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科资料 > 正文

    整合与超越:沃勒斯坦世界体系理论评述

    时间:2021-07-08 20:02:49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二战后,社会发展理论先后经历了现代化理论、依附理论和以沃勒斯坦为代表的世界体系理论三个不同发展阶段,三种理论以不同的知识与时代背景,在不同时期先后占据了发展理论研究与应用的主导地位。从时间顺序来看,世界体系理论出现在前两种理论之后;从理论内容和影响来看,世界体系理论打破了现代化理论和依附理论的二元对立,是二者的整合与超越,开拓了发展理论的新境界。
      关键词:现代化理论;依附理论;沃勒斯坦;世界体系理论
      作者简介:张晶(1975-),女,吉林长春人,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国外马克思主义专业2007级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马克思主义发展。
      中图分类号:F091.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309(2009)11-0042-03
      
      二战后,国际关系出现了重大转折。一方面,新兴的民族国家为巩固政治上的独立,迫切需要发展经济,同时与外部世界进行交往,以确立它们在整个世界体系中的地位,走向真正自主发展之路。这既是新兴民族国家的发展问题,又关系到国际社会的发展前景,因而,成为全世界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另一方面,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集团,对“自己在先前殖民地影响的丧失而感到忧虑”,他们力图把众多新独立的国家纳入资本主义体系。在这一背景下,围绕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和现代化问题,逐渐在西方和拉美形成了现代西方社会发展理论。所谓发展理论,是指研究非西方、欠发达国家的现代化与社会发展的条件、方法和途径的综合性社会科学理论。[1]台湾学者萧新煌把发展理论划分为三个阶段,即现代化理论、依附理论和世界体系理论。[2]这三种理论具有不同的知识与时代背景,在不同时期先后占据了发展理论研究与应用的主导地位。从时间顺序来看,以沃勒斯坦为奠基人和主要代表人物的世界体系理论,出现在前两种理论之后;从理论内容和影响来看,世界体系理论无疑开拓了发展理论的新境界。世界体系理论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各国理论研究者对发展理论的分析,形成了用比较研究的方法研究发展理论的热潮。从分析发展理论的视角来看,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理论打破了现代化理论和依附理论之间的二元对立,是对前两种发展理论的整合与超越。
      
      一、现代化理论的主要观点
      
      现代化理论是当代西方发展理论的最初形式。20世纪50-60年代,在解释社会发展方面,现代化理论在西方学术界一直占据主导地位。现代化理论的基础是进化论理论和结构功能主义理论。现代化理论的主要目的是论证西方社会制度的优越性和合理性,同时为战后发展中国家的社会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政策依据。因此,现代化理论学者主要着眼于对发达国家发展模式的研究。他们认为,不同国家发展具有不同的进程,只要遵循西方国家的发展道路,就可以使这些国家的社会、文化和政治经济结构发生变化,从而使他们踏上发展之途。该理论遵循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二分法(传统—现代),认为“现代”就是进步,“传统”就是落后。现代化理论认为,现代社会是西方发达国家,他们创立了理性的思想模式和制度模式;而传统社会(落后国家)在文化和制度上落后,因此无法进入现代世界。现代化理论还在对欧美发展道路中抽象出一套所谓普遍的发展规律,用以指导发展中国家的发展。[3]
      应该说,对现代化理论的质疑和批判是伴随其流行展开的,对其质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现代化理论中蕴涵着“西方中心主义”的思想和单向式发展的进化理论,从而忽略了第三世界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其他模式。这一理论认为西方模式是一种普世性的发展模式,现代性具有普遍的优越性,其实,这种观点是一种不顾历史和社会事实的虚构臆测,西方种族主义色彩浓厚。其次,主观的将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传统因素和现代因素对立起来,割裂了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在传统和现代之间设置了一条不可逾越的界限。第三,“传统—现代”的分析方法是一种简单化的抽象,是不顾事实地把“传统”与“现代”的复杂性简化成两组对立的同质体。实际上,二者不是完全绝对的。第四,由于现代化理论强调内在因素的作用,忽视了外在因素的影响,看不到阻
      碍发展中国家发展的实际是极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政治秩序,因而具有保守性。
      
      二、依附理论的主要观点
      
      20世纪60年代中期,一些按照现代化模式发展的不发达国家,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成功。学术界开始质疑把现代化作为普遍发展模式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依附理论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对美国现代化理论学派的霸权地位提出了有力挑战。这一理论主要是拉美与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学者,包括来自美国的激进马克思主义者,在研究拉丁美洲社会现代化过程中提出来的。他们通过依附理论对发展中国家的社会现代化进行研究,并以此来批判现代化理论。
      依附理论是最早研究与资本主义有关的第三世界问题的理论。依附理论认为,主流的现代化理论的最大谬误是其倾向于孤立地看待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发展,和第三世界所谓的“低度发展”缺乏互相联系。他们主张从不发达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关系中寻找不发达的原因。这一理论认为,正是西方世界与第三世界的接触,通过剩余价值在国家间的转移来剥削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剩余,才导致了第三世界国家的“低度发展”,而西方国家逐渐演化为资本主义强国。这就产生了“中心和边缘”的国际分层体系,它们之间的经济关系是不平等的。边缘国家和中心国家的关系是一种依附与支配关系,只有消灭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打碎这种依附与支配的链条,才能彻底改变发达国家对不发达国家的不平等的经济地位。也就是说,不发达国家必须摆脱对发达国家的依附,与发达国家“脱钩”、“断链”,走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
      依附理论打破了西方现代化理论的主导地位,唤起了发展中国家学者和人民关注自身发展问题。这一理论比现代化理论更深层次的揭示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关系。但是,依附论也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第一,体系模式过于简单化,把世界划分为依附与被依附国家,忽视了一些穷国经过发展已步入富国行列的客观事实。并且,发达国家提供的投资和贸易机会对这些国家实现现代化起到了重要作用,东亚崛起就是一个突出事例。第二,依附理论过于强调外部因素的作用,将发展中国家的贫穷直接归因于发达国家的剥削,而很少提及发展中国家的内部因素对经济发展的阻碍作用。事实上,发展中国家的国内因素也是造成其经济停滞和贫困的重要原因,比如人口的过快增长、高文盲率以及政治腐败等。第三,依附理论主张通过革命手段改变现状,具有明显的激进色彩。此外,依附论并没有提出有效的、令人信服的发展战略。正因如此,依附理论在兴盛十几年后就开始衰落。
      
      三、世界体系理论的整合与超越
      
      20世纪70年代中期,现代化理论与依附理论之间的意识形态战斗慢慢平息,学派间的争论更加理性化。与此同时,国际环境也发生了深刻变化,比如,东亚地区经济继续以惊人速度增长,美国经济地位有所衰落,发展中国家对旧国际秩序的反抗加强,等等。以沃勒斯坦为首的一些激进学者发现依附理论已经不能解释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的许多新变化。因此,由沃勒斯坦首创并发展了世界体系理论,从而使发展理论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世界体系理论是在“依附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是它又不象依附论那样把世界简单地划分为中心和边缘两个部分,从二者的关系来分析发达与不发达,而是将整个世界看作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分析总体的发展规律,并从总体发展过程中窥视作为部分的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现象。”[4]沃勒斯坦在依附论“中心—外围”分析模型的基础上,创立“中心—半边缘—边缘”的分析框架,超越了依附理论,有了更宽泛的研究领域。他主张把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和解释发达与不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以及不发达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问题。现代世界体系是一个由经济、政治、文化三个基本维度构成的复合体。经济体是整个世界体系的基本层面,是政治体和文化体存在、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一体化”与“不平等”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的两个最主要特征。同时,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发展出现扩张和停滞的周期性变动,每次变动都会为发展中国家地位的改变和发展提供新的机会。沃勒斯坦认为,边缘地区的不发达,并非仅是中心地区扩张的结果,而是中心扩张、边缘的内部经济和社会结构以及发展政策等因素共同造成的;半边缘地区在世界体系中起稳定作用,它具有中心区的边缘和边缘区的中心双重角色,这种双重角色增加了世界体系内的异质性和多元性;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理论一再强调边缘地区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缺乏强大的国家机器,单靠工业发展是无法改变边缘地区的地位的。因此,发展中国家要寻求经济发展,摆脱被边缘化的不利环境,建立强大的国家政权和制度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

    推荐访问:斯坦 评述 超越 整合 体系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