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学前教育 > 正文

    【引领孩子踏上古诗文诵读之路】 踏上古龙之路

    时间:2018-12-26 03:27:49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试行以来,小学语文教材进行了重新编排和整合,每册语文教材都收录编排了几篇古诗文,旨在引导、培养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汲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但是语文教材中的几篇古诗文,对于中国的古诗文来说,只是沧海一粟。如果只诵读这样几篇古诗文,学生的语文素养一时是很难达成。如何让学生在品味这些脍炙人口、悲壮激扬的佳句的同时,得到最真切的美的享受、情的感染、意的熏陶?如何拉近古人与今人的距离,让我们这些年幼的孩子早起步、喜欢上这些古诗文呢?这是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笔者觉得教师首先得转变教学观念,静下心来和孩子一起吟咏古诗文,把诵读古诗文作为一种乐趣,并成为师生学习的一种自觉行为。为此,笔者在这方面进行了为期两年的尝试与探索,有了许多的收获和体会。
      关键词: 古诗文 诵读 优势 问题
      
      中国自古以来就被称为诗的国度,几千年来涌现出了无数诗人和脍炙人口的佳作。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诵读古诗文是广大学生提高自身素质和内在修养的必修课。我非常感谢我的小学老师,感谢他们引导我从小就背诵了大量的古诗文,到现在我还能背上许多呢。
      当我看到《语文课程标准》为学生推荐的优秀诗文诵读目录时,一阵亲切之情涌上心头。看着目录,我不知不觉地背诵起来了,仿佛自己也回到了童年的学习时代。
      让我们也来背背儿时背过的古诗文,重温童年学习的快乐。听,多亲切!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汉乐府)《江南》
      �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北朝民歌)《敕勒歌》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咏鹅》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春晓不觉眠,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李白)《古朗月行》
      《揠苗助长》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自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邯郸学步》昔有学步于邯郸者,曾未得其仿佛,又复失其故步,遂匍匐而归耳。
      ……
      诗歌平仄讲究、声调和谐、对仗工整、语言优美、想象丰富、意境深远。古诗文有的写景抒情,有的叙事传情,有的明快自然,有的清新空灵……古诗文以她独有的魅力影响教育着一代又一代人。作为语文教师的我,努力实施着语文课程标准,试图使自己的学生在古诗文方面有所积累有所感悟和提高。在实施的过程中,有了许多的收获和体会。我就以语文课程标准的四大基本理念为指导,结合自己在对学生进行古诗文的诵读指导的实践与思考,谈谈一些体会。
      一、诵读古诗文有利于学生学习语文,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
      1.诵读古诗文,能让学生体会学习语文的快乐。
      所谓的诵读,就是指出声的朗读。我们知道有时用默读的方法无法体会古诗文的音韵美、节奏美、语言美,只有出声诵读,才能领略到其中的妙处。因此诵读是流传千年的教学古诗文的最好方法,符合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多读精背是千百年来我国人民学习语文的传统的行之有效的方法。特级教师于漪老师也说:“要反复诵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早在18世纪,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和教育家卢梭就提出:只有依照儿童的本性自由发展起来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自由的人。他强调对儿童进行教育,必须遵循自然的要求,顺应人的自然本性,使他们的身心得到自由的发展。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1―6年级每个学期都安排了古诗文的教学,并且对小学6年3个学段的古诗文在内容编排和数量上都作了具体的规定。《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1―2年级50篇,3―4年级50篇,5―6年级60篇)。
      那么,我们如何来引导孩子诵读古诗文呢?我把经典的历代的古诗文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每天安排诵读一首。有时在晨间诵读,有时课前一吟,有时在课间进行,作为课间操来安排……所选择的诵读的古诗文由浅入深,从熟悉的开始,再到比较难的,从五言再到七言,由古诗再到简单的古文……形成一个诵读阶梯。学生在反复吟诵中觉得学习是很有意思的,体会到了学习的快乐,渐渐喜欢上了语文。学生一边学习语文,一边诵读古诗文,穿插进行,有的放矢,使学生不至于觉得学习语文很累、很枯燥,学生不知不觉地喜欢上了语文。
      如: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胡令能的《小儿垂钓》,短短的四句诗,将一个天真、专注学钓鱼的小孩的形象生动、真实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能不喜欢吗?
      又如: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前尺浪,入竹万竿斜。(李峤)《风》
      古诗将数字嵌入其中,学生诵读起来,朗朗上口,只诵读几次就能背诵了,学生的脑海中呈现出一幅幅空灵的画面。
      2.诵读古诗文,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积累。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儿童时期是孩子对语言的接受发展的最佳期,是语言积累的关键期。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遵循儿童的这一认知规律,改变传统的以静态的知识灌输,机械的技能训练替代学生作为一个活生生的生命体的自主学习,把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积累感悟的权利、自主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语文教学应重视学生语言积累。通过大量的朗读背诵古诗文,大大提高了学生对语言的积累。这可谓是学生对语言积累的一个起步吧!
      我们知道,语文的学习是很难做到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只有厚积才能薄发。没有积累,很难提高语文素养。从新生入学开始,在课堂上,我精讲多练,教学任务在在校学习时间内完成,减少机械地抄写以及一些无趣的练习。课外不留繁琐的或无味的重复的书面作业,尽量让学生有时间玩,有自己支配的自由时间,有时间去自主阅读。于是,我思考着设计一些新的作业。每天放学,要求孩子背诵1首古诗,积累2―4个成语或学讲一个成语故事。经过两年的坚持与实践,学生的积累非常丰富了。如李白的《将进酒》、《月下独酌》、《行路难》……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登楼》……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王孟的田园诗……都能流利地背诵。《唐诗三百首》已经在一年时间里差不多背完。部分学生已经在开始背诵宋词和简单的古文了。学生的收获可真不小。为了激发学生背诵古诗文的积极性,每个月安排一节语文课,举行“古诗文背诵打擂台”、“古诗文碰碰车”、“古诗文诵读沙龙”等活动,优胜者、进步者,给予他一个小小的物质奖励,学生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兴趣也随之浓厚。这些古诗文的背诵和积累,将成为学生的终身营养,也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当这些积淀一旦被激活,就会产生综合效应,有利于学生接受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整体提高。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他一直怀念、感谢他的小学老师和他的母亲,因为在他儿时,老师与他的母亲看着他背诵了许多的课文与古诗词。
      3、诵读古诗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
      我一直这样认为,没有积累,谈不上培养良好的语感,也绝不可能有真正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当然学不好语文。语感就是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众所周知,有的学生一篇文章读下来,文章的主要内容就一目了然,读起文章来,不加字不漏读,而且能很好地把握文章的朗读的情感基调。而有的学生就无法达到这个程度。这里面就有一个语感能力的差异问题。培养学生的语感十分重要,诵读古诗文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方法,而古诗文是很好的朗读材料与训练材料。“我国传统教育主张‘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让学生理解诗意,最好的方法不是教师的诠释,而是学生自己的理解,这样他就能够用获得的知识和已有的能力去读懂更多的古诗文,而不仅仅是‘这一首’。”从这段话中,我们也体会到了诵读古诗文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
      学生经过两年的背诵积累,学生的语感能力强多了。当学生拿到一首古诗时就知道该怎样读了,而且读出了诗的韵味,读出了诗的情感,了解了诗的内涵。学生诵读古诗文,提高了学生的阅读速度和朗读水平,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
      4.诵读古诗文,有利于学生提前识字。
      语文课程标准告诉我们:识字与写字分开教学,大量识字,提前阅读。学生在背诵古诗文时,无意识中认识了许多的字,为提前阅读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缓解了低年级学生的识字坡度,培养了学生的识字兴趣。
      5.诵读古诗文,有利于夯实学生的写作基础。
      一直以来,一些语文教师都认为写作教学是中高年级的教学任务,低年级无需进行这方面的训练。其实不然,没有低年级浓厚的阅读兴趣的培养、扎实的语言训练、语言基本功和坚实的语言积累,就没有中高年级的优秀文章的出炉。常言道:“胸有三江水,口吐一条河。”大作家巴金对此深有体会,他说:“读多了,读熟了,常常可以顺口背来,也就是慢慢地摸到文章的调子……”。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能吟。”厚积才能薄发。大量的语文积累,等学生学习写作就不成问题了。
      6.诵读古诗文,有利于训练提高学生的记忆力。
      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小学阶段学生的记忆力是惊人的,诵读古诗文,其实也在训练学生的记忆力。有人说,记忆力是天生的,其实不然。狼孩现象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孩子记忆力是要靠后天培养的。三、四岁孩子的记忆力多为无意识记忆,并逐步向有意识记忆发展,到孩子入学,有意识记忆可谓最主要了。为提高学生的有意识记忆,必须加强训练。诗歌平仄押韵,语言优美、想象丰富,读起来朗朗上口,很适合作为训练学生记忆力的语言材料。诵读古诗文是最好不过的了。现在,学生背古诗文,已经没有一年级入学时那么生硬了,学习诵读一首古诗的时间越来越短,说明学生的记忆力也在提高了。诵读古诗文为学生积累其他的语言材料,如格言、名言、警句、优美的现代诗文,提供了很大的便利。自觉记忆,已经成了学生的一种学习的好习惯。当学生的课外阅读变成一种自觉的行为,他们吸取的知识、积累的语言,将是其终身受益的,前景是无法估量的。这样的阅读,是一种没有尽头的阅读,是一种快乐的阅读。
      7.诵读古诗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意志力。
      语文积累,贵在坚持。每一项目标的达成,成绩的取得,能力的习成,都是一个过程,它不是一蹴而就的。语文积累更是如此,它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在这两年的实践中,发现意志力强的同学,收获就更大些。积累的内容就比一般的同学多。诵读古诗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意志力。
      二、诵读古诗文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诵读古诗文,要避免“唱读”。
      诗歌以它特有的自然、合节的音乐性,带来了朗读的音乐美。如《咏鹅》、《游子吟》、《回乡偶书》等,不同格律就有不同的朗读基调。所以,指导学生朗读古诗文时,要避免唱“调调”,避免拖腔。否则会影响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和良好语感的形成。例如:
      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朱熹的《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
      诵读的时候,词与词之间节奏不完全一样,有快有慢,富有变化,把握诗的韵律。诵读是一种语文实践,学生在良好的朗读中形成良好的语言感悟能力。
      2.诵读古诗文“三要三不要”,不逐句分析与讲解。
      小学的古诗文诵读提倡“三要”:诗句要反复诵读,诗意要大致了解,诗篇要熟读背诵。“三不要”:介绍背景不求过全,诗句翻译不必过细,意境体验不必过深。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小学生记忆力之长,回避其理解力之短,从而最大程度地提高古诗文诵读的有效性。传统的语文教学过程往往是教师对语言文字所存载的思想内容的繁琐分析,替代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感受和感悟。现行的古诗文教学一改传统的教学方法,体现了一种现代的语文教学观。不同的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与敏感性是不一样的,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来理解内容,感知语言,不同的学生可以有不同的理解,我们要让学生反复读,通过读来理解内容,感知语言。“朗读”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精髓,在古诗文诵读中大有用武之地,学生在诵读中感受学习语文的乐趣。
      3.诵读古诗文,咬字吐字要准确。
      准确的读音,帮助儿童学习规范的普通话。做到如朱熹先生说的: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其熟读的目的就是“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做到三个注意:注意节奏、注意重音、注意语调。
      4.利用古诗文“空白”设计拓展性练习,加强思维训练。
      古诗文语言精练,是对生活场景、情感历程进行了浓缩。它的“浓缩性”也为我们提供了“发散性思维训练”的机会,给教师以更大的教学空间,给学生以更大的思维训练空间。反复诵读可以激起学生丰富的想象,同样,丰富的想象又可以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在诵读中要善于调动学生的记忆表象,激发其想象。雨果说:“想象就是深度。”因为古诗文的语言高度凝练,它用极有限的字数表达极其深刻的内涵,不展开想象,就无法走进诗人创设的意境,无法体会诗人要表达的思想内涵。巴尔扎克曾说过一句有意味的话:“真正懂诗的人会把诗人诗句中只透露一星半点的东西拿到自己心中去发展。”我让学生在想象中诵读,在诵读中想象,就是希望学生通过诵读感知形象,运用想象去填补诗歌中留下的空白,品味诗意,走进诗人的意境。教师要以敏锐的洞察力,把握这些空间,设计拓展性练习,加强对学生的思维训练。如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这首诗虽然只有二十八个字,但在诗人的眼里不仅仅是一个镜头。你仔细看,你能看到这个追蝶的孩子脸上的表情,黄蝶停停歇歇又是怎样的情景,那孩子会怎么想、怎么做?展开想象,说给同学听听。想这样的补白式的、拓展性的训练,在古诗文诵读中是挺多的。
      古诗文诵读给孩子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乐趣,给教师的教学也带来了愉悦与清新。相信古诗文的内在魅力会得到更大开掘,陪伴每一个孩子快乐成长。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我们努力引领孩子,站在五千年文化的历史巨人肩膀上,以更雄伟的气势面向世界,开创未来。我们学生的胸襟将因之而博大,目光将因之而睿智,人格将因之而优秀,志向将因之而高远。
      
      参考文献:
      [1]巢宗祺,雷实,陆志平.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5,(1).
      [2]小学语文教师.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1).
      [3]肖川主编.名师作业设计经验.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2(1).
      [4]郑百苗.走近语文新课标.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4,(1).

    推荐访问:诵读 之路 引领 踏上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