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学前教育 > 正文

    康德哥白尼革命的意义【从康德“哥白尼革命”看美的本质】

    时间:2019-01-21 03:29:45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美的本质”是美学学科的基础问题,是各种美学流派理论差异的根源所在,在美学研究中处于基础而重要的地位。笔者受到康德“哥白尼革命”的启发也形成了自己对“美的本质”的认识。
      关键词:哥白尼革命;美感;对象相关性;主体相关性;自然性;社会性;价值性
      中图分类号:J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166(2010)005(C)-0064-02
      
      一、美学史上关于“美的本质”的主要观点
      (一)西方。从柏拉图开始,西方文化就用追求“美的本质”这一方式启动美学研究。当这门学科在鲍姆加登那里正式成立后,“美的本质”一直是美学学科的基本问题。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对美的本质是什么,各派言说不一。西方美学大致分来有五种:1、美的本质是一种超然于任何具体美之上的一种观念实体,如柏拉图的理念,黑格尔的绝对理念。2、美的本质是一种普遍的形式法则,如亚里士多德讲的整一性。3、美的本质在于人的心理中的某一因素,如夏夫兹伯里的“内在感官”的理论。4、美的本质在于人性的某种内在因互和驱动。有了这一因素,必然会产生出美与美感。柏克关于人内心的社会性和自我保存是人能够引起美感和崇高感的两种人性因素,可以说是一种初源。5、西方由于古希腊罗马神话和基督教文化的影响而产生从宗教的观点来看待美的本质的理论――神学美学,认为美是神的一个名字。美的本质问题在20世纪被西方拒斥,其中分析美学是否定“美的本质”的主力军,“美的本质”在西方消失或者被边缘化。
      (二)苏联和中国。20世纪的苏联美学坚守“美的本质”问题是美学的基本问题这一思路,并在马克思、列宁、斯大林的理论框架下对美的本质进行深入探讨,得出美是客观的,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是客观性和社会性的统一等三种观点。中国美学在共和国前期学习苏联,“美的本质”成为美学核心。出现高尔泰和吕荧的主观派,蔡仪的客观派,朱光潜重学马克思主义后提出的主客观统一派,李泽厚的客观性与社会性统一派。改革开放后,再转学西方,“美的本质”也渐渐地从中心滑向边缘。尽管被边缘化,但不可否认,“美的本质”应该作为美学的基本问题来加以讨论,因为各派美学理论的分歧其实就是从对美的本质的不同理解开始的。弄清“美的本质”问题,可以说是进行美学研究的关键。
      二、从“哥白尼革命”看“美的本质”
      德国大哲学家康德的“哥白尼革命”是哲学史上的巨大转折点。康德通过将“人的认识符合现实事物”的思维方式反转成“现实事物要符合人的先天认识形式”的方式,使得人能形成先天综合判断,使知识获得普遍必然性而成为有效知识,解决了认识论中经验论和唯理论长期的二元之争,并使形而上学成为可能。笔者在对康德哲学进行研究后受到“哥白尼革命”的巨大启发,逐渐形成了自己对于“美的本质”问题的一些认识。下面,笔者就自己所理解的“美的本质”进行论述。总体来说,美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的一种感性经验、感性认识,由审美对象引起,经过审美主体经验和认识后形成,能给审美主体带来愉悦、感动、崇高感等心理上的满足。可以说,美即美感。高尔泰先生也说过美即美感,“事物之成为美的,是因为欣赏它的人心里产生了美感。所以,美和美感,实际上是一个东西。”可是笔者所说到的“美即美感”和高先生所说的是有所不同的。
      为了更好的理解笔者的“美即美感”的观点,现在将此抽绎出来进行分析说明。
      (一)首先,美是由审美对象引起的,它具有对象相关性。所谓对象相关性指美必须以审美对象对审美主体产生刺激为前提。美不是单纯在审美主体内部产生的。审美主体在接受审美对象对他的某种刺激后,才能形成对审美对象的感性经验和认识。但不是任何事物形成的刺激都是美产生的前提,这就要求审美对象具有“表现性”,主要来自对象的外貌、结构和形式等属性。当对象的这些属性“完善”、“和谐”,它产生的刺激就较为易于产生美。审美对象的表现性有很多方面,现在只以“蛇形曲线”为例来简单说明。美学史上许多大师都讨论过“蛇形曲线”,如荷迦兹说过“蛇形线灵活生动,同时朝着不同的方向旋绕,能使眼睛得到满足,引导眼睛追逐其无限的多样性。”吴家骅先生也论过“蛇形曲线”与景观设计的一致性。“蛇形曲线”赋予美以最大魅力,这是为什么呢?鲍姆加登的追随者可能会说:“蛇形线条之所以是美的,是因为它在感性上是完善的。这种线条经常改变自己的趋向(多样性),并且总是复归同样的趋势(统一)。”但笔者认为这样的解释可能还不够,因为弯曲的折线也具有这样的特点。蛇形曲线和弯曲折线的区别在于折线是陡然改变的趋向而蛇形曲线是缓缓地柔和地改变趋向,这使审美主体产生自由、随和与优雅等感觉。德国美学大师席勒也曾在《秀美与尊严》中谈及这一点并伴有生动的图画用以说明。那为什么当对象有以上说到的表现性时审美主体就易于产生美感呢?这要说到美的下一个要素。
      (二)其次,美要经过审美主体的感性经验和认识,它具有主体相关性。审美对象的外貌、结构与形式等属性要具有某种表现性才能产生美感,原因在于美是有主体相关性的。审美对象的表现性,本质上就是审美对象的属性符合审美主体的某种理想及某种心理需求的程度。主体的理想及心理需求形成审美对象是否具有表现性的规定与标准。曲线比直线更美,是因为曲线更容易与我们的理想符合,更容易使我们产生心理共鸣。而脱离了人的主体性去评判事物的美是没有意义,也是没有结论的。主体相关性又分为“自然性”和“社会性”,这本质上来源于人具有自然和社会的双重本质。“自然性”是指审美对象与人的自然本性相符合。阿恩海姆、巴罗等大师都对这种不同色彩会自然引起人的某种情感反应的现象做过探讨。另外,线条也会与人产生“呼应”。水平线会使我们感到平静或迷茫,垂直线会使我们感到庄严、公正,曲线会使我们感到柔和、优雅等,这些都是对象与人的自然本性相符合的表现。美学史上的大师们对事物与人的“自然性”的呼应关系已经在“形式美”这一领域讨论得很透彻了,只不过他们中有些人把这种呼应关系当作了审美对象的固有属性。“社会性”指审美对象与人的社会属性相符合。个人的经历、知识、民族、国家、社会、历史、宗教背景等因素决定着个人的“社会性”。由于“社会性”的偶然性,每个人对美的理想和心理需求也就产生很多不一致的地方,审美对象的某种属性在符合了个人的“社会性”时会使个人产生美感。这种“社会性”具有的普遍性越强,这种美被承认的范围越广。中国人结婚喜红,西方人结婚则爱白。从这些,都可以看到“社会性”对美的影响。这一点似乎类似于鲍列夫的“美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的说法,但是仔细分析会发现笔者观点与其的不同之处。也因此,笔者把美分为“共美”和“殊美”。“共美”即符合大多数人共同理想和心理需求的对象属性引起的刺激而产生的感性认识,“殊美”即符合特别地个人的理想和心理需求的对象属性引起的刺激而产生的感性认识。可以发现,“共美”更多地与“自然性”相关而“殊美”更多地与“社会性”相关。
      (三)再次,美要能给审美主体带来愉悦、感动、崇高感等心理上的满足,它具有价值性。美的价值性是美的真正落脚点。正是这种对象属性符合了审美主体“自然性”与“社会性”后主体产生的愉悦感、满足感使我们说“这个对象是美的”。美的价值性也更好地使我们理解了美是存在于审美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之中的。但要注意的是美具有价值性,但它并不是这种价值,它是对人类有价值的审美主体的感性经验和认识。朱光潜先生也说过“察觉到美寻常都伴着不沾实用的快感,但是这种快感是美的后效,并非美的本质。”另外,美的这种价值是“不沾实用的快感”,它是与得到利益所带来的功利快感所不同的。就如一个苹果,它能充饥,甜而多汁让你感到愉悦是功利的快感,而你觉得它红通圆润的样子很可爱时,你感受到的就是美所带来的快感。这一点可以说是研究美学之人的共识。
      结语:由此,可以发现美有以下特征:美不是超验的理念,也不单单存在于审美对象中,并不是审美对象的一种固有属性,但有对象相关性,必须由审美对象引起;美也不仅仅是审美主体纯主观、纯心灵的体验、活动,它有主体相关性,它必须通过具有自然与社会双重本质的审美主体的经验、认识,在这个过程中,审美对象对审美主体产生的刺激打下了主体的烙印。美在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的相互作用后产生,它是审美对象的外貌、结构、形式等属性在经过审美主体“自然性”与“社会性”的“过滤”后符合了审美主体的某种理想或某种心理需要,进而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产生共鸣后才成其为美的,它是审美主体由审美对象引起的一种感性经验,并且它使审美主体获得愉悦等心理体验,具有价值性。美可以分为符合大多数人共同理想和心理需求的共美和特别地符合部分个人理想和心理需求的殊美。
      于是,我们大致可以把美的产生和康德知识形成的“哥白尼革命”做个比照。审美对象好比给我们提供了认识感性材料,而审美主体自身的“自然性”与“社会性”就像是“认识先天形式”对审美对象做了一个过滤。审美对象的属性对主体进行刺激,审美主体经验并认识对象,在对象和主体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只有当对象的外貌、结构、形式等属性与审美主体的理想相协调或满足审美主体的“自然性”与“社会性”的某种要求时,这种感性认识才成其为美,才能引起审美主体的愉悦感,犹如形成了有效的知识。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
      
      参考文献:
      [1]王旭晓.学通论[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张法主编.学读本[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推荐访问:哥白尼 康德 本质 革命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