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科资料 > 正文

    构建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时间:2021-07-03 12:00:20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党的十七大报告对建设和谐世界有进一步的重要论述,使构建和谐世界成为中国对外政策的新发展和全球战略的核心内涵。和谐世界理念继承了古今中外的和谐思想;和谐世界理论的产生顺应了时代主题和世界发展的大势;和谐世界的内容可概括为持久和平、共同发展;构建和谐世界是一项长期而浩大的世界工程。
      关键词:和谐世界;十七大报告;和平外交政策;国际关系
      中图分类号:D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08)02—0001—05
      
      一、和谐世界理论的提出及其内涵
      
      (一)和谐世界理论的基本内容
      2005年4月22日,雅加达亚非峰会上,国家主席胡锦涛首次提出和谐世界的理念。2005年7月1日中俄签署的《中俄关于21世纪国际秩序的联合声明》中,和谐世界第一次被确认为国与国之间的共识。2005年9月15日,胡锦涛同志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发表演讲,第一次向全世界阐释了和谐世界的丰富内容,得到与会各国的热烈欢迎。
      和谐世界理论提出至今三年的时间里,随着我国全方位外交的展开,国家领导人在许多外交场合多次提出“双边和谐”、“地区和谐”、“和谐亚洲”、“和谐世界”等积极倡议,不断地丰富了和谐世界理论的层次性和可操作性。
      和谐世界理论的基本内容以一言而蔽之,可概括为持久和平、共同繁荣八个字。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的讲话,对和谐世界的基本内容作了概括性的表述,即中国倡议的和谐世界是“坚持多边主义,实现共同安全;坚持互利合作,实现共同繁荣;坚持包容精神,共建和谐世界”①。根据胡锦涛同志的讲话,2005年12月国务院新闻办发表的《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白皮书指出:“和谐世界应该是民主的世界,和睦的世界,公正的世界,包容的世界。”②这一论述不仅体现了和谐世界中民主、和睦、公正、包容的精神,也涵盖了和谐世界内容的政治、经济、文化、安全等多个层面,即民主的政治、和睦的安全、公正的合作、包容的文化。十七大报告进一步丰富了和谐世界的理论,除了以往提到在政治、经济、文化、安全方面构建和谐世界以外,还第一次提出从环保方面构建和谐世界的精辟论述,使和谐世界理论达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十七大报告对和谐世界理论作了进一步概述,指出:“我们主张,各国人民携手努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为此,应该遵循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恪守国际法和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在国际关系中弘扬民主、和睦、协作、共赢精神。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共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经济上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文化上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安全上相互信任、加强合作,坚持用和平方式而不是战争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环保上相互帮助、协力推进,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③
      
      (二)和谐世界理论是对我国外交政策的继承和最新发展
      自建国以来至今半个多世纪,中国在始终不渝地执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础上,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幻,对中国的外交策略也进行了适时调整。这个调整大致以10年为一个周期:从20世纪50年代的“一边倒”,倒向苏联,联苏反美;到20世纪60年代的“两个拳头出击”,既反美又反苏;到20世纪70年代的“一条线”、“一大片”,联美反苏;到20世纪80年代的不结盟;到20世纪90年代的全方位外交。中国外交50多年的变化,大致可以从改革开放前后划分为两个不同阶段,经历了两个不同的时代主题。改革开放以前的时代主题是战争与革命,当时我们外交政策的主要内容是维护和平,防止战争,准备打仗,推进革命。20世纪80年代以来,邓小平同志适时地提出和平与发展是新的时代主题后,中国的外交政策依此进行了重大的调整:从划分敌友外交到全方位外交;从结盟外交到不结盟外交;从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划线的革命外交,到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的务实外交。这些变化为和谐世界理论产生,做了很好的现实政策准备。
      和谐世界理论,不仅是对我国和平外交政策的一贯继承,更是改革开放后外交政策重大调整的集中体现,是对冷战后国际关系的现实概括,标志着中国对外战略的转型。这种转型可概括为:从斗争哲学到合作、共处哲学;从唯意识形态到超越意识形态;从现有国际秩序的批判者到有保留的认同者和重要的影响者;从仅仅强调自己的特殊性到认同整个人类生活的共同性。和谐世界理论是中国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必然结晶。
      
      (三)和谐世界理论是一种新的世界治理观
      和谐世界理论应视为中国版的全球治理理论。
      和谐世界并不是人们常讲的共产主义世界大同的那种和谐世界。和谐世界是中国对当前国际社会现实状态的一种认识和把握,它承认当前世界差异共存、包容多样、和睦相处的状态,试图找出各国利益的共同结合点,通过国际合作,实现国际利益与国家利益的有机统一。和谐世界,不是要用我们的治理观挑战和废止现有公认的国际秩序。现有的国际机制已经存在了几十年乃至几百年,中国是国际事务中的后来者,对既有的国际秩序不能全盘否定。中国应该积极参与现有的国际秩序,在各国充分参与民主协商的基础上,从内部不断完善它,推动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向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和谐世界理论是与西方不同的世界治理观。西方国家有他们自己的一套世界治理理论,甚至叫“和谐理论”。西方治理世界的“和谐理论”,是以霸权为基础,以西方大国强权形成的国际机制为依据的。英国人爱德华•卡尔所著《二十年危机》一书中,毫不隐瞒地宣扬霸权稳定论。认为“国际秩序和新的国际利益和谐,只能建立在一个上升大国的基础之上”④。美国人罗伯特•吉尔平著《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一书,大谈霸权稳定论,认为世界政治中的秩序是由一个主导国家创立的。国际机制作为国际秩序的要素,一般要依赖霸权国家的存在。⑤“霸权稳定论”所宣扬的,无非是有了霸权才有世界治理,才能世界和谐。在此种理论指导下,美国的世界治理观必然是用霸权推行单边主义,用霸权向世界强制推行西方的民主、自由、人权。布什政府在对外政策上接二连三遭到失败,在阿富汗、伊拉克的军事失利,在伊朗核扩散问题的碰壁,在国际反恐中的被动,表明了以霸权理论推行的世界治理观的破产。2007年可视为美国霸权主义、单边主义走向衰落的一年。相比之下,我国提出的“和谐世界”理论更得人心。诚然,我们并不要以和谐世界一统天下,但世界人民对两种治理观的比较是在所难免的。用我们和谐世界倡导的和平、民主、发展、合作、共赢对比美国强权推行的民主、自由、人权;用我们提倡的多边主义,对比美国的单边主义先发制人;用我们的文明包容,对比美国的“文明冲突”,两种不同治理观的是非优劣昭然若揭。
      
      二、和谐世界理论产生顺应了时代发展的主旋律
      
      (一)和平与发展的世界主题为和谐世界理论的产生提供了时代条件
      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同志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标志着一个崭新时代的到来,即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替代了战争与革命的时代。和平与发展时代的第一个特征就是世界和平。新的世界大战在可预见的时期内打不起来,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环境是可以实现的。维护和平、反对战争已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和平力量的增长超过战争因素的增长。尽管世界上还有核扩散、核竞赛,但核均势却也起到了遏制核大战爆发的作用。尽管局部战争和地区冲突仍然存在,但局部战争尚不会引起世界大战,改变不了世界处于相对和平这一总的趋势。世界和平的有利环境为构建和谐世界提供了首要条件。试问,如果像上个世纪那样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一场冷战,在战争环境下何谈构建和谐世界。

    推荐访问:持久 构建 和平 和谐 共同繁荣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