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学前教育 > 正文

    温州话难懂到什么地步 [看“镬”字品吴越方言的古意韵味]

    时间:2020-07-09 07:17:26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本文通过介绍吴方言中“镬”字的演变过程、释义以及用法,对吴越方言的古意韵味进行了品析。   [关键词]“镬”字;吴越方言;古意韵味   [中图分类号]H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1)01-0149-1
      
      在浙江西北部,也就是吴方言太湖片的北吴语片,以临安话为代表的一派土话中,有一个正在逐渐消失的词,原字应是“镬”。我们查《新华词典》时可以查到这个字:镬,读作huo,有两种释义,一是方言锅的意思,二是古代的一种大锅。
      在桂馥所著的《说文解字义证》中引用了《汉书刑法志注》“鼎大而无足日镬”。朱骏声的《说文通训定声》中注:“盖大盆。”《前汉刑法志》中说“有錾(zoo)鳆抽啻亨之刑。”由此种种可断定,“镬”在古代确是一种大锅,而且是一种用作刑具的大锅,大得很,可以把犯人整个身体投入其中,颜师古为《前汉刑法志》注:“鼎大无足日镬,以鬻人也”,说得就是这种刑具。
      在方言中,镬指的是一种铁制或铝制的炊具,半个圆球形,或三分之一个球形不等的形状,大的有直径一米有余,小的也有一般的炒锅大,特点是口大内深,锅底是顺着圆弧的走势的。烧柴的土灶上安的就是这种镬,现如今炒制茶叶用的还是这种大锅。
      “镬”的历史十分悠久,在文献中可以找到很多例证,早在唐代,柳宗元《惩咎赋》中便有所提及:“进与退吾无归兮,干脂润乎鼎镬;幸皇鉴之明宥兮,景郡印而南适。”更早的应用在《周礼天官亨人》中就有出现:“掌共鼎镬。”鼎和镬总是共同出现,更证明了颜师古的无足之鼎的说法。
      方言中与镬相关的还有很多“周边产品”,比如配合镬使用的“铲子”,叫做镬铲,而煮米饭后产生的锅巴称之为“镬焦”,上乘的镬焦应该是观之色金黄,食之香脆。
      《说文解字》中,在金部十四画查到镬字,小篆写作,从金镬声,释义为也。引文中有一句:“少牢馈食礼,有羊镬,有豕镬,所以煮也。”古代祭祀时,多以牛羊为祭礼,这里虽很罕见地用到了“豕”,但古祭祀多用整只牲畜作祭礼的,此间的豕镬用的便应是全猪,而这个镬在作为炊具时,能容纳全猪在其中,足以见其大。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新华词典》中收录了“镬”这个词条,释义有两条,其一是方言,锅的意思;其二便注道:古代的一种大锅。此种注解更权威地表明了一点:方言中称此类大锅为“镬”,源自于古代的大镬。按“镬刑”和“豕镬”来推测,指的应是这种大锅。
      方言中,是镬还是锅是根据形状判断的,锅底呈现自然弧形的称之镬,有明显的底面的或有收口的都不叫镬,这又与《中华大字典》中附的图不同,图中所示的镬有明显收口,属于典型的口小腹大型,这样的形状虽线条优美,丰润饱满,但在显示使用中却多有不便,仅清洁一项,就难度颇大,不适用于日常生活。生活是最好的老师,在生活的改造下,大锅的收口逐渐演变,成为立口,最后慢慢发展成为敞口型,也是顺应时事了。
      现代生活中,燃气灶逐渐取代了土灶,原本用于土灶上的“镬”也添加了把手,顺应时代的变迁,摇身一变,轻巧灵便。燃气灶上的锅虽然与“镬”大不相同,但主体部分的形状与土灶上的锅如出一辙,所以浙北人民按习俗称其为“煤气灶镬子”,而非“锅子”。而现如今,灶具的不断创新发展,新型的用于煤气灶的锅在底面上早已不是当初那单一的圆弧,但人民群众习惯上仍保留了其“镬子”的称号。
      但是一个与时俱进的现实是,越来越物质化和渴望被城市化的人们逐渐开始排斥地道方言,将“镬子”为代表的地道的土话看做是土的、俗的,有意识地避开这类词;此外在城市化过程中,土灶数量锐减,真正的镬子也失去了其主要战场,而改造过的煤气灶镬子,在年轻一代的口头已进化为锅子了,或者细分为炒锅、煎锅、蒸锅等。
      除了土灶上的镬子,还有一种也是镬子,是有着两个圆把手的,可以放在炉子上加热,冬天用来烫火锅,形状与煤气灶镬子大致相同,只是更小了一些,可以直接端上桌,作盛汤菜的器物。其他的方言中也许有用镬指代其他形状的锅的,而浙北吴方言片里,“镬”这种锅便是一种大锅,最大的大到完全可以“鬻人”。
      以上是关于“镬”的考量,通过这一番例证,希望已经阐明了两点,首先,“镬”这个方言词承载着方言的源流所在;其次,以“镬”字为代表的吴方言里有大量的文化沉淀。吴方言作为中国七大方言中的一支,却是其中最复杂的一支,和粤方言不同的是,尽管吴方言使用人数多且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实力也很发达,但是方言内部分支多,甚至达到了同村不同言的地步,所以生命力不甚顽强,正逐步地消亡。越来越多的年轻一代对方言已是耳能听口不能言,殊不知吴方言日常土话中,承载着华夏民族的古老文明。
      训诂学大师洪诚先生在他的《训诂学》一书中,除了知识的传授外,也注重学习研究的现实意义的考量,不仅要求我们剔除封建糟粕,也要求我们要具有历史观点,不厚古薄今,不轻视唐以后的新词俗语,做系统的研究,并广纳百家之言,从汉语实际出发,掌握充分的资料,运用历史观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精益求精,为中华的语言献绵薄之力。而笔者作为方言区走来的汉语言文字学学生,衷心地希望能有更多的语言学者可以关注这些逐渐成为历史的语言,把其中的文化沉淀挖掘出来,让方言这一“语言活化石”为中华古文明研究提供更多的生动例证。
      
      [参考文献]
      [1]洪诚,训诂学[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
      [2]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1989
      [3]万启智等编,新法编排汉语词典[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5
      [4]韩作黎主编,新华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5]中华小词典[M],北京:中华书局,1985
      [6]实用大字典[M],北京:中华书局,1982

    推荐访问:古意 方言 韵味 看“镬”字品吴越方言的古意韵味 音韵方言 出自吴越方言的汉字有哪些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