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学前教育 > 正文

    关于苏教版《史记选读》中的若干问题|苏教版史记选读

    时间:2019-05-12 03:27:14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 《史记选读》为苏教版选修教材,所选课文大致涵盖《史记》“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五种体例,是原典教学的极好教材。然草创之初,瑕疵在所难免。单就注释而言,即有立说失据、望文生义、当注不注等问题。本文即为此而作,内容大致涉及音韵、训诂、校勘等方面。
      关键词: 苏教版 《史记选读》 音韵 训诂 校勘
      《太史公自序》
      成:
      《春秋》文成数万,其指数千。
      “成”字,课本无注,或以为“完成”之“成”。
      谨按:“文数万”而“指数千”,谓《春秋》文字少,而旨意多。“成”字可疑。
      按:此“成”当做“裁”,字之讹也。古书“裁”有“仅”义,如《汉书·匈奴传》:“是时,李陵子复立乌藉都尉为单于,呼韩邪单于捕斩之,遂复都单于庭,然众裁数万人。”《后汉书·儒林传序》:“及王允所收而西者,裁七十余乘,道路艰远,复弃其半矣。”《后汉书·董祀妻传》:“今所诵记,裁四百余篇耳。”皆其证。
      盖“裁”字,古书或省借其声符为之,其形隶书与“成”字极似,因讹为“成”。
      《夏本纪》
      违:
      禹为人敏给克勤;其德不违,其仁可亲,其言可信。
      “不违”,课本无注,书右译文对译为“不违正道”。
      谨按:译“不违”为“不违正道”,殆所谓“增字解经”,非是。
      古书“违”有“邪”义,如《国语·周语上》:“今虢公动匮百姓以逞其违,离民怒神而求利焉,不亦难乎?”同书《晋语四》:“质将善而贤良赞之,则济可俟。若有违质,教将不入,其何善之为?”三国·韦昭并注:“违,邪也。”又,《左传·桓公二年》:“君人者,将昭德塞违,以临照百官,犹惧或失之。”唐·孔颖达疏:“塞违,谓闭塞违邪。”按:此文亦以“德”“违”并举,与《夏本纪》同,是“违”即“邪”义。字或通作“回”,如《广雅·释诂二》:“回,邪也。”《诗·大雅·大明》:“厥德不回。”清·陈奂传疏:“回,读与违同。”同书《小雅·鼓钟》:“淑人君子,其德不回。”汉·毛亨传亦曰:“回,邪也。”“厥德不回”、“其德不回”与“其德不违”皆谓“其德不邪”也。
      然《说文》:“违,离也。”“回,转也。”是二字自有其本义。其所以有“邪”义,则另有一本字在。《说文·交部》:“●,邪也。从交,韦声。”清·段玉裁注:“经典假‘回’字为之。”按:段说是。
      台:
      中国赐土姓:“祗台德先,不距朕行。”
      “台”字,课本注:“台,我,自称。”
      谨按:“祗台德先,不距朕行”,语出《书·禹贡》,汉·孔安国传:“台,我也。王者常自以敬我德为先,则天下无距违我行者。”明以“我”释“台”,课本注即本于此。
      按:孔传非是。何则?帝舜赐土姓,而令诸侯以敬其德为先,则其德播入人心者又能几何?斯不然矣。此“台”当读为“以”,据《说文》所载,“台”即从“以”得声。二字音同,例得相通,如清·阮元《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古铭‘以’多作‘台’。”按:阮说是也,如《陈侯午敦》:“台登台尝。”即“以蒸以尝”。《齐太宰归父盘》:“台蘄眉寿。”即“以祈眉寿”。①皆其证。
      然则“祗台德先”,即“祗以德先”,犹言“敬以德为人先”。
      《鲁周公世家》
      负子:
      惟尔元孙王发,勤劳阻疾。若尔三王是有负子之责于天,以旦代王发之身。
      “负子”,课本注引汉·班固《白虎通·杂录》:“诸侯(病)曰负子,诸侯子民也,言忧民不复子之也。”
      谨按:课本注以《白虎通》立说,不可谓无据,然不可说此文。何则?即便亦据《白虎通》为说,此书于“天子病”实有专称,曰:“天子病曰不豫,言不复豫政也。”三王业已为王,岂得以诸侯视之?
      《书·金縢》记此事,“负子”作“丕子”,汉·郑玄注:“丕读曰不,爱子孙曰子。”按:“丕”、“不”音义皆近,《尚书》以“丕”为“不”、以“不”为“丕”例甚多,兹不赘言。至于“爱子孙曰子”,书证亦所在皆有,如梁·顾野王《玉篇·子部》:“子,爱也。”《诗·周颂·时迈》:“时迈其邦,昊天其子之。”汉·郑玄笺:“天其子爱之。”《礼记·表记》:“子民如父母。”唐·孔颖达疏:“子谓子爱下民,如父母爱子也。”不过,愚以为读“子”为“慈”,于义为长。如《礼记·乐记》:“致乐以治心,则易直子谅之心油然生矣。”按:“子谅”,同书《冠义》作“慈良”。又,《逸周书·谥法解》:“慈惠爱亲曰孝。”《贾子·道术》作“子爱利亲谓之孝”。皆“子”、“慈”互通之证。
      《书·金縢》“丕子”,汉代文献作“负子”。对此,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释之曰:“丕,假借为负,实为不。……丕子者,不慈也。”按:朱说甚是。
      武王发阻疾,周公疑心三王作祟,欲摄取武王发升天以娱亲。此责求对元孙武王发而言,寔为不慈。因武王发受命于帝庭,以统治下民,岂可升天以娱亲?而己则“巧能,多才多艺,能事鬼神”,故周公旦愿以身代之。
      佑:
      乃命于帝庭,敷佑四方,用能定尔子孙于下地。
      “敷佑”,课本注:“敷,普遍。佑,佑护。”
      谨按:清·王引之《经义述闻》卷三:“敷者,遍也。言武王受命于帝庭,以遍佑助四方之民也。”当即课本注所本。然“遍佑助四方之民”何以能“定尔子孙于下地”?语焉不详。
      按《大盂鼎》:“匍有四方。”《逨盘》:“逨,丕显文武,膺受大命,匍有四方。”《师克簠》:“师克,丕显文武,膺受大命,匍有四方。”语意并与此同。而“敷佑”作“匍有”,是“佑”当读为“有”。
      “命于帝庭,敷佑四方”,谓“武王受命于帝庭,而遍有四方”。如此,下文“定尔子孙于下地”方显得文从字顺。
      失:
      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
      “失”字,课本无注,右版对译为“失掉”。
      谨按:“捉发”、“吐哺”,言周公求贤之殷切。既已如此殷切,犹恐失贤。是“失”当指“忽视”、“怠慢”而言。如《书·盘庚中》:“盘庚乃登进厥民。曰:‘明听朕言,无荒失朕命。’”即其证。   此义或借用“佚”,如《说文·人部》:“佚,佚民也。从人,失声。一曰忽也。”《论衡·别通》:“父兄在千里之外,遗教戒之书,子弟贤者求索观读,服臆不舍,重先敬长,谨慎之也;不肖者轻慢佚忽,无原察之意。”又借用“怢”,如《集韵·没韵》:“怢,忽忘也。”《文选·王褒〈四子讲德论〉》:“故美玉蕴于碔砆,凡人视之怢焉;良工砥之,然后知其和宝也。”唐·李善注引《广仓》:“怢,忽忘也。”《后汉书·崔骃传附崔寔》:“凡天下所以不理者,常由人主承平日久,俗渐敝而不悟,政寖衰而不改,习乱安危,怢不自睹。”唐·李贤注:“怢,忽忘也。”
      佚忽贤人,或致其遗佚。故遗佚之人,号称“佚民”,今则通书为“逸民”,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有“逸民列传”。
      筑:
      周公卒后,秋未获,暴风雷,禾尽偃,大木尽拔。周国大恐。……王出郊,天乃雨,反风,禾尽起。二公命国人,凡大木所偃,尽起而筑之。岁则大孰。
      “筑之”,课本注:“拾起禾穗。筑,拾。”右版译为:“拾起禾穗培实土基。”
      谨按:《尔雅·释言》:“筑,拾也。”《书·金縢》孔颖达疏:“郑(玄)、王(肃)皆云:‘筑,拾也。’禾为大木所偃者,起其木,拾下禾,无所亡失。”即课本注所本。译文衍出“培实土基”意,则又读“筑”为“築”,如《说文·木部》:“築,捣也。从木,筑声。”《释名·释言语》:“築,坚实称也。”
      按:一“筑”字,不当有“拾”、“捣”二训。寻绎文意,周公欲葬成周,而成王违之,葬之于毕邑。故上天动威,以暴风、雷霆警成王。未获之禾尽为暴风所偃,大木亦被连根拔起。成王觉悟,乃出城行郊祀,上天嘉其诚意,“乃雨,反风,禾尽起”。若夫为大木所偃之禾,虽反风,亦不得尽起,故二公命国人“尽起而筑之”。若训“筑”为“拾”,则起禾岂非作无用功?训“捣”为是。
      又“禾”非“稻禾”,宋·戴侗《六书故》:“北方多陆土,其谷多粱粟,故粱粟专以禾称。”按:戴说是。粱粟乃高秆作物,故起之仍需培土、捣实以护其根。
      《高祖本纪》
      遇:
      (高祖)父曰太公,母曰刘媪。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
      “遇”字,课本无注,或以为“遭遇”之“遇”。
      谨按:刘媪“梦与神遇”云云,即今之所谓“性梦”。“遇”当读为“偶”,如《史记·天官书》“气相遇”唐·司马贞索隐:“遇音偶。”“遇”既有“偶”音,故例得相通。如汉·王充《论衡·幸偶》:“气结阏积,聚为痈,溃为疽创,流血出脓,岂痈疽所发,身之善穴哉?营卫之行,遇不通也。”今人裘锡圭《〈论衡〉札记》:“‘遇’疑当读为‘偶’,《指瑞》:‘夫孔甲之入民室也,偶遭雨而廕庇也。’‘偶’字崇文本即作‘遇’。”皆其证。
      古书“偶”有“交配”义。如《太平广记》卷四六一引唐·牛肃《纪闻·王轩》:“一日,奴告曰:‘蛇盘孔雀,且毒死矣。’轩令救之,其走卒笑而不救,轩怒,卒云:‘蛇与孔雀偶。’”清·俞樾《茶香室三钞·蛇与孔雀偶》:“蛇与孔雀偶,有得其卵者,使鸡抱伏即成。”即其例。
      古有所谓“感生说”。刘媪梦与神遇而生高祖,乃其一端。此说盖刘邦称帝后,史家神话其出生耳。此与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以及刘邦醉后斩白蛇一脉相承,皆为“龙崇拜”之产物。
      常:
      高祖常繇咸阳,纵观,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常”字,课本无注,或以为“经常”之“常”。
      谨按:秦统一六国后,于都城咸阳修阿房宫、穿骊山墓……徭役繁多。高祖贱为泗水亭长,常送徒繇咸阳,理或有之(究其实,恐未必,说详下文)。
      然其“纵观,观秦皇帝”,恐不得有常。何则?秦皇帝居深宫中,一亭长何得见之?即便鸾驾出巡,其警跸之严密亦可想而知。多次繇咸阳,能一睹秦皇帝之威仪,已属不易。故高祖于此经历念念不忘。如《史记·萧相国世家》:“是日悉封何父子兄弟十馀人,皆有食邑。乃益封何二千户,以帝尝繇咸阳时何送我独赢奉钱二也。”按此篇上文曰:“高祖以吏繇咸阳,吏皆送奉钱三,何独以五。”高祖益封何二千户,固然以何“独赢奉钱二”,然“观秦皇帝”经历之美,亦其一端。
      据《高祖本纪》记载,其繇咸阳仅有两次:一次如上述;另一次送徒骊山,则因徒多道亡,自度比至皆亡之,乃解纵所送徒,而各亡去,并未至咸阳。
      如是观之,“常”当读为“尝”,二字皆从“尚”得声,文献中常混用不辨,兹不赘言。
      《李将军列传》
      陷:
      (广)尝从行,有所冲陷折关及格猛兽,而文帝曰:“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
      “冲陷”,课本注:“冲锋陷阵。”
      谨按:“冲陷”与“折关”、“格猛兽”结构有异,三者不当并列。且“冲陷”作用之对象不明,“陷”字可疑。
      寻绎文意,“陷”当做“阎。《说文·门部》:“阎,里中门也。从门,臽声。壛,阎或从土。”而“壛”字笔画繁复,传写者或省形为“埳”。至于“陷”,《集韵·陷韵》:“埳,陷或从土。”故“阎”讹为“陷”。
      据《史》、《汉》记载,终孝文帝之世,不曾带兵亲征。广从行,何能冲锋陷阵?不思已甚。
      折关:
      (广)尝从行,有所冲陷折关及格猛兽,而文帝曰:“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
      “折关”,课本注:“破关。”
      谨按:《汉语大词典》:“折关,破关。《辽史·萧敌鲁传》:‘一夕,折关遁归国,由是为決狱官。’”课本释“折关”为“破关”,即本于此。
      然“折”何以有“破”义?《汉语大词典》未有明言。按:“折”并无“破”义,“折”仍应训“断”。古书“关”有“门闩”义。如《说文·门部》:“关,以木横持门户也。”《广韵·删韵》引《声类》:“关,所以闭也。”又,《左传·襄公二十三年》:“臧孙斩鹿门之关以出奔邾。”今人杨伯峻注:“关为横木……今谓之门栓。”《汉书·杨恽传》:“闻前有犇牛抵殿门,门关折。”皆其例。   又,《吕氏春秋·慎大》:“孔子之劲举国门之关,而不肯以力闻。”可见门关之沉实!李广冲撞里中门,竟至于折断门栓,非有犇牛之力不至此。然其生于承平之时,不能以军功封万户,故文帝为之叹息。
      《孔子世家》
      圩顶:
      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
      “圩(wéi)顶”,课本注:“头顶中间低凹。圩,凹,中央低而四周高。”
      谨按:唐·司马贞《索隐》:“圩,音乌。圩顶言顶上窊也,故孔子顶如反宇。反宇者,若屋宇之反,中低而四傍高也。”即课本注所本,唯不取其音。
      按:唐·元结《抔樽铭序》:“石有窊颠者,因修之以藏酒。”“圩顶”同“窊颠”,“顶”即“颠”,“圩”即“窊”。“圩”、“窊”盖一声之转。课本注读“圩”为“wéi”,盖由“圩”之后起义而误读。如宋·沈括《万春圩图记》:“江南大都皆山也,可耕之地,皆下湿厌水濒江,规其地以堤而蓺其中,谓之圩。”明·梅膺阼撰《字汇》因列入“圩,圩岸”之训。圩岸总高出水面,孔子之圩顶有似于此。因读“wéi”音。然“圩”字《说文》不载,盖当时尚无其字。五代时随“圩田”出现,乃有“圩”字,故春秋时出现“圩顶”一词,颇令人置疑。
      窃谓此“圩”本作“污”,如《礼记·檀弓上》:“吾先君子无所失道,道隆则从而隆,道污则从而污。”是“污”乃“隆”之反。又,《庄子·齐物论》:“大木百围之窍穴,似鼻,似口,似耳,似枅,似圈,似臼,似洼者,似污者。”清·宣颖经解:“污,窊也。”古音“于”、“亏”同,此由“污”、“汙”异体同词可知,故“污”或通作“洿”。如《说文·水部》:“洿,一曰窊下也。”《北史·杨昱传》:“昱父道隆则从其隆,道洿则从其洿。”意本乎《礼记》,而“污”、“洿”为异文,皆其证。字又书作“圬”,如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又一穴……磅礴空圬,嵌窞异状。”清·屈大均《登华记》:“南峰中圬而平。”“污”、“洿”与“圬”皆音“wū”,故唐·司马贞《索隐》拟其音“圩,音乌。”
      据孔子本传,其名、字得之于“祷于尼丘而得”以及“生而首上圩顶”,然其名字之所从得意,注家皆语焉不详。按《尔雅·释丘》云:“水潦所止,泥丘。”“泥丘”即“尼丘”,本山丘之一种。但凡山丘,皆突出于地表;既突出于地表矣,而又为水潦所止,则丘顶之低洼也可知。孔父、孔母祷于此丘,而孔子生又“首上圩顶”,有似“泥丘”,故名之曰“丘”,字之曰“仲尼”。
      注释:
      ①以上二例转引自杨树达《〈诗〉“于以采蘩”解》,见《积微居小学金石论丛·卷五》(增订版)209页.

    推荐访问:史记 选读 若干问题 苏教版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