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学前教育 > 正文

    [从生活中来,回生活中去] 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论文

    时间:2019-01-26 03:32:28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在生活中到处可见数学原型,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这就要求我们数学教师应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实施“生活数学”教育,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有数学,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体验“生活化”,在数学思维训练中感受“生活化”,在应用数学中走进“生活化”,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数学教学 联系实际 生活化 解决问题
      
      Come from life and go back to life
      ------Research and practice on mathematics classroom teaching actualization
      Wei Yiqun
      【Abstract】Life cannot be separated from mathematics and mathematics cannot be separated from life. In life, we can see everywhere that mathematics antetype and mathematics knowledge comes from life. Therefore, our mathematics teachers are asked to combine students’ life experience and knowledge that they have had to actualize “life mathematics”, to make students experience assuredly that mathematics is around them, to use mathematics to solve their problems in their life, to experience “actualization” in mathematics class teaching, to feel “actualization” in mathematics thinking practice, to walk into “actualization” in applying mathematics and then produce the genial sense to mathematics, which has strengthened students’ consciousness of applying mathematics knowledge and also cultivated their ability to innovate and to solve problems.
      【Keywords】Mathematics teaching Integrating with practice Actualization Solving problems
      
      数学问题的教学是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中的。《数学课程标准》十分重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一句话,道出了数学教学的生活性,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注重“生活化”数学,把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起来教学,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领悟到数学的魅力,感受到数学的乐趣。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结合生活实际,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让数学课堂贴近生活,从而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呢?下面结合本人实践,谈几点认识。
      1.贴近实际,感悟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数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它是我们借以了解世界的基本工具,这就需要我们老师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亲身去感受数学,体验到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数学,萌发一种数学真有趣,我要学数学的心理。因此,我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注意让学生成为一个发现者,注意引导他们去发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的存在与乐趣。如,学习百分数的意义时,我问:大家经常喝牛奶,可牛奶上写着“脂肪3.3%;蛋白质2.9%……”这些3.3%、2.9%等表示什么意思?又如,学完圆柱的表面积时,我问:生活中哪些问题是在求物体的表面积?学生找到了生活中的例子,如,烟囱、压路机、油漆的柱子、做水桶所需材料、罐头所贴的商标等等,学生在生活中感受到了数学的存在。又如,在学比例尺的概念中,学生找到了社会地图册,填充图,进一步体验比例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解决了生活中的问题,领悟了数学的奥妙,这样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就更高了,更深刻地感受到了数学知识的作用。
      新课程标准在解决问题目标中明确指出,“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而现有教材中提供给学生的材料有很多是与学生生活实际脱离的。如果教师按照已有教材组织教学,很难体现新课程的理念,落实新课程的目标,为此,我们要“创设生活情景”,让学生感受数学,学会用数学解决问题。在教学圆的认识时,先利用电脑演示一段马路上的场景,在一条公路上行驶着自行车、三轮车、汽车、摩托车等,车轮都是圆形的,大家都忙着赶路。继而提出问题,公路上的车换上其他形状的车轮,行吗?(演示:车子分别换上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椭圆形的轮子,出现车子颠簸、停止行驶情况。)这样利用生活现象引出圆的认识的学习,使学生带着浓厚兴趣主动参与新知识的探索。利用捕捉到的生活现象引出新知,使学生对数学有一种亲近感,感到数学与生活同在,并不神秘。这些情景在老师的精心设计下变成了一个个富有情趣的数学活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学生的学习热情始终处于积极的状态。
      2.在课堂教学中体验数学生活化。数学起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数学课堂教学应该着力体现“小课堂,大社会”的理念,让学生贴近生活情境发现数学问题,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以及作出决策的能力。
      2.1 课前捕捉生活现象,收集生活素材。生活是数学的源泉,生活中更是充满着数学问题,善于捕捉生活现象,沟通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把生活中的问题逐步抽象成数学问题,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使之产生学习需要的有效方法。如,教学“循环小数”时,先让学生回答一周有几天?这7天是按什么规律出现的?引导学生感受现实生活,从中体会,一周7天总是从星期一到星期日重复出现,循环不断。再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此类的现象,学生找出了昼夜交替、四季变化、太阳东升西落等等。学生在对一系列非常熟悉的生活现象的感受中,轻松地理解了“循环”这个抽象的概念。又如,教学统计初步知识时,带领学生到校门口的公路边统计十分钟内各种车辆行驶情况。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明白了统计的方法和要求,对统计的作用有了更深的印象。引导学生捕捉生活现象,发现数学问题,缩短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扩大了学生的认知视野,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既满足了学习和理解数学知识的需要,又体会了数学的价值,培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2.2 课中联系生活实际,探究新知。在教学中不防以例题为基本内容,作些变形处理,把呆板的内容变得生动,把远离生活的内容变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把封闭的形式变成灵巧的开放形式。我在教学中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2.2.1 数学内容生活化。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在教学中,我尽可能地把数学问题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离不开数学。如,在教学“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时,课件展示经过某路口的各种机动车辆的数量,让学生尝试着解决问题。问题一提出,学生兴趣盎然,跃跃欲试。但第一次统计出现各种不同的结果。从而学生发现一个人不能准确地统计,并且每个人的统计方法也不相同。此时,老师提出问题:“怎样才能准确地统计出这一时间段中通过这个路口的车辆的数量呢?”由学生提出各种不同的方案,再组织讨论,发现可采用画“正”字来帮助统计比较简单。于是,同桌合作完成数据。类似这些学生自己主动提出问题,获取问题解决的信息,最终实现自我探索的学习活动,能充分满足学生创新的需要,不仅使教学内容贴近生活实际,又促进了学生自主探索能力的发展。
      2.2.2 数学情境生活化。学生的数学知识、生活中的数学常识、经验的获得,首先必须依赖于生活实践活动。我们用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引出数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运用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唤起学生探索科学知识的强烈欲望。因此,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上来,参与到探索中来,这是培养创新意识的前提。例如,在引出“循环小数”时,一个教师安排了“拍打节奏”的场面,要求学生在他的指挥下一起拍打X X X的节奏。拍手的过程中,教师突然示意停下,发出感叹:同学们真聪明,为什么拍打的节奏既整齐又动听,是什么原因?学生展开讨论……数学上也有一种很美的数,也像打节奏那样,某些数字会按照一定的顺序(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就叫“循环小数”。
      又如,在教学“角的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认识”时,先用投影仪出示平时见到的扇子、书、红领巾、皮球等实物,然后抽去实物,留下角、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等几何图形,让学生发现这些图形原来就在我们的身边。这样,用学生身边的事物呈现教学内容,增加了数学教学的趣味性和现实性,使学生在学习时不再感到枯燥乏味,增强了教学实效。
      2.2.3 数学语言生活化。前苏联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曾说过: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在课堂教学的师生交往中,主要是通过言语交流。同一堂课,不同的教师教出来的学生接受程度不一样,主要还是取决于教师的语言素质如何。尤其是在我们数学课堂教学中,要使抽象化的数学被学生形象地接受、理解,需要讲究语言的艺术。看似枯燥无味的数学,实则里面蕴藏着生动有趣的东西。鉴于此,教师的数学语言生活化是引导学生理解数学、学习数学的重要手段。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兴趣爱好、心理特征等个性心理倾向,在不影响知识的前提下,对数学语言进行加工、装饰,使其通俗易懂,富有情趣。例如,数学课本上的很多术语、法则、要点等,学生较难记住。可以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把术语、法则、要点用精炼的语言改编为儿歌、顺口溜等。如认识“”,可以引导学生学习顺口溜:“大于号,小于号,开口跟着大数跑,尖角在前小于号,开口在前大于号,两个数字中间站,谁大对谁开口笑”。区别这两个符号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这个富有童趣的顺口溜可以帮助学生有效的区分。
      2.2.4 数学问题生活化。新的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数学问题,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数学无处不在,生活处处有数学。因此,教师可以大胆地开放“小教室”,把社会生活中鲜活的、学生感兴趣的题材引进学习数学的“大教室”。通过学生所了解、熟悉的社会实际问题,为学生创设生动活泼的探究知识的情境,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如,生活中每刻都要用到估算,要求学生估算一下每天上学到校需要多少时间,以免迟到;或估算一下外出旅游要带多少钱,才够来回等等。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即可积累数学知识,让学生通过如此切身的问题感受到学数学的价值所在,更是培养学生探索意识和应用意识的最佳途径。
      又如,教学“有趣的点与间隔”时,一个老师设计了如下情景:屏幕上出现2个小朋友,在绳上依次晾了4块小手帕,每块手帕用两个小夹子夹住,共8个小夹子。老师提问:“晾4块手帕只要5个小夹子,怎么办?想想怎么来解决这个问题?”同学们便实践操作,也提出自己的想法:4块手帕连在一起,一个小夹子夹住两条手帕重叠的一端。然后,教师引导:“如果我们把每一个小夹子夹住一个点,那么每条手帕就是一个间隔。同学们你们发现了一条直线中点与间隔的关系吗?”将数学教学与生活情景联系起来,便于学生迁移,领悟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道理。
      2.2.5 数学概念生活化。数学中的概念课一般比较难教,尤其是在小学阶段。但如能把这些抽象的数学概念变成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数学事实”,并采用直观、形象、生动的教学方法,深入浅出地教学,使学生全身心地置身于真实的数学活动环境中,增加实际体验,就能卓有成效地帮助学生明确这些抽象的概念。如,在教学“位置”一课时,一位老师课前为学生设计了“到电影院找座位”的学习材料。活动一:研究电影票。发给每位学生一张电影票,找出电影票中给我们提供了哪些信息;活动二:实地考察。走进电影院,认一认单、双门,亲身感受一下电影院座位的编排,找一找自己电影票所指定的位置。实践证明,正因为有了这样的认知准备,在教学“位置”时,老师才能教得游刃有余,学生也学得从容自在。
      又如“面积单位”可以这样教学:先出示大小差别比较明显的两个三角形,让学生比较它们面积的大小,得出:面积的大小可以用眼睛看出来;再出示两个等宽不等长、面积差不多的一个长方形与一个正方形让学生比较大小,学生深思后得出:可以画方格,再通过比较方格数的多少来比较面积的大小;最后出示两个方格数相等,但面积明显不等的图形,引导学生讨论,方格数相等为什么面积不等?从这个现实问题中得出,方格的大小必须有统一的标准。这时引出“面积单位”,已是“水到渠成”了。这样组织教学,学生不仅掌握了面积单位的概念,而且了解了面积单位产生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受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
      2.2.6 数学作业生活化。数学来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尤其是小学数学知识,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原型。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数学只有回到生活中,才会显示其价值和魅力,学生只有回到生活中运用数学,才能真实地显现其数学学习水平。由于课堂时间短暂,所以作业成了课堂教学的有益延伸,成了创新的广阔天地。比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后,我就在班中开了一个“小超市”,在每件物品上都标好价格,一部分学生当营业员,一部分当顾客,进行了买卖活动。最后让学生交流各自在买卖过程中收付款的情况。通过把学生熟知的生活事例引进数学课堂,经过买卖双方的交易,很自然的学习巩固了人民币的兑换,使生活常识数学化。学生从中体会到现实生活和数学知识确实息息相关,两者之间是一座相通的桥梁。通过这一过程的学习,学生觉得数学不是白学,学了即可用得上,是实实在在的知识,从而体会到数学本身的强大魅力,感受到数学课堂充满着智慧和乐趣,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教学中,教师应经常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在实践数学的过程中及时掌握所学知识,感悟到数学学习的价值所在,从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周围的事物,想身边的事情,拓展数学学习的领域。如,在学生学习了统计图表后,教师可以安排一个课后作业,让3、4个学生组成一组,利用课后时间,到某路口收集某一时刻的交通工具的客流量,然后制成一张统计表。第二天,一张张学生自己收集信息的统计表呈现在教师眼前。更为可贵的是,有一组学生别出心裁,去收集行人、自行车、机动车遵守交通法规与违规的信息。无可否认,学生对从这样一个生动有趣的亲身活动中获取的知识会比从教科书、从他人学来的知识记得要清楚得多、深刻得多,而且能使他们的身体和头脑都得到锻炼。
      又如,在学了“可能性”的知识后,我和学生做了一个游戏,方法是:在一个布袋里放6个同样的小球,球上分别标上1-6六个数字,老师和学生轮流每次从袋中摸出2个小球,如果球上两数相加和为偶数,学生赢;加起来和为奇数,老师赢。比赛结果教师赢的次数多,然后引导学生讨论,并把各种情况一一列出,得知,和为偶数的有6种情况,和为奇数的有9种情况,老师赢的可能性大,学生赢的可能性小,所以老师赢的次数多。最后还指出,街头巷尾的有些赌博活动,“坐庄”者使的就是这种骗术,不要轻易上当受骗。
      把应用题与生活中的问题联系起来,首先要让学生懂得生活中的一般常识,再去理解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然后运用到生活中去解决问题。如有这样一道关于做家务的题:星期天,笑笑要做的事情及其用时情况为:烧饭20分钟,烧水12分钟,洗碗6分钟,扫地8分钟。为了能尽快做完这些家务,笑笑需要做个既省时又合理的计划,请同学们帮助她安排一下。
      总之,将数学教学与生活相衔接,让数学课堂教学适应社会生活实际,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数学素材,感受知识源于生活,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样学生学习数学就如身临其境,就会产生强烈的亲近感和认同感,有利于形成似曾相识的接纳心理。教学实践使我体会到:数学即生活,只有将学生引到生活中去,切实地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原形,才能让学生真正地理解数学,使学生感受到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充满数学的世界,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
      
      参考文献
      1 刘兼、孙晓天.《数学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159~318
      2 刘绍学.《数学通报》[J].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1:12~15
      3 陈和.《小学数学教师》[J].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11:23~28
      4 林红.《基础教育研究》[J].南宁:基础教育研究杂志社, 2002.9:18~21
      5 唐晓杰.《课程改革与教学革新》[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2.6:121~156

    推荐访问:回生 中去 中来 生活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