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学前教育 > 正文

    屠呦呦与青蒿素_屠呦呦离诺贝尔奖最近的中国女人

    时间:2020-03-20 07:44:56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这句诗出自《诗经》,其中的“苹”指的是蒿类植物。这就是科学家屠呦呦名字的由来。或许是巧合,或许是冥冥中早已注定,在《诗经》创作近3000年后,这位叫“呦呦”的女科学家和她的研究团队,从青蒿中发现了专门治疗疟疾的药物“青蒿素”,这种药在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屠呦呦隐藏在巨大的“集体”中。2011年9月23日,在纽约举行的美国拉斯克医学奖的颁奖大会上,这位满头卷发、戴着眼镜的女科学家将金色奖杯高高举起时,在地球另一侧,中国民众才第一次注意到这张陌生的面孔。
      作为美国最有声望的生物学奖项,拉斯克奖一直被誉为“美国诺贝尔奖”。至今获奖的300多人中有80余位后来获得了诺贝尔奖,因此它也被誉为“诺贝尔奖的风向标”。 获奖消息传到国内,荣耀背后,一个和“两弹一星”齐名的“523”项目开始浮出水面。
      
      缘起“523”
      20世纪60年代初,全球疟疾疫情难以控制。此时,正值美越交战,两军深受其害。美国政府曾公开,1967年~1970年,在越美军因疟疾减员数十万人。疟疾同样困扰着越军,拥有抗疟特效药,成为决定美越两军胜负的重要因素。焦虑中的越南开始求助于中国。
      1967年的中国,正值“文革”期间,毛主席和周总理下令,一个旨在援外备战的紧急军事项目启动,目的是要集中全国科技力量,联合研发抗疟新药。1967年5月23日,“全国疟疾防治研究协作会议” 在北京召开。作为一个秘密的军事科研任务,“523”成了当时研究防治疟疾新药项目的代号。
      最初的“523”任务中,有尝试中草药和针灸抗疟功效的研究小组,却没有中医科学院的参与。直到1969年,为了加强中草药方面的研究力量,中医科学院应召加入,屠呦呦也随之参与了项目。当时她38岁,职称是助理研究员。
      从中草药中寻找抗疟成分并不是新鲜主意。1941年,来自上海的药理学家张昌绍就曾尝试利用中药常山治疗南部沿海地区流行的疟疾,1946年和1948年,他分别在《科学》和《自然》上报道中药常山及其活性成分的抗疟作用。不幸的是,张昌绍于1967年自杀,而另一些原本致力于此的科学工作者正被关“牛棚”、靠边站。
      因为具有中西医背景,而且勤奋,屠呦呦很快被任命为研究组组长,带领一个小组的成员开始查阅中医药典籍,走访老中医,埋头于那些变黄、发脆的故纸堆中,寻找抗疟药物的线索。“几乎把南方的老中医都走访遍了”。
      在这个过程中,青蒿引起了屠呦呦的注意。
      青蒿,民间又称作臭蒿和苦蒿,属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在中国南北方都很常见。
      早在公元前2世纪,中国先秦医方书《五十二病方》已经对植物青蒿有所记载;公元340年,东晋的葛洪在其撰写的中医方剂《肘后备急方》一书中,首次描述了青蒿的抗疟功能;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则说它能“治疟疾寒热”。
      1971年下半年,屠呦呦正是从《肘后备急方・治寒热诸疟方》中“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记载中受到启发,古人为何将青蒿“绞取汁”,而不用传统的水煎熬煮中药之法?屠呦呦意识到,高温提取可能破坏了青蒿中的活性成分。于是,她重新设计了实验过程,改用沸点较低的乙醚为溶剂。
      这个细节,成了解决问题的关键。1971年10月4日,在经历了190次的失败后,屠呦呦终于获得了对动物体内疟原虫抑制率100%的青蒿中性提取物。
      用乙醚提取这一步,至今被认为是当时发现青蒿粗提物有效性的关键所在。
      “屠呦呦提出用乙醚提取,对于发现青蒿的抗疟作用和进一步研究青蒿都至关重要。”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李国桥说。
      所有研究者都隐去了名字
      直到今天,西方科学界对这个40多年前的研究项目仍然充满好奇。在与中国“523”项目同期的研究中,美国科研人员筛选了20多万种药物,始终没取得新发现。不过因为特殊的历史,“523”项目只有少数几篇相关论文得以发表,很多研究细节至今仍笼罩在神秘的气氛中。
      同样参加了“523”项目的李英回忆说,当时研究人员都知道,解决抗药性,关键是寻找与已知抗疟药结构完全不同的有效化合物。一些对疟疾有疗效的提取物,要么毒性大、副作用剧烈,要么治疗不彻底,都不够理想。
      屠呦呦把目光转向了青蒿。研究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屠呦呦的小组成功获得了提取物结晶“青蒿素II”。山东寄生虫病研究所与山东省中医药研究所合作提取了抗击疟疾的有效单体“黄花蒿素”,云南省药物研究所也获得了同样有效的“黄蒿素”。
      这些同步进行的研究,在今天引发了成果归属的争议,可在那个讲究集体的年代,一切似乎都合情合理。
      1977年,为了赶在国外发表的前面,表明青蒿素为中国人发明,由屠呦呦所在的中医研究院,以“青蒿素结构研究协作组”的名义在《科学通报》上首次发表了青蒿素的化学结构。
      在国际上,一般而言,如果在发明成果公开发表之前没有申请专利保护,此后将因为“不具备创造性”而不能再行申请专利。由我国科学家发现的抗疟药物青蒿素也因此失去国际专利权保护。
      “为什么要把青蒿素的成果技术过早地公开发表而不申请专利呢?”由“523”项目部分负责人和老科学家在2006年共同出版的专著《迟到的报告》,回应了这一问题:“我国当时尚没有专利和知识产权保护法规。在那个年代里,把研究成果写成论文发表,为国争光是科技人员的唯一选择。”
      
      同学眼中的“三无教授”
      这位造福几亿人、被称为“20世纪下半叶最伟大的医学创举”的发明者之一,却是个实实在在的“三无”教授。没有博士学位,没有海外留学经历,没有中国两院院士光环,但历史没有掩埋其智慧的光芒。
      她的高中同学陈效中回忆说,屠呦呦在班上不声不响,经常上完课就回家,成绩也在中上游,并不拔尖。但屠呦呦有个特点,只要她喜欢的事情,就会努力去做。 高中毕业后,大家都考到了北京,陈效中考上了清华大学,屠呦呦考上了北京大学,读的是生物药学,当时这个专业比较冷门。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医研究院的中药研究所工作。之后55年里,除参加过为期两年半的“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她几乎没有长时间离开过中药研究所。
      “屠呦呦是我的老朋友,我们是同一代的科学家。都是北京医科大学毕业的,说起来还是我‘师姐’。”李连达院士说,屠呦呦是个典型的科学家、学者,平时并不善于交际,总是默默无闻地工作。
      “可以说,她对青蒿素的研究一直没有间断过,现在也承担了很多课题,还带研究生,非常值得尊重。”在李连达看来,屠呦呦是那种持之以恒的科学家,不浮躁、不像有些科学家什么时髦就搞什么。而原本屠呦呦在60岁就到了退休年龄,但她81岁了还坚持工作。
      屠呦呦的丈夫李廷钊也是陈效中的好朋友,他毕业后到苏联留学,回国到北京时,见曾经暗恋的对象还未结婚,就大胆表白了,而后他们有了一个幸福的家庭。“结婚后生了两个女儿,都很出色,大女儿在英国,现在剑桥大学做行政教务工作,小女儿很活泼,现在北京。”陈效中说,“李廷钊现在北京的钢铁研究院工作,家里的事都是老李管,他是个很好的丈夫。”
      说起屠呦呦,陈效中说了几件趣事:
      屠呦呦生活上是个粗线条,不太会照顾自己,一心扑在工作上。有一次,她的身份证找不到了,让我帮忙找找,我打开她的箱子,发现里面的东西放得乱七八糟,不像一般女生收拾得那么有条理。同学们见了都笑话她。成家后,买菜、收拾家务之类的事情基本上都由她丈夫做。
      还有一次,我们几个人到宁波开会,她因为还要出席一个重要会议,多留了一晚,第二天单独坐火车回京。结果,发生了一件非常好笑的事:火车停靠途中站点时,屠呦呦下车走走。结果,火车开走了,她竟然被落下了。
      尽管在生活上是个粗线条,但工作中,屠呦呦十分严谨,兢兢业业。 她在青蒿素研究上,花费了无数精力。屠呦呦后来身体不太好,与当年长期做实验有关。加入“523”项目的时候,她的女儿才3岁,为了不影响研究,就把孩子交给老母亲抚养。
      
      “荣誉属于中国科学家群体”
      屠呦呦个人简历上的信息只有寥寥数语: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毕业后分配到卫生部中医研究院,1979年任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副研究员,6年后,55岁的她成为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研究员。
      除了几位同样参与“523”项目的研究人员,很少有人会提起屠呦呦。即使青蒿素的研究获得国家发明二等奖,并在中国香港和泰国都获奖,也很少有人去探究“集体荣誉”背后每一位研究人员的努力。
      拉斯克医学奖的评选却将这位年迈的科学家第一次推向了台前。评选结果刚刚揭晓时,媒体在很长时间内竟完全找不到这位从未引人注意的学者。
      北京时间9月24日凌晨,屠呦呦登上了领奖台。她获得的,是中国生物医学界迄今得到的世界级最高奖项。 发表获奖感言时,屠呦呦没有太多表情。她戴上老花镜,拿起稿子认真念道:“在青蒿素发现过程中,古代文献在研究最关键时刻给予我灵感……相信努力开发传统医药,必将给世界带来更多的治疗药物。”
      《纽约时报》援引世界卫生组织的评论,称赞青蒿素是消灭疟疾的“首要疗法”;著名学术期刊《细胞》则指出,在基础生物医学领域,许多重大发现的价值和效益并不在短期内显而易见,但也有少数,它们的诞生对改善人类健康所起的作用和意义是立竿见影的,“由屠呦呦和她的同事们一起研发的青蒿素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
      讲求集体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可对于屠呦呦,似乎并非如此。“这个荣誉不仅仅属于我个人。”她说,“这是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项荣誉。它属于科研团队中的每一个人,属于中国科学家群体。”(据《时代周报》《新京报》相关资料整理)
      
      屠呦呦教授领导的团队将一种古老的中医疗法转化为最强有力的抗疟疾药,使现代技术与传统中医师们留下的遗产相结合,将其中最宝贵的内容带入21世纪。
       ――拉斯克奖评审委员会
      
      相关链接
      谁发现了青蒿素
      2009年,屠呦呦发表了由她编著的《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后,同样参加“523”项目,并在改造青蒿素分子结构中作出关键贡献的中科院上海药物所研究员李英曾撰文称:这本书是为了宣扬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和屠呦呦的功劳而写的,并不是为了全面介绍中国的青蒿素类药物而写的。“许多部分歪曲历史、无视当今现实,严重误导读者,影响极坏。应当给予揭露和澄清”。
      李英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也表示这一发明此前曾获国家发明二等奖,并获中国香港、泰国等奖项,“但都是颁给集体”。
      李英认为,屠呦呦用青蒿的乙醚中性提取物证明了青蒿的有效,是重要贡献,但屠呦呦对其他发明环节很难出力。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中医研究院用屠呦呦提取的结晶做临床实验结果不够理想并有毒副作用。而云南药物所罗泽渊等人提供的结晶通过广州中医药大学青蒿研究中心主任李国桥等人的临床验证,证明确实对恶性疟尤其是脑型疟有效。
       那么,青蒿素到底是谁发现的?
      李国桥说,提取出结晶不见得就是青蒿素。因为青蒿里面有7种结晶,只有一种是青蒿素,只有肯定了临床效果的才是青蒿素。如果临床上拿不出效果来,这种结晶就不是青蒿素,问题就出在这里。
      不仅如此,李国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事实上云南方面并没有采用屠呦呦的乙醚提取方式,他们只是受到北京中药所的启示。因此双方的“提取的方法完全不一样,各有各的方法,云南当时选用的是溶剂汽油等有机溶剂,使用以后就有粗结晶出来了”。
      尽管青蒿素的发现者曾存在很大争议,但正如全球最大的、以研究开发为基础的跨国制药企业之一的葛兰素史克中国研发中心副总裁鲁白所说,“屠呦呦创造了用乙醚来制取青蒿素的方法,这是最原创最重要的发现,后来对青蒿的研究贡献也很多,但都是‘锦上添花’。”
      
      1. 屠呦呦(前排中)与2011年拉斯克奖评委和获奖人员合影
      2. 工作时的屠呦呦

    推荐访问:诺贝尔奖 呦呦 中国女人 屠呦呦离诺贝尔奖最近的中国女人 中国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 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诺贝尔奖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