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学前教育 > 正文

    赵尚志之死_东北抗联全是叛徒

    时间:2020-08-16 07:20:40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1942年2月12日,凌晨。小兴安岭东麓,白雪皑皑,朔风怒吼,寒气袭人。赵尚志率领一支小分队,从老白山出发,向着梧桐河金矿方向行进。他们踏着厚厚的积雪,艰难地向前跋涉。当太阳偏西,快要来到一个叫“吕家菜园子”的地方时,一直走在队伍前头的刘德山招呼大家说:“这里离金矿不远了,咱们到菜园子屋里暖和一下吧。”大家没有异议。刘接着又说:“你们先进屋,我去解个小手。”他转身来到赵尚志的身后,举起步枪,“啪”的一声,赵尚志后腰下部中弹,立仆在地。此时,赵尚志对眼前突然发生的一切十分清醒,他立刻意识到这个刘德山原来不是自己人,而是混进来的敌特奸细。他怒不可遏,强忍剧痛,操起手枪,对准刘德山“啪啪”两枪,刘德山的头部和腹部各中一弹,当即毙命。
      听到枪声,走在队伍后面的姜立新迅即跑上前来,急忙将赵尚志背进吕家菜园子的小屋里,和女主人一起用面糊在赵的伤口上,用布条缠了又缠。赵尚志自知伤势不轻,便把身上的文件交给姜立新,命令他迅速离开。
      八个小时后,赵尚志的心脏停止了跳动,时年三十四岁。
      赵尚志,这位驰骋北满抗日疆场,身经百战,敌人闻风丧胆的抗日民族英雄,没有牺牲在千军万马与敌人拼杀的战场,何以死在了特务奸细之手?是客观原因,还是主观因素?尘封的历史中,赵尚志那悲壮的人生渐渐再现。
      
      从义勇军“马夫”到抗联总司令
      
      1908年10月26日,赵尚志出生在辽宁省朝阳县一个农村知识分子家庭。1919年,随父迁居哈尔滨。赵尚志少年时当过杂役,摆过地摊。1925年在哈尔滨许公中学读书时加入中国共产党。后由党组织派往广州投考黄埔军校,学习和掌握了一定的军事知识和本领。1932年,身为中共满洲省委常委、军委书记的赵尚志被派往巴彦抗日游击队任参谋长。游击队由于缺乏经验而失败,赵尚志被开除党籍。但此时的赵尚志并不灰心和气馁,他说:“开不开除党籍,是组织的事,干不干革命,是自己的事。”于是,他只身一人,自找门路,来到抗日义勇军孙朝阳部当了一名“马夫”。不过,他这个马夫既能吃苦又有头脑,不光马养得好,而且对用兵打仗的事也颇有见地,很快得到了上司的赏识。孙朝阳提拔他当了部队的参谋长。半年后,赵尚志通过部队中的秘密共产党员李启东,同中共珠河中心县委取得了联系。孙朝阳系原东北军的一个营长,当他对抗日前途丧失信心,部队行将分裂时,赵尚志和李启东在中共珠河中心县委的支持下,秘密串连王德全、李根植、姜熙善、朴德山、李福林等人,携带枪支,逃离孙部,另起炉灶,创建了我党领导下的珠河反日游击队,赵尚志被推举为队长。从此,赵尚志在党的领导下,以“从头干起”的精神,同日本侵略者展开了英勇顽强的搏斗。他汲取当年巴彦游击队失败的教训,以山区为依托,充分相信和依靠工农群众,采取突袭伪警署、收缴反动地主武器等办法,使游击队不断发展壮大。在不长的时间里,由最初的十几人,逐步发展到四五百人,成为活跃在珠河、宾县、方正、延寿等地区的一支反日斗争的劲旅。仅1934年秋,就先后六次粉碎日军“大讨伐”,给敌人以沉重打击。有一次,游击队在方正肖田地附近被数倍于己的敌人包围。在十分危急的情况下,赵尚志指挥若定,采取“分散突围,迂回包抄”的战略战术,把敌人打得晕头转向,不仅转危为安,保存了实力,还歼灭敌人一百二十余人,日军为之惊叹:“此中必有名将指挥。”其间,中共满洲省委不仅恢复了赵尚志的党籍,而且还任命他为东北反日军哈东支队司令。
      随着形势的发展和哈东支队的发展壮大,中共满洲省委于1935年1月28日又将哈东支队改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后改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赵尚志任军长。1936年,赵尚志被东北各反日组织推举为东北抗日联合军总司令。抗联三军在战斗中不断发展壮大,由原来的六个师,一千五百多人,扩大到十个师,六千余人,活动区域由原来的四五个县,扩大到白山黑水之间的四十多个县。赵尚志高举东北抗日联军的旗帜,在东北抗日战场上纵马驰骋,所向披靡,开创了东北抗日战争史上最辉煌的战绩。日伪军一提起赵尚志的名字就为之色变,有人甚至惊呼“小小的满洲国,大大的赵尚志”,“三江省已变成共党的乐土”!
      
      深陷政治旋涡之中
      
      但是,由于当时东北抗日斗争所处的环境异常复杂,赵尚志一度陷入了政治旋涡之中。1934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长征后,东北党组织和抗日联军同党中央失去了联系(后来中共满洲省委亦被撤销),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的王明、康生接管了对东北党组织和军队的领导权。他们远在异国他乡,对东北抗日斗争的形势并不十分清楚,但指挥起来却振振有词。1935年6月3日,王明、康生以个人名义给东北党组织发来一封信(简称王康指示信),对东北抗日斗争形势作了错误估计,提出了一些不切合实际的错误观点,如“抗日反满不能并提”、“与日本侵略者针锋相对斗争的时机还不成熟”等,给东北党和军队造成了思想上的混乱。为了统一思想和解决政治路线及组织领导问题,经赵尚志提议,1936年9月18日,中共珠河、汤原中心县委和抗联三、六军党委在小兴安岭密林中召开了军政联席会议(简称珠汤联席会议)。参加会议的有赵尚志、冯仲云、张兰生、朱新阳、白江绪、夏云杰、李福林、李熙山、黄成植和黄吟秋等。会议围绕“王康指示信”展开了激烈争论。赵尚志认为,“王康指示信”大部分是正确的,但“信中没有指明反日斗争的出路和具体办法,在总的斗争精神上是右倾的”。会议根据“满洲省委既已取消,组织如此混乱”的情况,选举产生了中共北满临时省委(因尚未取得中央同意,故有“临时”二字),赵尚志当选为执行主席,冯仲云当选为书记,张兰生、夏云杰、白江绪、朱新阳等当选为常委。为了取得上级党组织的指示和支持,会议决定派新当选的省委常委兼青年部长朱新阳通过黑龙江过境前往苏联,向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进行汇报。谁知这一下子捅了马蜂窝。王明听了朱的汇报,非常生气,批评珠汤联席会议是错误的,是反对中央正确路线的;指责赵尚志是“个人英雄主义”、“左倾浮夸”等,为赵尚志后来受到迫害埋了下祸根。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8月,抗联六军负责情报工作的陈绍宾(后来叛变投敌)匆匆从苏联回国,向北满临时省委汇报说,苏联远东军区负责人海洛将军邀请北满抗联主要负责人去苏商谈联合抗日大计。省委信以为真,当即决定赵尚志于1938年1月带领几名警卫人员越过黑龙江去了苏联。但苏方对此予以否认,并以审查为名将赵尚志关入伯力监狱。时过不久,为迎接赵尚志回国从黑龙江过境去苏的六军军长戴洪滨和从乌苏里江过境向苏方求援的十一军军长祁致中,也先后被关押在与赵尚志同一个监狱里。戴洪滨所带五百多名抗联官兵,被押送到新疆,交给了军阀盛世才。这不仅使抗联部队元气大伤,而且给国内正在轰轰烈烈开展的东北抗日斗争泼了一瓢冷水。与此同时,与北满临时省委毗邻的吉东特委也来信对珠汤会议和赵尚志提出了批评。面对如此复杂的情况,北满省委内部有些原来对赵尚志观点持有不同看法的人,也对珠汤会议决议正确与否产生了怀疑。于是,1938年5月1日,中共北满省委在小兴安岭巴兰河上游召开第七次常委扩大会议,重新审查“珠汤联席会议决议”,认为它的性质是“反党左倾关门主义”,并追究赵尚志的责任,除撤销党内军内一切职务,还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1938年10月,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彻底清算了王明的右倾路线,免去了他的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长的职务。从那以后,苏联当局对北满抗联的态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1939年6月,被关押一年半之久的赵尚志、戴洪滨、祁致中恢复自由,同时苏联报刊还载文称赞赵尚志是苏联夏伯阳式的民族英雄。7月,赵尚志被共产国际任命为东北抗日联军总司令,率领滞留苏联的一百一十名抗联战士回国参加抗日斗争。
      赵尚志刚一踏上祖国的土地,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在攻打乌拉嘎金矿伪矿警队的战斗中,赵尚志错误地处决了同他一起回国的抗联高级将领祁致中。祁致中,人称“祁老虎”,由一名采金矿工而成长为抗联第十一军军长。他出生入死,抗击日寇,立下赫赫战功,是同赵尚志一起共患难的战友。他和赵一同回国时,被任命为一个有职无权的副官。他对赵尚志有不满情绪。在攻打乌拉嘎战斗中,他表现不积极,赵尚志一时头脑发热,竟然处决了他!这不仅使当时年仅二十六岁,也曾是抗日英雄的祁致中死于非命,更重要的是寒了大家的心,造成了恐怖气氛。跟随赵尚志一起回国的戴洪滨不久就不辞而别。不到半年时间,原来一百多人的队伍只剩下二十多人。更为严重的是有人以此散布谣言,说赵尚志不仅杀了祁致中,而且还要杀北满省委某些领导人。在这种是非难辨的情况下,中共北满省委匆匆作出决议:永远开除赵尚志的党籍。由于赵一再申诉和另一些人讲情,最后取消了“永远”二字。在这种情况下,赵尚志再次进入苏联境内。
      
      千虑一失命断敌特黑手
      
      赵尚志作为北满抗联的创始人和主要领导人,早已成为日本统治东北的心腹大患和集中力量攻击的目标。为了消灭赵尚志及其领导的军队,镇压东北地区的抗日运动,日伪当局调动大批军队不断进行“讨伐”、“围剿”,还处心积虑地采取造谣、离间、诱降和暗杀等卑劣手段,进行罪恶的阴谋活动。
      1934年冬,赵尚志领导的珠河反日游击队刚成立不久,队里就来了一个知识分子模样的人,名叫周亚光。他称自己是哈尔滨的共青团员,因组织遭到破坏,特来投奔游击队,参加抗日。由于赵尚志和游击队缺乏斗争经验,加之用人心切,未经认真审查,便吸收周亚光入队,并认为其有文化,任命为司令部秘书。谁知这个周亚光竟然是个日本特务,混入游击队是专门来刺杀游击队领导人的。因为他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迟迟没敢动手。直到有一天一位外来办事的人认出了他,周怕身份暴露,便伙同队内一名“医生”,乘机将游击队经济部长杀害,并携款潜逃。同志的牺牲,使赵尚志悲痛不已,同时也使他和游击队对奸细问题引起了高度警惕。经过对那个来历不明的游击队“医生”的审讯,他不但供出了周亚光的真实身份,还承认自己潜入游击队内是要伺机投毒害死赵尚志等领导人。这件事给赵尚志很大刺激,使他对奸细抱有刻骨的仇恨,后来他始终强调要防范特务奸细破坏。
      当时,东北抗日队伍的成分极为复杂,除了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游击队和抗日联军,还有名目繁多的抗日义勇军、抗日自卫军、抗日救国军、抗日山林队等。他们虽然都打着抗日的旗号,但都有各自不同的历史背景。有的一会儿跟着共产党打日军;一会儿又自立山头去当土匪;一会儿干脆下山给日军当帮手,回过头来打共产党领导的抗日队伍。刚开始,赵尚志本能地鄙视这些名为抗日实为土匪的杂牌军,因此招致党内有些人对他批评和指责,说他是“左倾关门主义”,不愿意和其他抗日队伍搞联合。后来,赵尚志认识到了这个问题,认为共产党领导的游击队力量尚弱,要抗日必须与这些杂牌军结成广泛的统一战线。于是他放弃原来的观点,收编了许多“山头”,成立了东北抗日联合军总指挥部,他被推选为总指挥。但是,这些杂牌军中有些人的本性难移,随着抗日斗争的深入,有的叛变投敌,有的当了土匪,这让赵尚志感到十分伤感和痛恨。有个叫于九江的人,原本就是土匪。赵尚志为了收编他这支部队,违心地和他结拜为“把兄弟”,还任命其为第七师师长。但于九江匪性不改,在部队内部进行破坏分裂活动,妄图将队伍拉出去叛变投敌。赵尚志得知后,趁他尚未行动之前,采取欲擒故纵、“钓鱼上钩”的办法,将其抓获。经过审讯,在弄清于九江叛变投敌的事实后,将其处决,从而消除了隐患,稳定了军心。诸如此类叛变投敌的事情时有发生,大都被赵尚志识破,得以妥善处置。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1941年秋,已在苏联滞留十个多月的赵尚志,十分渴望返回祖国,为“光复东北,争回祖国自由”而战。当时,欧洲战场形势已大为好转,苏联政府考虑,疯狂的日本侵略者为扩大所谓“大东亚共荣圈”,有可能从中国的东北进攻苏联。在这种大背景下,苏联有关方面答应了赵尚志回国的请求,由他率领一支精悍的小分队回国执行一项特殊使命,以备将来配合苏军行动。赵尚志经过短暂准备,于1941年10月带领一批抗联战士从萝北大马河口岸过江回国。由于赵尚志早已被列入日伪当局捕杀的对象,因此当赵的小分队刚刚在鹤立、汤原北部小兴安岭山区出现,即被狡猾的日军所侦知。日伪当局遂命令伪兴山(今鹤岗)警察署利用一切手段,将赵尚志等诱至梧桐河附近实施抓捕。伪警察署长田井久二郎、特务主任东城正雄,从众多特务中挑出“有决死行动”的刘德山具体完成这一任务。
      刘德山,又名刘海峰,珠河县一面坡人,当年四十二岁,猎手出身,因枪法好,人称“刘炮”,死心塌地充当着日本侵略者的鹰犬。刘德山接受任务后,秉承其主子田井久二郎的旨意,伪装成收山货的“老客”,潜入鹤立北部山中。数十日后,谙熟山路、狡黠奸诈的刘德山终于在小兴安岭东麓老白山姜把头的“趟子房”找到了赵尚志的小分队。开始,赵尚志对这个突然出现的“不速之客”十分警觉,但刘德山伪装积极,信誓旦旦,并提供一些假情报,骗得了赵尚志的信任。赵尚志扩大抗日队伍,未能识破其包藏着的祸心,在没有经过严格审查的情况下,将其吸收入队,并任命为汤东游击队副官,还配发了枪支、弹药。赵尚志的这一闪失,铸成大错,使他一步一步地陷入敌人设下的陷阱之中。
      时过一个多月,田井久二郎还未接到刘德山的情报,随后又派出二号特务张锡蔚入山找到了赵尚志的小分队。赵尚志一见顿生怀疑,甚至要枪毙他。但极为狡诈的刘德山出面解释说:“他是我的亲戚,因为我出来多日未能回去,才来找我。”赵又信以为真,将张吸收入队。此后,刘张两名特务一直潜伏在赵尚志的身边。他们合谋诱骗赵尚志和小分队向梧桐河方向靠近。刘献策说:“梧桐河金矿有一个警察驻在所,警备力量不多,如能端掉,肯定能弄来不少枪支。”赵尚志开始未置可否,后经过考虑,便答应了下来。根据刘的建议,派张锡蔚先去打探情况。这一下正中刘张二人的奸计,几个小时后,即发生了本文开头那悲惨的一幕……
      刚从吕家菜园子附近分手的张锡蔚听到后面的枪声,知道刘德山已经开始动手了。他匆忙带领伪警备队赶了过来。赵尚志受的是贯通伤,子弹从背后右下部打进,从小腹与胯间穿过,伤势十分严重。敌人为及时得到口供,迫不及待地进行突击审讯。赵尚志早已置生死于度外。当日本人和伪警察拿饭给他吃时,他怒斥道:“我不吃你们的饭!”“你们离我远点,我不闻你们腥。”敌人审问他:“你是不是赵尚志?”赵两眼怒视:“我就是赵尚志。你和我同是中国人,我为抗日而死,死不足惜,而你则成为汉奸、卖国贼,该杀!”赵尚志死后,一直圆睁睁地瞪着双眼。凶残的日本侵略者,将赵已经冻僵的头颅锯下,送往伪满洲国新京(今长春)去请功领赏。
      一代名将之花,就这样凋谢了!
      1982年,是赵尚志殉国四十周年。中共黑龙江省委于同年6月8日,对当年北满省委开除赵尚志党籍问题进行了复查,恢复了赵尚志党籍和名誉。2004年6月2日,失踪六十二年的赵尚志的颅骨于长春市被发现,并经国家权威部门鉴定,予以确认,重见天日。■
      (责任编辑/陈 思)

    推荐访问:之死 赵尚志 赵尚志之死 赵尚志纪念馆 赵尚志电视剧全集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