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学前教育 > 正文

    【一石激起千层浪】 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成语

    时间:2019-05-08 03:29:42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创新精神是人类最宝贵的素质与个性之一。凭着这种创新精神,李冰父子筑起了千古流芳的都江堰;凭着这种创新精神,爱因斯坦打破牛顿力学的局限,创造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相对论”;凭着这种创新精神,埃及人民建造了永世辉煌的金字塔;凭着这种创新精神,以色列人在布满石头的土地上种出了世界一流的庄稼;凭着这种创新精神,美国人驾宇宙飞船登上月宫与中国的吴钢、嫦娥相会;凭着这种创新精神,袁隆平开创的水稻杂交为中国人乃至世界人民填饱肚子而准备了充足的养料。人类生活离不开创新,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课堂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首先要有创新能力的教师。课堂教学的关键就在于创新,只有创新,课堂才能焕发旺盛生命力。“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设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为课堂注入创新的“活水”,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教学效果。那么,我们在工作中具体该如何操作呢?下面谈谈我的几点体会。
      一、优化课堂氛围,构建生活化的课堂教学
      传统的教育教学把极富个性特征的学生塑造成了同一个模子里出来的学生,而未来社会各条战线上要求的人才是具有独特性、和谐性和主体性的个性化的人才,而不是“模子式”的人,所以我们必须摒弃“一言堂”“唯师独尊”“唯书独尊“的教学模式。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要充分相信学生,并鼓励其自发行为,使学生在我们面前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表现自我。对学生好奇、求知、探索的欲望,教师要给予极大的扶持鼓励。挖掘每个学生的最大潜能,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培养其个性全面和谐发展。建立一种以人为本的开放型教学模式,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氛围是上好课的基础,因为这样能使学生形成探索创新的心理愿望和性格特征;在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中,也能促进学生思维敏捷,想象丰富,敢想、敢说、敢问、乐于发表自己独特见解。如:学习《鲁提辖拳打郑关西》一文时,课堂上,我让学生品评鲁提辖是一个怎样的人?有同学说:鲁提辖是一个疾恶如仇的人。他听说金氏父女被郑屠欺负,当即就要去寻郑屠,以解心头之恨。有同学说:鲁提辖是一个有勇有谋的人。鲁提辖与郑屠本无冤仇,如果他去了就打,很不占理,因此他先寻事激将,逼郑屠出手,使鲁提辖打的有理有据。我对前两位学生的发言给与了肯定,并表扬他们对鲁提辖的评价客观公正。这时我发现又有一位学生举手,他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说:老师,我认为鲁提辖的形象并不高大,他是一个刁专蛮横的人。郑屠虽然可恨,但罪不至死。鲁提辖凭着自己的拳头硬,先去刁难郑屠,激怒郑屠,三拳打死郑屠。郑屠死得糊里糊涂,好不冤枉。听了他的述说,我并没有指责他,反而鼓励了他的大胆。过后这位学生找我说,老师,你不会生气吧?因为我讲的跟课文所表达的意思刚好相反。我告诉她,自己的看法可以大胆的讲出来,只要你评价得有道理,老师是会肯定的。其实,这样的课堂才会活跃,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思维。长此以往,全班形成了一种敢于发言、勇于探讨的良好风气,使学生真正学到知识。我想,正是这种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生活化的课堂教学给了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 ,使他们敢于表达自己的看法,收到课堂效益的事半功倍。
      二、以新的方法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课堂教学的创新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课堂中充分在教学内容上和教材处理上取得突破,创造条件,努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真正进入课堂教学中。如:教学《乡愁》一课时,我了解到大部分学生认为这样的课文太没有意思了,根本就不需要学习,自己读读就可以了。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认真研读教材。我在网上查到《乡愁》这首诗曾被人谱曲演唱过。于是,我就从网上下载了佟铁鑫演唱的《乡愁》。在导入新课时,我先让学生欣赏这首歌曲。学生听得十分入神,完全沉浸在乐曲里,被余光中那份“愁”所打动,对这首诗产生了很大兴趣。余光中的“愁”是什么呢?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愁”呢?他是如何来表达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的呢?带着这些问题再来学习这首诗,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浓了很多,这样能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中适当使用多种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教学都是能提高教学效果的,能达到创新的目的。
      三、努力构建生疑、质疑、解疑的课堂
      人与生俱来就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心,这就是“思”的开端。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如果没有疑问,就不会有新见解,一切都以书本为经典,以教师的讲课为准绳,人云亦云,就不可能有创造,那么社会就会得不到发展。爱因斯坦认为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为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是创新精神的基石。培养创新精神,应始于问题意识,但问题意识不是与生俱有的,而是靠我们后天的培养。学生能发现,提出问题,是他们主动参与学习的表现,是他们积极思维的结果。那作为教师该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我们应该把提问的机会还给学生,在课堂上尽量创造更多的机会给学生,在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里,学生就会积极思索,敢于提出自己的疑问,向别人的思想、见解提出自己的看法。如:在学习《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时,有的学生一看到这题目,马上提出了这样的疑问:①邹忌是谁?②邹忌为什么要讽谏齐王?③齐王纳了什么谏?结果怎样?面对学生提出的这些问题,我鼓励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朗读课文,然后再讨论这些问题。在这宽松的学习氛围,学生可以畅所欲言。传统的课堂都是老师问学生答,学生成了回答问题的机器,甚至许多学生因此产生了严重的思想负担,害怕老师只有这样学生主动质疑的课堂才是充满活力的课堂。这样在问题中成长的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创作活动。
      总之,面对全面实施创新教育的需要,教师应与时俱进,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把握好课堂,为课堂注入创新的“活水”,努力做到创造教育与课堂教学的创新,全面提高课堂效益,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达到教育创新的目的。通过创新课堂教学,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教学效果。

    推荐访问:激起 千层浪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