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学前教育 > 正文

    扬长避短 [扬长避短,农村《科学》也“魅力”]

    时间:2019-04-12 03:28:01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多年以来,理化生的教育教学离不开强大的硬件资源作为基础.新课改后这个问题更加突出,初中《科学》对实验室、仪器与耗材等要求更高,对良好的师资与科技环境等软件资源要求也提高了.而在这些方面,农村与城市学校之间差距较大:农村的实验条件较为落后,教学经常纸上谈兵;农村学生科学意识淡薄,科学经验较少,学科学的积极性较差,这成为农村初中科学教学的瓶颈之一.其实,农村也有着独特的教育资源优势,甚至有城市无法提供的优势,如果在教学中立足农村的特点,扬长避短,也能够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1 城乡初中《科学》教育资源各有短长
      1.1 农村《科学》教育资源面临的弱势
      与城市相比,农村学校硬件差,实验装备不到位,难以满足分组实验要求,纸上谈兵式的教学导致学生兴趣缺乏.同时,师资素质参差不齐,教学方法相对落后,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这个劣势可以逐步改变.另外,相对于城市,农村学生科学意识、常识薄弱,影响农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1.2 农村《科学》教育资源待发掘的优势
      针对存在的这些问题,软硬件缺陷可以通过教学方法的改革进行克服,淡化城乡差距.同时,农村有着自己的优势资源,如自然地理与生态特点、农业生产经验等,学生的劳动习惯、实践能力与观念较强等,这些资源也可以成为教学的一个优势,融入到《科学》教学改革当中去.
      2 发掘农村《科学》资源,点燃学生学习兴趣
      2.1 结合生活,在寻找师生与教材“共同语言”中激发兴趣
      “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教育活动与生活之间是高度统一的关系,教学要寻找教材、师、生之间的共鸣点,才能够激发兴趣,形成和谐的课堂生态.具体要求是:根据教学内容要求,用农村语言、故事、风俗习惯等,立足学生生活实际,对教材进行补充与拓展,形成教材、教师、学生的三方共鸣.
      《科学》教材中生活知识多,其中有一部分来自农村生产与生活,我们要善于把这些例子.同时,要大胆发掘农村生活中的新例子,补充课堂教学.可以让学生自己寻找生活实例,也可以由教师提供生活实例.这些知识的使用与学生的生活环境相溶,能够充分利用学生知识经验,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使得学生的学习充分自信.
      例如,讲《花的结构》时,让学生随意采些花来说明,或干脆带学生到野外去上课,在大自然中培养学生的兴趣;讲《种子的分类和结构》时,布置学生从家中带些不同的种子来,这样能够充分发挥农村资源优势,而且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又如,农村学生接触农业机会多,对农业“谚语”比较熟悉,可以培养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科学的意识,并有利于课堂知识的理解.遇到“明天的天气及其影响”时,用谚语“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一场秋雨一场寒”等辅助知识的理解.
      又如,在《神奇的激素——生长素》中,可以先让学生自己在校外寻找向光的植物,观察向日葵等植物的向光性,设置疑问,引发讨论,回顾生活,思维“为什么向日葵会向着阳光”.逐步引导理解科学家发现的生长素的特点.
      在教学中,科学老师要把自己看成农民身份的教师,通过谈农民生活、说农村闲事、想农业生产,渗透农民的喜怒哀乐与民俗风情,这样的教学是农村学生真正需要的教学.如:最近在农田里干什么农事?农田里长些什么作物?哪些作物开始下种了?哪些作物开始收割了?当地有哪些常见的植物?有哪些常见的动物?它们的生长环境、生活习性、生长规律是怎样的?当地的生态环境怎样?等等.
      2.2 因地制宜,在拓展教学资源的活动中激发兴趣
      农村学校虽然现代化设施上不足,但地大物博,有丰富的课程补充或替代资源.在用足用活现有仪器、设施前提下,深入挖掘地方物产资源,就地取材,配合教学内容开展自制教具、学具活动.不但解决科学课教学资源的短缺问题,而且为学校充实了大量的教具、学具,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
      在农村初中的实验教学中,要有“坛坛罐罐当仪器,拼拼凑凑做实验”的精神,因地制宜或因陋就简,寻找替代性实验.老师要善于收集、研究易拉罐、小铁钉、雪碧瓶、注射器、橡皮管等废弃物,利用替代品配合实验器材开展实验活动.可以用塑料袋代替漏斗,用玻璃杯代替试管,用木炭代替酒精灯,或者自己制作天枰与弹簧秤等.
      例如,在初一“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中,开展这样的实践活动.
      (1)布置课本上制作“水火箭”的预习内容——反冲运动的课外实验.
      (2)让学生进行就地取材,使用废弃的可乐瓶或矿泉水瓶、橡皮塞和破自行车车胎的气门芯,以及玻璃胶水,分组制作“火箭”.
      (3)上课时,让学生到教学楼前进行比赛,看谁的“火箭”飞的最高?结果最高的火箭飞出超过12米高,获得冠军.
      这样的活动既激发了学生的激情,也解决了实验条件的不足,同时能够更好地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这样能够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理解概念、规律,培养观察和实验的能力,使学生能够真正喜欢上科学课.
      2.3 立足经验,在解决农村实际问题中激发兴趣
      最近发展区理论告诉我们:学生的知识学习存在着最近发展区,即知识的起点与能够达到的目标之间,教学要找好这个发展区,从起点出发向目标迈进.农村学生的知识起点在哪里呢?生活都是丰富多彩的,农村的生活有着自己多彩的一面,农村学生的知识起点就在于农村的生活与生产当中,在农村的乡土文化之间.
      在教学中,要善于以农村学生以有生活经验为切入点进行引入.例如:
      (1)在溶液形成问题上,询问学生“你们知道蒸馒头用的纯碱在用前为什么要用热水冲开吗?夏天给玉米抓化肥,为什么累的身上出汗而手却冰凉?”
      (2)在谈到化肥问题时,问“‘庄稼一支花,全靠肥当家’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气儿肥和尿素同样50公斤一袋,为什么价钱相差悬殊?是不是施用的化肥越多庄稼长的越好?怎样才能合理的施用化肥?”
      (3)在金属问题时,问“家里用的铁制水壶和铝制水壶坏了以后不用了,放置在一个角落里,一段时间后会有什么现象?你怎样保护你骑的自行车,防止其生锈?”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知识经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推荐访问:扬长避短 农村 魅力 科学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