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学前教育 > 正文

    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几个阶段 略论中国封建社会国家分合的几个问题

    时间:2019-02-10 03:17:25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 本文就中国封建社会国家统一和分裂的原因、性质、结局等几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尤其是对国家统一的方式、统一战争的性质、相关历史人物的评价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并运用唯物主义的历史观,从正反两方面阐述了和平统一的历史作用,对中学历史教学及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具有指导作用。
      关键词: 封建国家 统一 分裂
      
      “如果不能摆脱封建分散和诸侯混乱的状态,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指望保持自己的独立和真正发展经济和文化。只有联合为统一集中的国家,才能指望有可能真正发展经济和文化,有可能确立自己的独立”(《斯大林文选》:303)。斯大林的这一论断准确地阐述了国家统一在社会生活中的历史作用,突出反映了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重温这一教诲不仅有利于我们加深对中学教材中封建国家分合的理解,而且有利于提高对和平统一方针的认识,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以下我就封建国家的分合问题谈几点认识,敬请各位同行斧正。
      一、统一是我国封建社会历史发展的主流
      我国在长达2300年的封建社会中曾历经“四分”、“十合”。其中“十合”是指这一历史时期出现的十个统一的封建王朝。这些王朝统一的起止时间分别是:秦(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新(公元8年―25年)、东汉(公元25年―220年)、西晋(公元265年―317年)、隋(公元581年―618年)、唐(公元618年―907年)、元(公元1279年―1368年)、明(公元1368年―1644年)、清(公元1644年―1911年),历时1300余年,统一时期约占整个封建社会的百分之六十。“四分”是指这一历史时期出现的四个国家分裂时期。这些分裂时期的起止时间分别是指: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三国时期(公元220年―280年)、东晋十六国南北朝时期(公元317年―589年)、五代辽宋夏金蒙时期(公元907年―1279年),历时近1000年,分裂时期约占封建社会总长的百分之四十。由此可见,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尽管国家的分合表现为“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但每一次分合绝不是历史的简单重复。这一历史进程中,周边落后民族自觉或不自觉地被汉民族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所同化,卷入了具有较高水平的中原文明的大漩流,逐渐形成了以汉民族为主体的较为巩固的民族共同体,汉民族以其较高经济文化水平克服了周边各族的离心力,在各民族的友好往来中实现了民族的共同进步,加快了边疆地区的开发,增强了抵御外侮的力量,封建国家和封建经济一步又一步地向前发展。
      二、封建经济的分散性是国家分裂的经济根源
      伴随着封建经济和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发展,封建经济的分散性对封建中央集权制度的离心运动愈演愈烈,旧的王朝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不断激发,削弱了现存的中央权威对地方的制衡能力,地方势力急剧滋长,这是导致四次大分裂的共同原因。
      而四次大分裂的具体原因在各个历史阶段又表现得不尽相同:战国时期主要表现为井田制的瓦解和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发展;分封制导致的诸侯争霸战争、兼并战争不断扩大,各地诸侯势力与日俱增。三国时期主要表现为战国以来田庄经济的发展,到东汉时已具规模;农民战争的爆发和东汉政府对豪强地主武装的培植政策,加快了政治分裂的步伐,地区经济和集团势力的发展结果通过赤壁之战加以固定下来。东晋南北朝时期主要表现在南方地区占田制的发展;而西晋时期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分封制导致的“八王之乱”、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发展,终于湮没了西晋王朝。五代辽宋夏金蒙时期主要表现在唐末藩镇割据局面的进一步发展;唐末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激化;与此同时,周边各民族政权不断兴起。
      总之,分析我国政治分裂的原因,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封建经济的分散性及地方封建经济的发展。
      2.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
      3.封建统治者对地方统治政策的失误。
      4.地区性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
      5.特殊的地理条件的影响。
      6.战争所造成的势力均衡。
      三、分裂时期统一因素的积聚和完成统一的因素
      封建国家分裂阶段也孕育着统一的因素,这种因素的积聚为我国历史在较高基点上的重新统一创造了条件。
      以五代辽宋夏金蒙时期为例,统一因素的积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经济上。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地区的扩展,边疆地区的开发和民族政权的崛起,使之与中原地区经济文化的差距越来越小,这也为各民族在一个较高的经济共同体内完成统一创造了条件。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不仅为统一奠定物质基础,而且把统一提到意识日程上来。值得指出的是,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在北宋时期的完成,黄河流域由于长期战乱经济迟滞发展为周边各族入主中原提供了契机。
      2.政治上。各民族政权都采用了一系列汉化政策,封建中央集权制度在各民族先后建立,这对建立一个更为强大统一的封建王朝起了促进作用。与此同时,处于冷兵器时代的两宋政权的相对衰落也为兴起的少数民族政权完成统一、南下中原提供了时机。随着蒙古政权日益强大,原有的民族政权间的势力均衡被打破,统一的步伐日益临近。
      3.民族关系上。这一时期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发展,各民族对日益发展的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感日益增强,为大统一奠定了较为成熟的共同心理状态。
      4.军事上。民族政权间的掠夺战争逐渐向统一战争发展,实现统一也成为各族统治者共同向往的王霸之业,逐渐使蒙古政权成为实现统一的中心力量。
      5.局部统一的完成。辽宋夏金蒙都是在唐帝国的辽阔疆域内建立的局部统一的封建王朝,这就是大统一的前奏。
      6.思想上。传统的儒家大一统思想的影响,以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人生价值观的作用。
      从主观上讲:长期的民族战争加深了各族人民的疾苦,统一不仅是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而且成为中国历史发展的潮流。个人的历史作用:元世祖雄才大略,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也是促成统一不可忽视的因素。
      四、封建社会黄河流域局部统一的时期
      封建社会在黄河流域先后出现十二个局部统一的时期,它们分别是:
      公元207年,东汉末年曹操统一北方。
      公元220年,曹魏维持着黄河流域的统一。
      公元376年,前秦苻坚统一黄河流域。
      公元439年,北魏拓跋�统一黄河流域。
      公元577年,北周统一北方。
      10世纪,后梁、后唐、后晋、后汉维持黄河流域的局部统一。
      公元959年,后周柴荣统一黄河流域。
      公元979年,宋初结束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公元1141年,金统一黄河流域。
      五、封建社会实现统一的主要方式和性质
      中国历史上的十次大统一,有九次是通过战争完成的(除莽新政权外)。这里我们要尤其注意两个少数民族进行的王朝战争,由于蒙古、满洲进行的统一战争激起了汉民族的激烈抵抗,如何评价这些战争(也就包含如何评价忽必烈、多尔衮、文天祥、史可法等历史人物)值得关注。我认为要准确地评价这些战争,必须抓住战争性质的双重性。
      1.元、清发动的王朝战争具有统一战争的性质。它在客观上是为了结束当时封建割据混战的局面,这在当时既顺应了封建小农经济需要安定的生产和再生产的外部条件,又顺应了封建地主经济维护土地所有制的内在要求。总体上讲是符合当时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中国历史发展潮流的,战争的主要方面是进步的。元世祖和多尔衮在战争过程表现了卓越的政治、军事才能,他们的历史功绩是不可抹杀的。
      2.元、清发动的王朝战争也具有一定的掠夺性。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少数民族在统一战争过程中实行了残暴的屠戮和血腥的掠夺政策,给汉民族带来了一场灾难深重的浩劫;由于少数民族是以“野蛮的征服者”身份来对具有较高文明的南宋和明朝进行征服战争,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原有的生产方式和社会文明;也由于时代和历史局限,信奉“华夷之防”和“大汉族主义”汉民族统治者对少数民族充满了偏见和歧视,因此,不可避免的――征服者遭到被征服者长期的、规模宏大的抵抗。尽管这些反抗带有一定的局限性,尽管这些反抗斗争最终都以失败告终。但是,它最终迫使“野蛮的征服者”不得不放弃原先的高压政策,而加速适应征服后存在的比较高的“经济情况”,迅速接受汉民族的先进文明,这便促进了征服者自身的文明进程乃至统一王朝的发展。由此可见,这些反抗斗争也有一定的进步意义。特别是文天祥、史可法在反抗外来征服过程中所表现的“舍生取义”、“威武不屈”的民族气节乃是我们民族永远坚守的精神支柱。
      今天,当我们纵谈祖国几经分合、战火绵绵的岁月,会加深对和平统一方针的进一步认识,会对祖国统一的前景充满信心。
      
      参考文献:
      [1]钱穆.国史大纲(修订本).商务印书馆,1994.
      [2]詹子庆,田泽滨.中国古代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
      [3]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1980.
      [4]岑仲勉.隋唐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

    推荐访问:略论 封建社会 几个问题 中国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