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学前教育 > 正文

    如水君子傲风骨,纵横运笔真性情 傲风骨

    时间:2019-04-01 03:13:37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六月流火,热煞人也,防暑茶也。遂采访安排在河南大厦的菩提树禅茶厅,古朴古香的环境,琴声悠悠,流水潺潺。下午2点钟阎老师准时赴约,红白条纹的衬衫搭配米白色长裤,休闲清爽。落座后他潇洒地点起一支烟,我注意到他的手,手指修长,指甲圆润干净,不禁感叹,那么多的经典画作都出自这样一双好看的手,男人的手,长得如此好看的,不多。有幸攀识阎正老师,深感是上天对笔者的厚爱。有大智慧的人,脸上的表情都很平和,阎老师便是如此。阎老师给笔者的印象,内敛,是一位淡泊、儒雅的智者!真诚,是一位身藏大趣、真性情的长者!
      真诚,是我对他的第一印象。对于他被誉为集书画家、出版家、艺术评论家于一身的国艺大师之称,他却直言说自己就是一个“杂家”。他很不喜欢别人称他为大师,“南京到北京,老师是官称,叫我老师就挺好”。如此的真性情,全没有“恃才傲物”之嫌,令笔者敬佩不已,当今以“真性情”面目出现的艺术大师可谓不多。庄子曰:“真者,精诚之至也……真在内者,神动于外,是所以贵真也。”明代奇书《菜根谭》里说:“人心一真,便霜可飞、城可陨、金石可贯。若伪妄之人,形骸徒具,真宰已亡,对人则面目可憎,独居则形影自愧。”人要活得真实,才长久,做事要做得真实,才稳定、才永恒。
      他是最早的一批知青
      茶能生津,喝了一肚子茶,不聊天怎么行?阎老师是个很好的茶伴。央视的电视剧《知青》热播后,越来越多如笔者一样的年轻人开始关注从那个特殊年代走过的人们,阎老师便是那个时代有名的知青代表。
      1965年,毛泽东发出了“农村是一片广阔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号召,而在这之前阎正早已走向了农村这片广阔天地。他说,自己是比第一代知青更早的知青。
      多年以后,因为勤奋努力为自己带来的人生成就,阎正被曾经的知青同行称为“知青传奇”。然而,除却个人的回忆,阎正更是把那个群体独特的时代记忆刻在了心里。
      1964年,阎正先于国家的号召下乡了。落户河南汲县小双青年队,这个位于河南新乡地区和安阳地区两县交界的地方,寄托着他所有的知青记忆,一呆就是11年。他有篇文章曾写道:“我全部的青春都挥洒在那块土地上了。”阎老师说,自己下乡的经历比现在影视剧表现的艰苦多了,“那个时代的艰苦是现在任何一部影视剧都无法表现出来的”。阎正下乡的地方荒凉偏僻,土地贫瘠,除正常农业劳作外,还有一个火车站叫塔岗,人们只能把在河床拉石子当成副业。在当时的他看来,“不知要到哪辈子才能把塔岗的石子都拉光”。这些石子似乎永远拉不完,一个一个挖出的大坑如千疮百孔布满河道,哪怕人被砸死在了河坑里。最让当年那些十几岁的孩子们痛苦的是装火车。六十吨石子、两个小时,限定数量、限定时间的装进车皮里,让这群孩子受不了也得受着,往往不小心会从火车跳板上连人带筐摔下去,没有体恤,没有安抚,也没有心疼,人们只能互相催促着:“快快……”让他起来,因为少一个人,大家就要分担他的劳动量。阎老师在回忆这段经历时很激动,语速很快,笔者仿佛也被他感染的来到了塔岗。寒冬,超强度的劳动让孩子们身上的棉袄被汗水浸透了,常常要再等下一趟车过来,用不了多久,湿透的棉袄结冰了,下一趟火车也到了,周而复始,知青们又把结冰的棉袄浸透汗水!如此辛苦换回的也不过是五分钱的报酬。然而当半夜三更刚刚脱下衣服躺下,暖和没有多长时间,刺耳的钟声便又会敲响。
      没有休假,没有节日,大年初一也会过一个“革命化”的春节,永远就是劳动劳动,阎正就这样度过了自己的知青岁月。艰苦的日子里,幸好可以用艺术慰藉自己的心灵。多才多艺的人生让同时代的知青称他为“知青传奇”,但他却说:“每天创作作品是不可能的,所谓创作也就是下雨有空的时候,没活儿干了才弄,没有条件哪有什么创作。”他只想简简单单地过自己的生活,从未想过为自己的生活附加上怎样的时代意义。
      印着时代气息的随意人生
      特殊的时代、特殊的家庭造就了阎正特殊的人生价值观。不管是被称为“知青传奇”,还是众家集一身,他不想为了抬高自己而抹杀那个时代在自己的人生历程中留下的独特印记。
      阎老师说,时代造就了自己小心翼翼的处事态度,同样是时代规划了自己的人生——时代让自己做什么,自己就做什么。“不管出版、绘画还是演出,都是时代造就的,这个时期需要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我没有想过非要在身上造就多少光环、多少头衔。”时代,造就了如今的阎正。搞过文工团、拍过电视剧,成为中国做电视最早的一批人之一;在“三线工程”的工地上巡回演出……甚至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画过连环画,《西游记》、《三国演义》都在他的笔下生了花。
      与阎老师同时代的人多之又多,只是阎正之所以成为阎正,与他顺应天性有着密切的关系。他把绘画当成了自己的天性。上世纪八十年代,阎正开始办杂志,而杂志也成为了他人生中最漫长的“伴侣”。《中华收藏》、《智力世界》、《科学未来》、《美术观察》、《东方艺术》、《南国艺术》、《收藏天地》、《妇女生活》、《退休生活》……他创办或参与创办的杂志就有十几本,经手的杂志更是有几十本之多,他还是《美术观察》的第一任社长,这是当时国家美术理论界最高权威的一本杂志。因为工作,他的身上多出了一副副担子,沉甸甸,那是责任。
      阎老师说:“所有这些‘家’都不是自己希望成为的,只是为了顺应时代,而这是许多人并不了解的。”“我是革命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这是他们那个时代的精神诉求。
      1943年,阎正出生在西安,祖籍河南孟津,他的祖辈是旧中国的一省督军,父亲阎少显老先生一生从事新闻教育工作,是我国颇具影响的新闻界老前辈,他的母亲张淑君女士则能歌善舞。特殊的时代下,特殊的家庭背景也让他吃苦不少。为人作嫁,出版画集、筹办画展,为别人作跋作序,码字数百万甚至上千万字,但六十岁以前,他却没有为自己出过一本文集或画册。
      阎正从1957年开始创作连环画,因为家庭成分的原因到二十多年后的1979年才得以出版。他也因为对别人的一句许诺将自己的汗水“束之高阁”。中国现代画坛巨匠石鲁是阎正的恩师,三十多年前的1983年,阎正已将《石鲁传》完稿,甚至画家王西京为其所做的插图都已经完成,却因对石鲁夫人一句“等石鲁家人出书以后,我再发表”的承诺等了三十多年。有人曾想以连载的方式将《石鲁传》刊出,但阎正不想把自己的作品零售出卖,更怕时间久远,当时的文字已经不合时宜,与时代发生脱节。直到前年,《收藏界》的高玉涛社长向他征求连载此文的意见,三十多年前的文字才终于公布于世了。

    推荐访问:运笔 风骨 如水 君子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