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学前教育 > 正文

    自由与约束的制衡

    时间:2021-03-18 08:04:29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 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民事权利,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了可因行为人或表意人撤销权的行使而使民事行为自始无效的情形。此举的出发点是为了协调矛盾,定纷止争。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关系越来越趋向复杂。有时为了保护善意相对人的利益或者从更加宏观的角度出发,也即为了更好地维护社会秩序更好的促进经济发展从而更好地完善法制,我们必须对相关行为有所限制。
      关键词 撤销权 意思表示 商事行为
      作者简介:刘晓茹、宋倚君,山西财经大学法学院经济法学2011级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D9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3)03-264-02
      大多数的民事行为,只要其成立时显失公平,或者是存在重大误解,或者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趁人之危,使对方当事人在违背真实意愿的情况下为民事行为,即使该行为已成立并生效,但应意思表示不真实,可因行为人撤销权的行使,自始不发生效力。一般来说只要符合上述三个条件,民事行为即可被撤销,使其自始无效。这似乎已成为了人们的共识,而且《民法通则》和《合同法》中也对此类情形也已做出了相关规定。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关系日益复杂,在实际操作中并非所有符合上述条件的民事行为都是可撤销的。我们不妨探讨下如下案例:
      一、实务问题
      某酒店客房内备有零食、酒水供房客选用,价格明显高于市场同类商品。房客关某缺乏住店经验,又未留意标价单,误认为系酒店免费提供而饮用了一瓶洋酒。结帐时酒店欲按标价收费,关某拒付。该案例中,关某确实有构成重大误解情形,但是该民事行为可撤销吗?
      二、对于法定的可撤销民事法律行为的解读
      我国法定的可撤销或变更的民事法律行为有如下的几类:
      (一)存在重大误解的民事行为
      《民法通则》第59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行为人对行为内容有重大误解的,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关撤销民事行为。重大误解指的是行为人对民事行为的重要事项,如对标的物的品种,质量,数量等存在错误认识或未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严重背离了自己的真实意愿。
      (二)民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
      所谓显失公平是指处于非自愿的原因,实施民事行为的结果对一方当事人过分有利,对他方当事人过分不利。《民法通则》第59条,《合同法》第54条都对此作出了相关的规定。
      (三)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趁人之危,使对方当事人在违背真实意愿的情况下为民事行为
      行为人实施欺诈,胁迫行为或者趁人之危,致使对方违背真实意愿为民事行为属于意思表示不自由,民事行为的效力因此受到影响,成为可撤销的民事行为。《民法通则》、《合同法》亦对此做出了规定。
      由此可以看出,上述三种类型的民事法律行为之所以是能够撤销的,其重点在于他的意思表示与其真实意愿不符。由于民法的私法的属性,私法自治原则是民法中最具特点的原则,也是最重要的原则之一。所以民事法律行为更加注重人们的意思表示。所谓意思表示指表意人表示欲发生一定之私法上效果之意思之行为而言。是表意人将其期望发生某种法律效果的内在意图,以一定方式表现与外部的过程。通说认为一个成立的意思表示需要具备以下三个要件:一是目的意思,即指明法律行为具体内容的意思要素,它是意思表示据以成立的基础。二是表示意思,意思表示人欲使其表示内容引起法律上效力的内在意思要素。三是表示行为,是指行为人将其内在的意思以一定方式表现于外部。
      但是在实务操作之中我们却遇到了困境,某些民事法律行为虽然行为人的意思表示与其真意不符,但将其撤销似乎又有不妥,如上述的案例。之所以会造成这种情况,主要基于两大缘由:
      第一,对于有重大误解的行为可撤销之效力是有附加条件限制的:如果行为人的误解和错误是基于自己的重大过失造成的,那么该行为不可撤销,而且该行为在本质上也不应视为重大误解。笔者认为对此类行为加之限定是必要的,这有利于防止恶意行为人滥用自己的权利,也是符合我国民法精神和公平,诚实信用,公序良俗等民法基本原则的。虽然我国法律对此并未作出相关规定,但这在民法理论和实践中似乎已达成一种共识了。《德国民法典》、《日本民法典》、《法国民法典》中都做出了相关的规定:行为人有明显过错的误解不属于重大误解“表意人有重大过失时,不得主张其无效”。
      第二,对于商事法律行为的撤销应该更为严格:上述案例的民事法律行为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一般民事法律行为,而是民事法律行为中的特殊的一部分:商法律行为。我国受历史传统和诸种因素的影响,采用的是民商合一的立法体例。我国没有商法典,所以商法律行为不足一个法定概念。很长时间以来人们把商法律行为等同于民事行为。近年来,随着商法学研究的繁荣,商法著作和教科书中,开始比较多的使用商行为一词。
      我国立法体例上采用的是民商合一模式,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商法是私法特别法,民法中包括了商法,二者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民商合一并不是简单地将商法并入民法之中,或是完全由民法取代商法。对民法和商法的关系加以分析,研究,并不意味着要否定我们当前的立法体例,恰恰是为了协调双方现存或可能出现的矛盾,为了更好地去构建一个和谐的民商合一法律体系。当前在大力发展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社会关系纷繁复杂,在具体实际操作过程中,把商法的地位逐渐凸显,使之相对独立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因为商法除了具有民法一般的特征之外,还有其特殊性。商法以促进和保护商事交易中的利益实现为主旨,具有营利性。营利性是其最基本的特性。商法从诞生那天起就打上了谋利,趋财的烙印,讲求价值,谋求回报。而法律关系是法律规范的基础,任何法律规范本身并不能在当事人之间引起法律关系,只有在一定的法律事实发生后,才能使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法律行为就是作为一种法律事实而在法律关系中发挥作用的。也就是说民商有别最根本的,最核心的是两种法律行为的不同。商行为作为一种特殊化了的民事法律行为,除了具有民事法律行为的共性外,还有其独特的个性。商行为和民事法律行为二者的目的不同:商行为的目的在于营利。商行为多是连续长期性的经营某项活动,其根本目的就在于营利或盈利,而非出于公益之需要。营利性是商行为最根本,最核心的特性。营利是商主体的内心真意的流露,更多的是一种行为人的意识表示,具有强烈的目的意思。商行为侧重于考查表意人的外在法律行为,而民事法律行为则更侧重于考查洞悉行为人的内心真意,即意思表示,也即行为人于为民事行为时的真意表示。而民事法律行为则以意思表示为核心,无意思表示也即不会成立民事行为。这并无不妥,因为民事主体一般来说以个人居多,相之于商事主体比较弱小,这样更容易对弱势一方加以保护,这是符合我国民法的基本精神和原则的,也有利于我们完善法制。

    推荐访问:制衡 约束 自由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