限性 职业生涯教育
      [作者简介]陆洪(1964- ),女,江苏新沂人,天津职业大学社会管理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天津 300410)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1-0089-02
      我国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给数以百万计的高职院校毕业生、学生家长及社会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及其他国家领导人高度关注,教育主管部门和各高职院校也纷纷出台多项政策,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以缓解这一局面。学术界对职业指导的认识和研究由来已久,观点也不尽相同。笔者更加认同的是起源于 20 世纪初的职业指导,在历经一个世纪的发展后,经过几次思想转变运动而发展成的基于生涯发展理论的职业指导。从本质上来说,高职院校的职业指导不能仅仅停留在学生毕业的职业选择层面,而更多的要关注学生长久的、乃至终身的职业兴趣、职业价值取向、职业生涯规划,即开展有效的职业生涯教育。
      一、从职业生涯教育的演进看高职院校职业指导的局限性
      (一)职业生涯教育的演进
      帕森斯1909《职业的选择》一书出版,在世界范围内标志着“职业指导”(Vocational Guidance)的开端。1939威廉姆逊的《怎样指导学生》问世,他的“指导学派”成为职业指导的主流思想。1942年随着罗杰斯人本主义思潮的兴起,职业指导更加关注人的自我成长和潜能开发。萨伯从发展心理学的观点出发,于1953 年提出了在职业指导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职业生涯发展理论,在为传统的职业指导赋予崭新含义的同时,极大地丰富了职业指导的内涵。1971年美国联邦教育署署长马兰博士提出“生涯教育”理念,他认为:“生涯教育是终其一生的、综合性的终身教育,通过按计划、分步骤落实并实施职业生涯规划,使学生掌握谋生手段、获得谋生技能,并由此建立起自己的生活形态。”由于政府的大力推动,很快引起美国社会的广泛关注,并产生了空前的国际影响。随着人格理论、心理动力理论和人职匹配理论的出现,职业生涯理论可谓百家争鸣并走向国际化。
      早在20世纪初,教育家黄炎培的《关于职业指导——如何办理职业指导》开启了我国大陆职业指导的先河,直到21世纪国内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借鉴欧美发达国家的经验,开展了职业生涯辅导方面的研究。
      (二)高职院校职业指导的现状
      长期以来,高职院校在职业指导工作上大多都仅仅停留在对学生就业程序和择业技巧的指导,即就业信息的发布、就业政策的宣讲、就业协议的签署、毕业生档案的存档、求职信和简历的撰写以及面试技巧的培训上面,是一种以谋职为目的传统意义上的职业指导,学校为学生提供的是较为功利的浅层次服务。基于这种认识的高职院校职业指导工作,是学校把毕业生看成“产品”,只有把“产品” 推销出去,才能推动学校的发展,没有着眼于学生今后能否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职业成功。
      (三)高职院校职业指导的局限性
      1.高职院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内涵不够宽泛。主要工作是协助学生开展职业选择、职前准备、成功就业的一系列过程。职业指导在大多数高职院校是常规性的工作,没有为学生提供了解社会需求、了解自己未来所从事的职业和现在所学专业的发展前景、了解自身的兴趣爱好、综合素质能力和自身所处的水平、价值取向、心理特点等,在提升学生职业意识的基础上,对未来的职业做出正确的选择。它更倾向于帮助学生做好职业选择前期的准备,或者是帮助学生应对求职的挫折,强调的是个人和职业的配合。这既不符合高职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要求,又不符合高职学生全面发展之路。
      2.高职院校职业指导的工作目标较为功利。主要工作目标就是让学生在毕业前找到工作,并且帮助他们按时办理好离校手续,至于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自身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是否“既能满足现有岗位需要,又能适应未来岗位变换的要求”以及能否坦然面对未来人生发展中的问题则不予考虑。这既不符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又不符合社会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3.高职院校职业指导工作运作模式相对简单。长期以来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指导工作都是采取“工作推动式”和“提供服务式”。工作推动式是指在毕业生就业季,通过发布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利用就业指导课讲解当年的就业形势和政策、帮助学生办理签署就业协议的相关手续等推动就业工作;“提供服务式”是指组织用人单位来校召开专场招聘会、聘请企业来人讲解岗位需求、邀请相关教师讲授应聘技巧等。这既没有考虑结合学生的个性需要,也不符合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
      因此,高职院校应尽快突破传统职业指导的思维局限,探寻更开阔的、更能结合高职学生人生发展规划和职业发展本质的、符合高职院校大学生自身发展特点的职业生涯教育制度模式和管理措施,帮助学生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从根本上帮助学生成长成才全面发展。
      二、构建基于职业发展的高职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模式
      (一)树立职业发展理念 开展职业生涯教育
      1.高职院校开展职业生涯教育的指导思想。以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的成长成才和全面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挖掘高职学生的自身潜能、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为重点。首先,要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在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与管理中的主导作用,突出高职学生在职业生涯教育与管理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其次,要利用并挖掘一切校内外优质资源, 最大限度地发挥高职院校职业生涯教育的育人功能。再次,通过组织一系列形式多样的职业生涯拓展活动,提高高职学生的生涯意识,调动高职学生参与职业生涯活动的积极性,为每一名高职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丰富的资源,使每一名高职学生都能够在职业生涯教育中成为最大的受益者。最后,要通过拓展高职院校职业生涯教育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扩充职业生涯教育工作的范围,构建起全方位、立体化、上下互动、内外配合、全员参与、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高职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新模式。

    推荐访问:职业指导 局限性 浅析 突破 高职院校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