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学前教育 > 正文

    氢氧燃料电池电极反应式 氢氧燃料电池演示仪的开发与使用

    时间:2019-02-05 03:31:25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针对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氢氧燃料电池实验在演示中存在的问题,开发出可以从多角度演示氢氧燃料电池工作的氢氧燃料电池演示仪。   关键词:氢氧燃料电池;演示实验
      文章编号:1005-6629(2010)11-0007-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1问题的提出
      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氢氧燃料电池的构造、原理和发展(如图1),这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化学(必修2,第二版,P 39)的一大特色与创新。但是学生针对这套装置提出两点疑问:(1)燃料电池要求从外界通入燃料,而该装置先充电,后放电,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讲能叫做燃料电池吗?(2)燃料电池放电时要消耗燃料气体,而该装置中看不到气体的消耗,如何来理解燃料电池呢?
      2文献调研
      笔者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从由P.W.阿特金斯、M.J.克吕斯顿著 庄宏鑫、王和春译的《物理化学原理》(化学工业出版社, 1990年)书中的一幅插图引起了笔者的思考(如图2)。在这个燃料电池装置图中只有通入氢气的那个电极是碳极+铂催化剂,而通入氧气的那个电极却没有催化剂。书中另一句话“整个操作的关键在于如何引发氢气在电极上放出电子”。在中学化学实验室里,我们虽然无法实现工业上的操作,但是我们却可以通过电解水时阴极发生2H++2e-→H2的反应,使多孔碳电极吸附大量还原性强、易失去电子的活性氢而得到活化的氢电极(相当于工业上使用了催化剂)。
      电解水时阳极发生4OH--4e-→2H2O+O2的反应,使多孔碳电极吸附大量氧化性强,易得到电子的活性氧,这就得到活化的氧电极(相当于工业上使用了催化剂)。
      由外界通入氧气和氢气形成的电极与由电解产生的氢气和氧气形成的电极(相当于工业上使用了催化剂)在放电效果上有什么差异呢?同时,能不能在氢氧燃料电池工作时看到气体的消耗――如气体体积的减少呢?基于上述疑问与思考,笔者设计并制作了一个氢氧燃料电池演示仪(如图3所示)来解决上述问题。
      3实验仪器的制作
      4实验操作步骤
      (1)电极的制作: ①从一号电池中拆取两根碳棒,用水洗净,用坩埚钳夹住碳棒置于酒精喷灯的火焰上灼烧至红后迅速投入冷水中,反复多次,使碳棒表面变得粗糙多孔。②将制好的电极塞入单孔塞。
      (2)电池的组装:向上述演示仪中注入硫酸钠溶液直至电极管口,同时塞上插有多孔碳电极的橡胶塞,并使得电极管口没有空气残留。此时管中的硫酸钠溶液就被排入演示仪中间的贮液球泡内,但液面未能进入储液球泡上方的毛细管中。
      (3)将电极3、4接在直流电源上,在电压8-12V下电解,收集一定量的氧气和氢气后,停止电解。同时在电极1、2处导入收集好的氢气和氧气,直至储液球泡中的液体进入毛细管一段高度。
      (4)将电极1、2接上灵敏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有微电流产生)。将电极2、3接上音乐贺卡,发现发光二极管不亮(此时电池的电压低于1.7V),扬声器传出动听的音乐。将电极3、4接上音乐贺卡,可以看到发光二极管亮(电池电压超过其启辉电压1.7V),扬声器传出动听的音乐。将电极4、1接上灵敏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有微电流产生)。同时我们还能看见毛细管中的液面缓缓下降。
      5装置改进的意义
      (1)将电极放入装置中,通过排液法收集一定量的氢气和氧气,增加了电极周围气体的浓度,提高了电压,延长了放电时间,使得实验效果更加明显,且成功率100 %。
      (2)利用电解产生氢气、氧气与外界制备好的氢气、氧气的不同组合说明氢氧燃料电池技术的关键是活性氢电极(即电解产生的氢气中有活性氢)的产生。(如图4所示)
      同时贮液双球泡上的毛细管中液面缓缓下降,说明氢气、氧气在被消耗。利用该装置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电极上使用催化剂和不使用催化剂的差异。
      (3)该装置的灵活性强,可以根据教学需要,有步骤、阶段性的向学生逐步展示氢氧燃料电池的特点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本质。
      
      参考文献:
      [1]化学教学编辑部.化学活动课及微型实验设计与实践[M]. 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1999:42.
      [2]P.W.阿特金斯, M.J.克吕斯顿著.庄宏鑫, 王和春译.物理化学原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0:354.
      [3]段连运等译.化学与社会[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327.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推荐访问:演示 燃料电池 开发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