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学前教育 > 正文

    攻击行为影响因素综述 房价影响因素的研究综述

    时间:2020-03-28 07:18:49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   攻击行为一直是社会关心的问题行为,研究历史悠久,成果较多。研究者希望通过对攻击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来减少其发生率,创建更美好的社会氛围。作者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介绍、梳理和总结攻击行为发生的影响因素,并且展望了今后研究攻击行为影响因素的有关方面。
      �
      关键词:攻击行为;影响因素;综述
      ��
      
      A Summary on Aggression"s factors of Influence
      �
      Zhang Weijuan�
      (Faculty of Education Science and Management, Yunnan Normal university, Kunming Yunnan 650500,China)
      �
      Abstract:
      Aggression has a long history of study on which has been paid much attention all the time with a pretty of excellent study results. Researchers have a wish that by study on aggression"s factors of influence could reduce or hazard its occurrence for a harmonious society. This article tries to simply introduce, elaborate and summarize those factors on the bases of previous studies, and to offer some advice to relative studies on aggression"s factors of influence.
      
      �
      Keywords:aggression; factors of influence; summarization
      ��
      
      [HJ1.8mm]
      
      
      [BT1]一、引言�
      攻击行为是当今家庭,学校和社会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攻击行为的发生对受攻击者身心造成严重伤害,甚至威胁到个体生命安全,给周围他人造成恐慌并影响社会安定和和谐发展。有关攻击行为的研究始于200多年前,成果颇多。但迄今为止,攻击事件却从未终止。它时刻警示我们,需要去进一步深化研究攻击行为的成因和影响因素,寻找有效干预的切入点。本文试图对国内、外有关攻击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梳理、总结,以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BT1]二、攻击行为概念�
      虽然心理学家很早就开始研究攻击行为,但其科学概念在理论界至今尚未达成共识。每个心理学家所持理论和研究方法不同,导致对攻击行为概念的界定上存在分歧。目前,研究者们对攻击行为的定义进行了归类总结,主要分为四种。即攻击行为的解剖学定义、前提条件定义、行为后果定义和社会判断定义��[1]�。�
      解剖学定义将攻击行为界定为是在进化过程中生存适应保存下来的人和动物共有的本能,指明攻击行为的能量源泉是有机体释放内部累积的攻击能量的结果。攻击是那些致使对方逃跑或给对方造成伤害的行为和行为模式,是被环境诱因激发的本能行为。前提条件定义认为攻击行为需要前提条件。如多拉德提出攻击行为的“挫折一攻击”假设,认为挫折是攻击发生的前提条件,而攻击是挫折的结果,两者之间为因果关系。而贝科威茨修正和补充了多拉德的观点,指出挫折并不直接引起攻击行为,而是通过挫折引发消极情绪,为攻击行为的发生创造唤醒或准备状态。攻击的行为后果定义强调攻击行为所造成的伤害性结果,即攻击是致使被攻击者受到伤害的行为。该定义的优点为能使人们客观地观察行为结果,而不需要推断个体的行为意图和动机,但却有将攻击概念外延扩大化的倾向。社会判断的定义认为攻击是人们依据行为者和行为本身的特性而对某些伤害性行为所做出的一种判断。如班杜拉认为攻击行为是个体习得的社会行为,是人们给社会行为中特定行为的标签,强调判断攻击行为的标准就是行为意义。�
      尽管心理学家们对攻击行为有不同的见解,但都一致认为攻击行为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行为,是以攻击者有意给受攻击者带来伤害为特点的侵略行为,且不被社会认同。�
      [BT1]三、攻击行为发生的影响因素�
      [BT2](一)生理因素�
      遗传可影响神经系统对暴力线索的敏感性的强弱。儿童有遗传某种先天性攻击性行为的基因倾向,这种倾向在后天环境中,在一定刺激作用下得到表现和强化,从而出现攻击行为。研究认为遗传因素可以解释攻击行为的变异高达50%��[2]�。神经类型的差异可影响儿童的气质��[3]�。而难养型气质的儿童容易发展出攻击性行为的模式,在日后的生活中对他人发起攻击。生理因素对攻击行为的影响持续存在。研究表明,儿童因生物因素引起不能停止正在进行的活动的性格难以改变。行为不良儿童与能控制自己行为的儿童相比,显示出更多的反应固着。�
      皮肤电和心血管活动对其后攻击行为具有预测作用。自主神经的低活动水平与无畏惧状态有关。缺乏恐惧感使儿童反社会和暴力行为具有预先倾向性��[4]�。McBurnett等人的研究发现皮质醇与攻击行为存在相关关系��[5]�。冒晓文等人通过核磁共振技术研究了男性暴力行为的脑灰质结构。研究发现暴力组男性的额中回、左楔前叶、右侧顶下小叶、颞叶梭状回和右颞中回、双侧小脑的灰质密度显著低于正常男性,而左颞上回及右海马旁回的密度高于正常男性。提示暴力行为者存在的这些脑结构损害或者异常可能是暴力行为的神经结构基础��[7]� 。另外,攻击行为存在性别差异,男性和女性的攻击形式不同。王美萍和张文新研究发现对于青少年而言,COMT基因与男性攻击行为的发生显著相关,T等位基因显著降低了男性攻击行为发生率,但与女性的攻击行为无关��[8]�。�
      [BT2](二)家庭和社会因素�
      1、家庭因素�
       家庭是个体最早接触到的社会单元,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环境。家庭氛围,教养方式等对个体社会行为中的攻击行为的影响不可低估。宽容民主的家庭氛围有利于孩子形成爱憎分明的社会行为,如亲社会行为和领导行为等;而在限制、不宽容的家庭氛围中成长的儿童则常表现出攻击和侵犯行为。�
      国内学者认为攻击行为的家庭环境因素包括对儿童行为的过度关注、对儿童不良行为的纵容、家庭成员的不良榜样、对孩子缺少严格的管理以及家庭成员的关系不良和早期建立的不安全依恋模式��[1]�。母婴间的不安全的依恋关系是日后婴儿产生攻击行为的潜藏因素。婴儿与母亲的分离会带来焦虑和恐惧,儿童为了摆脱焦虑很有可能会产生不良行为。而安全型的依恋关系可增加儿童对外部环境探究的兴趣、相信他人他物、积极地与人交往、促进能力的发展、降低挫折发生的概率,进而很少出现攻击行为。此外,家庭经济状况不佳也是诱发攻击行为的一个消极因素。�
      2、社会因素�
      社会文化及传媒对儿童的不良行为的形成有重要作用。电视、电影、网络视频、电子游戏等媒体中的暴力内容对儿童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儿童缺乏鉴别是非的能力,容易盲目效仿。早期具有更多接触媒体暴力经历的儿童在学校常对同学充满敌意,缺乏助人等亲社会行为。Douglas A. Gentile等人的研究也证实了媒体暴力与敌意性偏向、言语攻击、身体攻击行为呈显著正相关,指出敌意性偏向是媒体暴力和攻击行为的中介变量��[9]�。倾向于敌意性偏向意味着儿童更有可能发起攻击行为。�
      社会价值观和文化传统也会影响个体的社会行为。文化对攻击行为具有塑造作用,既可增强,也可削弱其强度大。攻击行为和个体主义呈正相关,而与集体主义成反比。在集体主义文化的中国,父母往往教导子女要站在他人角度或集体的角度思考问题,注意他人需要、期望和可能出现的反应;避免与他人争执、不加思考的表达情绪以及与其他人当面冲突,甚至斗殴。因此,中国较其他个体主义的国度的攻击行为发生率要低。此外,跨文化的研究表明,在美国和加拿大,攻击性儿童主要表现在外部问题方面,而在中国,攻击性儿童的表现包含了外部与内部问题(孤独、抑郁)。这可能与攻击和破坏行为在中国受到禁止、攻击儿童不受同伴的欢迎,并将受到惩罚有关��[10]�。�
      国内对少数民族儿童攻击行为的亚文化比较也有很多重要发现。例如,在对苗族与汉族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对比研究发现,除嫉妒性攻击行为外,男、女苗族儿童在攻击性行为类型上并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这与以往大多数研究认为有性别差异的结论不同。研究发现,苗族文化存在严重的重男轻女倾向。家长严格要求男孩并给予更多的关注,对于女孩则放任不管,从而助长了女孩的攻击行为,致使两性儿童攻击行为的差异不显著。但是,苗族与汉汉族儿童的攻击行为表现形式存在显著差异��[11]�。苗族儿童在敌意性攻击、报复性攻击行为上显著高于汉族儿童,这与克制忍让的民族性格以及寻找其他宣泄方式有关。�
      [BT2](三)社会认知和人格因素�
      1、社会认知�
      社会认知是攻击行为发生的一个重要调节因素。个体对面临的情景做出何种解释,是其后发生行为的重要基础。道奇的社会信息加工模型指出攻击行为的发生要经过六个认知阶段��[12]�。线索解码过程、线索的解释和表征、目标澄清与寻找反应阶段、决定行为、反应启动、行为阶段都与攻击行为的发生息息相关。同时,个体潜在的知识结构和情景的模糊程度都会影响个体对情景的认知和判断��[13]�。具有攻击倾向的儿童往往将信息不明确的情景解码为挑衅信息,进而引发攻击行为。�
      K. A. Dadge和C. L. Frame早在1982年就发现,攻击性儿童存在归因偏见,往往做出敌意性归因;而非攻击性儿童则倾向于作出事故性或善意的归因��[14]� 。个体对情景的归因是影响个体是否采取攻击行为的一个重要的认知加工过程。归因是攻击行为产生的认知中介。�
      移情是一个认知的过程,高移情水平可以较好地抑制攻击行为。大多数研究发现,移情与攻击行为之间呈负相关��[15]�。Feshbach在1991年发现6至7岁儿童中,移情得分较低的儿童比移情得分较高的儿童表现出更多的攻击性行为��[16]�。儿童的移情能力与攻击形式之间有不同的关系模式。它与直接的身体攻击和言语攻击具有显著负相关,而与间接攻击之间几乎无相关关系。�
      2、人格因素�
      人格因素是影响攻击行为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F. Gerard Moellerden等人研究了酒精、反社会人格与攻击行为之间的关系。发现使用酒精或部分药物可改变脑内的化学成分,进而生成攻击行为。但他们进一步发现并非所有饮用酒精的被试都会增加攻击行为,而是与他们的人格相关。具有反社会性人格的被试较无反社会人格的人更容易形成酒精依赖,进一步增加攻击行为��[17]�。因此人格因素的确对攻击行为的发生有一定影响。郭梅英等人的研究也说明特质焦虑与大学生的攻击行为倾向密切相关。从大学生的特质焦虑水平可以预测和评估攻击行为倾向的大小。攻击行为倾向强的人存在较高的特质焦虑��[18]�。�
      王蕾研究了不同攻击水平者自我价值感的差异,偏好攻击性图片的被试总体自我价值感的得分高,偏好率低的被试总体自我价值感得分偏低;同时当非常有利的自我评价受到外界威胁时,最有可能因自我危机而导致攻击行为��[19]�。�
      传统观点认为自尊低就会出现更多的攻击行为;自尊高则攻击行为减少。辛自强,郭素然和池丽萍等曾把自尊作为中介变量,探讨了青少年自尊与攻击的关系,得出低自尊与高攻击相关的结论��[20]�。而Baumeister等人在对自尊与攻击暴力行为的关系研究时发现,在大多数攻击行为中,攻击者的自尊水平较高��[21]�。这类人自我优越感强,一旦其自尊受到威胁,在没有其它方式帮助自己重建优越感的情况下,他们最有可能通过言语贬低对方,甚至借助于暴力来营救自己脆弱的自尊。在自尊与攻击行为关系的研究中,还有人认为自尊与攻击行为不存在关系。如 Bushman等人的研究就提出自尊与攻击之间的相关并不显著��[22]�。尽管研究结果不同,但是心理学家们都试图从自己依据的理论出发,深入探讨自尊与攻击之间的内在关联。�
      [BT1]四、展望�
       攻击行为的研究历史悠久。本文阐述能影响个体攻击性行为发生的生理、生物、社会环境和社会认知等因素。在先前的研究中,虽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由于研究设备和条件的局限,一部分研究还需深入。比如在攻击行为的生理影响因素方面,可以借助先进的脑电设备研究个体的脑内物理和化学变化。同时,有关攻击行为的内隐认知研究还需充实拓展。另外,以往攻击行为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儿童、青少年上,但实际上中老年群体中依然存在攻击行为,此种攻击行为的表现形式经过岁月的洗礼已经变得"文明和理性"。对待不同年龄群体的对象,还需要从他们的生活情景中对其影响因素重新考虑和逐步验证,这些也是笔者希望在下一步的研究中去努力探索之处。
      ��参考文献�
      
      
      [1] 吕妮娜,刘海梅.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家庭因素[J].西安社会科学,2010,28(2):152-153.�
      [2] Miles D. R., Carey, G. Genetic and environmental architecture of human aggression[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7(72):207-217.�
      [3] 周宗奎.儿童社会化[M].武汉: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1995:181―184.�
      [4]Raine A. The psychopathology of crime:criminal behavior as a clinical disorder[M]. San Diego:Academic Press,1993.�
      [5] McBurnett K.,Lahey B.,Rathouz P.etc. Low salivary cortical and persistent aggression in boys referred for disruptive behavior[J]. Arch Gen Psychiatry,2000 (57):38-43.�
      [6] McCleary R. Response-modulating function of the limbic system:initiation and suppression[M]. Progress in physiological psychology. New York:Academic Press,1966:209-271.�
      [7] 冒晓文,刘均喜.男性暴力行为的脑灰质结构磁共振研究[J].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38(5)638―656.�
      [8] 王美萍,张文新.COMT基因rs6267多态性与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关系:性别与负性生活事件的调节作用[J].心理学报,2010,42(11):1073―1081.�
      [9] Douglas A. Gentile1, David A. Walsh, Paul R. Ellison,etc. Media violence as a risk factor for children:a longitudinal study [J]. Media Violence and Peer Relations 1,2004.�
      [10] Xu Y. Y.,Farver J. Schwartz D.,Chang L. Social Networks and Aggressive Behavior in Chinese Children,2004,28(5):401-410.�
      [11] 陈汉英,刘玉康.苗族与汉族儿童攻击性行为调查[J].中国校医,2010,24(7):491―493.�
      [12]刘佳.基于社会信息加工模型的儿童攻击行为及其教育策略[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3(1):133―135.�
      [13]杨慧芳.攻击行为的社会信息加工模式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2002,25(2):244-245.�
      [14]张文新.儿童社会性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348―357.�
      [15]张凯,杨立强.国内外关于移情的研究综述[J].社会心理科学,2007,22(56),161一165.�
      [16]Rose A., Feshbach N. Empathy and aggression resisted:the effects of context[J]. Aggressive Behavior,1991(17):93―94.�
      [17] F. Gerard Moeller,Donald M. Dougherty. Anti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Alcohol,and Aggression[J]. Alcohol Research & Health,2001,25(1):5―11.�
      [18] 郭梅英, 魏广东, 张玉英.大学生攻击行为倾向与原生家庭特质焦虑及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10,31(3):289―290.�
      [19] 王蕾.不同攻击水平者自我价值感差异的实验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心理学院,2006. �
      [20] 辛自强,郭素然,池丽萍.青少年自尊与攻击的关系: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的作用[J].心理学报,2007,39(5):845~851.�
      [21] Baumeister R.F.,Smart L.,Boden J. Relation of threatened egotism to violence and aggression:the dark side of high self-esteem [J].Psychological Review,1996,103(1):52-71.�
      [22] Baumeister R. F.,Bushman B. J.,Campbell,W. K. Self-esteem,Narcissism,and Aggression:Does Violence Result from Low Self-esteem or from Threatened Egotism? [J] .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2000 (9):26- 291.
      ��作者简介:�张维娟(1986-),女(汉族),四川广安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社会性发展与辅导研究。

    推荐访问:综述 攻击 因素 攻击行为影响因素综述 儿童攻击行为研究综述 幼儿攻击性行为文献综述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