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学前教育 > 正文

    [英汉动物习语文化内涵比较研究]

    时间:2018-12-23 19:47:22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英汉语言中都有大量与动物相关的词汇,这些词汇不仅仅是动物形象的符号代表,它们还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们在语义上既有相似性又有相异性,在修辞上有褒有贬。研究和发掘动物习语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和语言功能,在跨文化交际及翻译中有很大的实用价值。本文采用大量的实例,探讨英汉动物类象征词的语义同异现象,指出动物类词语的内涵在不同的文化中既有相同或相似之处,又具有其民族特征的差异性。
      关键词:动物习语 文化内涵 同异
      
      引言
      
      在人类发展进程中,动物与人类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人们往往把自然现象、社会生活、抽象概念以及人性的善恶美丑和动物联系在一起,产生了许多动物类习语,其背后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本文采用典型的实例,通过比较英汉动物习语的语义内涵,发现这两种语言中的动物习语既有共性,又有个性。
      
      1 动物习语的文化认知相似性
      
      我们生活在同一个世界里,由于人类文化共性作用,不同民族常常会赋予某一种动物相同的象征意义。所以,不同文化的动物习语内涵意义也有相同或相似之处。
      狐狸(fox):在中英文中都表示“狡猾,诡计多端”,尤作贬义用。《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中(以下简称《高阶》),fox的第二个解释为:person who is clever and able to get what he wants by deceiving or manipulating others(狡猾的人)。如:as cunning as a fox(像狐狸一样狡猾)。 He is an old fox(他是一个老狐狸)。 The fox changes his skin but not his habit(狐狸善变,本性难移)。Deal with a fox, think of his tracks(与恶人交往,需小心提防)。这与汉语中:“狐假虎威”,“狐群狗党”,“狐狸尾巴”等对狐狸的认识是一致的。
      猪(pig):有生性肮脏、贪吃懒惰的文化内涵。《高阶》把pig解释为:dirty, greedy, inconsiderate or ill-mannered person(肮脏的,贪婪的,不顾别人的或粗野的人)。如:Don’t be such a pig(别这么贪心)。You pig(你可真脏)。 Some drivers are real pigs(有些人开车真粗野)。make a pig of oneself(大吃大喝)。汉语里经常用“像猪似的”形容某人邋遢、贪吃和懒惰。但近年来,由于猪的憨态,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又把猪和福气联系起来,许多人都打算在猪年生宝宝就是一个体现。看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词语也会被赋予新的文化内涵。
      蛇(snake):在汉语和英语中都以反面的形象出现,表示“阴险冷酷,残忍危险”。《高阶》把snake定义为:treacherous person(阴险的人)。如:a snake in the grass(潜伏的危机)。snaky cunning(蛇一般的阴险)。汉语中也有“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习语。
      驴(ass):常用来形容倔强,愚蠢,没有头脑的笨蛋。《高阶》把ass定义为:stupid person(傻瓜,笨蛋)。如:Don’t be such an ass(别这么傻了)。 make an ass of oneself(出洋相,干傻事)。as stubborn as an ass(像驴一样强倔)。 stupid ass(蠢驴)。汉语中有“黔驴技穷”的说法。
      狼(wolf):是凶狠贪婪的象征。如:a wolf in sheep’s clothing(外表温厚内心险恶的人)。throw sb. to the wolves(任凭某人遭受粗暴对待而不予理睬)。Set the wolf to keep the sheep(叫狼看守羊,引狼入室)。汉语习语有:狼子野心,声名狼藉,狼狈为奸等。
      鼠(rat/mouse):在现实生活中,老鼠传播疾病,给人们生活带来灾难。同时它也是胆小怕事,目光短浅的象征,是人类深恶痛绝的对象。在中国有“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的说法。在英语中,和鼠相关的习语也都是贬义。如:as poor as a church mouse(一贫如洗);Like a rat in a hole(瓮中之鳖);As drunk as a mouse(烂醉如泥);as wet as a drowned rat(湿得像落汤鸡)。
      除了这些之外,在汉语中有象征忙碌勤劳的蜜蜂(bee),聪明的猴子(monkey),代表和平的鸽子(pigeon),驯服可爱的羊(lamb)等,都能在英语中找到对应或相近的意义,反应了人类思维方式的共性,在跨文化交际中一般不会产生干扰。
      
      2 动物习语的文化认知差异性
      
      尽管人们对动物的感知是有一定共性的,但当语言一旦用于人类社会,由于地理位置、文化传统的影响和制约,它们在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心目中,就会引起特殊的联想,产生特定的意思。这也显示了动物习语的社会文化特征。
      2.1 不同的文化对动物的偏爱不同
      龙(dragon):汉民族在上古时代就将龙作为图腾来崇拜,象征“神圣,吉祥和权威”。它给人的联想意义是褒义的,中国人自称是龙的传人,对自己的子女无不“望子成龙”,即希望孩子长大后能有所成就。汉语中有大量与龙相关的成语。如:“龙腾虎跃,龙凤呈祥,生龙活虎,龙马精神”等。而在英语中,dragon却是一种长着翅膀能喷火的怪物,象征着凶残邪恶。如:the dragon mother(凶神恶煞般的母亲)。
      猫头鹰(owl):由于猫头鹰在夜间活动,叫声又很凄惨,人们一听到猫头鹰的叫声,就会想到不吉利的事情即将来临。因此它在汉语中是不祥之鸟,有“夜猫子进宅,好事不来”的说法。而在西方传说中,猫头鹰是跟在智慧女神后面的鸟,成为冷静,智慧的象征。有wise as an owl (像猫头鹰一样聪明)之说。
      蝙蝠(bat):在汉语中,由于“福”与“蝠”谐音,蝙蝠成了“吉祥,健康和幸福”的象征。而在英语中bat的形象完全是丑陋的。其相关的习语也都含有贬义。如:as blind as a bat(有眼无珠);have bats in the belfry(古里古怪,异想天开);bat out(草草了事);crazy as a bat(像蝙蝠一样疯狂)。
      孔雀(peacock):孔雀在中国人心目中是美丽的象征。人们都希望欣赏到它开屏时的光彩夺目。因此受到人们的喜爱。但peacock在西方人眼中,却是“骄傲,孤芳自赏”的象征。如:proud as a peacock(像孔雀一样骄傲)。
      海燕(petrel):海燕在中国人心目中是一种不畏艰难险阻,迎着暴风雨奋勇拼搏的海鸟,它是勇敢、顽强、不屈不挠的象征。可是在英语中a stormy petrel是“到处惹麻烦的人”。
      2.2 不同的文化里描绘同一事物或现象的动物习语不同
      由于心理、思维、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各民族在选择动物习语去描绘某一事物或现象时有各自的倾向。
      英语中用magpie来形容爱唠叨饶舌的人,如:She chatters like a magpie(她跟喜鹊一样喋喋不休)。而汉语中却常用麻雀来比喻“唧唧喳喳,嘴巴闲不住的人”。如:女人们麻雀般唧唧喳喳的谈话声,让人无法入睡。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牛”一直作为主要的农耕工具。因此牛在中国人眼中是“力气大,勤劳肯干,毫无怨言,甘于奉献”的象征。汉语中有大量与牛相关的习语。如:“力大如牛”、“老黄牛精神”、“俯首甘为孺子牛”。而英国早期却使用马来耕地和运输,因此与汉语中“牛”相对应的说法,英语中一般都用horse表示。如:as strong as a horse. talk horse(吹牛)。So hungry as to eat a horse(饿得可以吃下一头牛)。a willing horse(老黄牛)。work like a horse(拼命干活)。
      在中国,“老虎”因为其额头上的“王”字,且威武凶猛而成了百兽之王,是勇猛、王权的象征。中国古籍中称“虎”为“山君”。“君”即王也。因此有“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的说法。与虎相关的习语有:“生龙活虎”、“卧虎藏龙”、“虎将”、“虎穴龙潭”、“虎口余生”、“虎虎生威”、“虎毒不食子”、“笑面虎”、“秋老虎”等。而西方文化中往往以“狮”取代其位置。在美国著名动画片《狮子王》中,就将狮子描绘成百兽之王。因此在翻译中,最好将二者替换。如:a lion in the way (拦路虎)。donkey in a lion’s hide(狐假虎威)。beard the lion in his den(深入虎穴,虎口拔牙)。One should not twist the lion’s tail(老虎屁股摸不得)。
      2.3 一种语言中动物形象的文化内涵在另一种语言里却是空白
      有些动物形象在一种语言里有独特的文化内涵,而在另一种语言中却可能没有任何特殊含义。
      2.3.1 汉语中特有的动物习语
      龟(turtle):龟在中国文化中具有两种文化内涵。一种是长寿的象征。另一种是指妻子红杏出墙的丈夫。而英语中turtle只不过之一种行动缓慢的动物而已,并无深意。鹤(crane):鹤在中国文化中也是长寿的象征。汉语中有“松鹤延年”的说法。蚕(silkworm):蚕在汉民族的心中有特别的意义。用来比喻无私奉献的人。有“春蚕到死丝方尽”的诗句。这是由于中国生产丝绸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蚕的作用自然不可小看。麒麟(kylin):麒麟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吉祥物,雄的称麒,雌的称麟。鸳鸯(mandarin duck):在汉语里,鸳鸯指夫妻、恋人、成双成对的事物。而在英语里,crane,silkworm,kylin,mandarin duck并不承载任何文化涵义。
      2.3.2 英语中特有的动物习语
      河狸(beaver):河狸主要生活在北美,它们以高超的技术和坚忍不拔的毅力筑巢。英语中用beaver形容“兢兢业业,努力工作的人”。如:beaver away at school(在学校用工苦读)。work like beaver(像河狸一样苦干)。而中国人几乎没见过河狸,自然不会产生任何联想。英语中有而汉语中没有的动物比喻还有nightingale(夜莺,告密者),oyster(牡蛎,沉默寡言的人),albatross(信天翁,沉重的负担,障碍)等。
      
      结语
      
      以上通过对英汉动物习语内涵的比较,不难发现动物习语的内涵在不同的文化中具有重叠的地方,这是由于人类文化共性作用的结果。时代在变迁,文化在发展,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也在发展。随着国际社会中不同民族文化交流的深入发展,不同民族的文化也有融合,许多词汇也将成为各民族间共用的词汇。但每一种语言都深深扎根于自己独特的文化中,其特有的文化内涵是无法消除的。动物习语作为其中的一小类当然也不会例外,具有文化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决定了中西方在长期的生活中形成的对动物习语的独特感情评价和联想意义。这在跨文化交际中应特别注意,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文化碰撞”。
      
      参考文献:
      [1]董明晶.英语习语的来源[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4,(1).
      [2]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3.
      [3]霍恩比(AS Hornby).李北达.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Z].商务印书馆,1997,7.
      [4]唐述宗.英语词组大典[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9,1.
      [5]王芳.中英习语翻译文化特色的处理[J].中国科技翻译,2001,(2).
      [6]谢建平.文化翻译与文化“传真”[J].中国翻译,2001,(5).
      [7]张雪.动物比喻与翻译[J].语言研究,2002(特刊).

    推荐访问:英汉 内涵 动物 习语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