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科资料 > 正文

    基于重大理论问题阐释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构研究

    时间:2021-07-08 08:01:32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
      加强对重大理论问题的阐释,是解决对马克思主义由不信到真信的必然措施。当前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偏差”在于对重大理论问题阐释不足,导致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质疑。将重大理论问题融入课堂,融入社会实践,融入对大学生教育的全过程,有助于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关键词]
      重大理论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7)02-0040-03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社会在各方面均发生了巨大变化,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但是行动上的“巨人”与语言上的“矮子”[1]仍是困扰中国的现实问题,尤其是在涉及意识形态的重大理论问题上不敢说、不愿说,既造成“西强我弱”的话语局面,又对我国现行的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形成较大冲击。反映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对重大理论问题阐释的“缺位”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短板”,进一步加剧着信息化时代大学生价值裂变整合的难度。把握大学生的关注点,针对社会热点,加强对重大理论问题的研究与阐释,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打赢意识形态反击战的重要保障。
      一、重大理论问题的逻辑结构体系
      高校对重大理论问题进行阐释,是围绕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目标,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主导的教育过程。加强对重大理论问题的阐释,需要明确重大理论问题的内涵、建构主体,进而论证深化对重大理论问题阐释的必要性。
      (一)重大理论问题的内涵。重大理论问题,相对于一般理论问题而言,是指对中国革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起重要引领作用,并且涉及意识形态的重要理论问题。这些问题的阐释,从国家层面来讲直接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能否走得通、走得对,走得好,从高校层面来讲直接关系到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因此,重大理论问题所涉及到的内容,“都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体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内容,如果丢掉了这些,那就不成其为社会主义了”。[2]
      从理论支撑来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重大理论问题的理论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重大理论问题的现实理论基础。因此,对重大理论问题的阐释,第一,要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内在统一性,一根主线贯穿始终;第二,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做到回应时代主题、应对时代挑战。
      從高校实践来讲,重大理论问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旨在通过回应学生的理论困惑,让学生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正确性。这一实践过程,既不能“无力无味”,也不能“无形无神”,[3]做到形神兼具,还需要做到:一是理论性话语向表达性话语的转变,能够用学生听得懂的语言回答学生的困惑,避免理论的抽象性和概括性脱离学生的生活和社会环境;二是防止“碎片化”话语使具体问题的讲解脱离思想政治理论的整体性建构;三是注重情理交融,既要摆事实讲道理,也要通过技术手段等等做到教育过程的可接受性。
      (二)阐释重大理论问题的主体。高校对重大理论问题的阐释,存在两个主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和在校大学生。从这两个主体的任务来看,前者是教,后者是学。但是教与学并非是对立的,“对‘教法’的研究和改革,实际上是和对‘学法’的研究和改革联系在一起的”。[4]思想政治教育,是教与学的统一,是双主体的互动共融。
      从实际操作层面来讲,对重大理论问题的阐释,教师要占据主导性地位,要通过专业性、学理性的教育引导舆论走向。
      突出教师的主导性地位,并非意味着无视学生在理论探讨中的独立性。对重大理论问题的阐释,目标指向在于大学生的接受性和认同感,在于转化为实践上的自发、自觉。从另一层面来讲,哪些重大理论问题应该在高校重点阐释,哪些则可以简略讲,哪些可以不讲,都是要根据大学生这一群体的认知来加以考虑。大学生是高校的直接教育对象,同时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选择的依据对象。在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互动中,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话语交流,才能有利于重大理论问题的解决。
      二、重大理论问题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
      在信息开放化、价值观念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受到质疑。第一,从主体外在环境看,信息的复杂化冲击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念;第二,从主体内在因素看,大学生的价值判断偏重于自我现实利益诉求的满足程度;第三,从高校教育来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教育环境变化的反应能力有待提高。社会发展不可逆转,大学生的特点难以改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塑造大学生政治认同方面的作用就凸显出来。
      (一)重大理论问题的阐释是支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需要。从目前来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说教式”的话语难以反映学生诉求,理论教育与社会生活脱节;二是实践性的内容缺乏应有的深度,局限于“蜻蜓点水”,难以触动学生的内心。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内容的安排、方法的择取以及话语的选择等多方面的原因。但是,在现有的话语体系下,在教师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下,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反感更多来自于缺乏学术理论支撑和实证研究的说教难以提出有说服力的话语。
      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话语,就要通过重大理论问题做出让学生信服的解释,从而解构西方话语,增强中国话语的吸引力,“因为解构了一种话语,也就意味着建构了另一种‘现实’”。[5]由此,对重大理论问题的阐释,一方面在于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内容,另一方面在于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话语影响力。有研究者认为,良好的传播效果,自讲述者信息发出后,接受者系统需要“获取或接收→过滤→整合→重构→认同或接纳”五个环节才能实现完整的传播过程。[6]从这个传播链可以看出,“获取或接收”处在首要位置,关系到话语能否被认同或接纳。因此,提升话语说服力、增强学生的信服力,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把握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关键。对于重大理论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能因为说不清、不好说而不说,高校不说,网上乱说,其结果必然是把学生推向了网络之中,造成高校话语权的式微。在价值观念多样化的社会里,思想政治教育就越应该旗帜鲜明地对重大理论问题进行表态和阐述,敢于“亮剑”,敢于发声,敢于用理论和事实与学生展开讨论。

    推荐访问:阐释 建构 思想政治教育 话语权 理论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