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学前教育 > 正文

    站在老百姓立场看科技人物报道

    时间:2020-12-14 16:02:21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作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最高体现,连续6届空缺,今年花开两朵。
      这不仅是我国科技界、产业界的一件大事、盛事,也是公众关注的一大舆论焦点,无疑是2005年科技报道的一大热点和重点。通过对这两个获奖项目及其发明人卓有成效的报道,应该激发社会各界对自主创新精神的认识,进一步增强全民的科技兴趣和科技意识;对于新闻界自身来说,面对如此重大的题材,从中产生一到两个新闻大奖,也是理所当然的。否则,就是对这个不可多得的新闻资源的极大浪费。
      我原本想从这些报道中知道:(1)连续6届空缺后,这两个项目能够获得大奖,肯定有非常重大的技术突破,这些突破主要在哪里?(2)它们能够获得大奖,对于国家的科技和经济发展肯定有非常重大的意义。这些重大意义又体现在哪些方面?(3)它们的项目名称那么长,又那么深奥,与我们老百姓的生活有没有关系?有什么关系?怎么理解?(4)这两个项目是国家下达的科研任务,还是发明者的自选课题?如果是自选课题,发明者是怎么想起这些课题的?(5)发明者在发明过程中主要遇到过哪些有典型意义的难题?他们是靠怎样的科学思路来解决的?(6)它们对科技创新和搞科学要耐得住寂寞(这两个项目得奖有许多意义,但我认为这两点是特别突出,并且是有现实意义的),有什么特别的启示意义……
      但是,仔细研读了有关报道后,我感到非常失望,甚至可以说我是硬着头皮读完的。
      我研读的这些报道,主要来自《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科技日报》、中新社和《三湘都市报》等。此外,还收看了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和国家科技奖励大会的专题晚会。它们既有主流媒体又有与百姓贴近的都市生活类媒体,既有报社又有通讯社还有电视台,几乎涵盖了当今媒体的各个门类。
      总的感觉是,专题晚会上邀请两位发明人黄伯云和张立同的现场访谈,比上述所有媒体的新闻报道要好,给了读者想要了解的一些东西,给人的印象相对比较深。
      可是,类似这些能让老百姓明白科研工作意义或者认识到科研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细节,在上述媒体的所有新闻报道中均未涉及。有关两个重大发明的科学精神要么一带而过,要么语焉不详,让人如坠十里云雾。篇幅很大,但均被空洞的“民族精神”、“国家利益”或者被连记者也都没弄明白的、生搬过来的深奥的科技术语所充斥。“民族精神”、“国家利益”必须表现也应当表现,但通过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和科学思路来表现,更令人信服;至于那些科技术语,则反映着记者的“读者意识”淡漠。基于此,我们不能不痛心地认为:我们的一些新闻报道缺乏好的新闻,一些科技报道缺乏科技含量。
      这样的话,也许过分。但让我们仔细分析这些报道,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样的现实:
      首先让我们看新华社的报道《十年一剑铸辉煌———记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获得者张立同及其科研团队》。全文26个自然段,其中大部分讲白手起家、研究过程、建立科研团队,读者最想了解的项目意义和用途等,只有短短的一段半,寥寥数语还语焉不详。诸如“我国一跃成为继法国和美国之后,第三个全面掌握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制造技术及设备的国家。此技术在军民两用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潜在市场每年约10亿元”;“它比铝还轻、比钢还强、比碳化硅陶瓷更耐高温、抗氧化烧蚀,而且克服了陶瓷的脆性,不会发生突发灾难性破坏。替代金属材料可解决目前航空航天器燃料20%~30%浪费的问题,以满足其向高速度、高精度、高搭载和长寿命发展的需求。产品价格与传统金属相当,解决了用不起的问题。”
      再让我们来看《三湘都市报》关于黄伯云的报道。作为理应更加注重贴近读者的都市生活类媒体,在它全文28个自然段中,能够回答读者急于想知道的问题,也只有两个半自然段的内容,通篇被一种“国外垄断,逼着我们自己干”、“学成归来,精兵强将攻难关”、“百折不挠,目标锁定‘大鲸鱼’”的英雄气概所笼罩。就是这两个半自然段,也都是这样的话:“这一技术发明的成功,使我国成为继美、英、法之后第四个拥有该制备技术和生产该类高技术产品的国家,标志着我国在航空航天炭/炭复合材料领域已迈入世界前沿。这对打破国外对该技术的封锁,实现我国高性能航空制动材料国产化,确保国家航空航天战略安全具有重大意义。”“飞机的起降和滑行离不开航空刹车副。目前,国际上使用的航空刹车副有金属盘和炭/炭盘两种,而炭/炭复合材料作为航空制动材料,其使用寿命是金属刹车副的5至7倍……”我国“仅大型民航飞机每年的更换量就达1万盘,由于全部依赖进口,每年消耗外汇近5000万美元……”
      在这些非常有限的内容里,通篇都是专家评价性语言,其材料得来的过程肯定不是与发明者谈话得来的,而仅仅来自人家提供的专家鉴定意见。这样的写法,即便是我这个具有大学学历又长期从事科技报道的人,看起来都相当困难,又怎么能够吸引更多的读者来关注我们的顶尖科技成果与它们的发明者呢?
      此外,这两个项目,一个我们是世界上第三个掌握此技术的国家,一个是第四个。类似这种情况,在我国还是比较多的,那么那些其他的第三个、第四个甚至是第二个、第一个,为什么没有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大奖?所以,能不能拿发明大奖肯定不是单看这个技术在世界上排名第几,肯定还有其他更加重大的技术突破和意义,那么这些突破和意义在哪里呢?肯定不只是每年的潜在市场10亿元、节省外汇5000万美元之类这么简单?但是,通篇报道洋洋数千字并没告诉读者。
      还有,这两个项目研究成功后,即便是那些对我们进行“技术封锁”的国家的专家也不得不翘起大拇指称赞。这就说明我们有超人之处。况且,没有自主知识产权,国家肯定也不会授予发明大奖。但是,这些超过的地方在哪里呢?这些自主知识产权在哪里呢?难道仅用“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使用强度提高30%,耐磨性提高20%,寿命提高9%,价格降低21%,生产效率提高100%,高能制动性能超过25%”。这些抽象的词汇就能表达吗?为什么不能用形象的、直观的语言,让读者充分认识这些技术的了不起呢?并且,在我抽样阅读的这些报道中,有的连这种抽象的回答也没有。
      综观这些报道,不难发现它们的通病:(1)我们一些记者的心中没有读者。报道科技人物,是让其他广大读者(包括被报道对象以外的其他科技人员)来看的,因此本题材所涉及的黄伯云和张立同们,同样也是“源”,他们有丰富的内容,但并不等于我们要把他们所有的“丰富内容”都报道给读者,记者必须从他们那里挑选读者急于想知道的内容来报道,这就是记者的“读者意识”。(2)采访不深入,满足于抄材料,不知道消化材料、转化材料。科技报道固然难搞,但只要深入采访、注重学习,并非不可以把它写得浅显易懂、深入浅出。据我所知,关于这两个获奖项目的报道,相关新闻单位和相关记者都是提前若干天甚至更长时间做了准备的,可为什么不能对这些材料好好地消化和吸收呢?为什么不能通过深入的采访,把专家语言转化成大众语言呢?为什么洋洋几千字的篇幅,在读者读后不能留下一个哪怕淡淡的印象呢?“三贴近”应当体现在我们的采访实践中。(3)缺乏新闻创新意识。统览这些报道,我们看到大多都是这样的顺序:得奖———研究过程———科研团队。为什么不能从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或者从老百姓容易理解的地方说起,从大家身边熟悉的情况切入,由浅入深,从而贴近生活,贴近读者。
      以上是我读了关于这个重大科技新闻事件和科技人物报道后,本着学术争论和批评无禁界的精神,不揣浅陋冒昧提出的一些感想,也并非完善。希望得到各位新闻界同仁的理解,尤其是被批评对象的理解。
      

    推荐访问:站在 老百姓 立场 人物 报道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