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学前教育 > 正文

    朱光潜的“移情”说和书法审美接受观|移情朱光潜

    时间:2019-01-21 03:28:26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朱光潜是中国现代重要的美学家之一,以独到的西方美学观来审视书法美学。本文试图通过朱氏的书法美学理论――“移情”说来剖析书法接受和审美的内在机制。   关键词:移情;书法;审美接受
      
      朱光潜是中国现代美学的奠基人之一,同样在书法美学中地位也是不可忽视的人物。朱氏的书法审美论,更多是以一名美学家的身份来观照书法艺术。他的美学理论渊源主要来自于西方现代美学中两大之说,其一是“心理距离”说,其二是“移情模仿”说。
      朱氏认为“所谓‘距离’是指我和物在实用观点上的隔绝,如果就美感观点说,我和物几相整合,距离再接近不过了。”[1]美在距离即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保持一定距离才能欣赏到美。在艺术欣赏和批评当中,适时和适度的心理距离是有必要的。这一观点也同样体现在他书法艺术观上面。如果欣赏者怀着纯粹的功利主义态度去欣赏书法作品,那么他将更多看到的是书法艺术表现的物质形式和单薄层。主客体需要一定的审美距离,审美的无功利性作为书法艺术欣赏第一根本条件。高楠在《艺术心理学》认为朱氏:“所谓‘心理距离’,其实就是对于对象采取的一种超功利的态度。”[2]朱光潜在《文艺心理学》一书,其中说道:
      作者把性格和情趣贯注到字里去,我们看字时也不知不觉地吸收这种性格和情趣,使在物的变成在我的。
      “不知不觉”是朱氏讲到在书法欣赏时候的一种超功利态度,也就是物我两忘境地,物我一体的状态。书家的性格和情趣无意识的作用这些面对书法的欣赏者的心理和意识,有自觉的和不自觉的。同时“心理距离”的距离到底多远为最好?朱氏认为书法是“不知不觉”的状态,就是不近不远,若即若离,恰到好处,这是最好的审美距离。欣赏者在接受书法作品时,审美的无功利作为审美接受前提条件,不是被动的接受,也是主动的参与。朱氏认为书法欣赏和接受时移情发生作用。何为移情?“移情说的最初提出者,是德国美学家费肖尔、美国心理学家蒂庆纳。他们认为这是一种‘感到里面去’的心理活动,是‘把我的情感移注物里去分享物的生命’”。[3]“内模仿”理论注重的是“由物及人”,用自我内在的意识和无意识模仿外在事物的形式和动态而心理上产生的快感,是一种最简单、最基本、最纯粹的审美欣赏过程。
      虽然“心理距离说”和“移情模仿说”是朱氏美学观念的根本出发点和逻辑点。但朱氏并不是全盘吸收,而是有批判的继承。朱光潜认为,移情的作用不简单只是人向物(A――B)即“由人及物”的单边作用,并且也是物向人(B――A)即“由物及人”的“双向作用”即(B――A――B)。
      主体客体客体――主体――客体
      双向作用B ―― A ―― B
      情感 作用(外化) 形式
      人与物 人――― 物
      意识 反作用(内化) 动态
      朱氏认为,书法墨迹没有性格,没有生气,这些生气和性格存在于欣赏者的心理中。朱氏在《文艺心理学》书中说道:
      ……(这)大半都是移情作用的结果,都是把墨涂的痕迹看作有生气有性格的东西。这种生
      气和性格原来存在观赏者的心里,在移情作用中不知不觉地把字在心中所引起的意象移到字的身上面去。
      这是移情的作用和移情的结果,书法作品引起欣赏者的内心共鸣和唤起潜在的情感,它是接受者的再次补充和创造。与此同时,朱氏还说明了书法能够产生移情的原因是“表现”。朱氏的《文艺心理学》一书讲道:
      字所以能引起移情作用者,因为它像一切其他艺术一样,可以表现作者的性格和临池时的兴趣,它也可以说是“抒情的”。
      格式塔心理学流派则用“场”来解释移情,认为自然界、人、心理的场三者之间,存在着力的样式、内在结构的一致性,即“同质同构”或“异质同构”。
       主客体 客体―――创作主体―――客体―――审美主体
       自然界 书家 作品欣赏者
       力 生理场生理场
       与 物理场
       场 心理场心理场
       质 质A与构B 质A与构B 质A与构B 同质同构与
       构 质A与构B 质A/非A与构B 质非A与构B 异质同构
      朱氏认为书法之中的艺术意象,更多是书法接受者心理产生的。这种意象的产生缘由为何?朱氏没有具体说明,只是说成移情。同理,不同的书法接受者看到不同和共同的艺术意象。正如朱氏在《文艺心理学》中所说:
      例如看颜鲁公的字那样劲拔,我们便不由自主耸肩聚眉,全身的筋肉都紧张起来,模仿它
      严肃;看赵赵孟�的字那样秀媚,我们也不由主地展颐扬眉,全身筋肉都弛懈起来,模仿它的袅娜的姿态。
      每位书法接受者的差异不尽而同,对颜鲁公书法的挺拔和赵孟�的秀媚感受不一样。
      朱光潜采用较纯西方的美学立场来揭示书法接受和审美的内在机制和奥秘,运用“移情”说理论给书法美学研究提供新的思维方式。同时也不难发现朱氏理论的不完整性和缺陷。他试图完全运用西方美学和心理学来解剖中国传统的书法艺术,这明显不合法理。朱氏力图消解审美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界限和矛盾。但朱氏并未借助实验心理学的研究的成果和研究,很难说服读者。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文学院中国书法研究所
      参考文献:
      [1]朱光�.《文艺心里学》.《朱光�美�文集(第1卷)(第二卷)》.上海市上海文�出版社.1982年第24页
      [2]高楠.《艺术心理学》.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1月第一版.第273页
      [3]高楠.《艺术心理学》.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1月第一版.第277页

    推荐访问:说和 移情 审美 书法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