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学前教育 > 正文

    混乱与多元化|混乱

    时间:2019-01-21 03:25:37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第三次浪潮带来的是文化的多元化还是杂乱无章?面对以网络、数字电视、手机为主的新媒介革新,传统文化是走向欣欣向荣的复兴还是沸沸扬扬的消解?一个拥有悠久历史与文化的国家,能否平衡传统文化与新媒介文化?为探讨这些问题,本文在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与全球化趋势的基础上,深寻在新媒体时代中国传统文化多维度传播的特点。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新媒体;多元化;混乱
      中图分类号:TN919.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09)023(c)--0143--02
      
      当以网络、数字电视、手机为主的新媒介不断征服世界之时,中国传统文化在沉淀了几千年之后与新媒体发生激烈撞击。这将给中国传统文化带来希望还是失落?中国传统文化是走向混乱还是多元化?为探讨以上问题,本文在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与全球化趋势的基础上,深寻在新媒体时代中国传统文化多维度传播的特点。
      
      一、历史中的中国传统文化
      
      经历了无数次冲突与融合,中华大地上各民族通过自己的劳动和智慧创造了灿烂而独特的传统文化。从人类学的角度,中国传统文化可划分为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族文化。在古代中国,众多少数民族经过历史的演变,形成了现今的55个少数民族,并拥有风格迥异的少数民族文化。这些少数民族文化普遍来源于其民族日常生活和生产经历,例如宗教、祭祀、庆典、农牧等。这些文化的传承主要依靠本民族文字传播,而在没有文字的民族里口头的人际传播却是唯一的文化传承方式。
      不同于中国少数民族文化,汉民族文化拥有更悠久的历史、更丰富的表现与更深远的影响。一般意义来讲,狭义的汉民族文化主要是指先秦至晚清期间东方正统的儒学。广义的汉族文化大致可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所谓的“道统文化”,以理性形式表现儒家观念形态的文化,诸如哲学理论、伦理观念、政治观念、法律观念等,是一种士大夫文化。它们的创造主体和继承主体主要是历代文人学子与王公贵族。第二部分是“世俗文化”,他们根植于汉民族民间的生产和生活,以非理性形式表现出来的民间风俗、大众心理、行为方式等。这两个部分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影响,在矛盾中形成强大的汉民族文化系统。
      总的来看,虽然中国少数民族与汉族传统文化有巨大的差异,但他们都维系了父权制传统(除摩梭族以外),代表了权力和地位的不平等。不管是语言艺术或名胜古迹,还是汉族文学或少数民族风俗,都或多或少留下了象征男性霸权的印记。子嗣继承、父姓制、陵庙的修建风格、衣饰妆扮的区别、女性文学艺术作品的稀缺,如此等等皆昭示了性别化与等级化的文化。同时,汉族与少数民族文化的地位也并非平等。尽管历史上少数民族曾多次统治中国或与统治王朝抗衡,可是,由于人口数量、政治经济制度、生活条件、社会文化根基等方面的优势,汉族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仍然占据着统治地位,而少数民族文化处于相对弱势,有的被汉族文化同化,有的濒临没落。
      
      二、全球化与文化的流动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不仅意味着中国将自己的文化传递给世界,与其他文化交流,同时也体现在世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映。新兴媒体在文化交流中历来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新媒体的出现与普及加速和深化了传统文化的双向流动。例如,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现场表演与高科技精密结合,电视转播更首次运用了高清技术、航拍技术、超高速摄像技术、新视频媒体技术等多项新传播技术。这些新科技与新传播技术形象地描绘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意境,渲染出崇高的精神追求与海纳百川的气魄,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中国与西方文化的有机结合,给全球观众制造出文化与视觉的艺术化奇观。另一方面,国外开发的网络游戏、动画产品与影视作品中,中国传统文化被频频利用,如韩国著名网络游戏《传奇》、日本动画《三国志》、美国影片《木乃伊3》、《功夫熊猫》、《花木兰》,等等。
      中国传统文化全球化与双向传播中,在传统文化元素被分享时也被赋予不同的理解。传统文化在再理解过程中具有了流动性、即创性的特征。新媒体的运用给予世界各个角落的个人与组织为中国传统文化写下注脚的机会,并将这些个人观点与所有新媒体受众共享;而受众也可以作为传者自由地留下自己的观点,从而再次更新对传统文化符号的理解。尽管新媒体以其巨大的磁力熔合各种文化元素,但是熔合后的中国传统文化在根本上改变了,而所谓的传统有的时候只是虚有其表。众多以中国传统故事为题材的网络游戏、网络文学和影视剧只是利用传统的故事讲述现代的逻辑。又如,现今兴起的新儒学也不是对中国传统儒学的简单复述,而是中华思想的再创造。因而,与其说它是对中国传统的复兴,还不如称其为新媒介时代的“新文化运动”。
      
      三、多维度传播中的中国传统文化
      
      在新媒体时代,中国传统文化既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它的传统性,又结合新媒体的特性展现出多元化特征。在文化内容上,传统文化在新媒体传播中扩展了其内涵与外延,改变某些传统文化元素的概念与价值,更让文化的思想与意义更加丰富。在表现形式上,新媒体时代的传统文化更加多样化,譬如,博客、网络文学、电子游戏、视屏广告、卡通漫画等。下面将从四个方面来具体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多维度传播的新特征。
      
      (一)传统文化的碎片化与新价值建构
      碎片化是工业文化和后工业文化的一个特征。新媒体时代,文化的发展遵从了后工业时代的特征,即碎片化。中国传统文化正在脱离原有的、整体性的文化结构,成为缺乏深层意义和内在逻辑联系的文化碎片,其意义也面临消解或重新建构。一方面,在新媒体语境下,传统文化被碎片化地利用,传统文化元素被断章取义。传统的文化符号逐渐脱离本土语境,被放置在全球化的激流中,受到不同社会文化的冲击,通过新媒体被整合在一个个意象的拼贴中。同时,在大众媒体和全球化运动的合作下,大众与媒体达成“共识”,从而使那些传统文化的碎片与拼贴合法化。
      另一方面,碎片化之后,传统文化的价值正在改变。新媒体的参与模糊了某一种传统文化元素所代表的身份(identity),消解了传统符号象征的价值。如果传统的道德、权威仍希望在新媒体时代继续它们的影响,那么它们也必须放弃传统的表达方式,和姿态,而在新系统中为自己重新定位,利用新的编码使自己更加强大,否则其地位便会受到动摇。譬如,中国佛教放弃了“出世”的高姿态,广泛地利用电子音乐、网络传播等新媒体,向大众宣扬佛教教义与文化,甚至参加大众商业演出(如:属于禅宗的少林寺)。这些无不表现出佛教从“出世”到“入世”的转变。而“入世”后的佛教失去了某种特殊的价值,不再享受宗教上独大的地位,而是与低俗的和脱俗的、精英的和草根的、主流的与非主流的新媒体文化共存。
      
      (二)亚文化与边缘文化
      尽管新媒体以主要文化生产力的角色引领着正在形成的信息社会,但是新媒体文化却朝着非主流的方向分化。这一趋势造成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亚文化和边缘文化现象。新媒体给不同个体与群体提供了各抒己见的阵地,为原创作品创造了一片成长的空间。在汉族主流文化里,网络文学、博客、歌曲、影视与动画主导了新媒体原创文化。网络原创作品既广泛地将传统文化作为创作的源泉,又将其碎片化与重新编码,使之成为“自娱性、消费性、犬儒性的青春骚动和自由发泄”。的方式,例如:恶搞文化和网络游戏。这种发泄来源于对“文化大革命”时期的集权专制文化的反叛,和“八九”之后,由于体制的控制和市场经济所带来的大众化、个性化消费文化之发展而引发的社会改革诉求,以及改革新时期对于自由民主的渴望。这些反叛、诉求和渴望,在新媒体广阔无垠的技术平台上,转向在传统文学圈内部新生力量对已有权威的挑战,并转变、萎缩为网络亚文化社群内部或社群问的口水战。
      可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并未感染到汉族网络亚文化的气息,这是由少数民族的边缘文化地位使然。诚然,新媒体呈现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表现得更加沉稳、严肃,更加忠实于传统,但其数量与影响都比较有限。新媒体的确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提供了展现的技术平台,并且少数民族人民也确实拥有了更广泛的发言权,但是由于新技术普及的局限性、民族语言使用的区域性,以及经济和文化教育的落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仍未获得中国大众足够的关注和理解。这使其独立于主流文化之外。同时各少数民族又各自为阵,从而让其文化更加边缘化,甚至淹没在新媒体与全球化带来的多元文化中。
      
      (三)传统文化的超真实与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可以是某人对其他民族文化的较为固定、概括而笼统的看法,也可以是其对本民族文化概念化、简单化理解。刻板印象往往不是以直接经验为依据,以事实材料为基础,而是凭偏见或道听途说而形成。正是如此,刻板印象更普遍、更容易产生在新媒体创造的超真实拟像中。
      新媒体通过两种途径创造传统文化的超真实拟像。一方面,随着新媒体的普及,媒介技术水平的实质性跨越与高科技含量的加强,特别是数码科技的加盟,使媒介文化在表征传统文化时高度清晰、高度仿真,其效果比真实还要真实,即包德里亚所称的“超真实”。本来复制现实的摄影和摄像,如今在对现实的反映和复制过程中,粉饰和篡改了某种基本的真实,并通过一种替代性的现场影像掩饰了这一基本现实的缺席,最终从现实真实中独立出来,成为与现实失去联系的形象,从而产生出传统文化的“拟像”。
      另一方面,新媒体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发挥,形成极富时代性的新媒体文化,其中以网络文化最为突出。尽管最初的新媒体文化有别于严肃的中国传统文化,但是随着新媒体的普及,以及中国网络新生代的成长,新媒体颠覆性、戏剧性地改造了中国传统文化。网络文学与影视作品将传统文化转化为流行文化,网络游戏与影视明星又进一步将传统戏说“假亦真时真亦假”。原本创造出的文本改造着传统,部分地占据了传统的位置,成为超真实的拟像。
      “拟像”作为传统文化超真实化和完美化最终的表征形态,谋杀了辨真力,在个人与群体无意识的状态下形成大众对传统文化的刻板印象。拟像对大众的“征服”并不是从理性层面施加作用的,而是直接针对人对人的无意识心理行为,通过对人无意识的渗透、收买和征服,让人自觉或不自觉地对传统文化的“拟像”而不是其本身产生信赖和迷恋。新媒体对个人生活的包围,更易于让这种对拟像的印象成为对传统文化的刻板印象。而这样的刻板印象阻碍了大众对真实传统的兴趣与探索,大众的求真旨趣会逐渐被拟像旨趣所取代。
      
      (四)传统文化娱乐化、滥用与媚俗
      娱乐本不是一个消极、贬义的词汇。中国传统文化并不只是精英的文化,也包含了世俗的成分。民众的世俗文化离不开生活,也必定离不开娱乐。并且,精英文化也必备了“高雅”的消遣文化:在古代中国不同的时期,诗词歌赋也充当过娱乐的内容。而信息技术革命让文化、娱乐与商业走到一起。娱乐业在新媒体的支持下空前发展,游走于各类媒体,渗透到各个行业。
      高科技传媒手段的各类电子文化,如电视广告、影视明星、MTV、新闻、虚拟等,以及又新媒体技术支持与串联起来的各种传统媒体,如电视、电影、广播、报纸等,如丝网一般构成一个庞大媒体系统。这个系统涵盖了所有媒介形态与文本形式,将传统文化用娱乐的态度改造、重写,甚至歪曲。而媒体中的传统文化表现得比真实的传统更富戏剧性,因而也更趣。传统文化被演变为了纯粹的娱乐。为了坚持这种娱乐的精神,将传统文化滥用与媚俗已经不足为怪。何为信息,何为娱乐,何为文化,新媒体呈现的作用与内容已经将这些彻底混淆。
      
      四、结论
      
      正如曼纽尔・卡斯特(Manuel Castells)所说“新电子媒介并未脱离传统文化,而是吸收了传统”,新媒体融合着中国传统文化。这种融合还是一个正在进行的、未完成的过程。融合的产物亦不能用益或害的二元决定论来评价。中国传统文化多维度传播的新特征展现了在新媒体时代文化多元化与去中心化的一面,但也暗藏了在多元化的主流旋律中混乱的杂音。这些杂音可能将中国传统文化引入了消极、尴尬的位置,阻碍了中国文化的长远、和谐发展。因此,我们的社会、媒体与相关机构应警惕中国传统文化在传播过程中出现的混乱与消极面,让新媒体文化这个混血儿健康成长,使中国传统文化在更健康、和谐的环境下传承。

    推荐访问:多元化 混乱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